我對認知方法論的三個思考:生,老病,死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http://lightoftruth.in/gods-own-words/virgins-womb-empty-tomb/
本文章與你分享我接觸這篇認知方法論課程後,產生的思考理解。
對「認知」這個字,搭配上生老病死,我覺得有下面的意涵:
  • 生:零認知
  • 老:覺得認知迭代
  • 病:覺得認知缺乏
  • 死:不再需要認知
這樣一想,老與病,好像是活著的過程中不斷交替。他們並沒有順序,並不是先老後病,而是老與病交替交替,直到死讓我們停止認知。

思考#1:伊甸園,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就算無憂無慮很好,好像我也回不到那個時候了。
伊甸園,給人的感覺是沒有煩惱。煩惱的來源,在於有認知的能力。有認知的能力,代表我們可以「刻意」往某個方向改變,卻也因為還沒到那個改變,而覺得缺失。
所以逃出伊甸園,以為自己真的能活著,於是進入了「生」。
然而,「大家都是人」這句話,其實並不正確。
我們能看到他人的成就,以為自己也是人,然後也能做得到,但自己卻沒做到,一定是自己不夠努力。這句話最根本的錯誤,就在於把自己與成功的人歸為同種,以為有同樣的資源際遇,以為有同樣的機會。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當看破這一層,其實最有用的是身邊的人,與身邊的人建立關係,找到自己。

思考#2:老病交替,變得成熟,卻也變得不成熟

我想「知識焦慮」的來源,就是隨著我們成熟,又發現了自己在另一個維度不成熟,然後問題愈來愈多。
當你不去處理問題,問題只有一個。當你去試著處理問題,會發現問題就會多出好幾個。當你再去處理這好幾個問題,問題就又變得更多。
變老:其實就是又掌握了某種事情,覺得有進展
有病:其實就是覺得「自己並不是在正常的狀態」,而需要某種治療,回到「無痛」的境界。但那個境界是伊甸園嗎?
老病交替,逐漸上手知道如何處理,可能就是大人的娛樂。

思考#3:如何不再好奇?是當你不再對這個問題有興趣開始。

總覺得學東西是好的,我年輕的時候一直覺得好奇心是一種優點。
現在終於體會到,好奇心其實是一種詛咒。好奇心讓我想要拆開任何東西背後的思維,然而一但碰了這個思維盒子,盒子裡面的各種系統,各種知識席捲而來,像是瘟疫一樣,讓人感覺到全身不舒服,想要想通背後的東西。
寫作,在這個語境下像是療程吧,找自己缺失的地方寫,在寫的過程讓思考過來過去。其實最後也沒了解更多。
練習漠不關心,練習死,那才是生的道理。
avatar-img
4會員
23內容數
思考合成數據的各種原理,應用與效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紫式講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我閱讀合成數據文章以後,產生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本文章收錄三個思考: 合成數據能夠成為夥伴,還是成為替代呢? 我們關心的是統計任務,還是運營任務呢? 基於合成數據的學習,要怎麼學得好呢? 思考#1:合成數據,是夥伴,還是替代? 有兩個觀點來看合成數據:夥伴,或是替代。
本篇文章與你分享我在看了高效習慣工作力課程後,產生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一直以來對如何優化自己的工作流很有興趣。 其實各種提升工作流的道理,常常聽過。但同樣的道理,不同的人實踐程度不同,講起來的深度也就不同。這次這個課程的組織讓我覺得值得花實踐仔細沈澱思考,找自己更好的工作流。 課程安排是務實到務虛
這篇文章想分享給你,我讀缺愛這本有趣的書以後,產生的三個理解與思考。 這本書很有意思,告訴我們人無法獨立於族群存在,其背後的原理。這個原理基礎走的是「存在主義心理學」,也就是用存在主義,去研究心理現象,形成學問。 主旨:我連結,我存在
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我參加Ship 30 for 30寫作培訓中,對第一週內容的3個筆記。 這個寫作培訓,是連續30天發表30個社交短文。 我想利用這個培訓,來打磨自己的線上寫作能力,找到自己的讀者,去提供更多自己能提供的價值。 筆記#1:模塊學習,社群互動。 筆記#2:第一週六天的行程 學習社群導航
本文章收集與評論三個體現「精準度-可解釋性權衡 (Accuracy-Interpretability Tradeoff)」的例子。 在詐欺偵測的數據集中,本來預期要觀察到的權衡,似乎並沒有出現。這令人非常好奇這個權衡的故事,源頭是哪邊。 本文章收錄三個,對於此權衡的認知升級。
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我閱讀合成數據文章以後,產生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我閱讀合成數據文章以後,產生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本文章收錄三個思考: 合成數據能夠成為夥伴,還是成為替代呢? 我們關心的是統計任務,還是運營任務呢? 基於合成數據的學習,要怎麼學得好呢? 思考#1:合成數據,是夥伴,還是替代? 有兩個觀點來看合成數據:夥伴,或是替代。
本篇文章與你分享我在看了高效習慣工作力課程後,產生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一直以來對如何優化自己的工作流很有興趣。 其實各種提升工作流的道理,常常聽過。但同樣的道理,不同的人實踐程度不同,講起來的深度也就不同。這次這個課程的組織讓我覺得值得花實踐仔細沈澱思考,找自己更好的工作流。 課程安排是務實到務虛
這篇文章想分享給你,我讀缺愛這本有趣的書以後,產生的三個理解與思考。 這本書很有意思,告訴我們人無法獨立於族群存在,其背後的原理。這個原理基礎走的是「存在主義心理學」,也就是用存在主義,去研究心理現象,形成學問。 主旨:我連結,我存在
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我參加Ship 30 for 30寫作培訓中,對第一週內容的3個筆記。 這個寫作培訓,是連續30天發表30個社交短文。 我想利用這個培訓,來打磨自己的線上寫作能力,找到自己的讀者,去提供更多自己能提供的價值。 筆記#1:模塊學習,社群互動。 筆記#2:第一週六天的行程 學習社群導航
本文章收集與評論三個體現「精準度-可解釋性權衡 (Accuracy-Interpretability Tradeoff)」的例子。 在詐欺偵測的數據集中,本來預期要觀察到的權衡,似乎並沒有出現。這令人非常好奇這個權衡的故事,源頭是哪邊。 本文章收錄三個,對於此權衡的認知升級。
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我閱讀合成數據文章以後,產生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或許是這陣子生病的原因,或許是常年「橫行霸道」地在醫院裡我開始天馬行空般去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什麼叫作活著?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定義單單只是身體的運行嗎?什麼叫作死亡?是當一切生命跡象停止,冰冷地毫無動靜嗎?
Thumbnail
什麼是業?業是一切存在的固有基礎,它指的是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為自己編寫的舊軟體程式,我們一直在體驗的,其實是「業的印記」。 換句話說,業不是懲罰或獎勵,而是生命試圖完滿自己的過程。 我們受制於所累積的過去,人生因而變得慣性、重複、和受困。換句話說,無意識的頭腦就是一個充滿「記憶」的龐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煩惱 困擾 恐懼 是在心靈成長後 不會佔據任何思維空間 自然的活著 會被生活種種事所牽絆 若沒有能力找到方法解決 就會困擾影響正常生活運作 久了會產生恐懼導致身心靈病灶 心靈成長後的優勢 1.專注學習力倍增 2.讓思維更加清晰 3.判斷事物方向能更適切 4.強化自身
Thumbnail
嘗試解釋三個身心靈相關的基本概念,包括集體意識的佔據、對於未知的最佳解、世界終究是二元的。通過這些基本概念的探索,希望讀者能種下一個對內探索的種子,回歸真實和平衡的心態。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或許是這陣子生病的原因,或許是常年「橫行霸道」地在醫院裡我開始天馬行空般去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什麼叫作活著?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定義單單只是身體的運行嗎?什麼叫作死亡?是當一切生命跡象停止,冰冷地毫無動靜嗎?
Thumbnail
什麼是業?業是一切存在的固有基礎,它指的是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為自己編寫的舊軟體程式,我們一直在體驗的,其實是「業的印記」。 換句話說,業不是懲罰或獎勵,而是生命試圖完滿自己的過程。 我們受制於所累積的過去,人生因而變得慣性、重複、和受困。換句話說,無意識的頭腦就是一個充滿「記憶」的龐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煩惱 困擾 恐懼 是在心靈成長後 不會佔據任何思維空間 自然的活著 會被生活種種事所牽絆 若沒有能力找到方法解決 就會困擾影響正常生活運作 久了會產生恐懼導致身心靈病灶 心靈成長後的優勢 1.專注學習力倍增 2.讓思維更加清晰 3.判斷事物方向能更適切 4.強化自身
Thumbnail
嘗試解釋三個身心靈相關的基本概念,包括集體意識的佔據、對於未知的最佳解、世界終究是二元的。通過這些基本概念的探索,希望讀者能種下一個對內探索的種子,回歸真實和平衡的心態。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