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共仔ㄟ五粒飯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台海局勢緊張,但在生活中卻無感,這或許意味著知識分子的沒落,如果粗略分成執政者、知識分子、百姓三者,當執政者與百姓不起衝突,那知識分子的批判則將曲高和寡,以百姓觀點而言,只要日子過得去,就算執政者貪污舞弊,也只是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對於知識分子的理想改革與批判,也只會覺得事不關己或當八點檔。
當百姓生活忙於工作與娛樂,那給予思考的時間則減少,但換個方向,不如說有時間思考的,是那些不需忙於工作與娛樂的人,就像現在在寫這篇文章,而不是忙於工作,或玩個手遊、看個影集的本人,再換個角度想,說不定忙於工作與娛樂的,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例如當有人問:「老共打來怎麼辦?」,他會回答:「還能怎麼辦?你跟我能決定或改變什麼嗎?緊張焦慮有用嗎?不如過好你認為剩下的每一天比較實在。」
至於執政者是如何讓百姓習得性無助、安於現況,讓知識分子的批判消音、轉移、扣帽子等的手段技巧不是本篇討論的範圍,本篇想講述的是百姓和知識分子在習得性無助後的思想變化,說極端點,如果都在為下一餐的著落而煩惱,那老共要不要武力犯台,也只會聽成要不要五粒飯糰。當外在無法改變,只有改變內在,而深入思考後又發現,改變內在才是改變外在體制的途徑,從小卻幸、頂客族、到躺平主義、甚至飛根主義,其實都指向了深思熟慮後,理解內在對於生活滿意的標準,與外在條件的取捨達成平衡,活在當下,才是享受人生,只有活在未來的人才會對現在感到焦慮與不滿。
以佛法而言,思維無常與死亡是重要的,如果下一秒將死,這一秒過得滿意嗎?如何確定下一秒不會死、老共不會開戰呢?以老共入侵西藏而言,法王等並沒有對老共升起瞋恨,因為真正的敵人是煩惱,老共是因為煩惱才做出這些事,從另一角度,也不能排除老共是菩薩示現,讓他們能修忍辱。或許這種想法對一些知識分子覺得可笑、自願奴化,但他們除了能像老美公開對暴力發表譴責,又能有什麼改變嗎?投筆從戎?
世界的局勢主要由各國執政者主導,對於小人物而言,煩惱世界局勢無異於杞人憂天,就算熱血青年願意提槍上陣,但要拿什麼槍跟老共打?65K2?如果真的開戰,老百姓推到前線、權貴遠走高飛,又有得選擇嗎?與其煩惱,不如以開戰為前提,過好戰前的每一天,在失去自由前思考願意赴義或苟活,深思熟慮後,即使外在的變化,也不再會影響內在的平靜。
外在無法掌控,肉體想要生存,最終只有思想是自由的、只有心是自由的,或許一些人認為外在自由、財富自由才是自由,但思考衡量後或許發現身體不健康則不能享受自由,但身體必定走向衰老,是不自由的,最終只有思想是自由的,外在能控制身不得不怎麼做,但不能控制心怎麼想,或許知識分子會認為這很阿Q精神,但難道在阿Q自己的世界裡過得不自由嗎?為何需要以社會價值觀下的世界為衡量標準呢?
註:「五粒飯糰」源自 豬頭皮 - 我家是瘋人院 歌詞
avatar-img
102會員
463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以前的人多產,八個十個都像小菜一碟。生越多負擔越大,當父母的要具備十八般武藝,文的武的都要會,就像現在的斜槓青年,東兼西兼才能負擔生活,存一點錢。不過,生活壓力大,計較的事情也就多,情緒相對緊繃,好好吃一頓飯都是奢侈,何況好言好語跟人交談,通常都是失去耐性多,脾氣上來身心都失衡,人際關係也不會好。
小弟近日工作,聽見一席話,大意節錄如下:   「我認為,現代的年輕人實在抵不住壓力。以前我們工作,不吃飯也無所謂;現在的年輕人,不吃飯好像會死一樣,巴不得馬上吃飯,時間一到就下班。   ……現在我們許多年輕人自殺,大抵也是如此。在我們的年代,哪有這麼多人自殺?個個都是沒天沒夜地拼……
Thumbnail
傳統的飯糰看似簡單,卻又隱藏了多少的不簡單呢?
Thumbnail
智者說,在世間當人沒有什麼好驕傲開心的,因為凡夫俗子的壽命短促,短短幾十寒假一晃眼就過去了,情感再深再濃依然要道別離,意思是說,一鍋白米還沒炊熟柴火就滅了,意猶未盡,青黃不接。 縱然如此,我們依然可以利用短短的幾十年為自己的生命填充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短促的是時間,不是願力,因為願力無窮。民國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中國人寫的三體小說,設定極度艱困的環境下,用民主的失能,來提升極權求生之必要性。換句話說,就是黨的優越性壓倒一切。 但民主國家難道沒有遭遇極度艱困的環境?美國打了一戰、二戰,經濟大蕭條,日本也遭遇一堆地震、泡沫經濟,台灣有飛彈危機跟921,前幾年才有武漢肺炎全球疫情,但是人為的極度艱困環境好像並沒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要求一個人什麼都不做,是最困難的事。工業革命以來,要有生產力的資本市場早已深植人心。剛開始可能還是體力勞動,到現在資訊不只爆炸,而且還是核彈級的炸裂,現代人不只勞力,也勞心。 通常他人詢問我怎麼度過這些難熬的日子,我會告訴他們,守住基本原則「吃飯」、「睡覺」就好。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Thumbnail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以前的人多產,八個十個都像小菜一碟。生越多負擔越大,當父母的要具備十八般武藝,文的武的都要會,就像現在的斜槓青年,東兼西兼才能負擔生活,存一點錢。不過,生活壓力大,計較的事情也就多,情緒相對緊繃,好好吃一頓飯都是奢侈,何況好言好語跟人交談,通常都是失去耐性多,脾氣上來身心都失衡,人際關係也不會好。
小弟近日工作,聽見一席話,大意節錄如下:   「我認為,現代的年輕人實在抵不住壓力。以前我們工作,不吃飯也無所謂;現在的年輕人,不吃飯好像會死一樣,巴不得馬上吃飯,時間一到就下班。   ……現在我們許多年輕人自殺,大抵也是如此。在我們的年代,哪有這麼多人自殺?個個都是沒天沒夜地拼……
Thumbnail
傳統的飯糰看似簡單,卻又隱藏了多少的不簡單呢?
Thumbnail
智者說,在世間當人沒有什麼好驕傲開心的,因為凡夫俗子的壽命短促,短短幾十寒假一晃眼就過去了,情感再深再濃依然要道別離,意思是說,一鍋白米還沒炊熟柴火就滅了,意猶未盡,青黃不接。 縱然如此,我們依然可以利用短短的幾十年為自己的生命填充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短促的是時間,不是願力,因為願力無窮。民國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中國人寫的三體小說,設定極度艱困的環境下,用民主的失能,來提升極權求生之必要性。換句話說,就是黨的優越性壓倒一切。 但民主國家難道沒有遭遇極度艱困的環境?美國打了一戰、二戰,經濟大蕭條,日本也遭遇一堆地震、泡沫經濟,台灣有飛彈危機跟921,前幾年才有武漢肺炎全球疫情,但是人為的極度艱困環境好像並沒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要求一個人什麼都不做,是最困難的事。工業革命以來,要有生產力的資本市場早已深植人心。剛開始可能還是體力勞動,到現在資訊不只爆炸,而且還是核彈級的炸裂,現代人不只勞力,也勞心。 通常他人詢問我怎麼度過這些難熬的日子,我會告訴他們,守住基本原則「吃飯」、「睡覺」就好。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Thumbnail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