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寫010 「我不是被排擠,是我排擠其他人!」 - 何謂高貴的獨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家好,我是艾希。
今天的又是個老生常談的主題 光是這些老生常談大概就可以寫滿 100 篇了。 整個社會好像都籠罩著一種氛圍,說著「你是誰不重要,你認識誰才重要」,於是有些人就塞滿自己的行事曆到處去認識人,也於是在各種場合都會有小朋友想要加我的聯絡方式 但之後都不會聯絡。 今天這個主題要說的就是,「認識誰當然很重要,但你是誰更重要」。
來,進主題(拍手

價值流動

任何健康的關係都是建立在這個概念上,也就是說在跟別人交流之前應該先掂掂自己,到底有什麼價值是可以提供給對方的。 自己運動比賽經驗、商業思維、哲學思考、品酒咖啡遊戲都好,什麼東西是自己有一些獨到見解可以提供的。 而其中又有什麼是其他人鮮少擁有,讓每個人一聽到你有這個能力或經驗會直接眼睛一亮的。 比如說,我打過格鬥比賽、多年健身經驗、國外生活過、哲學的底層思考、對於生活的持續辯證、商業上實際與人談判 吵架 的經驗等等 我將驗證,文武雙全,都讓我與人對談時很輕易就能從理論到實例給人方向。 使得我在私底下被稱為哲學家 才不是什麼種馬咧,許多人在人生遇到一些困境時都會來找我討論。
但所有的價值累積都需要時間和金錢,年輕時不透過自己的勤勤懇懇去嘗試槓桿出一些價值,而一直去跑大量社交場合遞名片,在我看來就像是頂著大太陽發傳單的打工人員很像,很辛苦但效果有限。

慎獨、慎毒

當自己價值很低,不知從何打造起而大量嘗試時,更要小心留意自己的狀態。 是否能夠在當今的龐大資訊浪潮沖打後還能浮上水面,而其中有多少訊息是適合自己當下等級的,而多少訊息又是包藏禍心,以政治正確之名包裹意識形態之毒。 在這過程中,要自己確認自己是否往自己預期的方向前進,最簡單的方式其實是讓身邊有一群想要一起往同方向走的夥伴可以時常互相叮囑。 但人生作為一場孤獨的旅行,絕大多數的過程都是必須獨自前往的。 那麼就必須靠自己假想出這樣的一個夥伴來觀察自己,讓自己處於被觀察者的狀態。
這種狀態會近似儒家所說的「君子慎獨」,即是即使自己獨處時,行往坐臥都要像是有個導師在旁邊盯著,讓自己時時處於警惕的狀態。 當過兵的大概可以體會這種時不時就會被叫立正的緊張感。

人群與孤獨的往返

我自己是非常習慣獨處的人,但我還是會固定跟朋友相聚、跟女孩子約會,然後每隔一陣子會跑去別人不好找到我的地方過幾天,比如最近就跑去花東騎車。 這有點類似武俠小說的高手每在江湖走一段日子後,就要進山閉關,而我類似的高手都有類似的習慣,甚至比爾蓋茲也在每年有一週的讀書週,讓自己處於歷練與內省的循環。 以重量訓練來比喻,就類似讓自己處於訓練及休息的循環。 把人的底層思維想像成電腦的 Bios,要更新 bios 時本就應該先關閉執行程式甚至作系統,讓它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更新。
而當你有價值時,其實就會發現,社交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如果還是覺得社交很難,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價值還不夠沒有社交直覺。 那,就是另一個主題了。
希望你在我的文字中,多看懂了自己一點點。
我是艾希,我們下次見。
大部分的ACG作品就跟《小王子》一樣,是一種成人童話,他在企圖撫慰的是,心中那些沒有好好長大的少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個主題也是寫給剛畢業的年輕人,關於到底要不要搬出去住。 先講結論,如果經濟狀況允許的話,我一率建議搬出去住。 就算是植物,想要茂盛生長的話,每一株之間都需要留有陽光足以映照的空間;動物也是,科學家用老鼠做過實驗,只要空間內的壅擠超過一定程度,老鼠就會呈現暴躁的狀態。
今天的主題是關於年輕時的那種焦躁感,那種離成功或自己想要的樣子怎麼還那麼遠,前方的路怎麼還那麼長的不見盡頭的茫然。 不要怕,這種焦慮不安我年輕時也有,今天就來說說是用什麼心態和作為度過匆匆那幾年的。
是否曾有想過為什麼目的性太強會不好? 問題真的在目的性太強嗎?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一個非常底層的邏輯,從康德的「人即目的」開始。
飲食生活作為任何動物的最基本生存要素,會極大影響我們的狀態,那麼我們把飲食生活顧全了嗎?
今天要講的主題是一個我也算偶爾會遇到(在台灣比較常),每次遇到都會讓我滿無言的一種狀況。 關於當我們跟異性出來約會,女方提出類似「你是不是只是想睡我」的這種,對我來說是「為什麼還需要特別問」的奇怪問題。
關於該不該去要求自己應得的東西。 當然這有個前提是「應得」,意思就是你已經做出一些成績,已經提供一些價值了。
這個主題也是寫給剛畢業的年輕人,關於到底要不要搬出去住。 先講結論,如果經濟狀況允許的話,我一率建議搬出去住。 就算是植物,想要茂盛生長的話,每一株之間都需要留有陽光足以映照的空間;動物也是,科學家用老鼠做過實驗,只要空間內的壅擠超過一定程度,老鼠就會呈現暴躁的狀態。
今天的主題是關於年輕時的那種焦躁感,那種離成功或自己想要的樣子怎麼還那麼遠,前方的路怎麼還那麼長的不見盡頭的茫然。 不要怕,這種焦慮不安我年輕時也有,今天就來說說是用什麼心態和作為度過匆匆那幾年的。
是否曾有想過為什麼目的性太強會不好? 問題真的在目的性太強嗎?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一個非常底層的邏輯,從康德的「人即目的」開始。
飲食生活作為任何動物的最基本生存要素,會極大影響我們的狀態,那麼我們把飲食生活顧全了嗎?
今天要講的主題是一個我也算偶爾會遇到(在台灣比較常),每次遇到都會讓我滿無言的一種狀況。 關於當我們跟異性出來約會,女方提出類似「你是不是只是想睡我」的這種,對我來說是「為什麼還需要特別問」的奇怪問題。
關於該不該去要求自己應得的東西。 當然這有個前提是「應得」,意思就是你已經做出一些成績,已經提供一些價值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少數敵多交友,是生存在社會上的入門。 一沒背景,二沒背景,三沒背景,所以就是沒背景,就是沒靠山,你最大的靠山,就是你自己。 在社會上,有些時候,從眾比對立還要容易多了。 這並不是沒主見,而是一種順勢而為且為之。 有許多事並不是樣樣要爭,樣樣要強,有時候讓位給更適合的人去做,更適合的人去上
1. 獨立思考:人類的核心價值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見。獨立思考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當我們停止思考,盲從他人時,我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也失去了身為人的尊嚴。獨立思考讓我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避免成為他人意圖的工具。 2. 放棄自己的思想:失去當人的權利 沒有人
Thumbnail
許多人會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有些人是我們的摯友、親人或重要伴侶,而有些人是過客。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不需要討好那些與我們無交集的人。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少花時間取悅別人,多花時間經營自己,做人不僅要堅強,凡事都要靠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少數敵多交友,是生存在社會上的入門。 一沒背景,二沒背景,三沒背景,所以就是沒背景,就是沒靠山,你最大的靠山,就是你自己。 在社會上,有些時候,從眾比對立還要容易多了。 這並不是沒主見,而是一種順勢而為且為之。 有許多事並不是樣樣要爭,樣樣要強,有時候讓位給更適合的人去做,更適合的人去上
1. 獨立思考:人類的核心價值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見。獨立思考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當我們停止思考,盲從他人時,我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也失去了身為人的尊嚴。獨立思考讓我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避免成為他人意圖的工具。 2. 放棄自己的思想:失去當人的權利 沒有人
Thumbnail
許多人會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有些人是我們的摯友、親人或重要伴侶,而有些人是過客。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不需要討好那些與我們無交集的人。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少花時間取悅別人,多花時間經營自己,做人不僅要堅強,凡事都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