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很喜歡烏托邦世界的設定,而這樣的題材之所以迷人,在於去思辨那「終極美好的世界」是否存在?可能因為舊時代末日災難而無法回頭,卻以我們能夠認知的基礎上,架空了一個看似想像卻呼應了真實的世界,某種形式上來說,它也有著未來的預言性,那種人人追求美好的極致會落向何方?儘管閱讀過的故事下場多半殘酷,反烏托邦經典在在都是血淋淋的見證,卻也總是在顛覆那樣的世界後,讓現下的我們有了更多思考痛苦與完美並存的的可能。
金草葉於這次最新長篇
《地球盡頭的溫室》所塑造的末日並不是隕石撞地球那般的驚天動地,而是落塵浩劫,那種緩慢卻致命的塵埃;她所創建的另類烏托邦,沒有極權或要顛覆誰,僅僅想守護珍愛,走過必然的分裂卻知道分開後才能延續美好。
故事採雙線並行,一邊是對落塵有抗體的「耐性種人」拚了命的想活下去,建立了遺世獨立的普林姆村;另一頭則是當這段末日也成為「歷史」後,那些於落塵浩劫後出生、卻連真正的水果都沒吃過的人們,在一次疑似藤蔓植物「莫斯瓦納」恐攻事件中,怎麼重新面對末日記憶、世界重建的真相?
末日與救世主,是不是根本上是相同的?
這次我對貫穿了整部小說的「莫斯瓦納」這種藤蔓植物非常印象深刻,在落塵浩劫時,它強大的生存力與對抗落塵能力,替普林姆村的耐性種人帶來一線生機,然而它卻有著能夠摧毀造就自身競爭力的環境本身,讓所謂烏托邦覆滅。它究竟是地球最後的希望,還是重建社會之時,破壞環境的禍害?
而這樣的植物雖然在極端環境時能夠強悍,卻也在和平到來,生物的多樣化開始展現時,失去優勢而變回一般藤蔓。
我很喜歡小說家劉芷妤在導讀所稱的金草葉筆下風格是「擺脫單一想像,某種具有搖晃感的特質。」先前看短篇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給我一種隱約的不確定性,總是沒有給出一個事實就是如此的解答,反而在兩邊擺盪,在這本中她更加強萬物皆有一體兩面的面向:救人者也有可能摧毀世界、人類展現了自私卻也無法割捨愛人的能力,我們看到金草葉讓兩邊觀點都呈現出來,給了我們思考與選擇的機會。
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末日故事,因為它是警惕、是對照記、也有可能是希望。或許末日總如落塵般那樣的緩慢到來,而我們所期盼的那一劑拯救世界的永恆良方,是否就蘊藏在其中?
植物與女性的共通點
故事沒有刻意強調性別,我卻在最後發現角色全是女性這點也讓人興味盎然,她們不是用傳統武器對抗落塵,那些創建普林姆村的耐性種人、那些在未來出生找尋記憶真相的女研究者,都僅僅是平凡卻也相當珍惜所愛之人。
當普林姆村無法擊退落塵與追殺者,庇護所雖必然覆滅,但大家以各自的方式對抗,有沒有可能成功?金草葉或許沒有想要強調單一女性救世主,她們僅僅是想延續她們所愛,對比出以往傳統的救世主形象,這樣緩慢卻堅忍不拔的特質,是否如莫斯瓦納呢?
不得不說這本蠻有「野心」的(稱讚意味),有別於金草葉前一短篇中許多未竟故事的不過癮,這本長篇的地理與時間跨度之廣,角色塑造得更完整,沒有驚天動地,反而透過植物,這安靜而緩慢的力量,跟著主角們從過去與未來之間,找到那關鍵的交集點。金草葉依然在極度進步的科技或近乎末日的絕望下,體現人性關懷。
另外也在這次閱讀中發現,她的角色多半都有點「寂寞」,不管是在前作宇宙中孤獨飄盪40年卻不太願意說出真相的太空人,無法以光速前進卻仍然孤獨等待的太空站研究員,還有這次相信分開後才有可能過得更好的耐性種人,她們孤獨,卻也充滿能夠面對自我的力量,持續相信著與重要之人彼此的約定,在人跟人相處間的幽微情感,或許就是能打中許多人的原因。
創作這部小說時,我不禁思索起這個我們已然介入太深以致無法挽回,然而往後依然必須在此活下去的地球,以及即便無法再去愛這世界,最終仍決心要重建一切的人類。-金草葉
植物是無所不能,在閱讀那麼多自然系書單中我們一再驗證,而我還能做的,就是種下出版社行銷寄來的種子小禮,隨著書中那些因烏托邦覆滅,卻仍記得彼此約定,將莫斯瓦納種子廣灑大地的耐性種人一樣,種下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