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生活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羅曼.羅蘭
前段時間因疫情封控了一周。再次下樓時,發現小區里多了一隻幼貓——它瘦弱可憐的身體顫顫巍巍,脖子細得跟我的拇指差不多寬。所以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拇指”。
第一次見到它時,它緩慢地挪到我的腳下,叫了兩聲,後腿突然就打彎了,連站的力氣都沒有。它的叫聲微弱得幾乎還來不及傳入我的耳朵就消失在了空氣中。灰白黃相間的毛色,很容易在傍晚被沒看到它的人踩到。它那可憐的小身體,還沒一隻老鼠大。於是,我趕快上樓拿了一些牛奶和切得很細的雞肉丁給它。它狼吞虎咽地吃了好久,才滿足地開始舔嘴巴、洗臉。
聽保全說,“拇指”正好是在開始封控的時候出生的,不知怎麼地就成了被母貓遺棄的孤貓。因疫情沒人下樓,自然也沒人喂食給它。然而,它竟然活過了七天!
之後,每個傍晚,我都會去喂它。漸漸地,小區里知道它的人多了起來,有些熱心人也會喂它。第三天傍晚,當我再看到它時,它已經開始跑跑跳跳、在花園里探索“世界”了。看到一個生命鮮活起來的樣子,我終於鬆了一口氣。
因為它還小,好奇心很重。吃一點東西之後,馬上被好奇心所驅使,各種探索各種玩。過一會兒,玩餓了它又跑回來吃幾口。一隻地上的小蟲子、一個快遞包裝盒、一片樹葉、甚至它的腳丫和尾巴,都能讓它玩得津津有味、樂不可支。
它在灌木叢中竄來竄去,旋轉、跳躍、奔跑、捕食......開始了“貓生”先天本領的演練。有時,它也會懶洋洋地躺或爬在地上,什麼也不做。
它如此專註、認真、積極、快樂地活在當下,存在於每一個當下,哪怕經歷過了7天的生死存亡的黑暗時刻;哪怕它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下一餐以及下一次究竟在哪裡;哪怕它只是一隻孤獨地被母親遺棄的小貓......但它作為一個鮮活的生命,就在眼前給我上了深刻的一課。真正的生命,總會令人思考,讓人感動。每每觀察它時,都會讓我在快樂和感動中不禁思考人生。
作為人類的我們,頭腦(小我)是經過馴化的,所以總會在頭腦的支配下,去永無止境地尋找目標——一個目標接著下一個目標......頭腦永遠想透過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來達到滿足自我的目的。否則就會覺得無聊;會焦躁不安;甚至會覺得“不應該”如此,或譴責那個“什麼都沒做”的自己。
我們會對“什麼都不做”產生恐懼、心慌或不適的感覺;我們如此害怕安靜下來,仿佛那是一個深不可測、黑暗幽閉的無底洞一樣,令人心慌、害怕、無所適從。
我們總是可以從那些只被頭腦控制的人們身上,看到他們共同的顯著特徵——不停地”找事“做。無論那些事情是看上去所謂積極的(例如:追求知識、品行、道德;追求攝影、畫畫、寫作、跳舞、唱歌、健康、美麗、旅游、健身、開悟等良好的自我感覺;追求快樂、舒適、完美......);還是我們所認為消極的(例如:沉迷於吸煙、喝酒、手機、游戲、各種癮、吹毛求疵、對他人指手畫腳、打壓、控制他人......)。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僅僅在於,前者在大部分人眼中認為是理所當然和倍加贊許的“積極心態”;後者則被大多數人視為消極的甚至是病態的。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更多的時候,後者是由前者逐漸演變而來的。
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大不同在於“意識”。動物、植物不會感到無聊;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不會感到無聊,因為它們沒有意識或者只有很少的一點點意識。動物只要吃飽、只要不生病,就會開心地玩、相互嬉戲、懶洋洋地曬太陽......
但人類不同,人類具有意識。人類能意識到從新鮮體驗到重復枯燥的不同感受,人們不想要後者這種感受,並且害怕這種感受,所以頭腦才會想盡辦法“找事”做來刺激頭腦,使其不斷地產生“新鮮感”。
但頭腦永遠不可能占據絕對的“主動權”。因為無論頭腦尋找到任何,經過一段時間,它們都會變成機械、重復的枯燥。想想看我們不斷重復著的那些“死循環”——買新包、換新車、換新房子、找新伴侶、換新工作、賺更多錢、去不同的地方......然而,那些新鮮感維持了多久呢?
所以,我們面前有三條路——一是像動物般地“快樂”活著;二是無聊至死;三是超越頭腦,不斷地向純粹的意識靠近,並最終成為純粹的意識,活在極致的新鮮和喜悅中。這是頭腦想靠向外尋求新鮮和刺激永遠達不到的體驗。
凡大智大慧者,無一不在講“無為”、“中道”。
“無為”,就是首先學會成為一個“存在”。因為存在自己會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存在。它不需要聽命於頭腦,它會發展出全然的敏感和覺知,使自己變得更有意識。在這個轉變中,我們就有能力看到不同的全新的片刻,每一個片刻都是新鮮和好奇的——
每天早晨起床不再是一種痛苦,痛苦是因為沒有覺知。當每一個睜開眼睛的瞬間,意識到自己還有呼吸時,那應該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喜悅;當看到枕邊人時,不會是一種無感或厭惡,而是“這個人竟然陪我一路走來,經歷了那麼多,自己竟然很久沒好好看過TA一眼”的感恩之心與懺悔之意;當看到孩子調皮時,不會是一種無奈或惱火,而是看到TA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一種欣喜......可是,如果沒有意識,我們就只能感受到枯燥地重復——討厭的鬧鐘、沒事找事的另一半、不省心的孩子......
可這一切,對於一個習慣聽令於頭腦的人來說,是最難的事情。
一個人,必須首先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作為生命的、整體的存在。存在就是一切,就是光,就是滿足,就是喜悅,就是健康,就是金錢,就是財富,它就是一切。
只有憑借純粹的意識,才能找到那些我們平時所“追求”的一切,包括“品德”——比如:高尚、真誠、愛、熱情、真實......否則,那一切我們所謂的“追求”,都只不過映射出了我們自身的空虛、寂寞、虛榮和偽善。
只有成為光明本身,才會照亮萬物,才能使萬物生長。只有光明,才是存在的根本。“光明不過是除去無明和愚痴。真正的喜樂不是附加於你的本性上的別的東西,它只是顯露出你真實本性的狀態——恆久不滅。去認識真我,並成為真我。一旦消除了”非真我“,剩下的就唯有真我。如果要騰出空間,只要移開東西即可,而不是從別的地方把空間帶進來。”
如果有一天,當我們安靜地坐在那裡時,都會滿懷喜悅地說“這感覺妙不可言”時,再去做任何事情,這種非凡的體驗都會貫穿始終。但反過來卻並不成立。就像人類本是因為快樂才會歡歌才會舞蹈,而不是反過來,因為感到無聊,所以才用唱歌或跳舞去打發無聊時間,試圖讓自己變得快樂......
我們現在都正做著一些事情,並想藉由它讓自己感覺或讓他人看上去“棒極了”。但我們都知道——結果就是,那感覺不是稍縱即逝就是永遠也找不到,甚至還滋生了更多的欲望和野心,而那正是讓我們業力不斷流轉和加深的最根本的因。
永遠不要將生命本末倒置,否則,我們將永遠處於迷茫、無聊和痛苦之中。存在,就是擁抱生命的河流。
希拉克利特斯曾說:“你不會踏入同樣的河流兩次,因為河流永遠都不可能保持一樣。”河水永遠在流動,人也永遠在改變,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改變。但要意識到這一點,隨時隨地都意識到這一點,需要高度的意識和覺知。每時每刻都存在於純粹的意識覺知中,就是覺醒,就是了悟。
除非,從現在開始,成為一個真正的存在。停止追逐和陷入“我相信自己是受人關註和被人贊許”的虛榮幻覺。那些在匆忙中從不停下腳步的人,終將迷失自我。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作者:一人一世界,用心理學治愈自己的瑜伽占星者。
如果你也渴望治愈傷痛、讓心靈得以棲息、
讓靈魂獲得自由,那麼你的到來,剛剛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一人一世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