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一篇被忽略了的小說範本,文學創作指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天才為何懷才不遇?

來發一篇不按牌理出牌的課文賞析。我們來談談懷才不遇的天才少年,賈誼。試圖用一個奇特的角度,解釋賈誼懷才不遇的原因XD

賈誼是天才型的少年,對於政治有著一腔熱血(噴發),一開始也得到了漢文帝的信任,但最後仕途卻不甚順利,先是被貶到長沙,好不容易能夠回到京城,當上梁懷王的老師,卻碰上梁懷王墜馬而死的意外,最後再自責和自傷中過世,那年,他才33 歲。

後代論者,有人同理賈誼的懷才不遇,李商隱就曾說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也有人覺得賈誼氣量狹小,例如蘇東坡:
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纔有餘而識不足也(就是說賈誼度量小的意思 )
以上皆是古人所言,高中生能認識賈誼,主要還是來自於高中國文課本中的〈過秦論〉,這篇被高中國文課本賦予極高的評價。這些評價可以歸結為兩點:第一,這是一篇史論(政論),藉由檢討秦的亡國,作為漢朝的警惕;第二,這篇文章透過對比,凸顯「治天下需行仁政」的道理。

但這樣讀〈過秦論〉,很容易忽略過秦論的文學色彩,因此接下來我想從「三種文學對比」、「兩種史論對比」來讀〈過秦論〉,並且從中為賈誼懷才不遇的原因,增添一筆談資。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2ZxO9

三種文學對比

對比,是寫論說文中,很常用到的「論證」方法。常見的對比是正反對比:給你一顆西瓜和一顆臭掉的蕃茄,好壞非常明顯。
可是更加高明的寫作,對於「對比」的掌握,卻往往能在說理當中,看見波瀾起伏的文學之美。
〈過秦論〉的對比,最精彩之處就是它不依循最常見的正反對比,而是以「強強對比」,「強弱對比(弱勝強敗)」,「高低對比」造成衝突,引發懸念,進一步推出結論。
關於「強強對比」,〈過秦論〉是這樣呈現的:
(六國)嘗以什倍之地,百萬之衆,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六國如此強大,秦國居然能彈指間將他們擊潰,可見秦國的強大;如果我們用〈延禧攻略〉來理解,瓔珞的美就像六國,而順嬪的美就像秦國。瓔珞已是美麗不可方物,但居然不能跟順嬪相比,就更讓人不能輕視順嬪的美麗了。
關於 「強弱對比(弱勝強敗)」的對比,〈過秦論〉裡是這麼營造的:
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閒,崛起阡陌之中,率罷弊之卒,將數百之衆,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秦國如此強大,但卻被陳涉這樣毫不起眼的小卒動搖根本,招致滅亡。這次我們用通俗言情小說來做說明:女配角艷冠群芳,女主角只是平凡無奇的女子,偏偏男主角最後選擇的是女主角。
這類的言情劇,雖說是老戲碼,但總是百看不厭;賈誼在兩千多年前,居然就知道要聚焦在「陳涉」這個畫面,來呈現秦的滅亡,差不多是言情小說的開山鼻祖了(?)
我都覺得賈誼如果生在明清之際,應該是知名的小說家吧。

而高低對比的篇章呈現,也是十分精彩。賈誼先把秦國的強大推到最顛峰,萬夫莫敵之姿,而後在那麼高的地方,安排秦的陡然直落,迅速滅亡。這一幕也是精彩小說的重要元素之一:巨富一夕間傾家蕩產、紅顏少女朝如青絲暮成雪。

從這個角度來看,〈過秦論〉更像是一篇文學作品,小說範本,對比的運用相當引人入勝。我在課堂上,曾經要求學生任意選用其中一種對比手法,創作小說極短篇,這也算是一種課文搭配作文的模式吧。


兩種史論對比

關於秦朝的滅亡,〈過秦論〉只給了十個字: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這句話是對的,但也是不精確的。即使不失仁義,也不會在十五年間就滅亡(?),而攻守之勢異也,若只是單純的解釋成「攻天下需靠武力,得天下需行仁政」,似乎也稱不上是什麼歷史警惕,只是老生常談罷了。

那麼,秦朝究竟為什麼那麼快滅亡呢?我讓學生看了兩段史料(影音);一段是來自於呂世浩《秦始皇:一場思辨之旅》;另一段則是羅振宇:「誰殺死了秦帝國」。
呂世浩從道德的角度來評論秦始皇的自取滅亡。但講的不是仁義,而是「秦始皇的失敗,就從他的驕傲而來(因為他覺得自己比任何人厲害,於是從不納諫言,到自欺欺人)」,乍聽之下有點八股,但我還滿喜歡他後來的延伸:「如果我們總是自以為是,而聽不下那些(我們認為)不如自己的人的話,那我們和秦始皇有何不同?」
相較於呂世浩從道德的角度,羅振宇介紹《秦殤》這本書時,則從制度的角度解釋秦朝的滅亡。簡單來說,秦朝是死於「大有大的難處」,他用統治小地方的方法來治理一整個帝國,當然處處制肘,羅振宇說了一個很傳神的比喻「是一個瘦子吃成胖子,活活把自己撐死的」
以上兩種說法,在理智上你認同哪一個?在人生啟示上,你又認同何者呢?
PS:本文撰寫於2018年,今日回看,覺得頗有趣味,所以再次排版之後放入自己的方格子中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公輸盤和墨子對比,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道理: 擁有好的技巧,你能夠成為優秀人才;擁有無可取代的技巧,你能夠成為領域內首屈一指的大師;而擁有信念,才在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刻上自己的名字
公輸盤和墨子對比,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道理: 擁有好的技巧,你能夠成為優秀人才;擁有無可取代的技巧,你能夠成為領域內首屈一指的大師;而擁有信念,才在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刻上自己的名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項羽有知識、有文化、又是戰功彪炳的百戰百勝,劉邦顯然比較土俗,既不學識淵博、也沒什麼文化底蘊,更不用說每戰必敗、每次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究竟這樣的懸殊實力與背景,劉邦要如何扳倒項羽呢? 他認為若是要打贏項羽,絕對要好好發揮劉邦的強項,問題是劉邦沒有強項啊! 張良卻說:「有啊!劉邦的強項就是...」
Thumbnail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在路人甲的時候就敢做大夢的男人,最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號稱霸王的強者,最後卻輸給了一直打敗仗的弱者。這種反直覺的結果,不禁讓人對其中的原因感到好奇。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我卻覺得思維才是決定命運的根本。
Thumbnail
作者有話說 在正文開始前,我想說一下我決定寫這奇怪東西的原因。 就是最近我在學《廉頗藺相如列傳》那三個大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以及《負荊請罪》。 因為在我以前學給小孩看的白話文版時,我覺得藺相如是個什麼的好,有勇有謀的厲害人物。但我學文言文版後,我覺得……他沒有我印象中的好,而且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漢朝的司馬遷所著作的史記在提到蘇秦的死有這麼一段奇特又奈人尋味的說法:《蘇秦列傳》對蘇秦之死在當時無法找到其他的縱橫家書來對照的情形下只能以民間口傳的版本提出更加客觀的解釋: 太史公曰:蘇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其術長於權變。而蘇秦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諱學其術。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
Thumbnail
明天要去帶一個讀書會,要跟國小的孩子說說史記的故事,依據「少年讀史記」第四冊,要討論將軍們與田單復國這兩個單元。 . 先問一個問題~~「戰國四大名將」有誰呢?答案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兩秦兩趙,兩個秦國兩個趙國。有點怪,其他國都不出產「名將」嗎? . 本次單元標題為「將軍們」趙國名將,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左 傳 【燭之武退秦師】     晉、秦合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見秦伯。     燭之武說:「鄭國知道快要滅亡了。秦國如果以鄭國為邊邑,中間還夾著其他國家,您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哪裡需要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增加國土,您就少了土地呀。何況晉國一方面往鄭國開疆闢土,一方面有往西邊侵占土地。
左 傳 【陰飴甥對秦伯】     秦國攻晉,擄晉惠公。     晉國大夫陰飴甥前往秦國求和。     秦伯問:「晉國內部和睦嗎?」     陰飴甥說:「不和睦。平民認為一定要為晉惠公報仇。士大夫們知道晉惠公的過失,認為秦國一定會放回惠公,要報答秦國的恩德。因此不和。」     秦伯又問:「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項羽有知識、有文化、又是戰功彪炳的百戰百勝,劉邦顯然比較土俗,既不學識淵博、也沒什麼文化底蘊,更不用說每戰必敗、每次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究竟這樣的懸殊實力與背景,劉邦要如何扳倒項羽呢? 他認為若是要打贏項羽,絕對要好好發揮劉邦的強項,問題是劉邦沒有強項啊! 張良卻說:「有啊!劉邦的強項就是...」
Thumbnail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在路人甲的時候就敢做大夢的男人,最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號稱霸王的強者,最後卻輸給了一直打敗仗的弱者。這種反直覺的結果,不禁讓人對其中的原因感到好奇。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我卻覺得思維才是決定命運的根本。
Thumbnail
作者有話說 在正文開始前,我想說一下我決定寫這奇怪東西的原因。 就是最近我在學《廉頗藺相如列傳》那三個大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以及《負荊請罪》。 因為在我以前學給小孩看的白話文版時,我覺得藺相如是個什麼的好,有勇有謀的厲害人物。但我學文言文版後,我覺得……他沒有我印象中的好,而且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漢朝的司馬遷所著作的史記在提到蘇秦的死有這麼一段奇特又奈人尋味的說法:《蘇秦列傳》對蘇秦之死在當時無法找到其他的縱橫家書來對照的情形下只能以民間口傳的版本提出更加客觀的解釋: 太史公曰:蘇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其術長於權變。而蘇秦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諱學其術。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
Thumbnail
明天要去帶一個讀書會,要跟國小的孩子說說史記的故事,依據「少年讀史記」第四冊,要討論將軍們與田單復國這兩個單元。 . 先問一個問題~~「戰國四大名將」有誰呢?答案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兩秦兩趙,兩個秦國兩個趙國。有點怪,其他國都不出產「名將」嗎? . 本次單元標題為「將軍們」趙國名將,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左 傳 【燭之武退秦師】     晉、秦合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見秦伯。     燭之武說:「鄭國知道快要滅亡了。秦國如果以鄭國為邊邑,中間還夾著其他國家,您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哪裡需要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增加國土,您就少了土地呀。何況晉國一方面往鄭國開疆闢土,一方面有往西邊侵占土地。
左 傳 【陰飴甥對秦伯】     秦國攻晉,擄晉惠公。     晉國大夫陰飴甥前往秦國求和。     秦伯問:「晉國內部和睦嗎?」     陰飴甥說:「不和睦。平民認為一定要為晉惠公報仇。士大夫們知道晉惠公的過失,認為秦國一定會放回惠公,要報答秦國的恩德。因此不和。」     秦伯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