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人確診,我成了居隔及自主防疫者。本來出門去游泳、健身房及復健診所的日常,變成只能待在家裡及後來外出給隔離的家人送飯,不太去人多的地方,而原先的運動習慣在幾天內就完全被打斷,需要重組一下日常的排序。還好工作剛告一段落,讓我能夠有空間可以在這樣的狀態調配一天的時間。
前三天我就窩在家中(恰好前兩天也是週末沒有案主找)早上依然很有規律的起床弄早餐,拿出iPad看電影,順便做了一些本來要做但沒有空閒的做的手工訂單,累了做完午飯後,整個下午就在午睡、電影、韓語拼字練習中度過,晚上吃完飯後又開始看買來的DVD,直到將電視還給媽媽才進房裡滑滑手機,到了媽媽關燈後我也自動的躺平睡去。
隔日也是如此的節奏,但發現「運動」在時間中不見了,於是在邊看影片的時間裡,稍稍的在家裡的地板動一動(媽媽家沒有我的運動器材)若是不動,我肯定一整個晚上都拿著手機滑到睡前(或用電腦上網)。
到了第三天,人確實有點懶了,固定的吃飯、看影片、學韓語依舊,但是滑手機的時間變長了,也沒有認真寫文,於是第四天出門後回住處拿了跳繩,讓自己撥出時間讓運動的時間還是稍稍安排回生活的節奏裡。
「到底如何養成習慣?」
那句「小孩才做選擇」在「時間的分配上」不論大人或孩子,沒有「全都要」的選項,哪怕你「什麼都想做也願意做」,你也得在時間上取捨,人不可能擁有足夠的時間,在一天中什麼都能做完:又要滑手機,又要跟別人聊八卦,又要去當鄉民看熱鬧,又要比價比半天只買了便宜不到十塊錢的東西,又想要運動(但沒有),又買了書來讀(都看不完兩行)又想要強迫自己可以日更(但只能看別人覺得很有毅力)⋯⋯
習慣的養成其實是「取捨」來的。只是大部分的人不太知道那是一種「選擇」的結果。
例如:
你想要養成運動習慣,你必須先找出一段時間,再去建立起運動的可能。但往往大多數人都會先卡在「我沒有時間」(或者我沒有力氣)那麼,你就得先回頭思考「時間都去哪兒了?」然後打破那些你不由自主被拿去浪費時間的習慣,去建立其他的、你想要而覺得做不到的習慣。
有一陣子我天天讀一本書的一個章節,大概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但為了想多做點運動,於是我把這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分配給了運動。
我常常玩手遊一玩就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這種很容易成癮的事情最難被發現也最難被打破,所以必須有意識的讓「成癮」的時間縮短,不需要「直接不要玩」,可能從一個小時縮成半個小時,再從半個小時縮成「我只玩這一輪」,然後把多出來的時間拿來做其他需要時間去建立出習慣的事。
其他比較不健康、不影響時間的習慣,如果沒有在「不做會死掉」的那種上癮的狀態,其實多半都可以靠著習慣的被打破,去建立其他比較健康的習慣。
例如:
我有很長的時間一週會吃超過三次以上的速食,而且一定吃炸的、一個月大概有一半的時間飲食裡有炸的。怎麼改變的?我好像也沒有太刻意因為要減重、減脂而勉強自己減少吃速食的可能,大概就是做了幾次「我也可以在想吃這些東西的時候,吃其他我也很喜歡的食物」的選擇,慢慢的我就幾乎不吃速食了(還是吃,但頻率大概變成一個月吃不到一次,垃圾食物都吃,但頻率變得比往常少。)
有意識的發現自己「正在一個需要被打破的習慣中」並有意識的做出「不勉強」但改變的行動,當它們之間的比重開始轉移的時候,原先的習慣就會慢慢被後來的習慣取代,並且用這個方式實行久了,就會發現「習慣的養成」並不是用限制和強迫,而是去意識到「我是可以做出改變的」並且真的起身做它一兩次,就會發現「習慣的養成」並不困難,而且你會很容易在任何時候建立起你當時所需要的習慣。
發懶,不是病。沒有意識到自己懶成了習慣,才是無法建立其他習慣的原因。習慣的建立與養成,多半都需要先打破原來經年累月的生活習慣,一點點的去分配時間,一點點在頻率轉換上做出選擇,多做幾次練習,就能在生活的變動中,建立起任何一種習慣。
在自主健康管理的後幾天我已經恢復日日運動的習慣。
而關於「運動」這個習慣,最難的其實是長期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需要給身體一點時間,讓身體的肌肉、關節熱起來,有能力負荷運動的強度,這需要一個月以上的習慣養成(一天運動至少十五分鐘以上),撐過這一個月,就比較不會覺得運動到全身痠痛、我不要去運動了!在運動上,你要相信身體會給你最好的回應!
有人說居隔會胖。沒有。我居隔的前三天體重還往下掉,因為居隔前的那星期我很瘋狂的運動,所以我在居隔時很認真的當放年假在吃零食,體重也沒有多多少,一週後的現在又回到本來往下掉的數字。
建立習慣不是靠「自律」,而是有意識的發現自己被什麼習慣綁架,打破它去建立新的習慣!當習慣養成,它就是習慣,不用任何強迫,它就會跟著你!
圖:20161112爬象山,Canon EOS M3。當年運動量很少的我爬得氣喘吁吁,現在去應該可以比較輕鬆。也是疫情,打斷了我年年去台北的習慣,已經兩年沒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