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的話要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母親來自傳統閩南大家庭,我一共有兩個舅舅、三個阿姨,而母親是最小的女兒;在那個年代,這樣的農家家庭人口大概很一般,還不算是最多的。
6、70年前的台灣剛脫離日據時代不久、百廢待興,務農的阿公阿嬤每天黎明即起巡田水餵雞鴨豬,要填飽一大家子除了有很多費勞力又花時間的忙碌農事外,阿公還是附近的小學老師,身為么女的母親,從小就被交代要「會看」。
注意看大人現在正在忙什麼,除了把自己照顧好外別讓其他人來為你費心、還要懂得看出媽媽姊姊哥哥們現在做的事情有什麼關聯或意義,以便隨時可以伶俐的出手幫忙,比如姊姊們在切菜炒蛋時就會自動去盛飯擺碗筷、阿公要回來了備好解渴茶水拖鞋、長輩經過就該快快讓道不要擋路,那是那個年代大家族成員們各個都必學會的技能,不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最好是能一個眼神就理解需求互相幫助、成為大機器中靈活管用的小齒輪,讓家族內各項事務都能順利運行。
所以從小我和妹妹也被交代要懂得「會看」,除了自己處理好學校的所有事情外,廁所衛生紙沒了要補、地板桌面髒了要掃要擦、看到媽媽在忙時就不該再隨意要求要抱要牽要講話;肚子餓了就自己去冰箱找東西吃、口渴了自己煮開水、牙痛就自己拿健保卡去附近診所掛號,不要讓大人操心或煩憂,當大人有需要時能立刻察言觀色提供協助,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套用到成年開始工作後,母親也一樣用同樣的話來訓勉我們,期望我們的努力與勤勉付出都能被主管看到,賢慧聽話才能找到好人家當好媳婦,她認為只要有努力、認真做,謙虛安靜地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自然就會被看到、有好出路。
然而從母親中年二度就業一直到我和妹妹也都出社會工作後,我才發現母親教的這些固然有道理,但卻極不實用。
曾經有主管對我說因為我能力比較好、情商比較優,所以我應該要體諒工作成績比我差的同事,他們說能者多勞,但我只覺得.......你們當我是可以隨時利用的免付費白癡?
我發現真正能往上爬、有更多機會的人都是特別會說話的,不論說的是好話壞話、犀利建言、無用抱怨、或者只是空中畫大餅的花言巧語,總之我發現我所面臨的職場環境只有會看會做是沒有用的,還有懂得會說才行,在合適的場合、合適的人、合適的時間上「說」;而這些也是母親常跟我們抱怨她在職場上所面臨到的難題。
然而這是另一個議題了。
事實是,我發現不但是只有「會看」對我而言是不足的,而且就是因為我「太會看」了,反而讓自己變得緊張焦慮而且容易自我懷疑,過多的責任與責任感令我痛苦不堪,於是我決定我不要再那麼努力「看了」,甚至很多時候我選擇當作沒看到,以避免過多不重要的累贅責任或負面心情再度壓倒自己。
可是這樣的作法,卻遭致母親的難以諒解。
當我成立自己的家庭也成為母親後,身為一個白天工作晚上帶小孩的職業婦女,我覺得各種排山倒海而來的家務瑣事工作任務還有孩子的教養與長輩的配搭等等等的一切,都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像是跟著兒子一起重新出生了一次。因為是第一次成為另一個生命的母親,所有的狀況跟問題也都是第一次發生,就連跟自己母親的相處應對,也全數清零重新設定。
我想要帶兒子走路去親子館多上課學習跟小朋友相處,有人覺得我帶著孩子到處亂跑讓孩子太累太辛苦;我去上一個下午的芳香精油調配課程,有人覺得我不顧孩子跑去上沒什麼用處的課莫名其妙;為了孩子的氣喘問題我買空氣清淨機和防蹣寢具是浪費錢,不如跪著把地板擦乾淨;連老公不夠會看也是我的問題,他出門時沒有把拖鞋排好落在門口邊讓別人踩到、早上起床不肯喝對身體比較無害的溫開水、他個性耿直不夠懂得變通...這些都是我沒講沒做好溝通讓老公也能成為「看達人」...諸如此類各種極碎小的事情,都讓母親都覺得是我對生活不夠上心、沒有聽她的話的錯。甚至於翻起舊帳,說我學生時期每次從外縣市搭乘國光號巴士回家她去接我時,即使我有重度暈車體質可能剛下車才嘔吐過,也應該要滿臉燦笑而不是一臉蒼白不適的迎接她。
我跟母親說不是我不願意對她笑,是我暈車剛吐過身體很不舒服、所以我沒有力氣笑不出來,但她還是生氣,氣我不懂得體貼她、氣我不給她好臉色看、好像我回家看到媽媽有多痛苦多不開心.....而我多麼希望她可以理解,當我明明生理上很不舒服很難過時,她還要求我應該要展現笑容迎接她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壓力有多大、是多麼可怕的情緒勒索。

我做不到看到母親時永遠都帶著快樂的心情、愉悅的笑容,我非常、非常、非常的自責。
可是我真的沒有那樣的能力,我沒有那麼厲害,我不知道其他人做不做得到,但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只是母親的女兒而已。
我做不到。
好像我在母親的面前不得表現不佳、不能不體貼、不能自私、不能享受、不能為自己著想、不能...只是她的女兒。
我不可以也不應該有違背她想法的想法,因為那就是我不聽話、我很奇怪、我是外星人。
可是,我的的確確是母親懷胎十月所生下的女兒不是嗎?難道我的存在不能夠純粹只是存在?一定是要按照母親捏塑的形象而存在嗎?
一個人的一生中,曾經有過多少大大小小的照護者為我們付出過心力呢?無論時間長短用心多寡,我們都不是單一一位照顧者所培養出來的複製人,且上帝還賦予了我們自由意志,供我們思考分辨以便自己做決定嗎?
以上這些雜亂無章的負面情緒在近幾年日夜反覆折磨著我,每隔一陣子就面臨精神崩潰的邊緣;終於在一次催眠治療中,我整整痛哭了四個小時之後,催眠師告訴我,那些都不是我的錯、我的問題、或我的責任;母親成長的那個年代,她們可能非常需要「會看人眼色」的這個能力,因為唯有這樣才能順利生存下來。然而我所生存的時代與環境都不同了,我可能就是不需要那麼會看、甚至我根本不應該看,在現在這個環境,我應該要做自己、勇於表達並竭力爭取,才能夠真正怡然自得、自在的生活。
母親要求我具備會看的能力,是她出於愛的本能、因著自身的經驗而希望能讓我順利生存下來,所以我只需要記得她是因為愛我所以才會如此要求即可,至於做不做得到、或是否需要做到,都不該是令我感到沉重的壓力。
於是我漸漸試著把自己從那個受傷的女兒身分中抽離,即使有時還是覺得難受,但我試著從另一個母親的角度來看母親為了愛我們而嘗試的努力。身為女兒我能做到的盡量做,但當我真的覺得我做不到或難以配合時,我決定我要勇敢拒絕。

媽媽說的話要聽...但也應該要冷靜地選擇性的聽。
我努力不要讓自己的母親,成為一個情緒勒索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37內容數
曾經我告訴自己:你要為你所擁有的一切為傲,也要有能願意放棄一切去追尋的勇氣。後來我又說:身為母親,請自我感覺良好。而現在我仍盼望:永遠不要後悔。兩子之母,德文所畢業的會計,熱愛旅行但最近卡在母親與人妻的身分認同裡;因為覺得人生如戲,所以想成為喜劇女主角;40之後想在這裡,試試實現一個人生夢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萊絲 Rice 的其他內容
1號淡淡地跟我說:「可是媽媽,我比較想參加個人自由式的比賽,不想參加接力賽。」 我愣了一下後問:「這樣啊,為什麼呢?」 「因為我不認識他們...」 那晚臨睡前我依稀想起自己懷孕時感受過的胎動,孩子在羊水中滾動時的感覺,像是我在肚子裡養了一隻小鯨魚。 我無聲地笑了一下然後說:「對,你和弟弟在我肚子
那日我與兒子一同出門 看見了空中許多翱翔的風箏,隨風翻飛飄揚 或落下 或起飛 在碧藍天上像一朵朵怒放的 異國蘭花
太負面 太困窘 太憂鬱 太灰暗 太過難以訴說 於是我用鍵盤一鍵一鍵拼音 產出文字 逐漸填滿白色螢幕 沒有營養 沒有口味 那就是從你們身上源源不絕不斷高溫散發的壓力 穿透我身過篩後產出的黑色情緒
秋日晨光 通常與哭聲、不耐、興奮、羞澀進行光合作用
16歲之後的破碎 成為一個頻率副詞 頻率不定 程度不均 範圍不勻
偶爾突然有時想 我對童年的思念 無處安放
1號淡淡地跟我說:「可是媽媽,我比較想參加個人自由式的比賽,不想參加接力賽。」 我愣了一下後問:「這樣啊,為什麼呢?」 「因為我不認識他們...」 那晚臨睡前我依稀想起自己懷孕時感受過的胎動,孩子在羊水中滾動時的感覺,像是我在肚子裡養了一隻小鯨魚。 我無聲地笑了一下然後說:「對,你和弟弟在我肚子
那日我與兒子一同出門 看見了空中許多翱翔的風箏,隨風翻飛飄揚 或落下 或起飛 在碧藍天上像一朵朵怒放的 異國蘭花
太負面 太困窘 太憂鬱 太灰暗 太過難以訴說 於是我用鍵盤一鍵一鍵拼音 產出文字 逐漸填滿白色螢幕 沒有營養 沒有口味 那就是從你們身上源源不絕不斷高溫散發的壓力 穿透我身過篩後產出的黑色情緒
秋日晨光 通常與哭聲、不耐、興奮、羞澀進行光合作用
16歲之後的破碎 成為一個頻率副詞 頻率不定 程度不均 範圍不勻
偶爾突然有時想 我對童年的思念 無處安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曾幾何時,我只要聽到母親的聲音,看到母親的訊息,我就煩躁起來。由內而外,從頭到腳的厭煩。 她依然是世界上最棒的母親,可是我就是煩躁,忍不住想甩開。 我討厭她打來的電話沒有重點,漫無邊際地把整個故事講完,但我的耐性就像壽命將盡的電池,疾速減少。 我只想知道重點。 我討厭她分享的訊息缺乏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爬山時無意間聽到一對母子一小段對話,媽媽說了某一位朋友的很多缺點,當中還夾雜一些抱怨批評的話。兒子聽了後回答說:「媽您老是看到人家的缺點,人家也是有很多優點,只是您沒有仔細察覺而已。」因距離遠了,聽不到母子接下來的對話,聽了母子這一番對話,心有所感。 在我們生活中接觸最多就是人,不知不覺中我們大都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
Thumbnail
我與母親的關係很親密,有一陣子,當我在說些事情的時候,媽媽直接說「你還不夠臣服」,我聽到是很不爽的,所以用情緒回應,接著媽媽又說「你聽我講完、你在說沒有的時候就是不臣服」.......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曾幾何時,我只要聽到母親的聲音,看到母親的訊息,我就煩躁起來。由內而外,從頭到腳的厭煩。 她依然是世界上最棒的母親,可是我就是煩躁,忍不住想甩開。 我討厭她打來的電話沒有重點,漫無邊際地把整個故事講完,但我的耐性就像壽命將盡的電池,疾速減少。 我只想知道重點。 我討厭她分享的訊息缺乏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爬山時無意間聽到一對母子一小段對話,媽媽說了某一位朋友的很多缺點,當中還夾雜一些抱怨批評的話。兒子聽了後回答說:「媽您老是看到人家的缺點,人家也是有很多優點,只是您沒有仔細察覺而已。」因距離遠了,聽不到母子接下來的對話,聽了母子這一番對話,心有所感。 在我們生活中接觸最多就是人,不知不覺中我們大都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
Thumbnail
我與母親的關係很親密,有一陣子,當我在說些事情的時候,媽媽直接說「你還不夠臣服」,我聽到是很不爽的,所以用情緒回應,接著媽媽又說「你聽我講完、你在說沒有的時候就是不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