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諫言」的刻板印象與建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各種狀況下,我們的人說的諫言,多半採取「給予他人格性上的批判」,而不是「告知他們如何做得更好」或是「提醒他們做錯的地方」

但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我們的更好建議,都只是我們的判斷,我們不該因為自身是好意,就自大地認為我們的建議更好,或者認為「他人與你的道德觀不同」而產生不良印象

尤其是「隱忍」這個概念,人們身懷著對於這些人的惡意批判,他們「忍住」他,並且默默地加深對於被隱忍者的「不良印象」,而這個被隱忍者,則無法知道他的錯誤何在,並且,在某些圈子中,他可能被秘密性的討厭,並且在該圈子中,人們逐漸隨著該圈子的共識中,漸漸加深對他的妄想

當然,你直接指責這個被隱忍者,可能性的情緒反應在我們社會是正常的,這可能也是人們出於這種概念,因此不直說的原因,這是出於理智的

因為我們社會設定,人們指責他,被指責者會「惱羞成怒」,而不是因為人們對他的妄想,他感到憤怒(雖然確實有人如此)

但是我們必須思考!是否有比「隱忍錯誤」更好的方式!?

您可以嘗試告知「您認為的錯誤點」,與其探討,而不是「用厭惡與諷刺性的心態來敘述錯誤」

(我相信正常人們,對於這種「語氣」都會「不太高興」)

另外,我們必須知道,我們認定的錯誤點,是我們認定的,人們不該將自身「以為的錯誤」當成「事實」,也不該將「自身的善意諫言」不被同意,當成「諫言無效」,人們不認同你的善意諫言,可能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惡意,只是做錯事情」,他們的問題不是不認同你的諫言,而可能是他們無法做到,或者事情根本不是我們「猜想的那樣」

並且,有些人的道德觀不相同,這種諫言對於他們而言是「理智上的無意義」,他們仍然接受諫言,只是我們的諫言無法讓他們認同

更常見的例子是,我們的人給予的「指責處是幻想性的」,例如名嘴對於社會事件的批判,都參雜了許多「幻想性的指責處」

要給予他人諫言,我們的諫言仍然是必須經過「探討」的,過度自信地認為自身的諫言絕對正確,會讓我們喪失「探討自身理解錯誤」的可能性

我建議人們對於指責與諫言採取以下心態:

1.不要對於他人過錯有人格上的批判與厭惡

2.您的善意諫言不被同意是合理的,他們並非不受教,而可能是因為道德觀的不同,或許您應該嘗試的是,用理論讓他們理解與認同你的道德觀,而不是將之歸類為「不聽諫言」

3.您的善意諫言他們沒辦法實現,並非他們不負責任,而是他們在這件事情無法做到,或不知道怎麼做

4.您的善意諫言,有些時候,諫言指責的地方,是來自於我們的幻想

5.您的諫言,是允許對方與您「互動探討是否錯誤」的,而不是單方面性的自認為錯誤,就不再與其探討

我認為,人們可以提出「諫言」,只是必須具備以上四者心態,人們對於指責的不良觀感,多半是來自於以上五者,人們可能已經冥冥之中知道,諫言與指責,用上五者態度,是一種過度自信,排出以上五者心態,我認為「諫言」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我建議用在您與對方有相同共識的情形上使用,就像你如何跟一個「路上的每個陌生人」溝通,之中可能有些人認為諫言就是責罵就是歧視,就算我們沒有採取諷刺或歧視與厭惡性等地態度,甚至沒有責罵的言論

(這可能與有些人「基於開玩笑性」的用「溝通的語氣」默默採用「罵人意味」,這導致人們經常猜疑,對方是否在默默罵人,基於這些理由,導致了我們的人給予他人一些諫言性的建議的困難,人們的發言經常被猜測為某種隱密性的責罵與歧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HANGIXCHEN的沙龍
2會員
18內容數
各位好! (此專題是根據我自己的各種對於發現到的目前社會問題的可能處理方案專區)
ZHANGIX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0
我建議,我們在認為他人有任何的行為(包括認為他們以為)前,必須知道,他人的行為概念原因與意義,還有他們的認知感受,是來自於我們的以為 我必須承認,我也會犯這種錯誤,我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知道,我們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永遠有誤會的可能」,才能避免我們的誤以為 我們的人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沒有建構嚴謹的認
Thumbnail
2022/10/10
我建議,我們在認為他人有任何的行為(包括認為他們以為)前,必須知道,他人的行為概念原因與意義,還有他們的認知感受,是來自於我們的以為 我必須承認,我也會犯這種錯誤,我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知道,我們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永遠有誤會的可能」,才能避免我們的誤以為 我們的人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沒有建構嚴謹的認
Thumbnail
2022/10/09
目前社會上,我們的人,經常會將「他人」的「行為舉止」造成的自身難過 歸咎於他人傷害這個人,有些人會將:傷害作為動詞,但有些時候,這個人沒有這個行動 有時候,這種傷害是一種譬喻性形容詞,是來自於感覺被傷害者的感覺,而不是來自於他人的行動 我們的人大多都知道一件良善的事情,那就是必須有「同理心」,這是一
Thumbnail
2022/10/09
目前社會上,我們的人,經常會將「他人」的「行為舉止」造成的自身難過 歸咎於他人傷害這個人,有些人會將:傷害作為動詞,但有些時候,這個人沒有這個行動 有時候,這種傷害是一種譬喻性形容詞,是來自於感覺被傷害者的感覺,而不是來自於他人的行動 我們的人大多都知道一件良善的事情,那就是必須有「同理心」,這是一
Thumbnail
2022/09/11
我們的字典中,由於不精確性,已經造成很多混淆,譬如: 「說謊騙人」被與「說非事實的事情」還有「心態上使人吃虧」的混淆 說謊騙人,通常概念是: 說非事實的事情 此行為有以下種解釋: 這個人原先是認真的,只是後來失諾 這個人出於捉弄原因,開玩笑 這個人出於使人上當目的,而說假話 這個人說錯話
Thumbnail
2022/09/11
我們的字典中,由於不精確性,已經造成很多混淆,譬如: 「說謊騙人」被與「說非事實的事情」還有「心態上使人吃虧」的混淆 說謊騙人,通常概念是: 說非事實的事情 此行為有以下種解釋: 這個人原先是認真的,只是後來失諾 這個人出於捉弄原因,開玩笑 這個人出於使人上當目的,而說假話 這個人說錯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想像你身處一個場合,你正和某人爭執,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確的,無人能敵,並且你正在和對方據理力爭。客觀來說,你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狀況下,你會選擇用何種方式說服對方放下執念,對你的說法信服?
Thumbnail
想像你身處一個場合,你正和某人爭執,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確的,無人能敵,並且你正在和對方據理力爭。客觀來說,你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狀況下,你會選擇用何種方式說服對方放下執念,對你的說法信服?
Thumbnail
我建議,我們在認為他人有任何的行為(包括認為他們以為)前,必須知道,他人的行為概念原因與意義,還有他們的認知感受,是來自於我們的以為 我必須承認,我也會犯這種錯誤,我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知道,我們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永遠有誤會的可能」,才能避免我們的誤以為 我們的人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沒有建構嚴謹的認
Thumbnail
我建議,我們在認為他人有任何的行為(包括認為他們以為)前,必須知道,他人的行為概念原因與意義,還有他們的認知感受,是來自於我們的以為 我必須承認,我也會犯這種錯誤,我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知道,我們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永遠有誤會的可能」,才能避免我們的誤以為 我們的人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沒有建構嚴謹的認
Thumbnail
在各種狀況下,我們的人說的諫言,多半採取「給予他人格性上的批判」,而不是「告知他們如何做得更好」或是「提醒他們做錯的地方」 但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我們的更好建議,都只是我們的判斷,我們不該因為自身是好意,就自大地認為我們的建議更好,或者認為「他人與你的道德觀不同」而產生不良印象
Thumbnail
在各種狀況下,我們的人說的諫言,多半採取「給予他人格性上的批判」,而不是「告知他們如何做得更好」或是「提醒他們做錯的地方」 但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我們的更好建議,都只是我們的判斷,我們不該因為自身是好意,就自大地認為我們的建議更好,或者認為「他人與你的道德觀不同」而產生不良印象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4.23 作者:FAHAHA|翁順法 這篇文章要分享:當你想提供建議給正在抱怨的伴侶、好友、親人,但他卻起了很大的負面情緒反應,你應該怎麼思考與行動。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是正好遇上這樣的困擾,歡迎你繼續往下看。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4.23 作者:FAHAHA|翁順法 這篇文章要分享:當你想提供建議給正在抱怨的伴侶、好友、親人,但他卻起了很大的負面情緒反應,你應該怎麼思考與行動。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是正好遇上這樣的困擾,歡迎你繼續往下看。
Thumbnail
你有過這種經歷嗎?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不爽的人,但又礙於不想把場面弄僵,只能在心底對著他怒吼: 「遇到事情就是要解決啊!」 「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 「那要你坐這個位子幹嘛?」 或許吼一吼真的能發洩心情吧!但這會讓你的生活過的更不好,你知道這件事嗎?而要解釋原因,得從「身分認同」說起。
Thumbnail
你有過這種經歷嗎?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不爽的人,但又礙於不想把場面弄僵,只能在心底對著他怒吼: 「遇到事情就是要解決啊!」 「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 「那要你坐這個位子幹嘛?」 或許吼一吼真的能發洩心情吧!但這會讓你的生活過的更不好,你知道這件事嗎?而要解釋原因,得從「身分認同」說起。
Thumbnail
以觀察, 感受, 需要, 請求和所發生的事件拉出一個空間, 讓溝通的門有機會敞開, 進而有機會達成共識而非開啟另一個爭執的戰場
Thumbnail
以觀察, 感受, 需要, 請求和所發生的事件拉出一個空間, 讓溝通的門有機會敞開, 進而有機會達成共識而非開啟另一個爭執的戰場
Thumbnail
日期:7/23 閱讀時間:7:40 - 8:00 寫作時間:8:00 - 8:30 製圖時間:8:35 - 8:40 閱讀書籍: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為何會有批評抱怨? 無論什麼情況下產生批評抱怨,我們都很容易忽略一件事「每個人具有不同觀點」,我們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每個人
Thumbnail
日期:7/23 閱讀時間:7:40 - 8:00 寫作時間:8:00 - 8:30 製圖時間:8:35 - 8:40 閱讀書籍: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為何會有批評抱怨? 無論什麼情況下產生批評抱怨,我們都很容易忽略一件事「每個人具有不同觀點」,我們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每個人
Thumbnail
也許你的身邊會有些親朋好友,遇到某些困境,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會想好心可以給予一些建議。但你可能跟我遇過同個情境,就是給予建議後,有種「好心被雷劈」的情況,甚至還會影響到原本兩人之間的關係。或是身邊很親近的人,在我們眼中會看到一些對方可以改進的部分,於是想給予點建議,也還會被嫌管太多,也就是俗
Thumbnail
也許你的身邊會有些親朋好友,遇到某些困境,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會想好心可以給予一些建議。但你可能跟我遇過同個情境,就是給予建議後,有種「好心被雷劈」的情況,甚至還會影響到原本兩人之間的關係。或是身邊很親近的人,在我們眼中會看到一些對方可以改進的部分,於是想給予點建議,也還會被嫌管太多,也就是俗
Thumbnail
批評他人的內容可以先暫存起來         在方格子上刊登的唱反調魔人的文章,意外的得到不少迴響,看來大家對於這種損人的言語一點也不陌生。對於月光而言,因為時常聽到這樣的酸言酸語,不知不覺就深植在腦海之中了。         但自己真是這樣的人嗎?則必須先自我檢視一番。確認一切只是他人的損人之言,
Thumbnail
批評他人的內容可以先暫存起來         在方格子上刊登的唱反調魔人的文章,意外的得到不少迴響,看來大家對於這種損人的言語一點也不陌生。對於月光而言,因為時常聽到這樣的酸言酸語,不知不覺就深植在腦海之中了。         但自己真是這樣的人嗎?則必須先自我檢視一番。確認一切只是他人的損人之言,
Thumbnail
有一種人,說難聽話、侮辱人、批評的話,卻自圓其說地說,自己只是「說真話」、「直接」、「不虛偽」,卻絲毫未察覺自己所謂說的批評,和自以為是地說「實話」,都來自他內心世界的投射。內心以對外在世界的不滿和負面感覺,來鞏固自己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和自戀感。他無法愛這世界,也無法信任這世界,卻怪罪於這世界....
Thumbnail
有一種人,說難聽話、侮辱人、批評的話,卻自圓其說地說,自己只是「說真話」、「直接」、「不虛偽」,卻絲毫未察覺自己所謂說的批評,和自以為是地說「實話」,都來自他內心世界的投射。內心以對外在世界的不滿和負面感覺,來鞏固自己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和自戀感。他無法愛這世界,也無法信任這世界,卻怪罪於這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