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我的少女心母親和奇怪家庭│#1 【關於教養】

上週日下午,看了韓劇中一幕母女相處的畫面,突然想起一本書《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名直搗內心,越長大越深刻感受。今日不分享書,想聊聊我的母親,而要聊到母親,也就會談到原生家庭。

【關於教養】

外公外婆的原生家庭皆是經商,外公自建中畢業後曾被當時政府送至日本深造,外婆則是讀至中山女高畢業。外公未接家業而自立門戶;外婆則是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家產只給男丁,很辛苦的撫養四名子女。然而,在他們各自原生家庭所學習到帶有濃厚日本文化的教養方式,也延續到女子。
自小,NHK就是外公外婆家常看的電視頻道,也經常看外公外婆閱讀日文書,用日文交談。可能因此激發家族中的大多數子女和孫字輩都有學日文動機,想聽懂外公外婆在講什麼。
父親習慣早起,起床時會先開啓音響,固定聽愛樂電台,若不小心因忙著傳早安圖給親友而忘記,母親起床後發現就會開啓唸人模式。 父母極會分辨是哪位作曲家和曲目,我則經常猜錯。古典音樂水準不高的我和弟弟,反而經常玩起聽國語流行樂前奏猜歌名的遊戲。
早餐通常吃很少,重頭戲是緊接著的上午茶(Elevenses)時間,大多會沖咖啡,也有時是父親泡茶,再配著糕點享用。
上午茶時光,是一天中最期待的時刻。│照片來源:本人
午餐和晚餐,除了共食的菜一道道外,公筷母匙少不了。 每個人也有各自的飯碗、湯碗、裝菜的盤子、吃魚的盤子以及醬料疊。此外,湯鍋的蓋子不能直接反扣在桌上,湯勺也不能將就借放其他道菜盤的邊邊,而是要有獨立放的置湯勺區。可以想見,一餐下來會有多少碗盤。 吃完的碗盤要收拾時也不能像堆堆樂疊起,必須要一個個端進廚房。
洗碗時,母親會在身旁來回走動,說好聽是幫忙將洗好的碗盤拿去烘碗機,實際上是監督洗碗的熱水溫度是否正確、水量是否適中、碗盤是否有洗乾淨。對了,連洗碗的順序和擺放至烘碗機的位置也有規範。 因此,從小洗碗就是我最討厭的家事。
手帕和絲巾,是母親外出的標配其中項目,我未有帶絲巾的習慣,但手帕確實是外出必備物,並會依當天的衣著選擇相對應適合的。記憶中,從小家族的女性只要去日本,必會選購優雅精美的手帕當成小禮物致贈女性親友。
不可以翹腳;要坐端正背打直;不可以笑太大聲;不能皺眉;不能染髮;關門不可出聲;開水龍頭的水量要控制,不可以濺出;搭任何交通工具要等車子停妥才可起身;吃水果要削好一口大小的份量、一人一份分配好(避免有人耍賴挑食不吃某些水果,那個耍賴的人就是我) ;外公外婆始終是以X小姐(X指姓氏)稱呼我,以時時提醒我要有女性的好規矩;稱呼母親則是XX子(母親的日文名字);接起家中電話時,要先主動和對方問好再轉給對方欲找的人。當然,若講完電話掛上時也不能發出聲音。
整個家族都很重視禮貌,不僅只要求女性,對於男性也同樣要求。和弟弟同輩的還有三個表弟。從小至今,也從未聽過他們說任何一句髒話或是相關發語詞。 早上起來時要和父母及家人道早安;出門和回來也要一一和家人打招呼;睡前也是要再一一道晚安。這些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事,直到長大後有機會去住朋友家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跟朋友表示訝異,反而被認為我們家很奇怪。
熟知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幾乎不著褲裝,除了運動外的運動褲,從家居服、睡衣到外出服裝,一年四季只著裙裝。這應和從小母親就買許多內襯有蕾絲澎裙的洋裝給我穿有關,加上母親年輕時的照片經常是連身洋裝,以及外婆有許多旗袍,因此對於女性穿裙子這件事覺得習以為常。當然,從小就被規範返回家中若未立刻洗澡,一定要換成居家服才可坐在沙發上,未洗澡前也絕不可坐在床睡上。
未完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