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邊界內外的邊緣群體——談三部中國電影與《流亡者們》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金馬影展系列專題
今年依舊是中國電影幾近缺席金馬的一年,僅有李維導演的紀錄片《塵默呼吸》和李銘導演的《話語》、黃樹立導演的《當我望向你的時候》兩部短片。此外,美國導演班克萊和薇莉哥倫布斯的作品《流亡者們》,則以中韓混血的華裔美國人,同時也是紀錄片導演的崔明慧為主體,通過公開崔明慧於1989年受託拍攝的記錄影片,再次回顧中國早已閉口不談的禁忌歷史——六四事件。
圖片來源:《流亡者們》劇照

​困囿於邊界裡的人

​仔細觀察這次金馬影展播映的唯三部中國電影,不難發現它們其實有共同的目標,雖然被攝者和主題大不相同,但片中人物全都是被困囿在邊界裡的人。《塵默呼吸》記錄的是中國一名因長年在石英粉廠工作而罹患塵肺病的男子大章,在回老家養病後直到他死亡前,生命中的最後時刻。本片調性灰暗,尤其將大章殘破羸弱的病體如實記下,大章是中國無數底層工人的群像總和,他們從未被社會關注,默默工作然後默默死去。
圖片來源:《塵默呼吸》劇照
劇情短片《話語》則將視角轉向族群議題,以孩童的天真眼光,揭露漢族對新疆維吾爾族的內在歧視。片中漢族小學生陽陽意外結識了剛轉來學校的新疆維族學生艾力,但陽陽的父親卻嚴正警告,維族人都特別狠,他們經常有恐怖攻擊,街上賣切糕、羊肉串的不許買更不許吃!學校其他漢族學生也都私下裡議論紛紛艾力身上有股「味」。刻板印象加上同儕與父親的「話語」,不斷壓迫著陽陽。片中更透過電視報導的聲音,政府對維族人的各種刁難展示維族人的生活困境。
​在維族重要的肉孜節當天,艾力邀請陽陽回到市郊住處和艾力的家人一同慶祝。踏入家門之前,陽陽卻遲疑了,父親的話語反覆響起,讓陽陽最終選擇離開。影片最後艾力追上陽陽,兩個孩子只是安靜的走路,踢著地上的石子。漢族與維族的隔閡猶在,中國社會內部族群撕裂的問題仍亟待解決。
圖片來源:《話語》劇照​
紀錄短片的《當我望向你的時候》,以主觀鏡頭拍攝導演自己與母親未曾談論的性別認同問題。初二那年,樹立被母親發現與二十五歲男子的聊天記錄,從那之後母親閉口不提,在那之後樹立經歷了離家、求學,再回到故鄉時,他決定打開相機和母親展開對話。母親表示自己多麼希望能稀裡糊塗地過日子,她告訴樹立,「中國的社會就是這樣子」,光宗耀祖、傳宗接代才是正常的道路。當母親哭著吶喊「都是我的錯,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樹立也只能哭著回應:「這不是妳的錯,妳沒有做錯什麼」。
本片透過導演第一人稱的旁白自述,訴說他獨自流動、遷徙、成為另外一個人的生命經歷。他讓鏡頭正面望向父親母親,卻選擇拍攝自己的影子或是鏡中的自己。黃樹立這個人霎時間成為虛幻的個體,暗示著同志身分在中國社會的噤聲與隱形。
圖片來源:《當我望向你的時候》劇照​
三部電影分別觸及職災、族群和同志議題,彰顯中國內裡他樣的聲音及面貌,片中人物不僅皆是被困囿在邊界裡的人,他們更是試圖衝出邊界的人。深受職災之苦的底層人民,無人管顧;何況新疆、同志這類在中國境內高度敏感的議題,更是少受正視。即使如《當我望向你的時候》已獲得坎城酷兒金棕櫚獎的肯定,相信在中國這樣的影片要被中國人看見,依然相當困難。而這些邊緣群體也只好逃逸邊界,來到台灣或走向世界。

​阻隔在邊界外的人

​逃逸邊界的除了這些邊緣群體外,因「六四事件」離開中國的政治流亡者們,更不在少數。這次金馬影展放映的紀錄長片《流亡者們》,就公開了崔明慧導演於1989年受託拍攝海外流亡者們的珍貴錄像。本片採取雙線敘事,展示當年錄像的同時也拍攝崔明慧導演到台灣、美國、法國等地探訪當年的流亡者們。
​1989年3月,憑藉《誰殺了陳果仁?》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的崔明慧導演風光出席典禮現場,但她不知道的是兩個月後,北京爆發了六四天安門事件,隔日的長安街上更出現一名隻身阻擋坦克車隊駛離天安門廣場的「坦克人」。在《流亡者們》中,崔明慧談起這件事時還是難以置信。那時為首的學者嚴家其、學生領袖吾爾開希、企業家萬潤南等眾多被中國官方視為「異議份子」之人,紛紛逃亡海外。
​人在美國的崔明慧則用了五十多卷底片,貼身記錄下這群流亡者。她之所以在時隔二十多年後決定公開這些底片,是因為她堅信「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2017年崔明慧到台北拜訪吾爾開希,吾爾開希回憶道,他們當時就只想要求「對話」的可能,豈料事情最後竟演變成如此不堪的境地?吾爾開希在片中說了一句值得深思的話,他說:「我的血統是維吾爾人,我出生在中國,而我選擇成為台灣人。」
​就像後來定居美國的陳一諮先生在片中說道:「我始終認為自己是中國來的流亡者,不是華僑,亦非華人。」國族身分認同,一直都是中國流亡者們的生命課題。六四事件過去三十三年了,片中的流亡者們不論活著還是死去,他們終其一生都無法再入境中國回到故土,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被阻隔在邊界之外的邊緣群體呢?
圖片來源:《流亡者們》劇照​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的教育》是三幕劇結構,分別以「猴子、好人、壞人」作為標題。從三個章節的命名,隱約就能嗅出故事企圖帶領觀眾思考——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電影亦緊緊把握核心主軸,精鍊扼要地將劇情清楚呈述。
《我心我行》從舞蹈家個人出發,卻能照見所有人在生命中都將經歷的掙扎、轉折、痛苦與榮耀。或許,生身不息方能我心我行,但也唯有我心我行方能生身不息。
張作驥的電影總有他自我生命的痕跡,但也總能折射到每一個觀影人的生命經驗裡,他的影像極富詩意和文學性,但於微小之處又是如此寫實且深具普世性。
​而今年,周美玲導演推出了新作《流麻溝十五號》,電影改編自曹欽榮的口述書籍《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繼《弓蕉園的秘密》後,周美玲導演又再次觸碰白色恐怖時期,只是這次她將目光轉向1950年代的綠島,描述一批女性思想犯的故事。
《咒》假恐怖之名,操弄良善與惡意的兩面;《一家子兒咕咕叫》藉由養鴿人家的故事,帶出生死議題、展演台灣在地文化的實際面貌;《哈勇家》則以淡筆形容濃厚溫暖的情感,點出原住民族群的日常模樣與生活遭遇。三位導演,都是會說故事的人。
《黑的教育》是三幕劇結構,分別以「猴子、好人、壞人」作為標題。從三個章節的命名,隱約就能嗅出故事企圖帶領觀眾思考——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電影亦緊緊把握核心主軸,精鍊扼要地將劇情清楚呈述。
《我心我行》從舞蹈家個人出發,卻能照見所有人在生命中都將經歷的掙扎、轉折、痛苦與榮耀。或許,生身不息方能我心我行,但也唯有我心我行方能生身不息。
張作驥的電影總有他自我生命的痕跡,但也總能折射到每一個觀影人的生命經驗裡,他的影像極富詩意和文學性,但於微小之處又是如此寫實且深具普世性。
​而今年,周美玲導演推出了新作《流麻溝十五號》,電影改編自曹欽榮的口述書籍《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繼《弓蕉園的秘密》後,周美玲導演又再次觸碰白色恐怖時期,只是這次她將目光轉向1950年代的綠島,描述一批女性思想犯的故事。
《咒》假恐怖之名,操弄良善與惡意的兩面;《一家子兒咕咕叫》藉由養鴿人家的故事,帶出生死議題、展演台灣在地文化的實際面貌;《哈勇家》則以淡筆形容濃厚溫暖的情感,點出原住民族群的日常模樣與生活遭遇。三位導演,都是會說故事的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大時代下的愛情故事,塵封的手箱,述說著家族的悲歡離合」 來賓介紹👏👏👏 -- 監製暨基金會執行長:李崗 -- 演員 飾演 顏惠民:蔭山征彥 改編自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原著《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我的箱子》 P.S:日本歌手一青窈就是一青妙的親妹妹唷!☝️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環南時候》敘述陳耀華與失憶的父親陳保定在環南市場相依為命,但無法互相理解與關心,直到俞康敏時隔三十年來訪,在因緣際會下,陳耀華穿越回1991年五月的環南市場,成為劉永輝,打入了俞康敏、陳保定與張安健之間,結拜成為「環南四少」。 (內文有雷與個人觀點,建議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片基調讓人想起去年Disney+上架的《沒有季節的城市》,同樣以311災情為引子,然而實際上核心是描寫一群人因各種原因而群居在一起,互相扶持,面對人生的各種困境,只不過一個是活人的聚落,一個是死人的聚落。本片的主角群大多是死人,所以面對的問題不再是柴米油鹽等生存問題而困居於災民安置地,而是死有餘憾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大時代下的愛情故事,塵封的手箱,述說著家族的悲歡離合」 來賓介紹👏👏👏 -- 監製暨基金會執行長:李崗 -- 演員 飾演 顏惠民:蔭山征彥 改編自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原著《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我的箱子》 P.S:日本歌手一青窈就是一青妙的親妹妹唷!☝️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環南時候》敘述陳耀華與失憶的父親陳保定在環南市場相依為命,但無法互相理解與關心,直到俞康敏時隔三十年來訪,在因緣際會下,陳耀華穿越回1991年五月的環南市場,成為劉永輝,打入了俞康敏、陳保定與張安健之間,結拜成為「環南四少」。 (內文有雷與個人觀點,建議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片基調讓人想起去年Disney+上架的《沒有季節的城市》,同樣以311災情為引子,然而實際上核心是描寫一群人因各種原因而群居在一起,互相扶持,面對人生的各種困境,只不過一個是活人的聚落,一個是死人的聚落。本片的主角群大多是死人,所以面對的問題不再是柴米油鹽等生存問題而困居於災民安置地,而是死有餘憾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