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心理師的fb頁面看到一則po文,大致上是轉述在某次朋友的對話中,提到人過了35歲後,過去的創傷會慢慢找回來。
我起初不太明白為何是35歲,而不是其它的時間點?後來想到可能是大部份的人從學校畢業後,還是必須經過好一段時間的努力,讓自己在工作或是各種社會標好的位置上穩定下來,而這段時間平均大概會是十年左右。
換句話說,35歲過後,不管你有沒有達到世俗成功的標準,你的工作表現或是職場的可期待性應該已大致底定。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會先滿足最基本的需求,比如食物和安全感,接著才會考慮到更往上層延伸的東西,比如說自我價值。
如果用這個概念來討論,一個人35歲過後,在工作和社會角色上已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或者說是暫時沒有危險性,才有餘裕回過頭來省視自己過往的人生,看看究竟發生過什麼事?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的確是35歲後才慢慢開始正視過往的創傷經驗。20多歲到30出頭這段時間,把所有的心力花在搶一份工作上,期間當然也有經歷過幾段關係帶來的傷害與迷惘,也數度尋求過諮商,但往往問題處理到一個程度後,就無法往下走;有點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要處理過後還能恢復行動,就不必執著非得要處理到病根才罷休。
但35歲過後,很多時刻就不能再忽視那些陳年的傷口。如果是往前衝刺的階段,傷口稍微處理一下就可以繼續跑,但當我速度慢下來時,特別是還能偶爾看看路邊風景的時候,傷口又開始以各種方式提醒我它的存在。
有的人會說,如果能一直不要去看那個傷口,就像以前那樣忽略它,不是也可以繼續正常生活嗎?
我自己驗證了身邊的人,包括我自己,發現這句話對了一半。傷口可以忽略不去看,但它並沒有因為忽略而不見,而是以雜草的姿態在陰暗處繼續生長。平常的日子倒是還好,當遇到外力的襲擊,這些雜草們會往生命最脆弱的部份鑽進,好從斷裂面竄出來。
關於忽視自己過往的傷,例子真的不難找。
我的一個朋友小時候家境比較辛苦,長大後有了不錯的工作,卻因為過度消費的習慣,導致工作多年仍無法有積蓄。其實她也知道自己愛買名牌的習慣,應該跟小時候的經歷有些關係,但了解和面對終究是兩件事情,如果沒辦法真正的直視自己的傷,強壓下來的痛會在各個階段反覆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對於自己不喜歡的行為,卻還是選擇重蹈覆轍。
幸好這些傷是有解的。前面的對話提到心理諮商可以做到,只是可能耗時良久,我於此心有戚戚焉。
心理諮商提供我們一個機會和過去的傷痛對話。過往的傷終將能追上來,也許暫且緩一緩,轉過身來寧視它,聽一聽它想說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