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你有每次看完書就忘了內容的困擾嗎?要不要試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讀懂一本書是中國頂尖說書人樊登著作,其特別的地方是在於它分享如何講書。
作者提到閱讀的最終目標是知識內化。當你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說明書裡的內容,表示你已經讀透了它,並轉化為己用。
這也是作者所謂沈浸式學習,什麼是沈浸式學習呢?拿旅遊來做比喻,就像深度的自助旅遊一般。
到一個地方,不再是打卡式觀光,而是花時間去感受當地居民、食物、習慣、與民情,沈浸在其中去徹底感受。
以講書為目的的深度學習,比單純讀書來的複雜許多,當需要在書裡提煉些什麼講授給他人聽,那對內容一定是要非常了解,自己找書中意義與重點的同時,等於在磨練自己的大腦。
講書可以透過不斷的累積而讓知識與學習形成一個循環,在這個過程中,讓你的腦子越來越強健。作者相信,每個人腦功能都是平等的,可以透過刻意練習來提升自己大腦效能。
作者在學生時期不是那種喜愛唸書的人,甚至因為家學淵源,認為唸書很苦。就業之後,更因為工作與生活壓力,更加感到迷惘,於是思考是否應該讀點書。
抱著試試的心情,翻開論語,沒想到裡面的一席話讓作者豁然開朗,於是開始了精進自己的學習之路。
作者有一段話講非常好,我直接引述:「實際上,那些讓你苦思冥想的問題,關於愛情,升職加薪,創業,大部份人都經歷過。而且這些問題中的大部份都已經被人解決,寫成了書,可以說,書是絕大部份問題的出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176內容數
你今天好嗎?每個禮拜三,都會在這裡分享一本啟發我的好書。希望閱讀後的你,哪怕只有一句覺得有道理,就是我寫文章最大的動力。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意見,都非常歡迎在底下留言。期待你的光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駱和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是一雙溫暖的手,即使經過歲月的洗禮,依然厚實、溫暖。每次只要見面,我都會主動握住那雙溫暖的手。 阿媽總是對我說,認真唸書讀大學,才有成就;以她的年齡來說,這觀念並沒有錯,有它道理的存在。 只是唸書這方面,我沒有天份;慶幸是我運氣還算不錯,學了個技能一路混到現在,起碼沒有走偏。
故事像是駭客一般,入侵大腦,左右我們的選擇,當然這是指好的故事,也可以說是恰當的故事。 金卓拉·霍爾是一個專門的說書人,她成立的史代拉顧問公司,專門教導客戶策略性說故事,以及怎麼說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 「如何讀懂一本書」裡樊登提到,向別人解釋什麼事情時,說一個故事是最有效的方式。
老婆看著我們這次去圖書館,借回來的其中一本書說:這本大嘴巴百貨公司,我看了兩遍,還是不知道作者要講什麼? 於是我接過來,看了一看,故事內容大致上是一個小男孩跟著家人一同前往百貨公司冒險。想要到達每一層樓,都必須進入一個超大的嘴巴。 當思考著這本書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我想到一句話⋯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
中國知名寫作教練師北辰老師提到,痛苦+反思+行動=進步。 讓我體會閱讀到底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你看!如果不是閱讀,我到底要多久才可以參透這個道理,想都不敢想。 這讓我想起之前聽過的觀點:就是試著做自己的旁觀者。以一個別人的角度來看自己的行為。那麼應該怎麼樣才做的到呢?試試看寫寫日記,與自己對話吧。
從事攝影助理的第六年,覺得似乎可以嘗試去外面看看,剛好某位朋友介紹一個在大公司,擔任攝影師的職缺。於是就這樣糊裡糊塗應徵、面試、錄取,順利擺脫助理身份,正式成為攝影師並在那待了一年半左右。 記得當時看到那位介紹工作給我的人,腦中就一直在搜尋,她到底是誰?或是誰的朋友?老實說已經過了十年了,我已經忘記
我很執著在大小姐畫畫這一塊,常常因為看著她寫作業而搞的自己不愉快。 古莊純一在自我肯定這本書裡說:作業的目的是提升孩子的學習力,以及幫助孩子養成學習的習慣。 沒錯,大小姐當時才四五歲,有時候連話都說不清楚,更何況是畫畫呢? 重點要放在培養她思考的能力,畫的好不好其實不那麼重要。
那是一雙溫暖的手,即使經過歲月的洗禮,依然厚實、溫暖。每次只要見面,我都會主動握住那雙溫暖的手。 阿媽總是對我說,認真唸書讀大學,才有成就;以她的年齡來說,這觀念並沒有錯,有它道理的存在。 只是唸書這方面,我沒有天份;慶幸是我運氣還算不錯,學了個技能一路混到現在,起碼沒有走偏。
故事像是駭客一般,入侵大腦,左右我們的選擇,當然這是指好的故事,也可以說是恰當的故事。 金卓拉·霍爾是一個專門的說書人,她成立的史代拉顧問公司,專門教導客戶策略性說故事,以及怎麼說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 「如何讀懂一本書」裡樊登提到,向別人解釋什麼事情時,說一個故事是最有效的方式。
老婆看著我們這次去圖書館,借回來的其中一本書說:這本大嘴巴百貨公司,我看了兩遍,還是不知道作者要講什麼? 於是我接過來,看了一看,故事內容大致上是一個小男孩跟著家人一同前往百貨公司冒險。想要到達每一層樓,都必須進入一個超大的嘴巴。 當思考著這本書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我想到一句話⋯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
中國知名寫作教練師北辰老師提到,痛苦+反思+行動=進步。 讓我體會閱讀到底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你看!如果不是閱讀,我到底要多久才可以參透這個道理,想都不敢想。 這讓我想起之前聽過的觀點:就是試著做自己的旁觀者。以一個別人的角度來看自己的行為。那麼應該怎麼樣才做的到呢?試試看寫寫日記,與自己對話吧。
從事攝影助理的第六年,覺得似乎可以嘗試去外面看看,剛好某位朋友介紹一個在大公司,擔任攝影師的職缺。於是就這樣糊裡糊塗應徵、面試、錄取,順利擺脫助理身份,正式成為攝影師並在那待了一年半左右。 記得當時看到那位介紹工作給我的人,腦中就一直在搜尋,她到底是誰?或是誰的朋友?老實說已經過了十年了,我已經忘記
我很執著在大小姐畫畫這一塊,常常因為看著她寫作業而搞的自己不愉快。 古莊純一在自我肯定這本書裡說:作業的目的是提升孩子的學習力,以及幫助孩子養成學習的習慣。 沒錯,大小姐當時才四五歲,有時候連話都說不清楚,更何況是畫畫呢? 重點要放在培養她思考的能力,畫的好不好其實不那麼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要獲得深度,需要有深入了解事物能力和認知力。」 「讀書可以讓你具備作者的認知力。」 「閱讀擁有一流認知力的人所寫的書,你的認知力也會愈磨愈光。」 「閱讀有兩種:獲取資訊的閱讀,與形塑人格的閱讀。」 「若是當作資訊的閱讀,則有些人會不太重視作者是誰, 因為他想了解的是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樊登所提倡的主動閱讀方法,透過講書來加深對書籍內容的理解。樊登的技巧不僅簡化了知識的傳遞,還提升了學習的效果,幫助讀者洞悉書中真正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名言佳句。主動閱讀不僅是重複,也是理解與思考的過程。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高效閱讀並從書中提取最大價值成為許多人的挑戰。《讀懂一本書》由樊登所著,專為希望提升閱讀效率與效果的人士而作。書中介紹了選書、讀書及應用知識的實用策略,並闡述了「沈浸式學習」與「觀光式學習」的概念,幫助讀者更深入地體會所學內容。若你也在追求更好的閱讀效果,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書籍《深讀的技術》,提供了各章節的重點摘要與作者的心得感想。同時分享了另外兩本有關讀書方法的好書。內容涵蓋主動型讀書法、被動型讀書法、讀完後如何與書相處等多個主題。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很多人離開學校後再也不看書了, 其中一部分是被考試搞壞了讀書的胃口。 如果讀書只為了考試, 那一旦不用考試, 就失去了讀書的動力了。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要獲得深度,需要有深入了解事物能力和認知力。」 「讀書可以讓你具備作者的認知力。」 「閱讀擁有一流認知力的人所寫的書,你的認知力也會愈磨愈光。」 「閱讀有兩種:獲取資訊的閱讀,與形塑人格的閱讀。」 「若是當作資訊的閱讀,則有些人會不太重視作者是誰, 因為他想了解的是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樊登所提倡的主動閱讀方法,透過講書來加深對書籍內容的理解。樊登的技巧不僅簡化了知識的傳遞,還提升了學習的效果,幫助讀者洞悉書中真正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名言佳句。主動閱讀不僅是重複,也是理解與思考的過程。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高效閱讀並從書中提取最大價值成為許多人的挑戰。《讀懂一本書》由樊登所著,專為希望提升閱讀效率與效果的人士而作。書中介紹了選書、讀書及應用知識的實用策略,並闡述了「沈浸式學習」與「觀光式學習」的概念,幫助讀者更深入地體會所學內容。若你也在追求更好的閱讀效果,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書籍《深讀的技術》,提供了各章節的重點摘要與作者的心得感想。同時分享了另外兩本有關讀書方法的好書。內容涵蓋主動型讀書法、被動型讀書法、讀完後如何與書相處等多個主題。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很多人離開學校後再也不看書了, 其中一部分是被考試搞壞了讀書的胃口。 如果讀書只為了考試, 那一旦不用考試, 就失去了讀書的動力了。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