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覺寺(下):楊逵好友入田春彥暫厝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下篇要介紹的,是在台日兩地的軍魂交流之外,關於左翼文藝與思想的另一種台日友好與民眾連帶。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昭和十(1935)年12月,楊逵於台中創辦《臺灣新文學》,由於總督府警察的查禁等原因,在1937年6月停刊。楊逵隨即前往日本東京拜訪數間文藝雜誌,洽談發表台灣作家作品的管道,但因當時的政治高壓而難以實現,回台後與葉陶雙雙病倒,生活陷入困頓。楊逵當時欠米店老闆20元而被告,友人介紹梅枝町19番地(今篤行路與福龍街口)一塊約二百多坪的地可做農場,但須訂金30元。
1937年秋天,《臺灣新聞》文藝欄主編田中保男帶一人來拜訪、介紹入田春彥認識楊逵。入田春彥(1909-1938,Nyuta Haruhiko),九州宮崎縣人,是田中的同鄉,1931年前來台灣接受警察養成訓練,後分發到南投與台中等地值勤。入田讀過楊逵的普羅文學作品〈送報伕〉,也是《臺灣新文學》的讀者,很是欣賞楊逵的文章,於是請田中引見。
入田初次結識楊逵,就拿出100元支助他的生計,當時入田一個月的薪資不過是45元,顯然是原來就有準備。自此兩人結為好友,入田時常至楊家吃晚飯,與葉陶及楊家小孩也都熟識。楊逵用這筆巨款還了欠債,並租下農場用地,命名為「首陽農場」,取伯夷叔齊寧可餓死在首陽山的典故。
入田這個人受「白樺派」的影響,曾在台灣的報刊發表文章,喜歡用「芥川式虛無」字眼,懂英文,固定訂閱美國左翼雜誌 New MassesThe Moscow News,相信其對社會主義思想不陌生,甚至可能參與過相關團體。1937年底,入田因為若干言論與資助楊逵的舉動,遭逼迫辭去警察職務,後被當局拘留且勒令其回到日本本土。在離台前夕的1938年5月初,入田吃安眠藥並注射藥物自殺身亡,留下遺書分別給楊逵及葉陶,請其代為處理後事。入田將大量藏書留給楊家,其中包括改造社出版的日文版《大魯迅全集》,開啟了楊逵正式閱讀魯迅作品的契機。
楊逵無法聯繫到入田在宮崎之家屬,於是將入田的遺骨存放在自宅中多年。戰後,楊逵因起草〈和平宣言〉被下獄,為避免變故,楊逵長子楊資崩於1950年將入田遺骨存放至寶覺寺。後來,研究楊逵的學者找到入田的家屬,1998年12月,入田的外甥女及其夫婿來到台灣,由楊逵次子楊建陪同至寶覺寺領回入田遺骨;進而又發現,入田春彥的父親入田安之進,當年來台灣投靠春彥在南投去世,他的遺骨最終也是收集至寶覺寺,於是再度由入田家屬領回。
參考資料:
  1. 張季琳〈楊逵和入田春彥:臺灣作家和總督府日本警察
  2. 陳淑容〈失落的「新村」?楊逵、田中保男和入田春彥的文學交誼與思想實踐
1937,入田春彥(中坐),楊逵(右坐)。取自楊曜聰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124571282@N08/25355972179/
1937-38,入田春彥。書架上有後來遺留給楊逵之《大魯迅全集》。取自楊曜聰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124571282@N08/30991631585/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43內容數
在地的社會與歷史記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人之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筆者的角度而言,寺內的紀念碑說明文大體堪稱中規中矩,主旨就是慰靈與台灣兵權益賠償,但一如往常並沒有提到戰爭罪行與發動戰爭者的究責問題。在認同問題上則顯有內部差異,整體日本氛圍濃厚,然〈招魂碑序〉有段文字是:「炎黃子孫披髮左衽且慘遭日軍強徵派遣南洋……心不甘情不願甚至不知為何而戰又無可奈何」。
纏碑,原為屏東消防組長龍揖松藏於昭和18(1943)年3月31日所立之消防殉職碑,用以紀念屏東消防組救火隊的成立過程和因公殉職者。「纏」(まとい)為日本江戶時代以來消防組用以互相識別、在火場激勵士氣的一種旗印。
建豐煤礦似乎是新竹縣最晚收坑的煤礦,昔日產煤以卡車載至內灣線的合興車站以運出礦區。近年橫山鄉公所修整斜坑口周圍的若干建築,包括礦場事務所與礦工工寮等,並建立觀景台等設施。除坑口周圍之遺址,延竹32鄉道再往上,尚有礦場風洞與儲煤櫃等遺跡。
洪致文認為這輛位於民俗公園的火車頭擁有多項唯一:台灣僅存1067mm軌距之礦業鐵道蒸汽機關車、瑞三礦業僅存的一輛蒸汽火車、日本統治時代海軍在台僅存的一輛火車等等,足可列入文化資產。但2013年台中市政府進行文資審議時,委員們認為這輛火車頭的修復方法有問題,所以沒有通過審議。
就筆者的角度而言,寺內的紀念碑說明文大體堪稱中規中矩,主旨就是慰靈與台灣兵權益賠償,但一如往常並沒有提到戰爭罪行與發動戰爭者的究責問題。在認同問題上則顯有內部差異,整體日本氛圍濃厚,然〈招魂碑序〉有段文字是:「炎黃子孫披髮左衽且慘遭日軍強徵派遣南洋……心不甘情不願甚至不知為何而戰又無可奈何」。
纏碑,原為屏東消防組長龍揖松藏於昭和18(1943)年3月31日所立之消防殉職碑,用以紀念屏東消防組救火隊的成立過程和因公殉職者。「纏」(まとい)為日本江戶時代以來消防組用以互相識別、在火場激勵士氣的一種旗印。
建豐煤礦似乎是新竹縣最晚收坑的煤礦,昔日產煤以卡車載至內灣線的合興車站以運出礦區。近年橫山鄉公所修整斜坑口周圍的若干建築,包括礦場事務所與礦工工寮等,並建立觀景台等設施。除坑口周圍之遺址,延竹32鄉道再往上,尚有礦場風洞與儲煤櫃等遺跡。
洪致文認為這輛位於民俗公園的火車頭擁有多項唯一:台灣僅存1067mm軌距之礦業鐵道蒸汽機關車、瑞三礦業僅存的一輛蒸汽火車、日本統治時代海軍在台僅存的一輛火車等等,足可列入文化資產。但2013年台中市政府進行文資審議時,委員們認為這輛火車頭的修復方法有問題,所以沒有通過審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楊逵 隻身去了一趟文學館,常設館內的藏書不算少,如此說來,這又是一趟與老作家的偶遇,其名楊逵。 看這封面,有種「你來啦?」的親切問候感,在心裡對著他說:「您好。」之後,翻開了本書,窺探這位先生於二次大戰前後的心路歷程。 在寧靜地老屋子裡頭,讀著彷彿聲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楊逵去世一年後的某天,楊家突然收到幾本筆記本。楊逵的兒子楊建翻開,發現那些筆記本內是楊逵寫的一篇篇家書草稿,還在信末標上每封信書寫的日期。 他找到當時擔任《自立晚報》編輯的向陽,討論要如何處理這些筆記本,很快便決定要發表在向陽主編的《自立晚報》副刊。不過,這些家書中有許多名字或事件是外人不知道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說起湯德章(1907年—1947年),大多數的臺灣人對他一無所知,包含他自身的孫輩。據片中臺南莉莉水果店老闆李文雄先生的說法,可能高達九成的人完全不知道他是誰,剩下一成人,大概只知曉他是日治時期到二戰後罕見的本土律師,然後在二二八事件後殉難。至於他的背景,他的生涯,他是什麼樣的人?大家應該都回答不出
Thumbnail
湯德章是誰?湯德章在哪裡?湯德章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尋找湯德章》是認識日治時期台灣人故事,以及如何與「混亂」時期相處的好故事。
Thumbnail
湯德章(1907-1947),一個險些就被淹沒在歷史中的名字。他曾經是效忠日本的警官,也曾經是為台灣人對抗日本的律師;台灣光復後加入中國國民黨,後於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革命軍以暴徒之名槍決而亡。
Thumbnail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描繪埋沒在台灣紛擾洪流的湯德章律師,一生最後,死於國民黨戒嚴下的政治犧牲品。電影回顧湯德章的過去,包含他的日本父親與台灣母親,於當時代複雜的台日混血身分,不管是考取警察、或是赴日成為律師替台灣人發聲。水果店李老闆與記者楊淑芬決定找到湯德章的後人,追尋這段塵封幾十年的台灣記憶。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楊逵 隻身去了一趟文學館,常設館內的藏書不算少,如此說來,這又是一趟與老作家的偶遇,其名楊逵。 看這封面,有種「你來啦?」的親切問候感,在心裡對著他說:「您好。」之後,翻開了本書,窺探這位先生於二次大戰前後的心路歷程。 在寧靜地老屋子裡頭,讀著彷彿聲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楊逵去世一年後的某天,楊家突然收到幾本筆記本。楊逵的兒子楊建翻開,發現那些筆記本內是楊逵寫的一篇篇家書草稿,還在信末標上每封信書寫的日期。 他找到當時擔任《自立晚報》編輯的向陽,討論要如何處理這些筆記本,很快便決定要發表在向陽主編的《自立晚報》副刊。不過,這些家書中有許多名字或事件是外人不知道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說起湯德章(1907年—1947年),大多數的臺灣人對他一無所知,包含他自身的孫輩。據片中臺南莉莉水果店老闆李文雄先生的說法,可能高達九成的人完全不知道他是誰,剩下一成人,大概只知曉他是日治時期到二戰後罕見的本土律師,然後在二二八事件後殉難。至於他的背景,他的生涯,他是什麼樣的人?大家應該都回答不出
Thumbnail
湯德章是誰?湯德章在哪裡?湯德章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尋找湯德章》是認識日治時期台灣人故事,以及如何與「混亂」時期相處的好故事。
Thumbnail
湯德章(1907-1947),一個險些就被淹沒在歷史中的名字。他曾經是效忠日本的警官,也曾經是為台灣人對抗日本的律師;台灣光復後加入中國國民黨,後於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革命軍以暴徒之名槍決而亡。
Thumbnail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描繪埋沒在台灣紛擾洪流的湯德章律師,一生最後,死於國民黨戒嚴下的政治犧牲品。電影回顧湯德章的過去,包含他的日本父親與台灣母親,於當時代複雜的台日混血身分,不管是考取警察、或是赴日成為律師替台灣人發聲。水果店李老闆與記者楊淑芬決定找到湯德章的後人,追尋這段塵封幾十年的台灣記憶。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