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奇蹟課程 學員練習手冊 第十六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的念頭沒有一個是中性的

中性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中性代表不會與另一物起作用,中性代表不會帶來改變。而這一課告訴我們的是:你的念頭沒有一個是中性的,你所有的念頭都會產生特定的創造作用。
這一課另外還帶來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前幾課也提到過類似的觀念:
念頭沒有大小強弱之別,只有真假之分
什麼是真假之分?難道念頭有分「真念頭」或「假念頭」?
是的,真的是這樣子的,而且很容易判斷;真念頭就是那些有愛的念頭,而假念頭則是恐懼或攻擊的念頭;不管是真念頭還是假念頭,都同樣具有創造力,它們無時無刻不是在顯化出我們的現實。
所以不要認為你心中"無傷大雅"的邪惡念頭會比毀滅世界的邪惡念頭來得小,所以比較"沒事"。請不要這樣認為,你必須認清:
「它們具有同等的破壞力」
只要是沒有愛的念頭,都對你的心靈平安有著一樣的破壞力。
今天這一課要你閉起眼睛,看著自己浮現出什麼念頭,特別留意自己是否有刻意迴避所謂"你認為的小念頭",並同時告訴自己:
我對於_____的這一個想法,不是一個中性的念頭
不解釋行者
若此系列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點愛心、或分享贊助支持創作者
avatar-img
4會員
24內容數
奇蹟課程練習手冊是一本非常務實的教學課本,共有365課,方便人們一年一輪的來進行練習。相對於奇蹟正文來得簡單許多,人們可以透過此本書有系統的修正自己心靈中錯誤的信念,以達到「心靈平安」的最終目的。我希望透過這個專欄,不帶壓力,簡單的聊聊這一本書!希望讀者跟我一起學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的想法乃是我營造出來的意象 這一課提到了營造這個字眼,但筆者我想要輕鬆聊奇蹟,所以並不想花時間做名詞解釋,請讀者見諒。 人們在看到任何現象後,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本能解釋,這個解釋後的意義與現象,就是此文提到的「意象」,這個意象可說是幻象,因為它是後天的產物。 不同的兩個人看到同一個東西所得到
上主從未創造過無意義的世界 這個標題可以改成這樣理解:上主從未創造過你自己定義出來的無意義世界。 為什麼這樣說?課程接著說:「凡不是上主創造的,便不存在」。 這聽起來十分絕對,為什麼上主創造的就存在,我們創造的就不存在?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理解;奇蹟課程要我們了解,我們就是上主,只是我們目前並不是以上主
無意義的世界令人恐懼 我們賦予這世界很多的意義,這些意義本身就是虛幻的;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一課的標題理解為:「虛幻不實的世界令人恐懼」 J兄緊接著這麼說: 認清世界無意義(虛幻)的本質,並且大無畏的接受這一事實,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是的,我們必須深刻的了解,真實的世界是中性的,就像是神聖小孩的內心一樣
我煩惱,是因為我看到了一個無意義的世界 這一課提到世上的人們最大的偏執是:「是因為外在的世界造成我們內心的焦慮不安」。但事實正好相反,世界本身是不具意義、中性且無害的;是因為我們給予世界各種可怕、哀傷、瘋狂的意義,這才顯得如此不堪入目。 J兄接著說「你若能接受世界本無意義,並讓這一真理銘刻其上,那麼
我那無意義的念頭,顯示給我一個無意義的世界 今天將介紹一個關鍵性的觀念: 你的想法左右了你所看到的世界 世間人的想法是「眼見為信」,也就是我們先看到世界,然後才引發我們的想法;而這個觀念反過來說「心信為見」:你必須先這麼相信,這麼想,你才會在世界上看見。 舉例來說,過去我們可能認為世界要變得更美好,
我的想法不具任何意義 在進入文章之前,先讓我們了解一下「慧見的先決條件」,請看下圖 不管我們想著什麼,只要對眼之所見下了定義,給出意義與解釋,我們就不是活在真實中;當下的心靈其實是一片死白,就好像得了白化症的珊瑚,暗淡無光。 任何定義都基於過去的意義所延伸出來的,過去的意義根本不存在於當下,因此我們
我的想法乃是我營造出來的意象 這一課提到了營造這個字眼,但筆者我想要輕鬆聊奇蹟,所以並不想花時間做名詞解釋,請讀者見諒。 人們在看到任何現象後,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本能解釋,這個解釋後的意義與現象,就是此文提到的「意象」,這個意象可說是幻象,因為它是後天的產物。 不同的兩個人看到同一個東西所得到
上主從未創造過無意義的世界 這個標題可以改成這樣理解:上主從未創造過你自己定義出來的無意義世界。 為什麼這樣說?課程接著說:「凡不是上主創造的,便不存在」。 這聽起來十分絕對,為什麼上主創造的就存在,我們創造的就不存在?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理解;奇蹟課程要我們了解,我們就是上主,只是我們目前並不是以上主
無意義的世界令人恐懼 我們賦予這世界很多的意義,這些意義本身就是虛幻的;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一課的標題理解為:「虛幻不實的世界令人恐懼」 J兄緊接著這麼說: 認清世界無意義(虛幻)的本質,並且大無畏的接受這一事實,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是的,我們必須深刻的了解,真實的世界是中性的,就像是神聖小孩的內心一樣
我煩惱,是因為我看到了一個無意義的世界 這一課提到世上的人們最大的偏執是:「是因為外在的世界造成我們內心的焦慮不安」。但事實正好相反,世界本身是不具意義、中性且無害的;是因為我們給予世界各種可怕、哀傷、瘋狂的意義,這才顯得如此不堪入目。 J兄接著說「你若能接受世界本無意義,並讓這一真理銘刻其上,那麼
我那無意義的念頭,顯示給我一個無意義的世界 今天將介紹一個關鍵性的觀念: 你的想法左右了你所看到的世界 世間人的想法是「眼見為信」,也就是我們先看到世界,然後才引發我們的想法;而這個觀念反過來說「心信為見」:你必須先這麼相信,這麼想,你才會在世界上看見。 舉例來說,過去我們可能認為世界要變得更美好,
我的想法不具任何意義 在進入文章之前,先讓我們了解一下「慧見的先決條件」,請看下圖 不管我們想著什麼,只要對眼之所見下了定義,給出意義與解釋,我們就不是活在真實中;當下的心靈其實是一片死白,就好像得了白化症的珊瑚,暗淡無光。 任何定義都基於過去的意義所延伸出來的,過去的意義根本不存在於當下,因此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越練越明白為什麼「正念」那麼容易被誤解為「正向思考」。 先讓我推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喜歡正向思考的人請找來看看,很有參考價值。 「正念」的意思是:「正確」的「覺察」。 「正確」的意思是:帶著「平等心」的覺察。 「平等心」的意思是:所有的感受都是一樣會升起也會滅去,無論是正向
試著選了一個吸睛的標題, 不過每個當下不就是這樣的嗎,這個想法來自某個時刻我心裡的念頭, " 一定有什麼好的,只是我還沒發現而已 " 我長時間一直習慣去注意壞的不好的, 跟著腦去沉浮在負面的思緒潮裡, 我不是要講腦是個壞東西, 但依我的經驗,自己的思考確實大多數都以"負面的"為終點在運轉
Thumbnail
我說: 是、非、對、錯...不會是真理。因為那是身為人的立場。 AI 說: 這段話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說明了「是非對錯」只是一種人類的觀點,並不是真理的絕對。 我說: 喜、怒、哀、樂...好像也不是真理,那只是身為人的情緒。 AI 說: 這段話表達了人類情緒的相對性和暫時性。
Thumbnail
轉念是什麼?有人說轉念就是放下或是看開一點,但是這話說得容易,做到很困難,因為轉念的本質或許就不是放下和看開,而是一種選擇和想法改變。
Thumbnail
念相換景〈 意識移位〉 凡所想者終究皆成真…挑個好念頭吧! 為什麼說(thoughtform)「念相」不說念頭?因為每一個念頭均帶有一個圖片/現象 “想"乃上'相’下'心’所組成的字,沒有任何一個念頭沒有自己內置的幻化圖片,思想就是世界本身,每一個念頭都是一個平行的幻相世界。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Thumbnail
  之前透過在FB透過文字圖卡跟大家介紹了正念的七大原則/態度,可是一直沒有用文字寫下更多。現在我來書寫了,將心中的片段記錄下來,也希望這樣的記錄能夠讓妳/你有些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Thumbnail
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還有一念在人間。 一念之差是什麼? 是你在決定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瞬間,是你在決定吃飯還是吃麵的瞬間,是你決定今天要不要寫文章的瞬間,是你在決定今天要不要偷懶的瞬間,是你在做任何決定的瞬間。 每一個一念之間,最終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每一個一念之間都不重要,
Thumbnail
這些念頭就像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所看到的事物一樣,不具任何意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越練越明白為什麼「正念」那麼容易被誤解為「正向思考」。 先讓我推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喜歡正向思考的人請找來看看,很有參考價值。 「正念」的意思是:「正確」的「覺察」。 「正確」的意思是:帶著「平等心」的覺察。 「平等心」的意思是:所有的感受都是一樣會升起也會滅去,無論是正向
試著選了一個吸睛的標題, 不過每個當下不就是這樣的嗎,這個想法來自某個時刻我心裡的念頭, " 一定有什麼好的,只是我還沒發現而已 " 我長時間一直習慣去注意壞的不好的, 跟著腦去沉浮在負面的思緒潮裡, 我不是要講腦是個壞東西, 但依我的經驗,自己的思考確實大多數都以"負面的"為終點在運轉
Thumbnail
我說: 是、非、對、錯...不會是真理。因為那是身為人的立場。 AI 說: 這段話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說明了「是非對錯」只是一種人類的觀點,並不是真理的絕對。 我說: 喜、怒、哀、樂...好像也不是真理,那只是身為人的情緒。 AI 說: 這段話表達了人類情緒的相對性和暫時性。
Thumbnail
轉念是什麼?有人說轉念就是放下或是看開一點,但是這話說得容易,做到很困難,因為轉念的本質或許就不是放下和看開,而是一種選擇和想法改變。
Thumbnail
念相換景〈 意識移位〉 凡所想者終究皆成真…挑個好念頭吧! 為什麼說(thoughtform)「念相」不說念頭?因為每一個念頭均帶有一個圖片/現象 “想"乃上'相’下'心’所組成的字,沒有任何一個念頭沒有自己內置的幻化圖片,思想就是世界本身,每一個念頭都是一個平行的幻相世界。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Thumbnail
  之前透過在FB透過文字圖卡跟大家介紹了正念的七大原則/態度,可是一直沒有用文字寫下更多。現在我來書寫了,將心中的片段記錄下來,也希望這樣的記錄能夠讓妳/你有些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Thumbnail
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還有一念在人間。 一念之差是什麼? 是你在決定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瞬間,是你在決定吃飯還是吃麵的瞬間,是你決定今天要不要寫文章的瞬間,是你在決定今天要不要偷懶的瞬間,是你在做任何決定的瞬間。 每一個一念之間,最終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每一個一念之間都不重要,
Thumbnail
這些念頭就像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所看到的事物一樣,不具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