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準備送女兒上學時,她在家門口說忘了帶鉛筆盒,因為時間已經比平常還要晚了,我擔心拖到時間,就用不太耐煩的語氣請她快點去拿。她在家裡東翻西找,終於找到鉛筆盒,接著又重複試著背起那會使他失去重心,在我看來過於沉重的書包。看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我忍著煩躁的心情,催動油門出發。
「請妳下次書包整理好再去做別的事情」,到了校門口,我終究還是忍不住開啟了囉嗦模式,我並沒有知覺到當下的自己,其實是被無力處理的挫折,以及對孩子過高的期待所淹沒。這次在校門口的分離,不是愉快的互道再見聲,而是無言的各自沉默。
看女兒進校門後,我才驚覺不對勁。我沒看見女兒的無意、盡力跟承擔原本我該自己面對的情緒。在她的世界裡,我的情緒跟反應已經超出她所能應對的。當天工作的空檔,我一直思考著如何處理這件事,到了女兒放學時,我還是沒有想法,反倒是她跟平常一樣問我晚餐要吃什麼。
「安,爸爸想跟你討論事情,我們找個比較舒服的地方」。不論如何,在今天睡覺之前,這件事情不適合擱著,我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
安:是要講今天早上鉛筆盒的事情嗎?
我:!!妳怎麼知道?
安:(得意又靦腆的笑)
我:對,有兩件事情,一個是鉛筆盒,妳可不可以想個辦法,讓妳在出門之前把東西都帶齊?因為東西沒帶齊,會影響爸爸的上班時間,也會影響到妳抄聯絡簿的時間。
安:好。
我:另外一件事,是爸爸覺得妳的書包太重了,這會讓妳的重心不穩,容易跌倒,發生危險。我們可不可以想一個辦法?我想到的是,載妳上學時,妳的書包可以先放在爸爸機車的前面。
安:嗯。我今天已經把書包的一些東西放在學校了(笑)。
原來,女兒跟我一樣,都把這件事情放在心裡面,她的平常並不平常。
經過這個事情我體會到,持續給孩子超出他們能力的期待、價值和無法理解的情緒壓力,也沒有彼此理解的機會時,面對大人這樣充滿評價、壓迫感受、無法理解,又無法滿足期待的孩子,只會有一種方式,那就是靠自己猜。
在這樣的環境裡面,他們可能猜測自己是一個沒有能力、價值,只能靠父母的情緒來行動的人,漸漸的把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猜想,融在正在發展的自我裡面,一路長大。
我想給孩子空間,她不只個是小孩,更是一個能思考與替自己選擇的獨立個體,在刻意營造的安全環境裡面,她可以從關係中看見我、我怎麼看見她,她也能夠學著慢慢看懂自己,不需瞎猜我怎麼看待她。
盡力養出孩子的自我,是我在努力的,邀請你也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