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羅創作1(3):活出內心的快樂與平安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關鍵在於「活在當下」

這一篇文章,是我參加曼陀羅創作線上課程的第三堂課。老師分享有關用彩铅笔上色的學問,比如:漸變、混色、疊色、撞色及補色。除此,還可以用紙巾把畫面變柔和,用打圈圈的方式把兩種色融合,用深淺和陰影來提升立體感,用白色呈現光澤感。
那要如何選擇顏色?要如何開始上色呢?老師說,他本身是對顏色不敏感的,也沒有美術的專業背景(可是老師的每張作品都很讓人讚嘆)。根據他的經驗,選色和上色的關鍵,就在於以下這兩點:
  1. 把兩枝彩鉛筆放在面前,深呼吸,問自己要選哪一個?靠直覺,第一个选择就是了。不要讓理性思考(美不美、適不適合、應不應該)介入。
  2. 先從曼陀羅的中間開始上色。完成第一個顏色了,就看整體,才來選擇下一個顏色。下一個顏色完成了,又再看整體,然後再選下一個顏色。
要做到這兩點,我們需要在創作的時候,時刻提醒自己「活在當下」。這是學習曼陀羅的精神,也是這個課程的主題:「一趟培養正念、回歸內在之旅」。

曼陀羅的觀察

這是我第三堂課的曼陀羅作品,我把它命名為〈活出內心的快樂與平安〉。
第三堂課作品〈活出內心的快樂與平安〉
在構思這張曼陀羅畫的時候,心裡想到要畫燕子、樹枝及雲朵。可是我很驕傲,不想去參考別人是如何畫的。結果,就一直畫不出像樣的圖案。
快要放棄的時候,我想起老師曾經說過:「一開始學習,我們就是要先去模仿和參考別人的」。我這才跟自己的驕傲妥協,去google看別人是如何畫的。最後,才終於畫出自己滿意的圖案來。所以,在學習的過程,模仿和參考真的是很重要啊。
畫中的燕子,圍繞著充滿果子的樹林飛翔,從西飛到南,從南飛到東,從東飛到北,從北飛到西,一直循環著,不怕肚子餓,覺得它們很快樂。我好像坐在井底,望著天空的四朵雲;又好像俯視井底,看見四朵雲的倒影。
上完課的隔天,我的工作任務非常壓力和緊迫。有幾次,累到不行,我突然望向放在桌上的這張曼陀羅畫。凝視著整張圖,內心覺得喜悅,覺得這是一張會讓我快樂的曼陀羅畫。也許,它想要向我傳達一些有關快樂的領悟?

生活中的觀察

昨天早上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我正要出門的時候,聽見背後好像有人走過來,要跟我說話。還沒弄清楚是什麼狀況,我就大喊一聲「不要」。後來轉過身,才發現是鄰居阿姨,她想要給我一些東西。對鄰居阿姨感到抱歉的我,這才覺察到,原來我一大早,內心是有很多恐懼的,很擔心這個出門辦事的行程會否順利?
這件事,讓我想起這篇文章分享的作品,〈活出內心的快樂與平安〉曼陀羅畫。燕子在樹林不斷循環飛翔,它們好像很快樂,可是它們是真的很快樂嗎?會不會,它們也和我一樣,沒有看見自己內心的恐懼呢?會不會,它們可能擔心沒有食物,或者擔心遇到獵人,所以才要不斷飛翔?
我們活在情境裡,就很難發現自己的快樂,也很難發現自己的恐懼。正如活在樹林裡的燕子,可能沒有覺察到樹林裡充滿豐盛的果子,也可能沒有覺察到自己因為恐懼而不斷循環飛翔。
我們看整體的曼陀羅畫,就好像退後一步,跟生活中的情境拉開一個距離。當有了距離,就比較能看得清楚自己的快樂和恐懼。看見樹林其實有很豐盛的果子,也看見不斷飛翔的自己,在害怕什麼,什麼時候要停下來?

結語:接納一切的發生

活出內心的快樂與平安,不是沒有危險和痛苦才叫快樂與平安,而是不管順境或逆境,我們都能跟情境拉開距離,時刻提醒自己,活在當下,把自己的內心看清楚。一切就如井底出現的雲朵倒影,接納一切的發生它會出現,也會消失,可以讓它出現,也可以讓它消失。
曾經有人問老師,如何才能夠接納呢?我記得老師回答道,「不是說接納就能接納的,我們要回到當下,看見自己在做什麼,理解自己的內心發生什麼事,而接納是在看見和理解之後,自然發生的事」。我想,這就是真正的活出內心的快樂與平安。願我可以提醒自己,把老師的教誨實踐在生活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6K會員
224內容數
這裡是旅人小萌的寫作園地。讀者可以透過閱讀生命成長的故事與反思,探索內心的深層感受,體驗心理與靈性層面的覺察與突破。此沙龍為那些渴望勇敢面對自我、追求內在平衡的讀者而設,邀請你在季節的流轉中,與真實的自己相遇,共同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旅人小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我參加曼陀羅創作的第二堂課。這一堂課,我們開始用圓規來畫曼陀羅的圓形,用量角器把圓形分成好幾個部分。比如,我們的第一張作品,是由八個花瓣組成的,就把圓形分成八個部分,每個部分45度。 老師告訴我們,曼陀羅創作沒有什麼技巧。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創作過程中的體驗和心得。曼陀羅教我們兩個生活態度:
上個星期,人生第一次參加曼陀羅創作線上課程。以前不敢報名參加這個課程。因為感覺上曼陀羅好像很難畫,還需要準備圓規,而且需要花很多時間來創作。可是,最近曼陀羅呼喚我去接觸它。 第一堂課,老師要我們手繪曼陀羅。這突破了我對曼陀羅的既定印象,以為一定要用圓規,以為一定要畫到圓圓的。老師說,訓練自己手繪曼陀
這是我參加曼陀羅創作的第二堂課。這一堂課,我們開始用圓規來畫曼陀羅的圓形,用量角器把圓形分成好幾個部分。比如,我們的第一張作品,是由八個花瓣組成的,就把圓形分成八個部分,每個部分45度。 老師告訴我們,曼陀羅創作沒有什麼技巧。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創作過程中的體驗和心得。曼陀羅教我們兩個生活態度:
上個星期,人生第一次參加曼陀羅創作線上課程。以前不敢報名參加這個課程。因為感覺上曼陀羅好像很難畫,還需要準備圓規,而且需要花很多時間來創作。可是,最近曼陀羅呼喚我去接觸它。 第一堂課,老師要我們手繪曼陀羅。這突破了我對曼陀羅的既定印象,以為一定要用圓規,以為一定要畫到圓圓的。老師說,訓練自己手繪曼陀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家人將車子緩緩開進台中的光復新村,早晨綿柔的微光從車道兩旁的綠樹隙縫間,輕輕灑落,在老眷村的紅磚牆上印下細細碎碎的影子。繞了一圈找好停車位後,我們合力將裝箱的嬰兒鞋、手作包和各式的布雜貨搬到指定的攤位上,鋪上藍白相間的桌巾,將陽傘展開固定好⋯⋯
記得第一次見到陰陽海這個奇景時,就想著以後要幫他畫個小故事。後來參加了台灣漫畫基地的活動,有了個契機創作這個極短篇。 盛產黃金的城市已不若過往繁華,但連綿的金色海浪仍訴說著地底依然埋藏的寶藏。
  前陣子因為看台灣的嘻哈比賽節目,裡面有一位選手寫了一首關於茶室文化的歌。   這項文化猶如人心在光明以外的黑暗,那些孤獨、慾望被隱藏或難以訴說的一面,在此聚集、顯化,漸漸的成為黑暗中的燭火,看似微不足道,卻燃起了一部分人們再次感受到活著的溫暖。
這次方格子徵文主題「Hi Taiwan X 方格插畫家點點名」讓我想起臺灣很多名勝古蹟、特有的自然風貌,但最後我仍選擇離我生活最貼近的捷運為主題,因為這樣的文化,不再僅是遙遠而追念,而是共同依賴著、創造著的進行式,提醒著我們通常身在其中而不自覺,也不要忘記珍惜。
  稠密的都市中,我曾找不到一個狹小的隙縫投放心情。假定,將滿溢的惆悵壓縮為言語,亦不見得能換得相等的共感,為防止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深心理的疼痛,明哲保身的我選擇憋著整瓶苦水。比如,這份失戀的痛楚。
台啤是台灣生產的,應該能代表台灣吧??還有就是台灣的火鍋店可能跟超商的數量一樣,在全球名列前茅,這表示台灣人一定很愛吃火鍋!! 火鍋文化在華人文化圈好像也不禁相同,這又得從小時候開始說起了,我們家其實沒有吃火鍋的
家人將車子緩緩開進台中的光復新村,早晨綿柔的微光從車道兩旁的綠樹隙縫間,輕輕灑落,在老眷村的紅磚牆上印下細細碎碎的影子。繞了一圈找好停車位後,我們合力將裝箱的嬰兒鞋、手作包和各式的布雜貨搬到指定的攤位上,鋪上藍白相間的桌巾,將陽傘展開固定好⋯⋯
記得第一次見到陰陽海這個奇景時,就想著以後要幫他畫個小故事。後來參加了台灣漫畫基地的活動,有了個契機創作這個極短篇。 盛產黃金的城市已不若過往繁華,但連綿的金色海浪仍訴說著地底依然埋藏的寶藏。
  前陣子因為看台灣的嘻哈比賽節目,裡面有一位選手寫了一首關於茶室文化的歌。   這項文化猶如人心在光明以外的黑暗,那些孤獨、慾望被隱藏或難以訴說的一面,在此聚集、顯化,漸漸的成為黑暗中的燭火,看似微不足道,卻燃起了一部分人們再次感受到活著的溫暖。
這次方格子徵文主題「Hi Taiwan X 方格插畫家點點名」讓我想起臺灣很多名勝古蹟、特有的自然風貌,但最後我仍選擇離我生活最貼近的捷運為主題,因為這樣的文化,不再僅是遙遠而追念,而是共同依賴著、創造著的進行式,提醒著我們通常身在其中而不自覺,也不要忘記珍惜。
  稠密的都市中,我曾找不到一個狹小的隙縫投放心情。假定,將滿溢的惆悵壓縮為言語,亦不見得能換得相等的共感,為防止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深心理的疼痛,明哲保身的我選擇憋著整瓶苦水。比如,這份失戀的痛楚。
台啤是台灣生產的,應該能代表台灣吧??還有就是台灣的火鍋店可能跟超商的數量一樣,在全球名列前茅,這表示台灣人一定很愛吃火鍋!! 火鍋文化在華人文化圈好像也不禁相同,這又得從小時候開始說起了,我們家其實沒有吃火鍋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擁有超過7年的藝術教學經驗,曼陀羅藝術不只是一種創作的技能,更是為生活帶來療癒體驗,還能創造美麗作品。這篇文章分別說明了超過7種的各式曼陀羅藝術工作坊,包括杯墊曼陀羅、紙上曼陀羅以及手繪織品曼陀羅系列等,歡迎個人與企業洽詢和邀約課程。另外也提供最完整的線構曼陀羅藝術師資培育認證課程。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我們常常忽略了身心靈的平衡,忘記了如何停下腳步,尋找寧靜與喜悅。然而,透過參加一次靜觀工作坊當中的編織星之花工作坊,我們有機會重新與自然的美麗建立聯繫,並在創作中尋找心靈的寧靜。
Thumbnail
水彩畫帶來愉悅,但也可能帶來挫折感,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透過水彩畫得到的心靈療癒與感悟。文章中提到的活動和主題包括禪繞畫推廣師、染紙創意畫等。作者分享了在活動中所獲得的正能量和感動,以及對失智長者的關懷和感恩。文章情感豐富,觸及人心。
Thumbnail
人生的其中一個章程就是不斷地探索、學習、更換、創新 (纏)禪繞畫Zentangle 入職護理師的時候,入職訓練的T老師為我們上了一門禪繞畫的課,其核心理念是「接納、接受、專注當下」。 老師要求我們畫出我們生命中感謝的人,我記得我畫了一堆樹。 「每一棵樹都是我感謝的人。有時候出遊時,會在旅
Thumbnail
在這個工作坊中,將探索如何用單一色彩的奇異筆,在充滿霧面質感的吸水杯墊上創造獨一無二的線構曼陀羅藝術。曼陀羅既有結構又可以拆解成簡單的元素,讓學習變得容易。課程提供簡單的創作方式,無需繪畫經驗,讓直覺引領創意,並體驗「不完美也是一種美」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雖然我知道禪繞畫許久,可遲遲沒有接觸,因為以前曾經有畫過類似的作品───曼陀羅,可是卻產生不太好的經驗,導致後來就沒有再去碰這類比較偏向靈性繪畫的東西,當初收到這本書的邀請信件時,我蠻猶豫的,同時也想說沒有畫過,這樣分享給大家會有說服力嗎?
Thumbnail
「描繪,不應是事物,而是它帶來的效果」(to paint, not the object, but the effect it produces) ——19世紀法國詩人/斯特凡·馬拉美。   今天,「忘憂」成了奢侈的願望。 2020年以來,天候異常、病毒、戰火恐懼連連,世界彷彿成了憂慮漫溢的
Thumbnail
直覺式粉彩課程讓粉彩成為探索身心靈的媒介,以色彩與自我連結。課程不同於傳統粉彩技法課程,專注於觸及內在、打開心,以及自創教案技巧。Angel老師以自身經歷與專業為課程提供獨特價值,適合沒有美術底子的學員,並可幫助已擁有和諧粉彩技巧的指導師進行心靈應用。
Thumbnail
我擁有超過7年的藝術教學經驗,曼陀羅藝術不只是一種創作的技能,更是為生活帶來療癒體驗,還能創造美麗作品。這篇文章分別說明了超過7種的各式曼陀羅藝術工作坊,包括杯墊曼陀羅、紙上曼陀羅以及手繪織品曼陀羅系列等,歡迎個人與企業洽詢和邀約課程。另外也提供最完整的線構曼陀羅藝術師資培育認證課程。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我們常常忽略了身心靈的平衡,忘記了如何停下腳步,尋找寧靜與喜悅。然而,透過參加一次靜觀工作坊當中的編織星之花工作坊,我們有機會重新與自然的美麗建立聯繫,並在創作中尋找心靈的寧靜。
Thumbnail
水彩畫帶來愉悅,但也可能帶來挫折感,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透過水彩畫得到的心靈療癒與感悟。文章中提到的活動和主題包括禪繞畫推廣師、染紙創意畫等。作者分享了在活動中所獲得的正能量和感動,以及對失智長者的關懷和感恩。文章情感豐富,觸及人心。
Thumbnail
人生的其中一個章程就是不斷地探索、學習、更換、創新 (纏)禪繞畫Zentangle 入職護理師的時候,入職訓練的T老師為我們上了一門禪繞畫的課,其核心理念是「接納、接受、專注當下」。 老師要求我們畫出我們生命中感謝的人,我記得我畫了一堆樹。 「每一棵樹都是我感謝的人。有時候出遊時,會在旅
Thumbnail
在這個工作坊中,將探索如何用單一色彩的奇異筆,在充滿霧面質感的吸水杯墊上創造獨一無二的線構曼陀羅藝術。曼陀羅既有結構又可以拆解成簡單的元素,讓學習變得容易。課程提供簡單的創作方式,無需繪畫經驗,讓直覺引領創意,並體驗「不完美也是一種美」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雖然我知道禪繞畫許久,可遲遲沒有接觸,因為以前曾經有畫過類似的作品───曼陀羅,可是卻產生不太好的經驗,導致後來就沒有再去碰這類比較偏向靈性繪畫的東西,當初收到這本書的邀請信件時,我蠻猶豫的,同時也想說沒有畫過,這樣分享給大家會有說服力嗎?
Thumbnail
「描繪,不應是事物,而是它帶來的效果」(to paint, not the object, but the effect it produces) ——19世紀法國詩人/斯特凡·馬拉美。   今天,「忘憂」成了奢侈的願望。 2020年以來,天候異常、病毒、戰火恐懼連連,世界彷彿成了憂慮漫溢的
Thumbnail
直覺式粉彩課程讓粉彩成為探索身心靈的媒介,以色彩與自我連結。課程不同於傳統粉彩技法課程,專注於觸及內在、打開心,以及自創教案技巧。Angel老師以自身經歷與專業為課程提供獨特價值,適合沒有美術底子的學員,並可幫助已擁有和諧粉彩技巧的指導師進行心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