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起來才有「機」會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教育裡面不管是家長、老師,又或者是學生自己,動力一直是學習上棘手又困擾多數的問題。
「啊我就不喜歡讀書啊!」
「蛤~我不要寫這個。」
「好煩喔,真累,幹嘛學這個啊!」
「齁…可以不要嗎(懶)。」
這些「動聽」(動不動就聽到)的句子讓多少親子跟師生在互動中爆炸,也甚感無能為力,拖著不想走的石頭,再辛勤跟奮力的馬車都是原地踏步,也漸漸在這之中流失體力與心力。而對於本身處於這種狀態的孩子,其實他們的內心也不是安定的,外面擾動拖著石頭的馬車不可能讓石頭處於安穩之態。
『老師,怎麼辦?』
如果學習是一台車子,那麼動機與動力就是油,想要車跑,就要加油。
重點是,油要去哪裡找?油可以從外面加,亦可以自己去挖,挖完了也得不斷找替代物。外面加的油有一天會沒了,加油站可以不提供給你油,也可能你找不到加油站,外面的油就是教育心理學上所稱的外在動機,外在動機是他人給的獎勵與肯定,外在動機很迅速與即時,能夠短時間看見成效,但卻也很單一亦會疲乏,外在動機是無法真正讓個體有長期的效果。
所以,真正能夠讓個體持續且主動的學習是內在動機,是自己挖到的油,像是成就感、價值感舞歸屬感,挖需要找尋的過程,得用長時間換取,也會經歷探測錯誤,而挖不到的苦悶時刻,過程辛苦所以多數人不擅自己挖油,而是仰賴與不斷追求外在動機,而當外在動機不再有時,車子就沒效能的停止了。
面對無動力與動機的孩子或大人,我們也能試著以這樣的思維角度切入去思考,不管是車子還是石頭,車子不是一天沒油的,石頭也不是一天造成的,車子為什麼會落得沒油的處境?可能是忘記加油,可能是找不到加油站,也可能是現下環境沒有了能源,車子在沒油之前也前進了一段路;石頭也不是一天造成的,以前是沙、是土、是小石,是可以任意去各處的狀態,是什麼讓他漸漸不想動?是遇到阻礙被困住了,所以小石頭越積越大,大到無法再容易撼動,也許它的不想動是因為覺得自己已經「動不了」。
經過上述的思考後,我們可以理解無動力與動機絕對不是表象的狀況而已,更多的是需要去找表象之下的原因,#不是突然沒動機與動力的#也不會是永遠都這樣的,也許在責備之孩子或自己之前,可以先行同理的是他們並不是一直是這樣的狀況,也不是現下無動力代表「永遠」都沒了找到動力與動機的機會,心理上可以稍做放鬆,但不是放任。
所以該怎麼辦?溫力就幾個角度作嘗試切入:
1.#外在動機轉內在動機的引導
人是喜歡被獎勵的動物,最大且最最持久的獎勵是無形的,像是價值感、成就感以及歸屬感,而這些不可能在一開始嘗試時就獲得,如果是最剛開始就可以獲得的話,那就不是最珍貴且最有意義的了。
無形從有形中生出,在嘗試新挑戰時,可以先給予挑戰者一個具體的誘因目標(#平常不易得到的),例如:如果這次數學進步十分,可以獲得500元獎金、如果考完指考,可以去一趟自助旅行、如果考到前三名,一週玩電腦時間增加三十分鐘。當具體的獎勵可以促發動機後,#重點在過程的內在刺激,所謂的內在刺激就是得將目標從聚焦具體獎勵轉為#鼓勵、支持與肯定挑戰者的態度與行為,所以過程中避免一直對挑戰者說出「哇,你好棒,加油哦,你快可以拿到你想要的東西了!」應借力使力,改說「我看見你為了達成設定的目標,所以每天都可以自動自發的完成作業與複習,有這樣態度的你離目標會越來越近的!」將挑戰者的心態目標漸漸培養到看見自己#最大的獎勵-優秀的態度養成,而非外在獎勵目標。
2.#內在動機的培養
不可能一開始就是甜頭,所有價值感、成就感與歸屬感都是先有嘗試、探索、付出與試誤後才會建立起來的,而內在動機比起外在動機更為抽象,所以要培養內在動機最入門的方式就是#看見它,必須用語言把它具象化說出來,在說的過程中會漸漸地讓大腦#意識到自己的這些價值與能力,使得在後來的學習上理智的大腦可以對於行為有所規範,而後培養出積累的內在動機。
3.#總結
家長可以這麼做:
l 口語「真誠具體」的肯定學習者的行為。
l 提醒自己鼓勵時要將目標放在「內在態度」,而非不斷告訴挑戰者將會得到什麼具體獎賞。
學生想自救可以這麼做:
l 不要設想短期內就可以讓找不到動力的自己轉變成積極大師,先放下這樣的非理性。
l 試著寫下自己有無什麼願望,一步一步將願望化為更為具體可達成的,通常具體可達成的願望會是很小的。(這邊未來再詳細寫一篇範例引導)
l 從小地方鼓勵自己的改變與做得好的地方,通常無動力是因為兌現下的處境覺得自己無法改變也沒有期待,所以先從小地方嘗試做出不一樣的調整,也許會看見不一樣的可能與期待。
老師可以這麼做:
l 建立關係還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以聊聊取代命令指責。
l 陪伴-面質-陪伴-面質-陪伴-面質(循環),與學習者關係良好的老師很適合作為面質的角色,可以去刺激學習者尚未達成的地方,然後給予期待要求和壓力,進而讓學習者有壓力去推進。
l 拉家長成為協力夥伴,培養家長能夠具體肯定孩子的能力。
馬車硬拉會讓石頭翻覆,馬車的繩子斷裂;車子沒油硬跑會整組壞光光,也會停在路上造成交通打結。
所以面對不想動、動不了的石頭你需要先找到好的滾木,撐起石頭先讓他有空間,撐起他後才有辦法滾動;面對沒油的車子,要先找到拖車來幫忙,還要有技師來幫忙維修。一切不容易,但這些作為都是重新有可能的機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外在獎勵雖然有幫助,但過於頻繁則有可能削弱內在動機。因此,在考慮使用外在獎勵的時候,需要問問自己:我們追求的是眼前的表現,還是長遠的熱情和興趣?鼓勵某種行為時,應尋找激發內在動機的方法,而不僅僅依賴外在獎勵。
    Thumbnail
    科學家發現,動機來源自內心的內在動力,而非外在的金錢、地位、名譽等外在動力。 內在動力讓你取得成就,從結果導向轉變為過程導向。本文分享七個喚醒內在動力的方法。
    Thumbnail
    《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曾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你要他們去造船,不是叫他們去砍木頭,而是讓他們渴望大海。」而如果把這句話濃縮成最核心的兩個字,我想那就是:「動機」。但至於到底什麼是學習動機?該如何引發和維持?就值得好好探討!
    Thumbnail
    如果你是家長和老師,推薦閱讀夥伴欣恩詳盡地分享 如果你是新手老師,推薦閱讀夥伴雙雙的情境分享   外在獎勵和內在成就 Outer achievement vs. inner achievement 是這個很難走進內心的孩子,開啟我使用獎勵驅動學習動機的一年,面對這個被分數和名次定義的學生,我
    Thumbnail
    聽著家教學生最近的煩惱,我滿是心疼,在充滿恐懼與壓力的環境下,孩子升上高中後已失去動力讀書,孩子身邊不缺少「你老是逃避讀書。」的勸說,缺少的是一個願意理解他的大人。很幸運地,教育界在這個世代有了《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這樣相見恨晚的書,這本書幫助許多老師放下背負已久的重擔,是讓我重拾教學熱情的寶典。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當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了解讀書、追求學問,並非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蓄養能力、開發智慧,以具體落實關懷時,他不僅不會因成績挫敗而沮喪(學習的目的是服務他人,而不是追求分數),甚至會有更強烈動機用功讀書,讓自己變成更好更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外在獎勵雖然有幫助,但過於頻繁則有可能削弱內在動機。因此,在考慮使用外在獎勵的時候,需要問問自己:我們追求的是眼前的表現,還是長遠的熱情和興趣?鼓勵某種行為時,應尋找激發內在動機的方法,而不僅僅依賴外在獎勵。
    Thumbnail
    科學家發現,動機來源自內心的內在動力,而非外在的金錢、地位、名譽等外在動力。 內在動力讓你取得成就,從結果導向轉變為過程導向。本文分享七個喚醒內在動力的方法。
    Thumbnail
    《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曾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你要他們去造船,不是叫他們去砍木頭,而是讓他們渴望大海。」而如果把這句話濃縮成最核心的兩個字,我想那就是:「動機」。但至於到底什麼是學習動機?該如何引發和維持?就值得好好探討!
    Thumbnail
    如果你是家長和老師,推薦閱讀夥伴欣恩詳盡地分享 如果你是新手老師,推薦閱讀夥伴雙雙的情境分享   外在獎勵和內在成就 Outer achievement vs. inner achievement 是這個很難走進內心的孩子,開啟我使用獎勵驅動學習動機的一年,面對這個被分數和名次定義的學生,我
    Thumbnail
    聽著家教學生最近的煩惱,我滿是心疼,在充滿恐懼與壓力的環境下,孩子升上高中後已失去動力讀書,孩子身邊不缺少「你老是逃避讀書。」的勸說,缺少的是一個願意理解他的大人。很幸運地,教育界在這個世代有了《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這樣相見恨晚的書,這本書幫助許多老師放下背負已久的重擔,是讓我重拾教學熱情的寶典。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當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了解讀書、追求學問,並非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蓄養能力、開發智慧,以具體落實關懷時,他不僅不會因成績挫敗而沮喪(學習的目的是服務他人,而不是追求分數),甚至會有更強烈動機用功讀書,讓自己變成更好更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