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休傑克曼加上蘿拉鄧與凡妮莎寇比,一開始看到這個卡司就很吸引我,再加上導演前一部作品《父親》也相當不錯,所以原先就很期待。只是上映後看到一些網站的分數意外偏低,後來看了一下低分評論大多都是在抨擊片中對於憂鬱症的描述太過平面或充滿刻板印象。這似乎也不意外會成為攻擊重點,之前《非常律師禹英禑》也是很多評論認為太過美化自閉症或偏刻板印象。畢竟這類心理疾病目前也還在持續研究中,而對於一般人來說,也的確很少深入了解這些人的舉止,我們對於心理疾病患者的形象多半也真的都建立在以往的刻板印象上。
只是對於這個導演,抨擊會更加強烈的原因或多或少與他的前作《父親》有關。《父親》描述了一個罹患失智症的老人與家人的互動,而片中對於失智症患者的描寫非常深刻。我看到一個評論是這麼說的:「導演或許是因為曾與失智症患者相處過而能夠將《父親》拍得如此絲絲入扣,但他顯然沒有跟憂鬱症患者相處過才會這樣處理《愛.子》。」或許就是因為前作的表現讓觀眾對於導演的期待升高,才導致新作品帶來的反差讓觀眾更不能接受吧。不過從這個評論延伸,或許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真的比較容易與失智症患者接觸,而較少接觸憂鬱症患者,但並不代表憂鬱症患者比較少,而是失智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會有比較明顯的異常行為,但憂鬱症患者往往患病自己也不知道,或是多少受到「你覺得低潮失落哀傷,是你自己要堅強起來面對一切啊」這樣的社會觀感所影響,反而讓我們很少注意身邊是不是有憂鬱症患者存在。
但觀影時,後半段的劇情不斷地讓我聯想起之前看的《午後彌撒》。該片中提到校園槍擊案主嫌的父母曾經帶主嫌去看心理醫生,只是主嫌苦苦哀求說他的狀況有變好了,求父母將他帶回家,沒想到帶回家就發生憾事。《愛.子》中,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彼得一家人身上,當你的孩子苦苦哀求說著他已經恢復正常了,院中生活是多麼恐怖,他是多麼害怕,即使醫生在一旁說著讓孩子留院觀察的重要性,而你理智上知道應該讓孩子獲得妥善的治療,但又有多少人真的能抵抗情感上的不捨呢?《午後彌撒》時還只是聽父母轉述,《愛.子》中可是直接在你眼前上演這樣的景象,很難想像究竟要能多狠下心才做得出讓孩子繼續留在那裏的決定。而即便你做出了留院的決定,那也很有可能是對孩子的二度傷害,因為他的父母當著他的面做出這樣殘忍的決定。
電影還有另一個讓人感觸頗深的點,是當彼得在質疑尼可拉斯的行為以及指責他時,突然意識到他說出的話與當年他父親跟他說的一模一樣。他痛恨父親當年的冷漠,發誓自己絕對不要成為那樣的父親,卻沒想到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他卻這麼輕易地就破功。有時候覺得,或許小時候會很討厭父母的一些作為或想法,也許還會下定決心不要成為那樣的大人,但長大後卻仍會在無意中發現自己的一些行為,其實與當年讓自己討厭的做法如此相像。也許人們很努力地克制自己不要出現那些行為,但卻不知不覺地忘了正是因為你很有可能做出那些行為,你才需要「克制」,在你心靈脆弱的時刻,這些潛藏心中的念頭又能輕易吞噬你,有時候這道心靈的堤防一潰堤就再也回不去了,然後這樣的行為就一代代複製下去。父母對孩子人格潛移默化的威力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強大許多,能夠投注多少心力在對抗這樣的循環上到頭來還是看自己的決心有多堅定,我好像也說不出多正向的話,因為我對這類事情同樣很擔心。
不過撇開電影是不是缺少對憂鬱症患者的深入觀察,或需不需要在意子女教養方式的世代傳承這樣沉重的議題,光看休傑克曼、蘿拉鄧、凡妮莎寇比互飆演技就值回票價,可惜的是飾演孩子尼可拉斯的贊麥格拉思與他們有段不小的差距,是電影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356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yone W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詹姆斯卡麥隆真的很會處理芭樂劇情, 電影特效逼真到讓人不自覺屏住呼吸, 看來阿凡達系列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心情很複雜的看完了電影版, 如果完全沒看過電視劇可能會覺得是爛片, 但如果是劇迷,那電影版可說是誠意之作。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2019年席捲東亞的現象級台劇, 將青春愛情劇融合懸疑與時空穿越元素, 堪稱神作。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涵蓋層面相當廣泛的宮鬥劇, 對子女的教育議題貫串了整部劇, 算是蠻有意思的韓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仇恨與原諒是拍不完的故事題材, 生活在仇恨與其帶來的餘波之中, 就像活在無窮無盡的地獄中。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真的笑到你心裡發寒的電影, 詭異笑容連結起的詛咒鍊, 但原來這是部疫情宣導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詹姆斯卡麥隆真的很會處理芭樂劇情, 電影特效逼真到讓人不自覺屏住呼吸, 看來阿凡達系列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心情很複雜的看完了電影版, 如果完全沒看過電視劇可能會覺得是爛片, 但如果是劇迷,那電影版可說是誠意之作。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2019年席捲東亞的現象級台劇, 將青春愛情劇融合懸疑與時空穿越元素, 堪稱神作。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涵蓋層面相當廣泛的宮鬥劇, 對子女的教育議題貫串了整部劇, 算是蠻有意思的韓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仇恨與原諒是拍不完的故事題材, 生活在仇恨與其帶來的餘波之中, 就像活在無窮無盡的地獄中。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真的笑到你心裡發寒的電影, 詭異笑容連結起的詛咒鍊, 但原來這是部疫情宣導片?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The Father父親》是由弗洛里安澤勒擔自編自導,於2021年上映的驚悚劇情電影。由安東尼霍普金斯、奧莉薇亞柯爾曼等人主演,講述了一位老年人迷失在失智症幻覺中的故事。本片日在日舞影展全球首映,獲得普遍好評,其中兩位主演的演技,以及電影對失智症的表現獲得高度讚賞。在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六項提
Thumbnail
《瘋人說》這本書是在講,作者(穆戈)在當精神病院的實習醫生時,與精神病患之間的故事,總共有十七個章回,其中「請幫幫我媽媽––雙重人格」這章回讓我特別有感,特別想寫成讀後心得,我記得當時我看完這章回時,心裡悶悶的,很想哭,特別想把心得寫下來。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是皮克斯的一部情感深刻的動畫電影,探討了青春期挑戰和情感的重要性。透過對人類情緒的深入解析,引導觀眾反思在真實世界中行為的根源,並倡導允許生命中的不完美發生。影片精美絕倫的視覺效果和劇情設計充滿了驚喜和感動,絕對值得一看。
Thumbnail
衝著布魯克·雪德絲看這片,還有熟悉的班傑明·布萊特、瑞秋·哈里斯(《路西法)影集的心理醫生)共演,沒想到這麼強的卡司,被劇本糟蹋了,可惜!
這是一部詳細描述在離異家庭中適應困難的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的電影,也是描述自殺者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不是沒有求救,而是求救的訊息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
Thumbnail
喜劇療癒系作品 溫暖與鮑抱倆位極端性格男女主角 勾畫出人性內心深處的複雜交織 本劇男主角鮑抱 是位音樂老師 因極端潔癖的父母害怕細菌 從小就沒有得到任何的擁抱 因此無法體會被摯愛擁抱的溫暖 因一次車禍意外 先是奪走父親性命 母親因太傷痛 進入精神病院也走向死亡 造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
Thumbnail
我認為在與精神病患者的分析中,甚至在正常人分析的最終階段裡,分析師一定會發現自己處在與新生兒寶寶的母親相稱的位置。在患者已深度退行時,若想要求患者認同分析師或理解他的觀點,將比要求胚胎或新生兒同情母親更為困難。
Thumbnail
或許,在這裡談一個來自破碎家庭(或說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切題的。這樣的孩子無意識地花時間找尋他的父母。把這樣的孩子帶回家愛他是眾所周知的不足。發生的事情是,一陣子以後,被收養的孩子得到希望,開始測試他發現的環境,以證明他的監護人能否客觀地恨。他似乎唯有在被恨過之後才能相信自己被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The Father父親》是由弗洛里安澤勒擔自編自導,於2021年上映的驚悚劇情電影。由安東尼霍普金斯、奧莉薇亞柯爾曼等人主演,講述了一位老年人迷失在失智症幻覺中的故事。本片日在日舞影展全球首映,獲得普遍好評,其中兩位主演的演技,以及電影對失智症的表現獲得高度讚賞。在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六項提
Thumbnail
《瘋人說》這本書是在講,作者(穆戈)在當精神病院的實習醫生時,與精神病患之間的故事,總共有十七個章回,其中「請幫幫我媽媽––雙重人格」這章回讓我特別有感,特別想寫成讀後心得,我記得當時我看完這章回時,心裡悶悶的,很想哭,特別想把心得寫下來。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是皮克斯的一部情感深刻的動畫電影,探討了青春期挑戰和情感的重要性。透過對人類情緒的深入解析,引導觀眾反思在真實世界中行為的根源,並倡導允許生命中的不完美發生。影片精美絕倫的視覺效果和劇情設計充滿了驚喜和感動,絕對值得一看。
Thumbnail
衝著布魯克·雪德絲看這片,還有熟悉的班傑明·布萊特、瑞秋·哈里斯(《路西法)影集的心理醫生)共演,沒想到這麼強的卡司,被劇本糟蹋了,可惜!
這是一部詳細描述在離異家庭中適應困難的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的電影,也是描述自殺者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不是沒有求救,而是求救的訊息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
Thumbnail
喜劇療癒系作品 溫暖與鮑抱倆位極端性格男女主角 勾畫出人性內心深處的複雜交織 本劇男主角鮑抱 是位音樂老師 因極端潔癖的父母害怕細菌 從小就沒有得到任何的擁抱 因此無法體會被摯愛擁抱的溫暖 因一次車禍意外 先是奪走父親性命 母親因太傷痛 進入精神病院也走向死亡 造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
Thumbnail
我認為在與精神病患者的分析中,甚至在正常人分析的最終階段裡,分析師一定會發現自己處在與新生兒寶寶的母親相稱的位置。在患者已深度退行時,若想要求患者認同分析師或理解他的觀點,將比要求胚胎或新生兒同情母親更為困難。
Thumbnail
或許,在這裡談一個來自破碎家庭(或說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切題的。這樣的孩子無意識地花時間找尋他的父母。把這樣的孩子帶回家愛他是眾所周知的不足。發生的事情是,一陣子以後,被收養的孩子得到希望,開始測試他發現的環境,以證明他的監護人能否客觀地恨。他似乎唯有在被恨過之後才能相信自己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