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書名:綠角的基金8堂課(2016補課增修版)
作者:綠角
出版日期:2016/08/31
選書原因: 我的指數化投資啟蒙 其他書都已絕版 故買此書 雖年代稍遠
但內容歷久不敗 至今日仍十分受用
【先談風險 再想報酬】P15
基金業者不想告訴你的事1.5%的管理費 越多人參與基金公司賺越多
他們就會持續打廣告 讓通路持續傳播他們商品資訊
如果投信不下廣告 廣告書商合作機會都消失
如果小剛倔強 跟綠角一樣持續搓破業者高費用 那業者的錢就留不到小剛
如果小霞沒收業配之前 也會吹捧業者高費用商品 那業者的合作收入
就有機會流到小霞口袋 而小霞也會持續吹捧 讓業者能活下去 業者就會給他$$
對業者跟小霞而言是正向循環 但對小剛跟投資大眾就是場惡性循環了
而16年的書 23年來看 我想似乎沒有太多變化
【基金績效大多輸給對應指數】P34
從我其他文章比較 類全委 好享退 共同基金 都不斷證明
基金 尤其是高費用的基金 就是會不斷落後給對應指數
但市面上仍有多少人持續吹捧基金表現
國民基金安O收益成長 就長期落後對應的ETF組合
但推薦落後的那些機構業者 達人專家 他們既沒有專業 更不用負責
政府也一樣 好享退??? 9支基金有多數都落後 到底是利益結構太複雜
有甚麼理由不推低費用的ETF 約翰伯格跟巴菲特不斷告訴大眾指數化投資的好處
我國政府仍告訴國人退休金壓在過去90%落後的主動基金沒問題的
加上一句 基金投資有賺有賠 自行負責 或是簽個密密麻麻的風險預告書就沒事
2016到2023 再過十年會進步嗎
【沒有投資時機這檔事】§4
不定期不定額 擇時投資 趨吉避凶 下跌時持有現金避開
可以舉出N個坊間超愛的標語 尤其是不定期不定額我借用口袋證券PTT文章
定期定額回測下來10年績效落在63.76% 加碼的定期不定額績效是74.98%
缺點是兩個方法最後投入資金會有差異
10年後定期定額會投入720000元 定期不定額會投入488000元
手上現金還有232000元 要解決此問題可以每年將剩餘資金從分成3等份投入
讓定期不定額的績效再次優化
績效較好 但投入的金額太少 像是1000萬賺10% 跟 100萬賺20%
而又透過第二種策略來協助投入更多資金 用到兩種策略才有機會打敗純定期定額
到底孰優孰劣
【案例說明】§6
書中舉例三種 富足退休計畫 籌措子女教育金 擔心老本被啃光
配置上都是低費用的指數化投資工具
如果你有關注投資理財的新聞 就會出現許多「專業」的規劃
高收債 投資型保單 配息型共同基金 儲蓄險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這些東西都沒有一定爛 但我想適用的族群 絕對比指數化投資來得少
投資型保單我也平反 少數狀況適合這項商品阿 但注意 是少數
而刊登在媒體上的 是需要這種少數案例嗎 更多的是不適合的推介
【沒賺到錢的策略 就是錯誤的策略】 P248
使用健全的策略投入市場 絕非賺錢的保證
市場就是用虧損的可能換取賺錢機會的地方 好策略賠錢仍是好策略
如果你秉持著黑貓白貓 會賺錢的都是好貓 會賺錢就是好投資
你會不清楚你的獲利是來自運氣還是實力
遇到風險事件來臨時 或是 長期落後時才發現
已經來不及對應 對 其中一個 我就是說你 高股息
即便指數化投資長期真的虧損了
那其他類型的投資 真的能趨吉避凶 跌得比指數化少嗎
我想光看2022的熊市就知道
升息金融股也沒受惠 過去狂飆的科技股大幅修正
沒買到大宗資產就是負報酬 或是歷經爽爽多頭之後 勇敢轉折點空的又有幾個
【總結】
即便是2016再版後的書籍 至2023仍非常好用
讀完會有種名字是基金 但基金都好爛阿的感覺
因為爛的都是主動型的共同基金
指數化投資用的是ETF 交易所交易基金 裡面的市值指數型(ETF也有主動型)
也是基金的一種 但多數人講到基金 就是前者較差的那種 ETF 就會講ETF
而本書之所以實用性仍在 我想這就是台灣投資環境繼續差到現在...
在此仍感謝台灣有綠角這位前輩 持續為指數化的路付出
還有甚麼優質書籍可以推薦我去讀哦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也可以到我IG finacemix_ 按讚喔~謝謝
如果支持我可以贊助杯咖啡支持我創作動力
或是動動手按like 不用花錢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