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分析 | 你想的和我想的不同 | 認知差異對溝通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來分享一個故事—擁有相同的認知,才能順利溝通,不造成誤解。

情境描述

今日是與平常不同的一天,是打壞周末休假心情,感覺令人疲累的補課\補班日。也因為今日的特別,大約翰需要做一些改變.他開了他的媽媽—蘇珊的汽車來做為今天的交通工具。蘇珊的車子年紀較大,車內的儀表板下方有橘色背光的LCD顯示器以顯示當下的時間,只有駕駛者可順利看見的時間。此外,車上還額外購置了一台衛星導航作為外掛輔助。大約翰自己的車子則是將顯示時間的電子鐘內建在車用資訊媒體系統的正上方,讓副駕駛以及後座的乘客也能輕易看見當前的時間。
言歸正傳,回到這個令人無精打采的日子,時值上班時間,大約翰正開著車,目標是將小約翰送到學校去。佩姬和小約翰一如往常地在車上閒聊著,突然,小約翰對佩姬發起疑問,他的聲音小而細:「媽咪,蘇珊的車上有時間嗎?」「當然,寶貝,車上當然有顯示時間的地方。」佩姬摸摸小約翰的柔順的頭髮,想當然地回答道。「那麼,媽咪,爹地的車上有時間嗎?」小約翰再次詢問。「有的,爹地車上的時間顯示在你也看得到的位置。」佩姬覺得小約翰的問題有些奇怪,也有些疑惑〔這些不是寶貝早就知道的事情嗎?〕
果然,小約翰真正想要表達的事情來了:「媽咪,你知道蘇珊車上的時間是我調出來的嗎?」小約翰驕傲地反問著。佩姬心想:〔怎麼可能,家裡這兩台車的時間顯示是汽車設計、出廠時就設定好了的阿…小約翰是在作夢嗎?〕抱持著不信的心態,佩姬反問:「哦?寶寶這麼厲害,請問你是怎麼調出來的呢?」小約翰不假思索地回答:「用手調的阿!時間一開始沒有,但是用手點一點就出來了阿!」
聽到如此理直氣壯又詳盡真實的回答,佩姬不禁自我懷疑:〔難不成是我搞錯了嗎?還是小約翰在唬爛我呢?不行,我得再試試他!〕佩姬再次詢問道:「可以用手調喔,那爹地的車子也可以調出時間嗎?」佩姬頗期待地看著小約翰,想知道他如何回答。
「當然不行啊!爹地車上那個時鐘是螢幕耶!怎麼能用手調!?」〔好的,看樣子小約翰腦袋很清楚,應該沒有唬爛我,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佩姬如此想著。〔這個時間是蘇珊車上有的,且可以觸控修改設定的裝置…〕佩姬環顧車上的物件,除了汽車原生的裝備(但都不能觸控調整),還有一台外掛的衛星導航。〔衛星導航,好像是車上唯一可以調整的物品了〕佩姬決定在與小約翰做一次確認。
「小約翰,你剛才說調出來的時間,是衛星導航的嗎?」「對阿!」小約翰笑著回答。

情境分析

認知相同,活在同一世界;認知不同,雞同鴨講。情境中小約翰指的「車上的時間」是指「衛星導航顯示的時間」,而佩姬將其解讀為「汽車內設的時間裝置」,甚至因為認知上的錯誤,懷疑小約翰在騙她,令人啼笑皆非。
此部分我認為有兩個概念隱含在此:
  1. 認知相同才能溝通,搞清楚對方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溝通的第一要務,儘量少抱持〔他想的我都知道〕或是〔他說的跟我想的一樣〕,心有靈犀固然令人羨慕,但是少見,更常見的情況會是〔他說的跟我想的不一樣〕。最常見得例子就是委託人購物:「幫我買礦泉水,要大瓶的。」委託人內心想的可能是五公升容量的礦泉水,但受託者買的卻是二公升容量的礦泉水。認知不同,真的會讓事情難以如預期般運行。因此表達精確真的是減少額外麻煩的重要工作。(常見的日常誤解還有:幫我買一件厚外套、小背包之類的厚、大、小之類的形容詞。最好可以拿出實物舉例或是比出概略大小,以讓雙方認知同步。)
  2. 認知相同就能溝通,思考別人的認知想法也能促進溝通,但個人認為很難,因為你無法完全了解對方對各項事物的認知。以此反推,只要雙方定好「通關密碼」,以他人完全聽不懂的密語也可以溝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67內容數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姬觀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學習的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28及29日的文章內容。 美國伊利諾州的祝福醫院,對於符合資格的患者,推出「居家治療」計畫。什麼樣的患者符合資格?居家治療計畫的患者又能得到什麼樣的照顧?好奇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喔!
今天學習的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26及27日的文章內容。 Gravity Industries公司開發出了噴射裝備(Jet Suits),這是一套可以讓人反重力,飄浮在空中的飛行裝備。這項產品可能可以在登山救援方面開創新的模式。
今天學習的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21日的文章內容。 關於保衛生態環境的雪橇犬的小故事。
今天來分享一個最近想到的故事—只有認同的事情,才能促成你的決定。 注意一個人的行為,重於聽他說的話。
今天學習的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17日的文章內容,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研究計畫—目標是要讓狗狗在老年時也能夠健康的生活。(對比為人類就是讓人在老年時仍然能夠充滿活力、生活自理,而不是處於臥病在床或是生活不便的狀態。)
這些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16日的文章,其主題概念是透過米麴菌去加工較為平凡的咖啡豆,為較無甜味的咖啡豆增添甜味,或是提升口感,讓消費者喝起來較為順口。其原因在於米麴菌這項物質若是運用得當的話,並不會額外增添米麴菌本身的風味至咖啡豆中,反而可以藉此提升咖啡的風味。
今天學習的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28及29日的文章內容。 美國伊利諾州的祝福醫院,對於符合資格的患者,推出「居家治療」計畫。什麼樣的患者符合資格?居家治療計畫的患者又能得到什麼樣的照顧?好奇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喔!
今天學習的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26及27日的文章內容。 Gravity Industries公司開發出了噴射裝備(Jet Suits),這是一套可以讓人反重力,飄浮在空中的飛行裝備。這項產品可能可以在登山救援方面開創新的模式。
今天學習的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21日的文章內容。 關於保衛生態環境的雪橇犬的小故事。
今天來分享一個最近想到的故事—只有認同的事情,才能促成你的決定。 注意一個人的行為,重於聽他說的話。
今天學習的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17日的文章內容,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研究計畫—目標是要讓狗狗在老年時也能夠健康的生活。(對比為人類就是讓人在老年時仍然能夠充滿活力、生活自理,而不是處於臥病在床或是生活不便的狀態。)
這些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16日的文章,其主題概念是透過米麴菌去加工較為平凡的咖啡豆,為較無甜味的咖啡豆增添甜味,或是提升口感,讓消費者喝起來較為順口。其原因在於米麴菌這項物質若是運用得當的話,並不會額外增添米麴菌本身的風味至咖啡豆中,反而可以藉此提升咖啡的風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美股2024年氣勢如虹,標普大漲逾26%,主因降息啟動、經濟穩健及企業獲利良好所驅動。川普執政雖恐讓震盪加劇,但有利於美股,預期美股在2025年「經濟持穩、通膨停滯」的劇本下,有望繼續走揚,突破7,000關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際互動中的心理遊戲,深入分析其三個等級,透過具體情境來說明。第一級心理遊戲在社交中常見且無傷大雅;第二級則暗藏不愉快的累積,對親密關係造成影響;第三級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危及人際關係。理解這些遊戲有助於改善溝通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習慣如何決定行為和心理遊戲的類型,同時影響人際互動。透過「你說的對,可是…」的例子,揭示了人們在面對特定情境時的反應如何重複進行。心理遊戲的模式不僅限於特定人,還有可能在不同的關係中重演,展現了這些互動中存在的微妙關係。理解這些互動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並為心理變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情境 I〉 A:你們誰可以幫我忙? B:ㄟ…我現在沒辦法喔。 C:我也在忙。 A:拜託啦。 B:可是…我真的有事要忙啊。 C:我也沒有時間幫你。 A:真是的,一點小忙也不幫,多虧我對你們那麼好。 B:不是啦,我真的在忙。 C:我有事情要先忙~ A:你們都只顧自己、太不夠朋友了啦
Thumbnail
本文探討四個關鍵的分類模型評估指標:準確率、精確率、召回率與 F1-Score。這些指標各自從不同角度反映模型的預測性能,理解它們的定義、計算方式和適用情境,能夠幫助您在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項目中做出更優的決策。
Thumbnail
你相信直覺嗎?我信,但只限於需要當下決策的事。例如,對面來了輛車,我要往左閃,還是往右閃,還是跳過去?這種情況下,直覺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作為一個憂柔寡斷的人,我總是想太多,只要是沒有限時給出答案的事,通常我都可以想到天荒地老。
Thumbnail
爸爸是個節省的人,辛苦工作,還要養一個家─有媽媽、我跟妹妹, 為了省錢,他開的車已經陪伴他十二年,是台紅色小喜美,開去上班和載全家出去玩都沒問題。 我們更幫它取了個綽號叫─『小喜』。 十二歲的小喜年紀是大了一點,不過,爸爸認為他還很『勇健』,可以繼續服務我們。 可惜,他最近常有一些狀況,害得
Thumbnail
「好想買車。」 上週和弟弟喝咖啡時說。 「你幹嘛不早說,把老爸的車留下來開不就好了。」弟弟說。 爸爸年高,我們老早就不准他開車,但他還是常常偷開車出門。於是,我們只好釜底抽薪,沒收了他的車,在我家擺了一陣子,後來送給一位正想買車的朋友。 是啊,為什麼不把那輛里程數不多,保養也好的車留下來?
Thumbnail
在《奇蹟課程》裡面談到不少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理論。我們都知道非常地抽象,那個不是我們所能夠理解的。因為這個時間觀,其實隱含在所有的奇蹟裡面或者是操練的背後。尤其是它隱藏在所謂我們的寬恕法門裡面。 任何希望別人改變的想法都假設「別人已經錯了」,這個假設會成為你的經驗。 別當一回事吧。
Thumbnail
嗨!我是小艾,昨天我問媽媽,自駕車為什麼可以自己開車?媽媽說,它的眼睛是雷達⋯⋯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美股2024年氣勢如虹,標普大漲逾26%,主因降息啟動、經濟穩健及企業獲利良好所驅動。川普執政雖恐讓震盪加劇,但有利於美股,預期美股在2025年「經濟持穩、通膨停滯」的劇本下,有望繼續走揚,突破7,000關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際互動中的心理遊戲,深入分析其三個等級,透過具體情境來說明。第一級心理遊戲在社交中常見且無傷大雅;第二級則暗藏不愉快的累積,對親密關係造成影響;第三級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危及人際關係。理解這些遊戲有助於改善溝通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習慣如何決定行為和心理遊戲的類型,同時影響人際互動。透過「你說的對,可是…」的例子,揭示了人們在面對特定情境時的反應如何重複進行。心理遊戲的模式不僅限於特定人,還有可能在不同的關係中重演,展現了這些互動中存在的微妙關係。理解這些互動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並為心理變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情境 I〉 A:你們誰可以幫我忙? B:ㄟ…我現在沒辦法喔。 C:我也在忙。 A:拜託啦。 B:可是…我真的有事要忙啊。 C:我也沒有時間幫你。 A:真是的,一點小忙也不幫,多虧我對你們那麼好。 B:不是啦,我真的在忙。 C:我有事情要先忙~ A:你們都只顧自己、太不夠朋友了啦
Thumbnail
本文探討四個關鍵的分類模型評估指標:準確率、精確率、召回率與 F1-Score。這些指標各自從不同角度反映模型的預測性能,理解它們的定義、計算方式和適用情境,能夠幫助您在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項目中做出更優的決策。
Thumbnail
你相信直覺嗎?我信,但只限於需要當下決策的事。例如,對面來了輛車,我要往左閃,還是往右閃,還是跳過去?這種情況下,直覺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作為一個憂柔寡斷的人,我總是想太多,只要是沒有限時給出答案的事,通常我都可以想到天荒地老。
Thumbnail
爸爸是個節省的人,辛苦工作,還要養一個家─有媽媽、我跟妹妹, 為了省錢,他開的車已經陪伴他十二年,是台紅色小喜美,開去上班和載全家出去玩都沒問題。 我們更幫它取了個綽號叫─『小喜』。 十二歲的小喜年紀是大了一點,不過,爸爸認為他還很『勇健』,可以繼續服務我們。 可惜,他最近常有一些狀況,害得
Thumbnail
「好想買車。」 上週和弟弟喝咖啡時說。 「你幹嘛不早說,把老爸的車留下來開不就好了。」弟弟說。 爸爸年高,我們老早就不准他開車,但他還是常常偷開車出門。於是,我們只好釜底抽薪,沒收了他的車,在我家擺了一陣子,後來送給一位正想買車的朋友。 是啊,為什麼不把那輛里程數不多,保養也好的車留下來?
Thumbnail
在《奇蹟課程》裡面談到不少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理論。我們都知道非常地抽象,那個不是我們所能夠理解的。因為這個時間觀,其實隱含在所有的奇蹟裡面或者是操練的背後。尤其是它隱藏在所謂我們的寬恕法門裡面。 任何希望別人改變的想法都假設「別人已經錯了」,這個假設會成為你的經驗。 別當一回事吧。
Thumbnail
嗨!我是小艾,昨天我問媽媽,自駕車為什麼可以自己開車?媽媽說,它的眼睛是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