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中的心理遊戲:習慣成自然

更新於 2024/11/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搜尋引擎上輸入「習慣決定……」時,會出現「習慣決定行為、習慣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習慣決定未來、習慣決定人生、習慣決定成敗、習慣決定一切」等等,而習慣也會決定每個人心理遊戲的類型,進而影響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方式,即每個人都以其獨一無二的行為模式進行著屬於自己習慣性的心理遊戲。

如上篇文章〈情境中的心理遊戲:願者上鉤〉中提到,邀請者拋出的餌,只會有某些參與者會上鉤,意即同樣的誘餌,不見得人人會上鉤。邀請者和參與者間存在著各取所需的微妙關係,且這樣的關係會隨著時間漸趨穩定,因為心理遊戲中一個主要的條件是重複性。雙方間你來我往的心理遊戲,並不會因為彼此間可能感覺不太舒服而結束,除非參與者突然覺得受夠了、決心改變面對餌的回應方式,或是不再理會邀請者拋出的餌,只有這樣心理遊戲才有改變的可能性。

對餌的回應因人而異,但是每個人都會拋出相似或回應相似的餌,即每個人會進行的心理遊戲類型是固定的,也就是說面對不一樣的人也可能進行同樣類型的心理遊戲。這裡以心理遊戲「你說的對,可是…(Yes, But…)」來舉例說明:

〔電話中〕

A:我很煩,不知道該怎麼辦?

B:怎麼了?

A:一位不熟的朋友,在背後說我的不是…

B:怎麼會這樣?

A:我也不知道啊!

B:但既然你跟對方不熟,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A:是沒錯啦,可是對方這樣很過分啊。

B:還是你要找對方問清楚?

A:是可以啦,但話都傳出去了,問了又能怎樣。

B:不然,我們出去唱歌轉換一下心情?

A:也是可以啦,但我現在心情不好不想出門。

B:…喔…

A的角色是:覺得自己有煩惱/困擾需要他人提供意見,但實際上A會以不可行的理由否決他人給的意見。而B的角色是:願意提供意見協助對方解決煩惱/困擾,但實際上每個意見都不會被接受。不管是在職場、生活或人際關係上,A和B兩人間的互動是習慣性的、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A和B彼此間或許都會有些許不舒服的感覺,但只要仍在彼此願意承受的程度上,這個心理遊戲「你說的對,可是…(Yes, But…)」就會繼續下去。

探討心理遊戲、書寫心情點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情境 I〉 A:你們誰可以幫我忙? B:ㄟ…我現在沒辦法喔。 C:我也在忙。 A:拜託啦。 B:可是…我真的有事要忙啊。 C:我也沒有時間幫你。 A:真是的,一點小忙也不幫,多虧我對你們那麼好。 B:不是啦,我真的在忙。 C:我有事情要先忙~ A:你們都只顧自己、太不夠朋友了啦
本文探討心理遊戲在日常人際互動中的存在及其對情緒的影響。讀者將瞭解如何識別心理遊戲與純粹的情緒抒發的區別,並探討常見的心理遊戲模式。透過具體例子,文章提供對話的解析,深入解析情緒勒索、自以為是等行為如何影響人際關係,進而幫助讀者認識和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挑戰。
本文探討如何舒緩和化解親子間的心理遊戲,並提出幾個有效的溝通技巧。分析親子溝通過程中的曖昧訊息問題,並提供具體建議,如明確時間限制、穩定規則和良好溝通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改善與孩子的互動,從而增強親子關係。
本文章指出在面對情緒時,需辨認過去、現在與未來影響下的情緒,並理解情緒反應背後的心理狀態。透過分析個人與朋友之間的互動,揭示當情緒無法適時表達時的心理遊戲與負面影響,為讀者提供情緒管理的思考工具。
本文章探討如何透過心理地位和心理遊戲的概念,幫助提升自我覺察力。透過象限圖分析人際互動中的心理狀態,提供具體的方法來理解並改善溝通,以減少負向情緒和心理遊戲的影響。文章中舉例說明如何識別心理地位的變化,期待在互動中做到更好的自我調整。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情境 I〉 A:你們誰可以幫我忙? B:ㄟ…我現在沒辦法喔。 C:我也在忙。 A:拜託啦。 B:可是…我真的有事要忙啊。 C:我也沒有時間幫你。 A:真是的,一點小忙也不幫,多虧我對你們那麼好。 B:不是啦,我真的在忙。 C:我有事情要先忙~ A:你們都只顧自己、太不夠朋友了啦
本文探討心理遊戲在日常人際互動中的存在及其對情緒的影響。讀者將瞭解如何識別心理遊戲與純粹的情緒抒發的區別,並探討常見的心理遊戲模式。透過具體例子,文章提供對話的解析,深入解析情緒勒索、自以為是等行為如何影響人際關係,進而幫助讀者認識和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挑戰。
本文探討如何舒緩和化解親子間的心理遊戲,並提出幾個有效的溝通技巧。分析親子溝通過程中的曖昧訊息問題,並提供具體建議,如明確時間限制、穩定規則和良好溝通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改善與孩子的互動,從而增強親子關係。
本文章指出在面對情緒時,需辨認過去、現在與未來影響下的情緒,並理解情緒反應背後的心理狀態。透過分析個人與朋友之間的互動,揭示當情緒無法適時表達時的心理遊戲與負面影響,為讀者提供情緒管理的思考工具。
本文章探討如何透過心理地位和心理遊戲的概念,幫助提升自我覺察力。透過象限圖分析人際互動中的心理狀態,提供具體的方法來理解並改善溝通,以減少負向情緒和心理遊戲的影響。文章中舉例說明如何識別心理地位的變化,期待在互動中做到更好的自我調整。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現在不管是健康管理或是娛樂休閒,都有許多應用程式能夠提供協助,這種APP運作的內在邏輯很有趣,還能連結到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成癮性。今天,我們將從喝水APP的運作模式,進一步探討到習慣與成癮的底層邏輯,並分析其適用範圍,一起來看看吧~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概率的祕訣,就是選對你參與競爭的領域。 習慣選擇正確,進步易如反掌。習慣選擇錯誤,生活就步步維艱。 基因難以改變,這意味著環境有利時,它們讓你享有強大的優勢;環境不利時,它們帶給你明顯的劣勢
Thumbnail
行為轉變的第四條定律是讓它令人愉悅。當體驗令人愉悅時,我們更有可能重複一種行為。人腦進化為優先考慮即時獎勵而不是延遲獎勵。行為轉變的基本準則:重複有即時回報的行為;避免受即時懲罰的動作。要保持一個習慣,你需要有即時成就感,即使它體現在細微之處。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現在不管是健康管理或是娛樂休閒,都有許多應用程式能夠提供協助,這種APP運作的內在邏輯很有趣,還能連結到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成癮性。今天,我們將從喝水APP的運作模式,進一步探討到習慣與成癮的底層邏輯,並分析其適用範圍,一起來看看吧~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概率的祕訣,就是選對你參與競爭的領域。 習慣選擇正確,進步易如反掌。習慣選擇錯誤,生活就步步維艱。 基因難以改變,這意味著環境有利時,它們讓你享有強大的優勢;環境不利時,它們帶給你明顯的劣勢
Thumbnail
行為轉變的第四條定律是讓它令人愉悅。當體驗令人愉悅時,我們更有可能重複一種行為。人腦進化為優先考慮即時獎勵而不是延遲獎勵。行為轉變的基本準則:重複有即時回報的行為;避免受即時懲罰的動作。要保持一個習慣,你需要有即時成就感,即使它體現在細微之處。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