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想不被事情安排,就得主動安排事情,現代人一定要學會的「系統思維」:萬維鋼《佛畏系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每一件事都是「對」的,而不是「你」的,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意思呢?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萬維鋼
出版社:先覺文化
出版日期:2022/11

前言

沒有人能拒絕萬維鋼的論述。
因為他的論證能力和整合能力實在太強,可以把複雜的科學理論轉化成和我們日常息息相關的新知識與新見解。
其實,剛開始看到書名「佛畏系統」的時候,並不太吸引我。即便知道是萬老師的著作,還是讓我感到很猶豫,總感覺像是要講很艱深的「佛家」道理一樣(事後證明我真的是多慮了><)。
這本書的書名確實是有點佛家的意味,主要是源自於著名的那句「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而萬維鋼是在這句話之後,多加了句「佛畏系統」。
所以整段話的意思是,菩薩因為熟知因果關係,所以知道所有惡果皆是源自惡因,因此會特別警慎看待惡因,多多種下善因。
而凡夫,也就是一般大眾,往往都只看到事情最表淺的部分,所以他們會畏懼不好的結果出現,卻忽略了惡果其實都是和惡因息息相關的。
最後,萬維鋼站出來說話了,他認為除了因果關係,面對現在越來越複雜的社會,我們還需要知道一個新的觀點,就叫做「系統」。因為系統是掌握全局性的眼光,才是真正能主導事情發展的關鍵。
光看我解釋書名就介紹了那麼一大段了,可以想見這本書有多少新鮮知識等待我們挖掘。
接著我就帶你來看看書中講到的兩個關鍵系統。

打造個人事業的系統

作者提出了幾種可以幫助你打造個人事業的系統,其中有以下幾種工具:

扮演法

  • 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是在扮演一種角色,這個角色可能是「主管」、「組長」、「總經理」等,而如果你想要晉升當前的職位的話,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扮演好晉升之後的角色。就好比,如果你現在只是一名組員,那你能不能晉升為組長,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扮演好組長的角色。所謂「做什麼像什麼」就是這個道理。
說到這,扮演法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對,重點不是這個扮演法,而是怎麼在扮演好這些角色之餘,保留原始的自己。
我們在社會上經常看到某些高管為了爭奪晉升之位,用盡各種骯髒的手段,這很顯然就是他們「入戲太深」了!要記得,無論你是在工作中扮演什麼角色,那只不過就是一部分的自己,不是全部的你。所以千萬不要一下子投入太多,忘了真實自己的模樣。
一個懂得打造自己事業系統的人,會知道系統需要你保留個性,你要有自己的個性,要有真實的你在裡面。
就像書中說的,如果每一件事都是「對」的,而不是「你」的,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意思呢?
接著我們再來介紹另一種可以打造個人事業的系統,叫做尋寶者思維。

尋寶者思維

  • 在說明尋寶者思維之前,首先要來介紹與它相對照的「優等生心態」。所謂優等生心態,顧名思義就是只想做個「乖寶寶」,凡事都只想做「對」的事。雖然這種自我要求很好,但同時也會讓有優等生心態的人變得太害怕犯錯,反倒阻止了他們發展更多可能。
  • 所以這時就會需要另一種更彈性且開放的心態,叫做「尋寶者思維」。簡單來講,你就像個探險家一樣,你不知道哪裡有寶藏,但就是在不斷地嘗試與摸索中,漸漸提高找到寶藏的機會。
用一個更好理解的講法,尋寶者思維就是要你多試錯、廣撒網。就好像買藝術品一樣,畢卡索那麼多幅畫,我怎麼知道哪幅畫最有價值?那你就只能多買,把那些感覺特別有價值的作品都買下來,只要其中有一兩幅很值錢,你就賺到了。
對應回我們現實工作中,尋寶者思維就是要你在職涯中多多嘗試,多試才會知道結果,才會在不段犯錯的過程中,一步步接近成功。

培養日常做事系統

關於這個章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文字寫著「如果你從未錯過航班,說明你在機場待的時間太長了」
看了莫名有感,畢竟我就是那個謹守時間概念的人,如果人家規定是要在登機前兩個小時報到,那我肯定是在兩個半小時甚至是三個小時前就抵達機場了。
聽起來守時是個很棒的好習慣對吧?
不過萬老師可不那麼認為,他反倒覺得,如果你凡事都自我要求完美,一分一秒也沒有誤差,那顯然你會為完美付出太多代價了。
什麼代價呢?
我就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待在機場裡閒逛,然後莫名買了一堆伴手禮?!
就好比作者在書中說的,「完美是很昂貴的,生活中的事情都具有不確定性,哪怕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也不能確保不出錯。」
所以我們到底要怎麼拿捏平常做事的系統呢?
掌握「二八原則」就好,把一件事情做到差不多的水準,沒有必要事事追求完美。
偶爾「放飛」自我是很重要的,別老是緊盯著小錯誤不放。很多時候我們會自己給自己添增不少壓力,像是「這樣說他會不會生氣?」或是「我報告這樣寫會不會有問題?」其實很多時候,除了你自己,其他人壓根就沒有注意到。
把握大方向,放寬小錯誤,這樣才能把事情真的做到好。

總結

說句題外話,這本書我是在今年確診的時期看完的(當然,現在已經康復了XD),雖然忍著劇烈的喉嚨痛,但我還是將這本書從頭到尾讀完了。
也多虧了萬維鋼深入淺出的論述方式,讓我真的在讀的期間有稍稍忘記了自己身上的病痛。
由此可見,閱讀一本好書是有減輕苦痛的效用。
總體而言,這本書所寫的內容非常廣泛,從日常生活到職涯發展,甚至連婚姻選擇還有數學邏輯都有涉獵,是一本看完之後可以瞬間掌握很多元知識和觀點的書籍。
特別的是,書中不僅會帶給你最新的科學研究,還會跟你說明這個研究與我們生活有什麼關聯,這使得科學或是說理論本身和我們的距離瞬間拉得很近,我們不會覺得那些知識是死板板甚至很遙遠的,反倒會知道怎麼利用理論,怎麼了解科學,並將這些有科學依據的想法,貫徹在我們日常工作中。
最後,用最簡潔的話來介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買來看吧!」
以上就是我的閱讀心得和分享,如果你也剛好有看過,可以留言和我多多交流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175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理解了關係和關係背後的規律,你不但能在複雜的系統中理解現在,甚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
其實他們到頭來都會抵達目的地。但他們非要自尋煩惱不可,看似迫切,其實虛幻,辜負了時間的真義,純粹只是焦慮與抱怨。
人生本來就是不斷解決問題,既然都要解決問題,那就努力選擇可以的問題來解。
理解了關係和關係背後的規律,你不但能在複雜的系統中理解現在,甚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
其實他們到頭來都會抵達目的地。但他們非要自尋煩惱不可,看似迫切,其實虛幻,辜負了時間的真義,純粹只是焦慮與抱怨。
人生本來就是不斷解決問題,既然都要解決問題,那就努力選擇可以的問題來解。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原生我,腳踏實地去做。老板在,協調定下方案。 次生慈,救苦救難而行。總統在,力爭定下方向。 眾生卍,解鎖無常密碼。系統在,解密定下程式。 原生我:古運良 次生慈:觀世音 眾生卍:阿彌陀佛 這段文字描述了三個層次的人生和修行哲理,並在每個層次中強調了協作和指導的角色: 原生我,腳踏實地去
Thumbnail
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別人,命運唯有自己能夠掌握! 在「富足」這本書中,讓我知道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因為付出要得到回報的前提是你要累積得夠多資本這樣你離成功才會更近。 這本書的作者吳軍,透過一些簡單的數字觀念,帶入生活例如當你做決定的時候,你是否會習慣只看到結果的美好,而...
我們都想要快樂 然而 當我們認為自己的命運 是掌握在某些神祇手中 或認為 一切的發生都是隨機的 那我們就會失去 對人生的控制權 於是就沒有機會 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 佛法中展現了 關於因果報應的法則 也就是所謂的「業」 這是最基礎的關鍵 來讓我們了解 自己是如何
Thumbnail
忙碌的生活使人迷惘,但堅持到底絕對不是最佳策略。從騰訊前副總裁吳軍的理念出發,本文探討該尋求什麼樣的策略來追求目標。文章中提到了管理學、文學的角度,透過李白和蘇軾的故事,說明追求目標並無需愚蠢地堅持。透過探索和瞭解自己,培養員工成長,及找出關鍵要務等方式,提供了更高維度的思考。
Thumbnail
不是老天喜歡整人, 所以倒了一拖拉庫的無常來整你。 無常,就像是天賜的疫苗。 當你碰到壞的事情,是無常,會過去。 好的事情也是,是無常,會過去。 保持「無常」的思維,你的心才不會被困住,你才能把握當下。 苦也好、樂也好, 人根本的問題在於「思維」, 我們一輩子的主導,就是自己的心
Thumbnail
一個有智慧的修道人,就是要「明因果」、「辦真假」、「真修辦」。須知「真因」方有「真果」,做了什麼事,最後呈現什麼結果,那麼「真因」就很重要了。問題是什麼是「真假」呢?   我們定義「真」的,就是「不會變化」的才是「真」,而且要有「時間」及「空間」兩個條件都不會變化的才是「真」,反之「會變化」的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原生我,腳踏實地去做。老板在,協調定下方案。 次生慈,救苦救難而行。總統在,力爭定下方向。 眾生卍,解鎖無常密碼。系統在,解密定下程式。 原生我:古運良 次生慈:觀世音 眾生卍:阿彌陀佛 這段文字描述了三個層次的人生和修行哲理,並在每個層次中強調了協作和指導的角色: 原生我,腳踏實地去
Thumbnail
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別人,命運唯有自己能夠掌握! 在「富足」這本書中,讓我知道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因為付出要得到回報的前提是你要累積得夠多資本這樣你離成功才會更近。 這本書的作者吳軍,透過一些簡單的數字觀念,帶入生活例如當你做決定的時候,你是否會習慣只看到結果的美好,而...
我們都想要快樂 然而 當我們認為自己的命運 是掌握在某些神祇手中 或認為 一切的發生都是隨機的 那我們就會失去 對人生的控制權 於是就沒有機會 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 佛法中展現了 關於因果報應的法則 也就是所謂的「業」 這是最基礎的關鍵 來讓我們了解 自己是如何
Thumbnail
忙碌的生活使人迷惘,但堅持到底絕對不是最佳策略。從騰訊前副總裁吳軍的理念出發,本文探討該尋求什麼樣的策略來追求目標。文章中提到了管理學、文學的角度,透過李白和蘇軾的故事,說明追求目標並無需愚蠢地堅持。透過探索和瞭解自己,培養員工成長,及找出關鍵要務等方式,提供了更高維度的思考。
Thumbnail
不是老天喜歡整人, 所以倒了一拖拉庫的無常來整你。 無常,就像是天賜的疫苗。 當你碰到壞的事情,是無常,會過去。 好的事情也是,是無常,會過去。 保持「無常」的思維,你的心才不會被困住,你才能把握當下。 苦也好、樂也好, 人根本的問題在於「思維」, 我們一輩子的主導,就是自己的心
Thumbnail
一個有智慧的修道人,就是要「明因果」、「辦真假」、「真修辦」。須知「真因」方有「真果」,做了什麼事,最後呈現什麼結果,那麼「真因」就很重要了。問題是什麼是「真假」呢?   我們定義「真」的,就是「不會變化」的才是「真」,而且要有「時間」及「空間」兩個條件都不會變化的才是「真」,反之「會變化」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