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飢餓信號?其實是情緒急救信號。

    最近讀完了「飢餓信號」這本書,書中闡明了飲食跟情緒的關聯。
    人累可能在下班前被上司或客戶大罵一頓後,回家打開冰箱大吃大喝,平撫情緒。現代人在工作壓力大的下班後大吃一頓是常態,大腦無法分辨你是剛剛被獅子追還是加班趕進度,總之大腦覺得都是壓力,都是生存危機。大腦都要馬上要你立刻吃撐儲糧。
    食物作為大腦最原始的撫慰,現代人類習慣用食物來安撫情緒也越來愈普遍。
    飲食失調的人往往也是經歷創傷的人,可能是兒時被虐待,或是感情受創,各種人生的挫折,都可能導致人打開冰箱不停地把食物往嘴裡塞,無論飢餓與否。
    實驗中受到壓力的老鼠,也會攝取更多的糖水跟澱粉,這是生物受到壓力時的本能。
    現代人的身材焦慮使得女性的飲食失調比男性更甚,焦慮身材的女性會在過度飢餓後迎來嚴重的沮喪情緒,又用暴食安撫情緒,再催吐後又嚴重的沮喪。在暴食與厭食之間循環不已。
    我們不否認一口巧克力可以讓大腦的情緒好起來,但飲食失調的人可能會連續吞25片巧克力都停不下來,直至體重破百斤也止不了的死亡循環。這時大腦尋求食物撫慰的態度猶如毒品上癮者,任何一點小挫折,例如路人嘲笑身材的眼光、陽光太強天氣太熱、走路太累太狼狽、生活中所有的小挫折,都能讓飲食失調者衝回家,在冰箱面前成為一頭猛虎,只為把大量的糖份往嘴裏塞,直到身體崩潰失去行動能力,成為沙發前的囚徒。
    如何阻止大腦陷入這種死亡循環列車?或著如何幫助飲食失調者?很明顯的飲食失調者在情緒沮喪、人生創傷(工作壓力、失戀、兒虐、車禍、各種天災人禍、失親)面前,沒有找到食物以外的撫慰方式,筆者除了建議在沮喪時找出飲食的替代方案,例如散步、撫摸寵物、蒔花種草、打坐冥想、閱讀寫作、打給朋友聊天,或其他任何的興趣嗜好,找出「衝回家打開冰箱」的替代方案,也許你依舊會打開冰箱,但打給一個信任的朋友講講話,可能會從暴食25片巧克力,變成1片也說不定,無論如何,在固定暴食模式襲來時,情緒支持對飲食失調都有改善的效果。改變行為模式是漸進式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另外作者提出了「享受食物」的觀點,人類大腦對飲食快樂的認知不只來自食物的本身,還有整個飲食過程中的氛圍,飲食的地點、裝潢、氣味、餐具的擺放方式、用餐時的音樂,共餐的人是誰、聊的話題是什麼,除了五感,與人共餐也會提升人們飲食的愉悅度。而一口氣吞下大量食物的飲食失調者,往往並沒有靜下心來享受食物,因此「慢下來享受飲食的氛圍」,佈置餐桌、挑選餐具與擺飾、放好音樂、邀請朋友、也能提升飲食的滿足感。
    當飲食失調者靜下心來品嚐一片巧克力,請他描述巧克力的美好滋味時,他的滿足感提升了,他滿足於一片巧克力了。
    當「享受飲食的快樂」放進選項時,飲食不再成為大量填充胃袋的死亡循環列車,而是成為人生快樂的選項,這樣正向的去培育人們對食物「享受」的想法,反而能夠放慢了飲食的速度與數量,真正的讓食物撫慰人心。
    飢餓信號不見得是因為身體缺乏能量,也可能是因爲人的情緒需要急救,在我們狂吃之前,可以先安慰自己的情緒,避免把自己撐壞後的罪惡感與挫折感,為了生存,吃並不是罪惡,但學著健康快樂的吃,而不是把吃變成情緒急救,是現代人重要的課題之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農藝女孩看世界來方格子了,此處主要存放長篇時事評論及讀書心得,歡迎來看我的文章。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