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善待自己,學習培養人生的《鈍感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代社會中,常常面臨許多戰戰兢兢的關係,人際交流中不免令人疲倦的狀態,但人是群居的動物,很難完全避免與人接觸,有著與家人的相處,在工作上會遇到主管、同事或是客戶,生活上的種種必需,再怎麼想要完全隔絕,總還是會有與陌生人接觸的機會,想當然爾,有人與人的接觸,除了遇到與自己頻率相近的對象,大部分總免不因為價值觀或溝通能力,而有了彼此情緒的摩擦與衝突,讀完《鈍感力》這本書,讓我想起曾在工作環境中所遇到的同事。
時有所聞他在與其他同事閒聊的過程中,常會因為對方一時興起打開的話題,就急於指出對方的對錯,或用字遣詞的正確性,也常常因為對方的調侃而把非正式的言語,切切實實地往從耳朵接收而不假思索的聽到心裡去,接著宛如刺蝟般的直接提出反擊,大家閒聊的氣氛就會頓時變得十分尷尬,屢試不爽,久而久之就會聽見一起參與閒聊的同事,轉而在背後議論他的反應和行為,和他講話都要小心翼翼,以免又不知道自己提出的哪句話,刺傷了他的玻璃心被莫名其妙的遭受言語上的攻擊。
相反的,個性大喇喇的人,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可能填飽肚子之後就什麼事情就沒有了,如果遇到相同的閒聊場景,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段打發時間的時光,內容也可能在轉身過後,就忘得一乾二凈,就算對方可能流露出點嫉妒之心(例如:出國去玩回來,可能就會被善於嫉妒的同事虧上幾句…等),這點情緒上的來往,對於情緒的鈍感力高的人來說根本不造成任何攻擊,以此借鏡為該把「鈍感力」放在哪些適合的地方,以善待自己為優先。
但如同前面舉例的同事,衝突的對象如果是過度敏感的人,事情可能就沒有這麼簡單就結束了,這些畫面與當下衝突的言語,很可能在他心中的小劇場,拼了命的排演,甚至陷入了一種過度自我檢討的狀態,這樣不舒服的情緒,可能就會跟隨著這個對象一整天,精神上長期的累積與壓抑,也會讓身體提出抗議的警訊,這時「鈍感力」在生活上的發揮與情緒的調節上,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鈍感雖然有時給人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但鈍感力卻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渡邊淳一先生在自序中如此陳述著。
每個人的情緒感受力,因著不同的成長環境與生命歷程,都有著不同的樣貌,也有差異甚篤的敏鈍感知。「敏感」的特質若轉為敏銳度運用在適合的地方,會有加分的作用;而在人際關係之間,加入「鈍感力」做為相處的主軸,會讓彼此的關係圓融不少,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渡邊淳一先生是日本的文學作家,《失樂園》是他廣為人知的代表作,也因後續被拍成電影與和電視劇,而在日本掀起一陣風潮,這是我第一次閱讀他的散文作品,書中用著淺顯易懂的文字,分享著他過往生活中與職涯的體悟,從身體的感覺到實際在人生中經歷的事件,透過故事的方式,來說明鈍感力存在的必要,雖然這本書被分在心靈勵志的類別,但文中沒有說教的感覺,透過藉由實例的分享,提供前因後果,而藉由鈍感力的發揮所呈現出的轉變,可以讓讀者轉換到自己的生活中,藉由思考找出自己可以藉由發揮「鈍感力」而轉換的地方。
「一個人謹小慎微,凡事看得過重的自尋煩惱的時代應該宣告終結。現代人太過敏感反而容易受傷,相對而言,鈍感力反倒是一種不讓自己受傷的力量。」很喜歡作者在本書中所寫下的這句話。
對我來說《鈍感力》是一帖學習「善待自己」的良方,讀完本書的我,也開始在生活與工作中,練習放慢腳步,把注意力放在適當的地方去發揮,開始執行之後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無須過度在意,或當下處理,也會有它發展的方向,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多給彼此一點時間去等待,神奇的是,當心裡有這樣的轉換之後,身體也會跟著放鬆許多!
書本|鈍感力
作者|渡邊淳一
出版|樂金文化
封面設計|職日設計
avatar-img
21會員
77內容數
– 關於文字和閱讀、生活的觀察與人生的故事 – 讓閱讀成為你生活中溫柔的力量,活躍我們的思考與想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字避風港 的其他內容
經歷了三年的疫情時代,直到最近解鎖確診的經驗,更能再次切身體會到人類的渺小,從去年開始身體出現狀況,一路慢慢復原的同時,也感覺到身體有些不可逆的改變,回想那些想做的、能做的事情還有好多,不知不覺那股想留下什麼,可以運用一己之力做些什麼貢獻的迫切感油然而生。
就在幾日的清晨時,接收到身體發出的警告,讓近期忙碌又高壓的工作,因為就醫與休養的需求,得以按下了暫停鍵有了喘息的機會,也還好一切來得及修復。也再次提醒起在人生中,那些以為原本擁有的,其實一點都不理所當然的存在。
前不久看到一年一度的書市野餐日又即將要開始了,生活在都市的日子多了,雖然各項機能都非常方便,但總在熟悉的範圍內行走,偶爾總讓人覺得有種一成不變的氛圍,看到去年活動的照片,臨時起意決定南下前往南投的森林裡看書去啦! 通過被山林包圍的高速公路之後,一路從平面道路轉經蜿蜒的山路向上而行,抵達顏氏牧場時,迎
某天清晨起身後,一邊耳朵突如其來的隔絕感,頓時失去接收聲音的功能,身體也感受到些許的不平衡,以為是如一般耳鳴,打打哈欠就可以解除,沒太過注意就轉身睡回籠覺去,再次起身卻未見改善,經歷了一個早晨的忙碌工作,狀況依然沒有起色,二話不說的急奔大醫院就診,診斷結果為「暫時性的聽力喪失」,就此開始了治療之路。
自從搬到山上之後,每每從喧囂的都市離開,順著回家的路線前進,兩旁的店家越來越稀少,漸漸的被群山包圍,在道路的盡頭轉彎上山,映入眼簾的就是整片的樹林與山坡,兩旁的樹木順著蜿蜒的山路屹立著,無論出門或回家的路上,總有一段路被大自然包圍著,時不時還會有雲霧繚繞在樹林之間的夢幻感,隨著季節的變換,樹木的身體
其實我很少一次把一本書看完,常常都是東一本西一本的(對我那有收納潔癖的老媽來說,應該算是壞習慣XD),打開書頁彎曲成一座座小山的形狀,就落在家中的某個角落,有些是工具書或知識類型的書本,放在書桌附近方便查閱用,又或是散文小品,就放在沙發旁或是床頭櫃上隨手可得的地方,不知不覺中把環境打造成有書的場域,
經歷了三年的疫情時代,直到最近解鎖確診的經驗,更能再次切身體會到人類的渺小,從去年開始身體出現狀況,一路慢慢復原的同時,也感覺到身體有些不可逆的改變,回想那些想做的、能做的事情還有好多,不知不覺那股想留下什麼,可以運用一己之力做些什麼貢獻的迫切感油然而生。
就在幾日的清晨時,接收到身體發出的警告,讓近期忙碌又高壓的工作,因為就醫與休養的需求,得以按下了暫停鍵有了喘息的機會,也還好一切來得及修復。也再次提醒起在人生中,那些以為原本擁有的,其實一點都不理所當然的存在。
前不久看到一年一度的書市野餐日又即將要開始了,生活在都市的日子多了,雖然各項機能都非常方便,但總在熟悉的範圍內行走,偶爾總讓人覺得有種一成不變的氛圍,看到去年活動的照片,臨時起意決定南下前往南投的森林裡看書去啦! 通過被山林包圍的高速公路之後,一路從平面道路轉經蜿蜒的山路向上而行,抵達顏氏牧場時,迎
某天清晨起身後,一邊耳朵突如其來的隔絕感,頓時失去接收聲音的功能,身體也感受到些許的不平衡,以為是如一般耳鳴,打打哈欠就可以解除,沒太過注意就轉身睡回籠覺去,再次起身卻未見改善,經歷了一個早晨的忙碌工作,狀況依然沒有起色,二話不說的急奔大醫院就診,診斷結果為「暫時性的聽力喪失」,就此開始了治療之路。
自從搬到山上之後,每每從喧囂的都市離開,順著回家的路線前進,兩旁的店家越來越稀少,漸漸的被群山包圍,在道路的盡頭轉彎上山,映入眼簾的就是整片的樹林與山坡,兩旁的樹木順著蜿蜒的山路屹立著,無論出門或回家的路上,總有一段路被大自然包圍著,時不時還會有雲霧繚繞在樹林之間的夢幻感,隨著季節的變換,樹木的身體
其實我很少一次把一本書看完,常常都是東一本西一本的(對我那有收納潔癖的老媽來說,應該算是壞習慣XD),打開書頁彎曲成一座座小山的形狀,就落在家中的某個角落,有些是工具書或知識類型的書本,放在書桌附近方便查閱用,又或是散文小品,就放在沙發旁或是床頭櫃上隨手可得的地方,不知不覺中把環境打造成有書的場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書嚴選 #高敏感是種天賦《暢銷經典版》+《實踐篇》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這世界上有不少性格纖細、敏感的人,我也是其一。 據統計,全球高敏感族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其特徵是在生物學上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更加敏感,會在情緒、社交、心理或物理上展現出更強烈的反應。 在我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這本書向「容易感受到壓力的高敏人」分享如何保有這些美好的細膩特質,輕鬆一點地過生活。高敏人對刺激產生反應,性格上細膩、敏感,且有超強感受力和直覺力。高敏人的特質很常帶來職場上的不便與困擾,但是也有好處,非常容易因感受到小小的美好而覺得幸福。這本書內容包含高敏感自我檢測表以及建議如何過更輕鬆的生活。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小身為超敏感人,對任何細小的聲音、動作、表情⋯⋯等等,都異常地敏銳。換了環境、被蚊子咬、面對陌生人之類的,一概都是用哭來解決。 長大後做了高敏感的測驗,發現自己的分數遠高於平均,才更加了解自己。一直以來接收到的資訊都是身為高敏感族群也沒什麼不好的,反而有種藝術家的天賦與浪漫,因此有段時間還引以為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如何擺脫過分的高敏感天賦,瞭解社會價值,找出事情的根本,發揮鈍感天賦並做出大破大立的決定的方法。書籍易讀性高值得一讀。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近年來關於「高敏感」的研究及書籍已經日益為眾人所知悉,而這項與生俱來的特質除了盡可能找到對的領域充分發揮,有沒有可能透過練習的方式來讓高敏感的特質變得稍微鈍感一點呢? 「鈍感力」其實指的並不是一個人展現愚笨遲緩的樣子,也不是一個人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散慢且漠不關心,而是懂得在不需要杞人憂天的
Thumbnail
早幾年網絡掀起了有關「鈍感力」的討論,我作為高敏族自然深感好奇,希望從這書深入了解這套生活態度。 所謂「鈍感力」就是大智若愚,學習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遲鈍一點,避免多慮敏感,身心就不易受到各種挫折傷痛的影響。 怎想到我閱讀這書時,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因為我以為這書會有嚴謹的推論去説服讀者,詳述鈍感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書嚴選 #高敏感是種天賦《暢銷經典版》+《實踐篇》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這世界上有不少性格纖細、敏感的人,我也是其一。 據統計,全球高敏感族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其特徵是在生物學上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更加敏感,會在情緒、社交、心理或物理上展現出更強烈的反應。 在我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這本書向「容易感受到壓力的高敏人」分享如何保有這些美好的細膩特質,輕鬆一點地過生活。高敏人對刺激產生反應,性格上細膩、敏感,且有超強感受力和直覺力。高敏人的特質很常帶來職場上的不便與困擾,但是也有好處,非常容易因感受到小小的美好而覺得幸福。這本書內容包含高敏感自我檢測表以及建議如何過更輕鬆的生活。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小身為超敏感人,對任何細小的聲音、動作、表情⋯⋯等等,都異常地敏銳。換了環境、被蚊子咬、面對陌生人之類的,一概都是用哭來解決。 長大後做了高敏感的測驗,發現自己的分數遠高於平均,才更加了解自己。一直以來接收到的資訊都是身為高敏感族群也沒什麼不好的,反而有種藝術家的天賦與浪漫,因此有段時間還引以為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如何擺脫過分的高敏感天賦,瞭解社會價值,找出事情的根本,發揮鈍感天賦並做出大破大立的決定的方法。書籍易讀性高值得一讀。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近年來關於「高敏感」的研究及書籍已經日益為眾人所知悉,而這項與生俱來的特質除了盡可能找到對的領域充分發揮,有沒有可能透過練習的方式來讓高敏感的特質變得稍微鈍感一點呢? 「鈍感力」其實指的並不是一個人展現愚笨遲緩的樣子,也不是一個人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散慢且漠不關心,而是懂得在不需要杞人憂天的
Thumbnail
早幾年網絡掀起了有關「鈍感力」的討論,我作為高敏族自然深感好奇,希望從這書深入了解這套生活態度。 所謂「鈍感力」就是大智若愚,學習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遲鈍一點,避免多慮敏感,身心就不易受到各種挫折傷痛的影響。 怎想到我閱讀這書時,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因為我以為這書會有嚴謹的推論去説服讀者,詳述鈍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