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訓練自閉症者外出買東西:算成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天在慈惠醫院的檢驗室,我因為黃美籣檢驗師的算成本而大開眼界。
可想而知,自閉症者也要學習和吸收物價的成本到什麼樣的〝領域〞,包括其漲價的部分。

可以先從〝特價清單〞進行分析

在特價清單之中,以買一送一為例子,美蘭檢驗師表示,單一的價錢所售出的速度,不如一次售出兩個的速度。
因此,才有買一送一的特價品。
像是,我有買過買一送一的某牌子的綠茶。
簡單說,是因為心理學。
對店來說,與其一個一個售出,那到售完,到時候,就有大量的〝存貨〞了。
不如,以一次售出兩個,還比較快。

關於〝折價品〞

我想,有時候是〝特價出清〞才有的打折,甚至是特價。
因此,在協助自閉症者算折價品的過程,也要提醒自閉症者,務必以〝用在刀口上〞為原則。
嚴禁買私自喜歡的東西,不然,會不夠花費。
我想,這在自閉症者的算成本部分,是需要學習。
因此,在花費的費用,務必在必要的預算。
至少,在個人的花費,是隨時可以花費的。

杜佳楣的自閉症女兒,煊煊因為在買私自喜歡的東西,見不到買私自喜歡的東西是隨時的,而執意要買

我會舉這例子,是因為我有注意到,主要是買指定的物品。
而煊煊是自閉症者,當然沒有注意到,甚至見不到,買私自喜歡的物品,是隨時性,沒有必要執意在當下的時段買。
所以,被杜佳楣的一念,不單單是提醒,也是對煊煊的震憾教育。
可想而知,在買東西的部分,務必要學習算成本。
因為,盲目的買,反而很快就花光了。
因此,為了加強〝花在刀口〞,務必學習算成本。
如此一來,就可以掌握到,當下的成本和漲幅度,就可以掌握預算,也可以順利〝花在刀口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1會員
1.4K內容數
這是關於自閉症者的安置和就業的兩條路問題,在這之前,大多為了有個人的生活費,通常以進入職場為主。問題是,在台灣的大部分職場環境,是對自閉症者不利的,因此,自閉症者容易有職場霸凌的危機。所以,在選擇安排自閉症者的安置機構,往往無法進去。因此,這是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星星兒的出路 的其他內容
在3/8等陳譯醫師的門診,見到從急診觀察室,有坐輪椅的日間學員,他是日間文書的義工。 而那路線,是到樓上的路線,就想說,他要住院長一段時間了。 因此,日間文書的義工,就有空缺。 而在3/8到昨天3/10,短短的兩三天,當然,最後,是下週一的〝收共用棉被〞。 雖說是兩週,至少,我有找人配搭。 因為,我
自閉症者對環境是極度敏銳無比,遇到不友善、得不到任何善意和平等對待的人,反而出現惡化的情況。 因此,其中的原因,就是拿自閉症者和腦子正常人去比較。 比較有害無益,特別是人與人之間 要說是物品,那還說得過去。 那麼,是人之間,那就過份了。 因為,特別是,拿自閉症者和腦子正常人去比。 當然,我說的腦子正
今天,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有見到,感到僵化強度的降低,就有感到舒服。 第二件事,就是,有想到就算有用相像的物品分享給自閉症者,在團體,自閉症者依然不斷堅持,而且,就算有原因,依然沒有用。 僵化強度的降低和密集訓練,完全脫不了關係 我想,我在自閉症的自我訓練,不單單是網路的影片和文章,是我每天必做的事
目前在做日間文書代理義工第三天,就要做好自我調整的規畫。 平日的慢慢累積 和固著性共存,就有見到突然的順序改變,也能順利適應。 事實上,自閉症者無法在職場上的維持,是因為有強烈的固著性。 見到突然的改變順序,反而容易引起誤解。 因此就強制資遣不說,也有因為見不到自閉症者的無法對視,也不滿意。 所以我
對於自閉症者而言,真的需要機會。 因為,自閉症者的優勢,是必要的推動力。 像美國的自閉症跳級生,傑克巴內特,8歲到大學旁聽,後來教授邀請入學,13歲有開始寫論文和發表理論等。 因此,他的論文強度,高出同儕和教授。 所以,傑克表示,因為自閉症,就有開始推動在想知道好奇的領域,去鑽研,也成了動力。 找到
剛開始帶那學員做學藝股長時,因為太過熱情,也有點摩擦。 因此,造成困擾都沒感受。 而在和固著性共存,就有懂得適可而止。 因為,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沒想到,那學員,只有三分鐘熱度,自個人也認了。 自閉症者的愛告狀,來自固著性 以自閉症者的固著性,也有在〝不變的規律〞而得到安全感。 因此,見到違規
在3/8等陳譯醫師的門診,見到從急診觀察室,有坐輪椅的日間學員,他是日間文書的義工。 而那路線,是到樓上的路線,就想說,他要住院長一段時間了。 因此,日間文書的義工,就有空缺。 而在3/8到昨天3/10,短短的兩三天,當然,最後,是下週一的〝收共用棉被〞。 雖說是兩週,至少,我有找人配搭。 因為,我
自閉症者對環境是極度敏銳無比,遇到不友善、得不到任何善意和平等對待的人,反而出現惡化的情況。 因此,其中的原因,就是拿自閉症者和腦子正常人去比較。 比較有害無益,特別是人與人之間 要說是物品,那還說得過去。 那麼,是人之間,那就過份了。 因為,特別是,拿自閉症者和腦子正常人去比。 當然,我說的腦子正
今天,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有見到,感到僵化強度的降低,就有感到舒服。 第二件事,就是,有想到就算有用相像的物品分享給自閉症者,在團體,自閉症者依然不斷堅持,而且,就算有原因,依然沒有用。 僵化強度的降低和密集訓練,完全脫不了關係 我想,我在自閉症的自我訓練,不單單是網路的影片和文章,是我每天必做的事
目前在做日間文書代理義工第三天,就要做好自我調整的規畫。 平日的慢慢累積 和固著性共存,就有見到突然的順序改變,也能順利適應。 事實上,自閉症者無法在職場上的維持,是因為有強烈的固著性。 見到突然的改變順序,反而容易引起誤解。 因此就強制資遣不說,也有因為見不到自閉症者的無法對視,也不滿意。 所以我
對於自閉症者而言,真的需要機會。 因為,自閉症者的優勢,是必要的推動力。 像美國的自閉症跳級生,傑克巴內特,8歲到大學旁聽,後來教授邀請入學,13歲有開始寫論文和發表理論等。 因此,他的論文強度,高出同儕和教授。 所以,傑克表示,因為自閉症,就有開始推動在想知道好奇的領域,去鑽研,也成了動力。 找到
剛開始帶那學員做學藝股長時,因為太過熱情,也有點摩擦。 因此,造成困擾都沒感受。 而在和固著性共存,就有懂得適可而止。 因為,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沒想到,那學員,只有三分鐘熱度,自個人也認了。 自閉症者的愛告狀,來自固著性 以自閉症者的固著性,也有在〝不變的規律〞而得到安全感。 因此,見到違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再以大家或許都熟悉的「1件200元」或「3件500元」的話術來舉例,我們往往會為了看似節省了錢而衝動地選擇商家提供的「3件500元」方案。殊不知,陷阱是「我們真的需要買到3件嗎」?很多物品都有保質期限,小心沒有省到錢反而浪費了更多的錢。
Thumbnail
託格友Only Two 翁立兔 的分享【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該怎麼選購手機,買什麼規格才不是智商稅? 才讓我得知『智商稅』一詞,方巧適逢週末,我在逛街的時候,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時,一直想起Only?!一直想起Only所說的「智商稅」! ❦ 這個可愛的商品,但若買了會不會也繳了智商稅? ❦
年輕時,購物有個習慣,如果知道有位殘障人士在做這一行,就算是要走遠路,我也會花時間去那邊購買! 但是在發生幾次不愉快的經驗後,我不再那麼刻意了。 以眼鏡為例吧!我想配一付備用眼鏡,就去找了一位小兒麻痺的老闆,這是我第二次去了,挑好鏡框後,說好了價錢,我問要多少定金?他說隨便,因為是回頭客了。我就
Thumbnail
在討論過「吸脂定價」和「滲透定價」,《無痛買單》的作者下寬和接著談到了「價格歧視」、「分層定價」等兩種常見的的定價手法。 首先來是「價格歧視」,這是一種根據顧客的不同屬性(如年齡、會員資格)或消費的地點和時間來設定不同價格的策略。舉例來說,博物館和美術館常常對孩童和學生提供折扣,這不僅是基於營業利
Thumbnail
當我閱讀下寬和在《無痛買單》一書中關於產品線定價的敘述,這是一種運用人類心理所設計的定價策略,我認為非常值得參考。產品線定價不僅是一種價格設定的藝術,更是對消費者心理的深刻洞察。 產品線定價或稱為價格線定價,是企業將同類別商品或服務劃分成不同價格區間,以迎合不同消費者群體的需求。這種策略的關鍵在於
Thumbnail
感受力也可以是超能力對吧,來看看是什麼被放大了呢?你的生命經歷也有相同情境嗎?
Thumbnail
在《無痛買單》這本書中,作者下寬和探討了消費者行為和定價策略之間的關聯,並透過各種案例說明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制勝。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Thumbnail
一位自力更生的小兒麻痺人士 讓我感動更讓我體會別把關愛淪為同情 有天下午走在台北街頭 平日路上沒什麼行人 看見一位小兒麻痺殘障人士 拖著一大包袋子在地上拖行 我與他目光相對 走近看了他包裡放了一堆日用品 我手指著沐浴乳:〈這個多少錢?〉 他:〈我到屈臣氏挑好久呢!這個5
我想知道為什麼總是亞洲人在講價。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很掉臉。為什麼亞洲人進來店裡總是不打招呼?為什麼亞洲人總是在貪小便宜?作為店主,創作者,如果你是有禮貌,真心喜歡我的作品,我會自動自覺給你discount,但是偏偏有很多亞洲人,一走進店裡就說any discount?就是因為你這樣問,你的discou
Thumbnail
再以大家或許都熟悉的「1件200元」或「3件500元」的話術來舉例,我們往往會為了看似節省了錢而衝動地選擇商家提供的「3件500元」方案。殊不知,陷阱是「我們真的需要買到3件嗎」?很多物品都有保質期限,小心沒有省到錢反而浪費了更多的錢。
Thumbnail
託格友Only Two 翁立兔 的分享【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該怎麼選購手機,買什麼規格才不是智商稅? 才讓我得知『智商稅』一詞,方巧適逢週末,我在逛街的時候,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時,一直想起Only?!一直想起Only所說的「智商稅」! ❦ 這個可愛的商品,但若買了會不會也繳了智商稅? ❦
年輕時,購物有個習慣,如果知道有位殘障人士在做這一行,就算是要走遠路,我也會花時間去那邊購買! 但是在發生幾次不愉快的經驗後,我不再那麼刻意了。 以眼鏡為例吧!我想配一付備用眼鏡,就去找了一位小兒麻痺的老闆,這是我第二次去了,挑好鏡框後,說好了價錢,我問要多少定金?他說隨便,因為是回頭客了。我就
Thumbnail
在討論過「吸脂定價」和「滲透定價」,《無痛買單》的作者下寬和接著談到了「價格歧視」、「分層定價」等兩種常見的的定價手法。 首先來是「價格歧視」,這是一種根據顧客的不同屬性(如年齡、會員資格)或消費的地點和時間來設定不同價格的策略。舉例來說,博物館和美術館常常對孩童和學生提供折扣,這不僅是基於營業利
Thumbnail
當我閱讀下寬和在《無痛買單》一書中關於產品線定價的敘述,這是一種運用人類心理所設計的定價策略,我認為非常值得參考。產品線定價不僅是一種價格設定的藝術,更是對消費者心理的深刻洞察。 產品線定價或稱為價格線定價,是企業將同類別商品或服務劃分成不同價格區間,以迎合不同消費者群體的需求。這種策略的關鍵在於
Thumbnail
感受力也可以是超能力對吧,來看看是什麼被放大了呢?你的生命經歷也有相同情境嗎?
Thumbnail
在《無痛買單》這本書中,作者下寬和探討了消費者行為和定價策略之間的關聯,並透過各種案例說明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制勝。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Thumbnail
一位自力更生的小兒麻痺人士 讓我感動更讓我體會別把關愛淪為同情 有天下午走在台北街頭 平日路上沒什麼行人 看見一位小兒麻痺殘障人士 拖著一大包袋子在地上拖行 我與他目光相對 走近看了他包裡放了一堆日用品 我手指著沐浴乳:〈這個多少錢?〉 他:〈我到屈臣氏挑好久呢!這個5
我想知道為什麼總是亞洲人在講價。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很掉臉。為什麼亞洲人進來店裡總是不打招呼?為什麼亞洲人總是在貪小便宜?作為店主,創作者,如果你是有禮貌,真心喜歡我的作品,我會自動自覺給你discount,但是偏偏有很多亞洲人,一走進店裡就說any discount?就是因為你這樣問,你的disc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