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來這兒搜索範文, 還是不小心撞見了青春期的心事, 請您給一個喜歡, 打賞稿費贊助, 讓高中小作家們更有動力寫寫字, 享受爬格子的樂趣。真心感謝😊
參與
參與一場報告,不一定能成為上台報告的人;參與一場比賽,不一定能成為上場的人。參與,不一定是出頭的那一個人,而是背後那一個團體的一份子。
我高中參加了康輔社,每次有重大節日時,社團都要出一個表演給供全校師生欣賞。我雖然沒有上台表演,但我負責表演時的道具和服裝,道具還不是買現成的,要自己裁紙箱、上色,拼貼。困難的是只要一出差錯,一切都要重來。不過當看到自己的大型道具出現在表演裡,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
高中生的反應是很直接的,這場表演受不受歡迎,當場就看得出。當一場表演受到大家的認同和讚美,一整個社團都「舉國歡騰」;但如果一場表演沒有讓觀眾喜愛,我們就會聚在一起檢討哪裡出了問題,身為一份子的自己是不是也有可以再做得更好的地方?所有人心甘情願的為社團付出,沒有任何一人置身事外。
我認為參與是在一個團體內做有意義的付出,一起同甘共苦,為目標做出更完美的成果。(張*安)
參與
在校園生活中,時不時會有一些分組報告或校園活動等,每一項都需要大家積極參與,才得以熱鬧、有趣。
記得有一次,校方要求我們班產出一件作品,去參加比賽,那項比賽可以使用攝影、水彩等媒材創作;不過那時候段考將至,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根本無暇顧及這額外的重大任務。好在還好我們有一位熱愛攝影的同學,願意帶領大家。
他在下課時召集了班上的每個人,並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他讓全班同學當他的模特兒,一起合力完成這件作品。在他的指導下,我們很快就進入狀況,依照他的指示逐步完成每個動作。原本困擾我們許久的難題,在經過全班的參與、努力下,剎那間迎刃而解,懸在空中的心也暫時放了下來。
不久後,那件作品不負眾望取得了佳績,雖然作者欄上沒有每個人的名字,不過每個人就像自己得了獎般,與有榮焉,臉上一一掛著得意的笑容。
在這次的比賽中,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攝影的構圖、光線的掌握等,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參與的過程。不論結果是好或壞,大家共同參與並且完成一件作品,對我來說是最可貴的。(陳*鳳)
參與
完美的事物常佇立在遠方,如夢似幻地,讓人只得遠觀,甚至竭盡心思仍無法與之交集。一回首,卻會發現,在不那麼遙遠的地方,卻也有一個天地,稱不上頂理想,但它好近,好親和,好似你可以縱身躍入一起搖擺,融入它的節奏之中。
這樣的矛盾心態也存在國內許多棒球迷心中。似乎或輕或重,心中總要在「美國大聯盟」和本土「中華職棒」做一選擇。多數人愛看大聯盟賽事,喜歡大清早地爬起來看這些「西洋力士」捉對廝殺。往往投手投出快如電光石火的速球,而砰地一聲又被打者拉得老遠。精湛的技術,令人瞠目結舌,拍手叫好。
另一種人,包括我,喜歡坐在被吵鬧的氣笛聲、喇叭聲、鼓聲擁抱的擁擠內野看台,一邊跟隨節奏敲打手中的加油棒一邊高喊口號,為心傾的本土職棒球星打氣。如果自己賣力吶喊的同時,球員擊出再見安打,那是多令人感動痛快的事!好似自己也可以左右結果一般。看本土職棒的球迷,是有血有淚的,成千上萬的球迷素不相識,聚集在這狹小的內野看台,比賽贏了,一同高唱熟悉的隊歌,比賽輸了,看台便一片死寂,傳來稀落的謾罵聲和一些哭聲。這些球迷,實實在在地參與了。
事情再美好,有時也是冰冷的,是人的情感人的參與和它連結,給予它意義。有時我為一場敗仗哭,哭完卻是喜悅的,當下流著眼淚的自己知道,這個夜晚,在自己的生命中因參與而烙下不滅的痕跡。(黃*喬)
參與
很多事物,唯有透過親身的參與,才得以看見其真切的全貌。就像投身於社團後,才會知道團結的重要及不容易;參加了偏鄉教育團時,才得以瞭解鄉村教育缺乏的並非資金而是機會;參與了學運、社運後,才能夠看清楚議題背後的牽連和鬥爭。參與往往是引線,拉起後,才得以看見被藏在彈殼中那脆弱的真相。
高中大概就是個破滅及新生的時光,那些自小被培養且賴以生存的價值觀,往往在接受了新知或親身參與了實況後,應聲碎裂,換上了新皮,長出更符合實際情況的看法。而其中一項被替換的思考,便是自小生長在都市中那都市本位的想法。在國中畢業的那個暑假,這種想法更是達到了高峰,興沖沖地領著一群同學,準備在部落小學裡,舉辦繪畫教學,單純且無知的想要進行「文化殖民」。寫企劃書、購買材料、拉贊助,活動的雛形漸趨完整,只差接受「恩惠」的小學了。而在接洽過程中才看見我們這群莽撞少年的無知。每年平均要接受四五個營隊的部落小學,早就見識過了許多才藝的表面,但然後呢?兩天一夜的營隊,頂多就是學會調色、洗筆,但接下來就停止了,這樣的活動到底帶給偏鄉的孩子什麼?是不是只是給我們這些既得利益者消滅心中的罪惡感。
千頭萬緒突然出現在腦海裡,不同面相的思考撞擊著原先自以為是的想法,當頭棒喝的實例更是雕蝕著價值觀。心情低迷後的幾天,我開始回想這三個月的準備期,有著取消活動的失落,但卻也十分慶幸自己的成長,透過真切的參與了偏鄉營隊的活動,我才脫下長久以來對於公益活動的誤解,若是單用自己的觀點行善,那樣的善行,或許只能說是一種偽善。親身的參與,換來了看見真相的機會,這三個月其實非常值得。
很多事物,如果沒有親身的投入、參與,便容易落入自身想像的拘限,唯有踏出那一步,將自己放在真實的情況中,才得以在一次次的參與中,修飾自己價值觀的缺陷,成為更好的自己。(李*弘)
參與
高二,我曾經參與兩部微電影的拍攝。儘管片尾的工作人員表上皆打上我的名字,心靈上的成就感與滿足卻迥然不同。
升高二的暑假,我和班上同學分組參加了一個培養多元能力的營隊,而營隊最後指派的作業是拍攝一部和桃園有關的微電影。得知被分配的主題是流浪動物後,小組便開始編想劇情,並著手寫出企畫書與劇本。一切順利進行的過程中止於領導者的出現,而爭執逐漸醞釀。一位受過專業微電影指導的組員自願擔任導演及編劇,並開始一一反駁與否決其他組員的提議。到了實際拍攝,導演又自動攬下掌鏡與剪輯,其餘組員不是當個只能按照劇本行動的演員就是做導演指派的雜務,如同聽命口令形式的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即便最後的大螢幕上出現自己的臉和名字,評審給了這部微電影第一名,我都不曾真正感到有所成就,甚至不敢向其他人提起這份榮譽。
高二的寒假,全班參加校內的行銷營,老師便藉此讓各組拍攝行銷學校的微電影。基於惡夢般的初體驗,我感到戒慎恐懼。負責掌鏡及旁白的我謹慎地詢問每一步驟,但編劇卻讓我自行決定。我變得勇於嘗試,利用各種拍攝手法及效果使鏡頭更耐人尋味。縱使最後鏡頭有所刪減、觀眾事後只記得那唯一的演員、微電影並無榮獲任何獎項,但我卻覺得心滿意足。
兩部微電影,一部得名後還受邀訪問,另一部則在播放後仍默默無聞,可是後者卻才是我樂於和人分享的作品。我想,名義上的成就或許能點綴我的人生經歷,但真正的參與與奉獻才能使我有所成長與完滿。(黃*旋)
參與
嗶!哨音響起。坐在一旁看學姐們精彩的結束這一局,開心的流下淚來。嘶吼到早已發不出聲的喉嚨和拍到紅腫的雙手的疼痛在此刻全被喜悅沖淡。和學姐們一起上台領獎盃,儘管沒上場卻與有榮焉。
但一次又一次的在旁觀摩,卻覺了無新趣,漸漸不再對球賽有極大的熱忱。畢竟還是菜鳥,能上場打的機會少,厭倦了在一旁乾瞪眼的感覺。學姐們察覺我的異樣,某天練習把我找去。「有時,坐冷板凳的感覺很無聊,但球隊就像一個家,少任何一個人的心都不行。每次都很謝謝你們的加油聲尖叫聲,讓場上的我們得到鼓勵,打起來更有氣勢。也只有沒上場的人可以看到我們犯的缺點,不僅可以提醒我們也可以當經驗,以後上場可以警惕自己。不要認為自己沒有參與,你們每個人都很重要。」
學姐的話打破了我在場外的自我隔絕。之後當了舉球員,全隊的核心兼精神支柱,才知道大家的參與有多重要。當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一起,在場上的我們打起來會更有信心。也常告訴學妹們友誼賽、聯誼賽能來就來,不僅學經驗,也讓整個球隊看起來更有氣勢。
排球不是個人的運動,場上六人缺一不可,場邊更是不能空著。終於了解當初那份初衷,球隊就像一個家庭,所獲得的榮耀是大家共享的。對比賽、球隊擁有參與度,彼此的默契、信任感也是這樣培養而來的。一個球隊、一個團體、組織甚至是整個社會才不至於瓦解。
因參與而了解進而產生歸屬感。在一個大家互相支持的團體中生活,讓彼此更緊密。於是,我找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尤*芸)
參與
民國七十六年解嚴,人民的集會、結社、言論的自由受到了保障,社會運動開始活躍。人們開始參與許多活動、聯盟,但其中大多數人都有著一個疑問:「為什麼我要來參與?」
不久前我做了一篇小論文,主題是「社會運動與集會、結社的關聯」。而在我實際去採訪某些團體時,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何來參與,他們就只是參與而已。
這和我想像中的參與截然不同,我腦中對參與的印象是有著熱情、抱負的,而不是因為無所事事才來「參一腳」。從我的採訪看來,許多人並未實踐「參與」這個詞中真正的涵義。西方有句俗諺:「一個人不行,就兩個人;兩個人不行,就三個人。」很多人常常將它掛在嘴邊,但卻不知若來了個無心參與的人,事情只會事倍功半罷了。
從小我就積極的參與許多公共、團體事務,有喜歡的,也有不喜歡的。而現在想起來也覺得有些可恥。我參與喜歡的事物可以助長大家的氣勢,但參加不喜歡的反而拖累了那些對這件事物有著極大熱情的人。
參與,是件好事,但是要抱有一顆熱忱的心去參與,即便你只是其中的小小配角,你也是成功的一個元素,並獲得無上的榮譽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