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弔唁"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言:

聽完《死者已矣,請讓生者安息》音頻後當然會有所感,沒錯,我們應該體諒喪親者,他們已經很難過,很慌亂了…問題是:如果你是個弔唁者,你應該也怕自己的無心或自以為的好心,有可能讓喪親者更加難過,或者加重他們的負擔,但,究竟怎麼說怎麼做較為適當呢?
如果你曾弔唁過,大概都會知道:不說點什麼好像怪怪的;可是,說了,又怕自己說錯話,真的是不容易啊!可是又避不掉!

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吊唁是表達對失去親友者的哀悼和慰問的行為,需要嚴肅、謹慎和尊重。以下是一些吊唁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 選擇合適的時間和方式:吊唁應該在合適的時間進行(一般是在失去親友後的幾天內)。吊唁的方式可以是寫信、發簡訊、打電話、親自前往等。
2. 表達真摯的哀悼:在吊唁中,應該表達真摯的哀悼之情,表達自己的關切和支持。可以用簡單的話語表示對逝者和家屬的慰問,但是不要過於矯揉造作或者冷漠。
3. 注意用詞和表達方式:吊唁應該用溫暖、體貼的語言,避免使用冷峻、無情或冒犯性的用詞。同時,應該注意自己的語調和表情。
4. 謹慎提及逝者:如果要提及逝者,應該避免談論敏感的話題或者觸及到家屬的痛處。同時,應該避免說出令人不快或負面的評價。
5. 尊重家屬的感受:在吊唁中,應該尊重家屬的感受和需求。如果家屬不願意談論逝者,應該停止談論,轉換話題。同時,也應該尊重家屬的信仰和習俗,不要做出不適當的舉動或言語。

在表達哀悼和用詞方面

三不要

1. 不要陳腔爛調:「我了解你的感受……」、「你好勇敢,如果是我的話一定……」;「你要節哀!」「時間可以治癒創傷。」
2. 不要問喪親者無法或難以回答的問題:像前文中逼問喪親者原因就是大忌。
3. 不要閃避不提:有一些人認為最好不要談到死亡的事較好,每次當事人談及時,就故意轉移話題,或許是好意,但是卻可能喪失讓當事者抒發悲痛的機會。

三要

1. 要真誠:沒話說就別說話,可以陪伴他做些事。有時候一個真誠的擁抱或握手,都能讓對方知道你對他的支持和鼓勵。
2. 要自然:一如往常的和當事人講話,不用把他當成特別的人,熟悉而安全的環境才能給他最好的安全感和後盾支撐。
3. 要傾聽:對方想傾訴時,安靜的聽她說,如若認識逝者,很自然的談起你知道逝者的優點和長處…,並同理喪親者的描述和追念…。

結論

總之,吊唁是一個嚴肅而尊重的行為,需要慎重因應,以表達對逝者和家屬的慰問和支持

後記

最不願參加的大概就是弔唁了,好像怎麼做都是怪怪的,但因每次的時間都不長,因此沒有較深入的了解如何因應的問題,聽完《死者已矣,請讓生者安息》音頻,原來不當的做法會引起喪親者更深的傷痛,所以也給自己提了個醒,既逃避不了(而且將愈益頻繁)。那就把握住上述原則去面對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音頻的內容竟然可以是選一本書,然後念出自己最有感的一小段。 這天聽的內容是:作家的么弟,英俊,聰明,人緣甚佳,開朗,活潑,功課也好,一路從建中,台大…,人人讚揚,人人喜歡的一個年輕人,沒人知道他有什麼問題,也沒人認為他會出什麼事…然後,他突然就自殺了。家人錯愕,不解,慌亂…,痛至心扉,因為沒人知道發
無意間接撞了梯 跟小琴提及:可能得去找醫生看看了。上星期某天手裡拿了杯咖啡,穿著室內拖,準備上樓用電腦,不知怎的拖鞋的頭竟然勾到樓梯板,人一個踉蹌,咖啡倒了一半,人也差點跌倒。在樓上的小琴忙問怎麼了,邊下樓來查看…,接著拿抹布來擦拭倒在樓梯上的咖啡…。我也找了條抹布幫忙擦了一些,站起來後,發現右腳小
與老婆邀其好友聚餐,好友提及她老公前幾天接到前同事女兒的簡訊,提及好勝心強的同事,在新職場過得很不愉快,簡訊問女兒:「媽媽過得很痛苦,好想走了,好嗎?」她的回復是:「媽媽,如果你覺得痛苦,那你就走吧。」(還截圖給好友的老公看)並提到:她媽媽已經跳樓走了。希望以後不要再聯繫…並就此關掉聯繫管道… 我們
六點,天有點亮了,出門散步邊聽音頻。受訪者是傅月庵,節目時間只有兩分多一點點,標題有點吸引人:「看書才能把書的靈魂釋放出來。」嗯,這個好,但這麼短的時間能談什麼呢? 音頻中,開頭是音樂,音樂的旋律優美好聽。傅月庵提到遵醫矚每晚九點左右上床,凌晨三點左右就醒了。醒了就無法入眠,以前都是坐到電腦前東看看
前言 有位球友(七十多歲了)提及去上瑜珈,「班上年紀我最大,我才不管人家會不會覺得我有點怪;認為我年紀那麼大了,還來上……」(你說她有沒有顧慮別人的眼光呢?) 楊月娥照顧臥床的親人長達十餘年,盡心盡力,因為她也怕別人說三道四,覺得父母曾經那麼辛苦的扶養他們,結果好像沒得到應有的照顧… 友人提到自己為
金庸小說中的令狐沖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之前寫過數篇有關煩惱的文章,提到煩惱是自找罪受的無聊行為。並提及:察覺自己的痛,對黑熊訴說委屈可稍解內心的煩惱。 行為看似放蕩不羈,實則內心重情重義的他,遭遇青梅竹馬,用情至深的小師妹移情別戀時,他是怎麼想的?他的悲他的痛他的傷他的苦……我們要如何安慰他?有可
音頻的內容竟然可以是選一本書,然後念出自己最有感的一小段。 這天聽的內容是:作家的么弟,英俊,聰明,人緣甚佳,開朗,活潑,功課也好,一路從建中,台大…,人人讚揚,人人喜歡的一個年輕人,沒人知道他有什麼問題,也沒人認為他會出什麼事…然後,他突然就自殺了。家人錯愕,不解,慌亂…,痛至心扉,因為沒人知道發
無意間接撞了梯 跟小琴提及:可能得去找醫生看看了。上星期某天手裡拿了杯咖啡,穿著室內拖,準備上樓用電腦,不知怎的拖鞋的頭竟然勾到樓梯板,人一個踉蹌,咖啡倒了一半,人也差點跌倒。在樓上的小琴忙問怎麼了,邊下樓來查看…,接著拿抹布來擦拭倒在樓梯上的咖啡…。我也找了條抹布幫忙擦了一些,站起來後,發現右腳小
與老婆邀其好友聚餐,好友提及她老公前幾天接到前同事女兒的簡訊,提及好勝心強的同事,在新職場過得很不愉快,簡訊問女兒:「媽媽過得很痛苦,好想走了,好嗎?」她的回復是:「媽媽,如果你覺得痛苦,那你就走吧。」(還截圖給好友的老公看)並提到:她媽媽已經跳樓走了。希望以後不要再聯繫…並就此關掉聯繫管道… 我們
六點,天有點亮了,出門散步邊聽音頻。受訪者是傅月庵,節目時間只有兩分多一點點,標題有點吸引人:「看書才能把書的靈魂釋放出來。」嗯,這個好,但這麼短的時間能談什麼呢? 音頻中,開頭是音樂,音樂的旋律優美好聽。傅月庵提到遵醫矚每晚九點左右上床,凌晨三點左右就醒了。醒了就無法入眠,以前都是坐到電腦前東看看
前言 有位球友(七十多歲了)提及去上瑜珈,「班上年紀我最大,我才不管人家會不會覺得我有點怪;認為我年紀那麼大了,還來上……」(你說她有沒有顧慮別人的眼光呢?) 楊月娥照顧臥床的親人長達十餘年,盡心盡力,因為她也怕別人說三道四,覺得父母曾經那麼辛苦的扶養他們,結果好像沒得到應有的照顧… 友人提到自己為
金庸小說中的令狐沖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之前寫過數篇有關煩惱的文章,提到煩惱是自找罪受的無聊行為。並提及:察覺自己的痛,對黑熊訴說委屈可稍解內心的煩惱。 行為看似放蕩不羈,實則內心重情重義的他,遭遇青梅竹馬,用情至深的小師妹移情別戀時,他是怎麼想的?他的悲他的痛他的傷他的苦……我們要如何安慰他?有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親友去世是一個令人心碎和痛苦的事件。在這樣的時刻,除了哀悼和懷念逝者以外,許多文化和傳統還會有一些禁忌和習俗,旨在表達對逝者的尊重,並幫助生者在悲痛中找到安慰。以下將探討一些與「親友去世禁忌」相關的觀念和行為。 一、喪禮的禁忌 在許多文化中,喪禮是表達對逝者尊重的重要儀式,因此有些禁忌需要遵循。
Thumbnail
最近這段時間收到身邊一些朋友親人過世的訊息,當下覺得很惋惜,想要給出關心和安慰,卻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即使內心有很多想說的、想表達的,但在肚子裡面轉了幾圈後也只能打出「節哀」兩個字。 這次在把「節哀」兩個字打出去的時候,我就感覺非常不對。這兩個字真的有想把我要表達的關心和支持傳遞出去嗎?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家人過世後怎麼做?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
你是否曾聽過追思會?不管是在電影裡或是新聞上都曾出現過的追思會,到底跟告別式差在哪裡呢?追思會是什麼?人人都可以辦追思會嗎?參加追思會有禁忌嗎? 什麼是追思會? 追思會的目的是讓生者感謝是者生前所做的付出及貢獻,讓生者了解到逝者生前對他們的愛護及照顧,並為逝者的人生畫下完美的句點。追思會不僅限於
Thumbnail
喪禮是辦給在世的親友看的還是真的對死者有幫助?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哀思與懷念的時刻,面對親人離世的痛苦,我們常常在尋找各種方式,以表達對於逝去親人的深切思念與尊重。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祭拜是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尤其是在親人往生未滿一周年這一時期,需格外注意儀式與禮節,以確保我們的追思之情得以妥善傳達,同時也為往生者的靈魂帶來安慰與祝福。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親友去世是一個令人心碎和痛苦的事件。在這樣的時刻,除了哀悼和懷念逝者以外,許多文化和傳統還會有一些禁忌和習俗,旨在表達對逝者的尊重,並幫助生者在悲痛中找到安慰。以下將探討一些與「親友去世禁忌」相關的觀念和行為。 一、喪禮的禁忌 在許多文化中,喪禮是表達對逝者尊重的重要儀式,因此有些禁忌需要遵循。
Thumbnail
最近這段時間收到身邊一些朋友親人過世的訊息,當下覺得很惋惜,想要給出關心和安慰,卻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即使內心有很多想說的、想表達的,但在肚子裡面轉了幾圈後也只能打出「節哀」兩個字。 這次在把「節哀」兩個字打出去的時候,我就感覺非常不對。這兩個字真的有想把我要表達的關心和支持傳遞出去嗎?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家人過世後怎麼做?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
你是否曾聽過追思會?不管是在電影裡或是新聞上都曾出現過的追思會,到底跟告別式差在哪裡呢?追思會是什麼?人人都可以辦追思會嗎?參加追思會有禁忌嗎? 什麼是追思會? 追思會的目的是讓生者感謝是者生前所做的付出及貢獻,讓生者了解到逝者生前對他們的愛護及照顧,並為逝者的人生畫下完美的句點。追思會不僅限於
Thumbnail
喪禮是辦給在世的親友看的還是真的對死者有幫助?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哀思與懷念的時刻,面對親人離世的痛苦,我們常常在尋找各種方式,以表達對於逝去親人的深切思念與尊重。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祭拜是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尤其是在親人往生未滿一周年這一時期,需格外注意儀式與禮節,以確保我們的追思之情得以妥善傳達,同時也為往生者的靈魂帶來安慰與祝福。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