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喜歡看圖,不喜歡看文章?AI時代,文章配圖表才能吸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也是一種認知偏誤,有用的文字資訊在你眼前冗長排列,搞不好是你的致富密碼,但你的大腦逃避不想看,看了在三天後也已經忘掉90%。但如果有人精心設計圖表,那你就有可能還記得65%。
這叫做「圖片優勢效應」(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沒辦法,人類發明文字還不到一萬年,很長一段時間只有貴族跟地主家庭能學習文字,許多部落在一兩百年前還沒有文字。以前會唸書的人就能得到一些權力,現在呢?如果不知道如何善用影像,你貼的東西在IG、抖音與臉書可能就很少人看。
人類本來就是視覺的動物,大腦經手的資訊,有90%是以圖像傳輸,其他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等等只佔了10%。如果只以文字傳輸資訊,就會有很多大腦吸收資訊的潛能被浪費了。
有學者說,大腦處理圖片資訊的速度,是文字的60000倍。也就是說,看圖片相對輕鬆,看到美照還會心情愉悅。如果在投影片上看到一排密密麻麻的字,大腦馬上喊累。當你看到犀牛或河馬向你衝過來,你的大腦馬上可以意識到要趕快逃。但如果沒有看到猛獸,然後眼前有個大螢幕打出「犀牛河馬來了趕快逃喔!」,以人類的反應速度大概就來不及了。
文字資訊在吸收後一小時就已經忘掉一半,所以好的教材要善用圖像來說明,才能幫忙記憶重點。圖表最好也別太複雜,簡單的線條加上小圖最好。有時自己手繪的圖像說明雖然有點醜,對增強記憶也還是有用。現在有許多AI工作幫助做圖,要做圖表或文配圖的門檻已經大幅降低。
「圖片優勢效應」也說明好好設計個商標或LOGO對企業的重要性。如果以文字提及企業名稱,有10%會被短暫記憶,圖像LOGO可能是35%,文字+LOGO更可提升到65%。
所以啦,有人說,文字配圖可以得到比較多讚,這未必是臉書刻意提高觸及,而是人類大腦本來就比較喜歡看圖、不喜歡看太多文字。圖像比文字有30倍的機率被注意到,當現代人類因為資訊過載,注意力通常只能停留6-8秒時,圖像的渲染力量會比純文字大多了。
人類大腦比較容易記得人臉,比較容易記得室內的場景,這可能也是演化的需求,我們要記得有互動的人、要記得家具跟私房錢擺在哪裡。人名就常記不住,戶外的自然風景也比較難留下印象。
還有個重要訣竅是:單純背景留白的人臉比較難記,跟著某個場景一起拍照會讓人比較有印象。國外有專門的書在講這些網路行銷技巧,不曉得愛莉莎莎的課有沒有提到這些?用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去搜尋,還可以找到更多有用資訊喔。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498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一般小市民的立場,抗拒informed citizenry的積極角色,才是符合自身利益的理性思考。有太多研究證實人類大腦的能力有限,暴露在太多資訊底下,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與決策能力,搞不好會讓我們工作不順、家庭遇到挫折。瞭解PM2.5的來源、地形與風向的影響,對增加收入有幫助嗎?通常沒有。
網際網路興起後,人們對於政治新聞「選擇性接觸」的問題更加嚴重。有四分之一的人幾乎只仰賴單一觀點的新聞來源。學者認為,美國新聞媒體為了爭奪特定政治族群的市場,內容越來越不追求中立客觀。於是,當我們熱烈擁抱網路世界時,臉書、推特等網站,悄悄地讓我們因為政治意見而分化成不同的群體,然後彼此看不起。
在情緒與選擇性接觸的研究裡,主要研究的是「憤怒」(angry)、「害怕」(fear)以及「焦慮」(anxiety)。翻了一些文獻,學者大致上的共識是:憤怒,是讓讀者視野變窄、並積極分享的主要原因。形塑目前網路政治言論基本風貌的,是「焦慮」。
「選擇性接觸」造成典範轉移,讓「弱媒體效應」(weak media effects)成為主流。不過,選擇性接觸的理論,並不是一直都被學界廣為接受,但有時風向又會轉回「強媒體效應」。比如說,是「中天創造韓流」,還是「韓流帶動中天」,兩個方向的論述,都可以找到各自的依據,學界或民間都可以辯很久。
曾經有段時間,經濟學等學科會假設每個人都是個「理性主體」(rational agent),可以理性地蒐集資訊,結合自己的喜好,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決策。但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大腦一點也不理性,在推理過程中會努力蒐集自己喜歡的資訊,在偏差的資訊累積下,來達到自己喜歡(desired)的結論。
「認知失調」是Festinger在1957年提出的創見,是二十世紀心理學領域影響力最大的理論,引發數千篇相關的科學文獻。簡言之,如果兩個有相關的認知是不一致的,就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感(uncomfortable)。當事人為了減少認知不協調,會嘗試避免接觸到某些訊息,或嘗試改變自己對某些事物的認知。
在一般小市民的立場,抗拒informed citizenry的積極角色,才是符合自身利益的理性思考。有太多研究證實人類大腦的能力有限,暴露在太多資訊底下,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與決策能力,搞不好會讓我們工作不順、家庭遇到挫折。瞭解PM2.5的來源、地形與風向的影響,對增加收入有幫助嗎?通常沒有。
網際網路興起後,人們對於政治新聞「選擇性接觸」的問題更加嚴重。有四分之一的人幾乎只仰賴單一觀點的新聞來源。學者認為,美國新聞媒體為了爭奪特定政治族群的市場,內容越來越不追求中立客觀。於是,當我們熱烈擁抱網路世界時,臉書、推特等網站,悄悄地讓我們因為政治意見而分化成不同的群體,然後彼此看不起。
在情緒與選擇性接觸的研究裡,主要研究的是「憤怒」(angry)、「害怕」(fear)以及「焦慮」(anxiety)。翻了一些文獻,學者大致上的共識是:憤怒,是讓讀者視野變窄、並積極分享的主要原因。形塑目前網路政治言論基本風貌的,是「焦慮」。
「選擇性接觸」造成典範轉移,讓「弱媒體效應」(weak media effects)成為主流。不過,選擇性接觸的理論,並不是一直都被學界廣為接受,但有時風向又會轉回「強媒體效應」。比如說,是「中天創造韓流」,還是「韓流帶動中天」,兩個方向的論述,都可以找到各自的依據,學界或民間都可以辯很久。
曾經有段時間,經濟學等學科會假設每個人都是個「理性主體」(rational agent),可以理性地蒐集資訊,結合自己的喜好,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決策。但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大腦一點也不理性,在推理過程中會努力蒐集自己喜歡的資訊,在偏差的資訊累積下,來達到自己喜歡(desired)的結論。
「認知失調」是Festinger在1957年提出的創見,是二十世紀心理學領域影響力最大的理論,引發數千篇相關的科學文獻。簡言之,如果兩個有相關的認知是不一致的,就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感(uncomfortable)。當事人為了減少認知不協調,會嘗試避免接觸到某些訊息,或嘗試改變自己對某些事物的認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很多年前看到關於左右腦學習的差異分享,大意是右腦掌管圖像,若是右腦較為發達的人學習方式是透過圖像記憶,對於畫面有比較高的敏感度,學習的方式是透過圖案或畫面來喚醒細節。而左腦發達的人對於文字及語言較為擅長,學習上會將內容轉為自己能記住的語言或邏輯
《Look Again》的第8頁提到,大腦具有一種特性: 當遇到讓你感到驚訝或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時,你會做出強烈反應。 反之,若所有事情都可預測, 大腦的反應會變得遲鈍,甚至接近休眠狀態。 這表示你已經「習慣化」了那種情境。 舉例來說,當學生剛開始接觸學術論文時,
Thumbnail
電影《露西》裡提及,一般人只開發了 10% 大腦,還有 90% 未使用的潛能,概念聽起來好像很合理,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迷思!對一般大眾來說,腦科學可說是超級複雜的知識,但在《打破大腦偽科學》一書中,透過腦科學專家漢寧.貝克淺白的說明與舉例,讓非專業的我們,得以輕鬆窺探腦科學在生活中的迷思與解答。
Thumbnail
人之於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會思考,而對於人類而言,記憶是思考的基礎,是思考的載體,如果沒有記憶本身,那人類又如何思考,如何從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失去記憶=失去思考能力+情感交流的能力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索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大腦如何處理訊息。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多厲害嗎?』
Thumbnail
十二、給畫面,厲害的腦補 一開始,請先告訴自己:「我絕對不會看到彩色大象從後面走過。」 接下來,進入主題。 嚴格來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比AI要強。最少,在「腦補畫面」這一塊,絕對遠超目前的人工智能。 人類的大腦其實很厲害,超愛腦補生成各種畫面,有點兒像俗語所謂:「說風就是雨」、或是台語俗諺的:
Thumbnail
六、圖像式思考、圖像式演說很好用 跟提筆寫作一樣,演說前要立大綱,只是,這大綱是用文字敘述還是以圖像呈現? 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一幅圖像能記得的內容,絕對比一篇文字多。把要講述的大綱用一幅幅圖像記在腦海裡,還可以在心理圖像中配上關鍵詞,就能讓人侃侃而談。依照心理圖像的放大縮小、自動生成遠、中、近
Thumbnail
在今天的世界裡,資訊太多了,這讓我們閱讀的方式都改變了。 大家不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而是用眼睛快速掃過文字。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在讀的時候,不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去認,而是把一個單字當成一個整體來看。 單字的開頭和結尾特別重要,中間的字母即使亂了點,大多數人還是看得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很多年前看到關於左右腦學習的差異分享,大意是右腦掌管圖像,若是右腦較為發達的人學習方式是透過圖像記憶,對於畫面有比較高的敏感度,學習的方式是透過圖案或畫面來喚醒細節。而左腦發達的人對於文字及語言較為擅長,學習上會將內容轉為自己能記住的語言或邏輯
《Look Again》的第8頁提到,大腦具有一種特性: 當遇到讓你感到驚訝或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時,你會做出強烈反應。 反之,若所有事情都可預測, 大腦的反應會變得遲鈍,甚至接近休眠狀態。 這表示你已經「習慣化」了那種情境。 舉例來說,當學生剛開始接觸學術論文時,
Thumbnail
電影《露西》裡提及,一般人只開發了 10% 大腦,還有 90% 未使用的潛能,概念聽起來好像很合理,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迷思!對一般大眾來說,腦科學可說是超級複雜的知識,但在《打破大腦偽科學》一書中,透過腦科學專家漢寧.貝克淺白的說明與舉例,讓非專業的我們,得以輕鬆窺探腦科學在生活中的迷思與解答。
Thumbnail
人之於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會思考,而對於人類而言,記憶是思考的基礎,是思考的載體,如果沒有記憶本身,那人類又如何思考,如何從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失去記憶=失去思考能力+情感交流的能力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索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大腦如何處理訊息。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多厲害嗎?』
Thumbnail
十二、給畫面,厲害的腦補 一開始,請先告訴自己:「我絕對不會看到彩色大象從後面走過。」 接下來,進入主題。 嚴格來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比AI要強。最少,在「腦補畫面」這一塊,絕對遠超目前的人工智能。 人類的大腦其實很厲害,超愛腦補生成各種畫面,有點兒像俗語所謂:「說風就是雨」、或是台語俗諺的:
Thumbnail
六、圖像式思考、圖像式演說很好用 跟提筆寫作一樣,演說前要立大綱,只是,這大綱是用文字敘述還是以圖像呈現? 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一幅圖像能記得的內容,絕對比一篇文字多。把要講述的大綱用一幅幅圖像記在腦海裡,還可以在心理圖像中配上關鍵詞,就能讓人侃侃而談。依照心理圖像的放大縮小、自動生成遠、中、近
Thumbnail
在今天的世界裡,資訊太多了,這讓我們閱讀的方式都改變了。 大家不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而是用眼睛快速掃過文字。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在讀的時候,不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去認,而是把一個單字當成一個整體來看。 單字的開頭和結尾特別重要,中間的字母即使亂了點,大多數人還是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