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2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經典覆讀|90年代的台北男女縮影,傷心咖啡店之歌

|那盈淚欲滴的“心”,擁抱多少追求自由的破碎靈魂
第一次讀傷心咖啡店之歌,是我小學的時候。
我記得媽媽那時加入了讀書會,基本上我的書單就是跟著他們的讀書會走的。所以傷心咖啡店之歌,以我的年紀來說,來得有點早。但也因為如此,我前前後後看了至少20遍。這本被我翻爛的書,至今都還留在我的書架上,直到前幾天盤點書架上的書時,才又將這本已經書封泛黃,封皮被翻得搖搖欲墜的小說拿出來,拿下來的那一刻,突然有股熟悉的感覺朝我湧來,我想那就是馬蒂第一次看見傷心咖啡店時,那個被藍色招牌的光芒擁抱的感覺。
我心中的傷心咖啡店,歇業許久後重新被點亮了招牌。
傷心咖啡店之歌,對我來說就是在描寫一群對自由擁有渴望及反思的都會男女,在尋找自由的出口的故事。
故事情節從一個平凡的30歲無業女子馬蒂為主展開。馬蒂在有一天參加完大學同學婚禮,得知大學時期男友過世,又加上對自己人生毫無目的與期待的情況下,走進一間名為“傷心”的咖啡店裡,因緣際會認識了一群好友小葉、吉兒、素園、藤條、海安,這幾位好友在傷心咖啡店裡相識、在對方的人生理短暫交織、並且針對人生意義、自由、價值觀等有著各自的答辯。
薩賓娜,要為你自己的感覺而活
主角馬蒂的英文名字是Sabina, 在書的前幾章描寫馬蒂學生生活時,大學時的男友傑森常對她說「薩賓娜,要為你自己的感覺而活」 ,從此這句話一直盤踞在馬蒂的心裡。
耐人尋味的是,米拉昆德拉的經典《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裡也有薩賓娜,只是這個薩賓娜,有著孤獨的吸引力,自由、獨特、討厭媚俗,真真實實地為自己而活。或許作者安排這個巧合,就是預示著馬蒂所追求的,就是像薩賓娜這樣活著。這樣的巧合讓我不禁想以米蘭昆德拉針對“媚俗”這一詞與馬蒂與書中她扮演的角色做連結。
媚俗是一種專制?
Kitsch,中文一般翻譯為「媚俗」,是十九世紀出現的德文字,起初是用來評論藝術品的貶意詞,形容為迎合大眾口味、粗製濫造的藝術作品。後來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擴闊其意,將它應用到政治、美好生活中。
「媚俗的源頭,是對存在(『存在』也可以理解成『事物』)的全盤認同。」--- 米拉昆德拉
在書中,主角馬蒂對自己目前為止的人生非常不滿,渴望不在乎他人眼光、追求自由,但實際上卻逃不出“媚俗”的枷鎖:例如照著社會的標準劇本走,小小脫軌於社會時,會燃起強大的不安感和罪惡感。
梁文道解釋過米蘭昆德拉何故把媚俗形容大眾的情緒,他說:
『媚俗』無非就是一種情緒的專制。這種專制的重點不在於控制人民的行為,也不在於控制每個人的思想,而在於控制他們的情緒。以正義和正確之名,它要求大家必須在恰當的場合表達出恰當的情緒,哪怕那些表達有點違心或矯揉造作。
我們的日常生活不乏常見「媚俗」的例子,譬如當提起初戀的回憶,我們就會預設那必然充滿著遺憾美,自動過濾當中不愉快的經歷,亦不會想到初戀對於某些人來言可以意味著不堪回首的過去。媚俗會將人類存在本質上無法接受的一切事物都排除在它的視野之外。
其實馬蒂,也代表著社會中佔據多數的我們,因為從小被社會上的“媚俗”制約,像是,有聰明的頭腦就不能浪費,反之,更需要為世界有所貢獻,或是假如今天沒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或深份,就負有強夜罪惡感;有著「女性到了年紀結了婚,是一種讓家人放心」的想法。但卻在心底深處的某一塊,深深知道自己並沒有愛這個人需要到結婚,或者就算聰明或許也胸無大志、找不到人生目標,更遑論想對社會有貢獻了。
而我們不可能完全擺脫「媚俗」。正如米蘭昆德拉所說:「因為我們當中沒有任何人是超人,也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媚俗。不論我們如何輕衊媚俗,媚俗終歸是人類境況的一部分。」
自戀者的孤獨
在書裡的另一位主角海安,根據作者形容,是「上帝一定是用盡所有對人世的眷戀」才創造出樣美麗的人。作為一個「 無可救藥的唯我主義 」者,以及高富帥的人生勝利組,海安享受著眾人的愛慕、奉獻,偶爾用身體、或是讀了很多書的才智予以回報。但其實在看似瀟灑的外表下,他一直在追尋一個早就消失的影子-他夭折於襁褓中的雙胞胎哥哥海寧。
海安的角色設定很貼近希臘神話裡的納西瑟斯 Narcissus:一個被自己的美貌溺死的美少年,也是自戀型人格(narcissism)這個字的來由。
根據神話,納西瑟斯是河神刻菲索斯與水澤神女利里俄珀之子。納西瑟斯出生後,利里俄珀向著名的預言家提瑞西阿斯詢問自己兒子的命運。提瑞西阿斯說,納西瑟斯只要不看到自己的臉,就能得長壽。因此,儘管納西瑟斯長大後成為全希臘最俊美的男子,他卻從不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
圖片來源:網路
納西瑟斯的美貌讓全希臘的女性為之傾倒,但他對所有前來求愛的女人都無動於衷。後來掌管赫利孔山的仙女厄科(echo)也被他的美貌迷住,陷入對他的愛情無法自拔。納西瑟斯對厄科的求愛也同樣加以拒絕,導致厄科傷心而死,只留下聲音迴蕩在山谷之間(厄科的名字Ἠχώ意為回聲)。被他拒絕的女子們都要求復仇女神涅墨西斯懲罰納西瑟斯。涅墨西斯同意了她們的請求。一次納西瑟斯打獵歸來時,在池水中看見了自己俊美的臉。他於是愛上了自己的倒影,無法從池塘邊離開,終於憔悴而死。這樣就實現了提瑞西阿斯在他幼年時所作出的預言。在納西瑟斯死去的地方生出了一株水仙花。
古希臘對後世考古學有許多貢獻的旅行家保薩尼阿斯提到了納西瑟斯神話的另一個版本。在這個版本中,納西瑟斯的死與厄科並沒有關係,而是與他同樣美麗的孿生姐姐有關。納西瑟斯深愛著姐姐,但後者卻早死,令他悲痛異常。當他在水塘中看到自己的倒影時,便以為是姐姐,不忍離去,終致死亡。
看似最自由、不羈,擁有獲得世俗定義“自由的條件”的海安,一直在尋找自己不存在的影子,我們都迷戀瀟灑和不羈,但是在狂放的背後,竟看不見那最冷的孤獨。
獻給集體行動,麻木不仁的工作者們的搖滾悲歌
貫穿整個小說,也是馬蒂第一次走進傷心咖啡店裡頭第一次播放的曲目:Pink Floyd 於1979年發表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後來在大家出遊時被小葉選為『傷心咖啡店之歌』,這首歌是在描述「為人師者」醜陋的嘴臉,還有失敗的教育。歌中暗指現代的學校教育像一座工廠,在工廠中,老師們最重要的工作是「管理」好學生,而不是真的想要教會他們什麼。直指僵化的教育是一座高牆,將學生隔絕在真實世界中,老師們也只是高牆裡一塊塊的磚頭,只是集體行動,麻木不仁的工作者,使用人海戰術來阻止學生突破高牆。像是在暗示著這個社會的盲目機械化生活,在城市裡大家都被同化成一樣的個體,阻止著人們一但有了自我意識,便會衝破高牆做出脫軌行為的意味。
自由,真的存在嗎?
這次重新讀傷心咖啡店之歌,讓我突然發現,這本小說對我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關於自由
書裡對自由的探討,雖然引用了許多哲學家的觀點來做激辯和論述,但由對於“自由”作為主要問題的出發點,到最後回到現實層面後,會發現是沒有正確答案的。
在書中吉兒對自由的觀點或許最能貼近作者在書中想表達的意思:
自由來自愛。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愛,還包括對理想的一切追求。當你心中燃起那種火一樣的熱情,在自己的意志驅動下,全心全意,不顧一切阻礙去追求,別人非難你,不怕;環境阻撓你,不怕;因為你已經完全忠於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
“自由“是存在主義討混的重點之一,本來就有兩個思想的線路:一是從自由到選擇,到責任。另一種是從荒謬到荒廢,到虛無。二者皆是對生命意義的追問。
生命的意義
而馬蒂在最後,在馬達加斯加的山頂上領悟了:
生命的意義不在追求答案,答案只是另一個答案的問題,生命在於去體會與經歷。不管生活在哪裡。
繁華大都會如台北,人們活在資訊爆炸人口爆炸的痛苦與痛快之中,這是台北的滋味、台北的課題。活在荊棘叢林中的安坦德羅人,他們的生命舒緩延滯,享有接近動物的自由,卻也受限於缺乏文明的困苦,這是遊牧的滋味,也是他們的課題。
或許成長、生活在台北的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是破碎的,也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被他人眼光和世俗標準折磨著,但是,我們如何在生命中做出一個個選擇,要如何體驗人生、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不論我們在哪裡,一定都會有遺憾和不甘,但就是因爲不論在哪都有遺憾和課題,我們才得以在生活中不斷發問、並試著藉由活著,累積經驗後得到屬於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媚俗的答案。
書本資訊
傷心咖啡店之歌
初版發行日期: 1996 年
九歌出版社
作者: 朱少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