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2 未來的產業
人類一整個生活方式隨著經濟衰頹得調整,而且Denise認為因過度消費而產生的行業是不可能再興盛。生活品質會走向更細膩更精神層次,而非不斷汰舊換新的物質層面。環保產業是個趨勢,多功能合一但品質高是個趨勢,手工手作的器材也會是趨勢。
生活要做調整。高收費的幼稚園,隨著過度盛行的安親班沒落的衝擊一樣要收斂。沒時間陪小孩的家長,如今因為作三休四作二休六,沒錢但開始有時間,勢必會花更多時間跟孩子互動。現在的生活剩下什麼呢?我們不可能再走回頭路了。那種充滿加班,逐經濟而居的忙碌生活鐵定要告終結。那種將小孩都送進安親班教養的生活鐵定要告終結。
活得比較好的一群人會是本來就習慣物質不那麼重要的舊貧民,也是當今的新富人。貧與富已經差距不大,能過快樂知足生活的人才勝出。
而錢花在刀口上,卻不會讓我們回到過去使用廉價黑心商品的年代,我們早已經被過去那些毒奶毒玩具給嚇怕,今後會追求價廉物美的物品。人們不能再以賺更多利潤為為生意要務,而得把高附加價值當成必要的附加。既然這是一個價廉質高的社會,人們互相以服務需求為要,我們自然也不必追求高利潤的不當回饋。回到有貢獻有服務就有收入,再去交換別人的價廉的高品質服務。
Denise是天真嗎?不,我認為我是一個趨勢學家(而像我這樣的趨勢學生活家恐怕大有人在喔!早就有人變成樂活一族囉!)。這社會會邁向真正有內容的社會。這時代是人類美好生活的機會。
補充一則過度消費的案例,是一篇想必很多人也讀過的轉寄文章:德國的一張罰單。將它分成兩次貼在回應下面。''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值得我們深思。
※12-05-1 無意識的vs覺醒
你是無意識的或者覺醒的呢?
抱怨的世界代表我們在無意識狀態居多。因為我們想的都是別人的錯。這個別人有時是親子關係中的青少年/父母,有時是親愛的伴侶老婆/老公,更多時候是老闆/上司,目前在台灣主要是政府/在野黨。
更精細的無意識是不滿足。雖然好像是沒有抱怨對象。
※12-04-1 電腦駭客猖獗
電腦病毒這兩天有點猖獗,上網正在回覆時就掛掉,得重開機,然後又不巧掛掉同一個回覆,已重開機好幾次,有時索幸關機休息。當然剛才我聽Sindy意見把經常保持連線狀態的公益程式(癌症研究為主)已移除,據說會有駭客順便趁上網連線隨時侵入,這兩天真的情況很嚴重。也決定把某些程式移除掉。但如果各位朋友發現網誌都沒動靜,可能就是電腦送修了。
晨吃完早餐,先準備踩踩樂包裝,然後下午再去郵局寄出。(因為sindy下午有胡琴課,Megan會寄在我們家,我想帶她出去走走)。
最近很巧,經驗親子問題、也讀到與聽到親子困擾、也看到觀察到親子關係的美妙與迷思。不,當然不是現在才看到,而是之前多感受到父母為子女煩惱,最近感受到較多子女的心情。
然後書籍讀完精采的《做孩子的心靈導師》,剛讀覺得還是有點不順的感覺,要父母在生活中這樣跟孩子互動,有那麼點卡卡的。後來發現可以自己設計啊!同時畢竟是父母要先心靈成長,才能在生活中安排那樣的無形中的引導。這本兒童用的源自於《福至心靈》,感覺兒童版的比成人版精采喔!或許是要指導孩子的得從心做起,因此寫得更深入透澈,發現對成人的成長也很有幫助。
作者提到的上帝,在運用時並不一定要以上帝出發,而可視各個家庭是否有哪種宗教信仰來調整。
接著又續讀之前讀了1/3《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剛好也看到角色扮演那章中提到父母與孩子。成人扮演父母角色的不易拔除,因此造成親子關係的衝突來源。但是這幾乎是全天下父母的現象,因為親子衝突在高年級以及青少年之後是永恆的主題。明明每個父母都有過這樣的青春期,照理說會了解孩子,但每個時代的孩子總是會推陳出新地做些以往父母不曾經驗的叛逆,讓深陷父母角色的成人失去同理心。不過,這正是太認同角色會產生的問題。
每一個曾經對父母不滿的孩子,成為父母之後,極力改善,卻還是發現自己被孩子不滿。
想了解孩子卻被拒絕在門外,想自由卻被父母關心,關心中永遠有擔心與斥責。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