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我的鞋、帽、包,接下來,就是5月居家整理任務的最後一部分,亦是我最不想面對的、感覺極其苦惱的「衣服」一環。
清點:
衣服好多,就用照片呈現吧!
拖了幾天,每次一打開衣櫃,東瞧瞧,西看看,唯一能做的是立馬關上衣櫃門片,來個眼不見為淨,只想把自己龜縮成一隻睜眼瞎子。
沒辦法,光瞅著三大櫃子衣物,較之先前鞋、帽、包的整理,覺得那些根本算不上是什麼事了。
我思考了幾天,決定先分析自己為何會在這一關卡住。
是因為每件衣服都還能穿,心裡認為捨棄很可惜、好浪費嗎?
倘若是為這一緣由,老實說每次整理時多少都會有點兒在意,撫過那條版型佳的長洋裝想說減肥之後又能穿上,摸著無比保暖的毛衣想說寒流來襲就能穿;但我不是一個只要下決心、便說做就做的人嗎?不應該為了可惜或浪費這種理由,就讓自己裹足不前吧?
是害怕後續的轉贈或處理很麻煩嗎?
雖然怕浪費的話,完全可以幫衣物尋找下一位主人,但轉贈朋友還得徵詢其是否有需求,轉贈機構又要查看哪裡比較適合,並處理後續寄送的問題,過程實在繁瑣,假如我真的不想自找麻煩,直接打包送進垃圾車即可,簡直不要太好解決。
是因為將來還可能會穿嗎?
這的確是許多人「斷捨離」卡關的一大原因,抱持着「將來還可能會穿」的心態,似乎正是我目前遭遇到的困難。
我的退休計畫,是想擁有能走跳的腳,去過上旅居的生活。是以,我執行中的每日任務之一,就是運動。而這個運動的目的,除了維持健康之外,還附帶了減重的願望。
因為想旅居,考慮到世界各地的氣候不一,部分在炎熱的高雄穿不到,但寒冷地區所需的服裝好像得留著比較好;因為正在減重,之前已穿不了的衣服也許還能夠穿上,如果現在丟了,未來是不是得再買?
這麼一分析,才發現我當真陷入「囤積服裝」的輪迴當中。仔細思量,某些現在用不著的旅遊實用衣物,其實不是不能保留,但在數量方面需要適度調整;且為避免各種導致囤積的因素影響,最好藉由具體執行指標之訂定,來統一自己「斷捨離」的標準。
這個斷捨離的執行指標,有些人是訂出所需保留衣物的數量來篩選,也有人衡量「一段時間內未曾使用過的」,通常表示該物往後大概率不可能再被使用。如此一來,整理的目標更加精確,就能破除掉「將來還可能會穿」或「以後還能用到」的迷思。
一般而言,每個人所設定的「數量」或「時間段」沒有固定的標準,單視自身的生活習慣和實際情況,例如:使用頻率、家中空間大小、季節性等因素來自行調整。
因此,在我理清了自己的思緒之後,將依據目前生活的實際需要、現今的減重目標,以及未來的旅居生活需求,來訂立這一回的整理標準,以便好好執行我的服裝斷捨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