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思想實驗】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就在影響全球氣候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對海洋很陌生,一方面是文化,一方面是地理環境。而我們的地理環境又塑造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我們的教育長久以來也是以大陸觀的歷史在看待。
我們與海洋的距離,那巨大的鴻溝,其實不是在地理界線上,而是在心裡,一如廖鴻基老師所說:「我們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這樣的教育觀與生活認知,致使我們越來越只能看見事物的表象,越來越只能看見世界的表象這件事,又連帶的影響我們對於世界脈動的敏銳度。
我曾閱讀過《黑潮漂流》這本書,也曾看過廖鴻基老師乘坐一艘方筏在黑潮上漂流的影像紀錄,緩慢的流速卻被稱作是海上的高速公路,然而越安靜、越緩慢的與自己獨處,思緒卻愈發鮮明與清晰。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1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糖漬檸檬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15會員
206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越想要精確回應的結果,就越會被問題的根本給困住。
我們如何看待問題,就會影響我們如何解決問題。
重要的永遠不是對錯,因為對錯之分,會基於成長歷程中所接觸到的風土文化影響整個生命脈絡。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少一點道德批判,多一些吾日三省吾身。
知識都是有限的,我們都只是嘗試去做較佳的詮釋。
假若沒有嘗試定義,我們也只會迷失在模糊的邊界上,來回遊走擺盪。
越想要精確回應的結果,就越會被問題的根本給困住。
我們如何看待問題,就會影響我們如何解決問題。
重要的永遠不是對錯,因為對錯之分,會基於成長歷程中所接觸到的風土文化影響整個生命脈絡。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少一點道德批判,多一些吾日三省吾身。
知識都是有限的,我們都只是嘗試去做較佳的詮釋。
假若沒有嘗試定義,我們也只會迷失在模糊的邊界上,來回遊走擺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開動之前》紀錄片揭露遠洋漁工的不合理苦難與心痛,讓人思考享受美食背後的可能剝削。鏡頭中展現遠洋漁工在船上面臨的種種困境,期待透過提高大眾對這些議題的關注,減少這片大海和遠洋移工的傷痕。
Thumbnail
每當我心情悶悶的,自然會去尋找大自然的能量,聽聽海浪聲,激動忿忿不平的心情就會稍微舒緩,之後再去享用一個好吃的餐廳就可以降低許多覺得對世界上種種不公平,引起心中不平衡的狀態。 經歷了許多人性黑暗面,終於學會戴著鋒芒的善良處世,誤闖叢林的白兔已變灰兔,或許更能應對這個世界,不受傷。 用結果論的心情
Thumbnail
  每當在餐桌上大快朵頤地享用海鮮時,你是否有想過這些漁獲從何而來?這些漁獲的來源可能是殘酷的奴役?《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這部紀錄片以遠洋漁工的人權議題為主軸,紀錄遠洋漁工在產業中遭受的剝削狀況,並介紹了從遠洋捕撈到的漁獲如何成為一般大眾餐桌上的大餐的流程。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我們肯定沒少聽過吃魚有益健康,但假如我告訴你,有許多人因為這盤魚失去性命呢?聽起來很黑色幽默吧?那麼,這兩件事是怎麼被聯繫到一起的?《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這部紀錄片,告訴了我們答案。
紀錄片《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便以貼近真實的方式,呈現了一個深藏在全球漁業背後的動人故事,提醒我們餐桌上的每一餐背後,其實都有一群被忽略的人們在默默承受著辛酸與血淚。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讓我們踏上一場味蕾的冒險旅程,來到一個充滿匠心巧思與自然馨香的地方—島語自助餐。在這裡,每一口食物都像是精心編排的樂章,為你的味蕾奏出最純粹的自然旋律。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我們可以從一個地方的居民吃什麼,推敲該地的特色,例如靠海的地方漁產興盛,所以我們不會到山裡找好吃的海鮮;碼頭邊常有重口味又富含澱粉的美食,因為那是過去勞力階層補充能量的重要餐食。在外地討生活的遊子,時常說著想念「家鄉味」,其實想念的不僅僅是那道料理,而是那個飲食符碼背後所代表的地方風情與鄉土情懷。
Thumbnail
這週末連著兩天的午餐都在海邊野餐渡過,配著晴朗的海天一色、舒服的浪打聲,簡單的肉燥飯加燙青菜變得比什麼都美味啊。這個幾乎沒人的舒服海灘,沒有垃圾、沒有酒罐,只有一片舒暢!啊,我們這一家,骨子裡都有孤僻的基因吧!
Thumbnail
《開動之前》紀錄片揭露遠洋漁工的不合理苦難與心痛,讓人思考享受美食背後的可能剝削。鏡頭中展現遠洋漁工在船上面臨的種種困境,期待透過提高大眾對這些議題的關注,減少這片大海和遠洋移工的傷痕。
Thumbnail
每當我心情悶悶的,自然會去尋找大自然的能量,聽聽海浪聲,激動忿忿不平的心情就會稍微舒緩,之後再去享用一個好吃的餐廳就可以降低許多覺得對世界上種種不公平,引起心中不平衡的狀態。 經歷了許多人性黑暗面,終於學會戴著鋒芒的善良處世,誤闖叢林的白兔已變灰兔,或許更能應對這個世界,不受傷。 用結果論的心情
Thumbnail
  每當在餐桌上大快朵頤地享用海鮮時,你是否有想過這些漁獲從何而來?這些漁獲的來源可能是殘酷的奴役?《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這部紀錄片以遠洋漁工的人權議題為主軸,紀錄遠洋漁工在產業中遭受的剝削狀況,並介紹了從遠洋捕撈到的漁獲如何成為一般大眾餐桌上的大餐的流程。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我們肯定沒少聽過吃魚有益健康,但假如我告訴你,有許多人因為這盤魚失去性命呢?聽起來很黑色幽默吧?那麼,這兩件事是怎麼被聯繫到一起的?《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這部紀錄片,告訴了我們答案。
紀錄片《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便以貼近真實的方式,呈現了一個深藏在全球漁業背後的動人故事,提醒我們餐桌上的每一餐背後,其實都有一群被忽略的人們在默默承受著辛酸與血淚。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讓我們踏上一場味蕾的冒險旅程,來到一個充滿匠心巧思與自然馨香的地方—島語自助餐。在這裡,每一口食物都像是精心編排的樂章,為你的味蕾奏出最純粹的自然旋律。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我們可以從一個地方的居民吃什麼,推敲該地的特色,例如靠海的地方漁產興盛,所以我們不會到山裡找好吃的海鮮;碼頭邊常有重口味又富含澱粉的美食,因為那是過去勞力階層補充能量的重要餐食。在外地討生活的遊子,時常說著想念「家鄉味」,其實想念的不僅僅是那道料理,而是那個飲食符碼背後所代表的地方風情與鄉土情懷。
Thumbnail
這週末連著兩天的午餐都在海邊野餐渡過,配著晴朗的海天一色、舒服的浪打聲,簡單的肉燥飯加燙青菜變得比什麼都美味啊。這個幾乎沒人的舒服海灘,沒有垃圾、沒有酒罐,只有一片舒暢!啊,我們這一家,骨子裡都有孤僻的基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