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稽古 五月風爐 平點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曾經我以為竹製的柄杓都差不多,但事實上,洗手用的、茶道用的柄杓根本不一樣,而且茶道用的柄杓還有分季節有所不同。 (圖片:Pexels)
從盆略點前到平點前~
盆略點前(ぼんりゃくてまえ/Bonryaku-Temae):茶碗(包含茶筅、茶巾為一組)、茶棗同放在山道盆內端入茶室進行點前。除了盛裝清洗過茶碗的熱水的建水之外,所有的器物擺放位置均以山道盆為範圍。
進入平點前(ひらでまえ/Hira-Demae)後,拿掉了山道盆,所有茶道具都放置在榻榻米上,因此放置的位置、順序等都得重新學習。平點前又多了水指(水差し/Mizu-sashi)、柄杓(Hishaku)與蓋置(Futaoki)三樣用具。夏天的風爐要(Furo)遠離客人,因此會放在榻榻米偏左側,右側放建水。因此操作時的中心線也跟秋冬時進行盆略點前略有不同。
一、依序將下列茶道具拿入茶室:
1. 雙手捧好頗有份量的水指,放在離賓客較近的地方。
2. 右手由上往下抓著茶棗,左手持茶碗。放置的位置正好跟水指呈三角形。
3. 建水內放著蓋置,柄杓向下扣在建水上方,行走時務必小心,切勿讓柄杓掉落。建水的位置依然是身體左側靠近膝蓋處。
二、點茶
1.鏡柄杓:從左側的建水上取下柄杓,兩手輕握斜舉在正前方,姿勢如同劍道中的「正眼之構」,靜心,集中精神。
2. 取蓋置:左手持柄杓,右手從下方取蓋置放在風爐旁邊。右手接過柄杓滑到結節處後將柄杓放在蓋置上。
3. 擦拭茶棗、茶杓(與盆略點前相同)
4. 右手拿起茶杓交給左手,以帛紗打開釜蓋放在蓋置上,以柄勺舀出一合水後將柄杓置於茶釜口。進行“茶筅通”(檢查茶筅是否有斷裂)、擦拭茶碗。
5. 舀茶粉、注水、點茶、請客人品嚐。
三、收拾
步驟跟盆略點前類似,但是使用柄杓注水的手勢極為講究。
平點前需要克服的是拿柄杓、舀水、注水、放柄杓的姿勢與角度,“引柄杓”、“切柄杓”、置柄杓“,有時該鬆、有時該讓柄杓緩緩降下、有時平舉有時傾斜。而柄杓的操作據說跟弓道有相關性,但因為個人對於弓道毫無了解,也就很難從弓道回看茶道。
好不容易肌肉已經熟悉盆略點前的步驟,現在又要植入平點前的肌肉記憶。
「利休百首」中有提到柄杓的使用:
一、茶席中使用柄杓舀水,柄杓的使用三心得
(柄杓にて 湯を汲むときの 習いには 三つの心得 あるものぞかし)
1. 舀水取九分滿
2. 取熱水要往下探,取冷水取中段
原因是水沸騰後雜質會往上浮,冷水時雜質會沈澱。
3. 注水時不宜過高,勿忽上忽下移動。
二、倒水入茶碗時,以手肘移動柄杓
(湯を汲みて茶碗に入るる 其時の柄杓のねぢは肱よりぞする)
注水入茶碗時,並非以手腕的力氣,而是打開手肘順勢注入熱水,穩定而自然。
在稽古的過程中,我忍不住懷疑,為什麼要把簡單的事規範的這麼複雜。
但是,等到我稽古結束換到客人席觀看同學的練習時,我才有點似懂非懂地能揣摩每一個手勢、步驟在追求的是自然、流暢、穩定與優雅。
雖然我還不夠穩定、尚欠自然、毫不優雅、遑提流暢,但是「利休百首」也告訴我們學習茶道要「真心喜歡、精巧和努力修練」啊~
avatar-img
11會員
79內容數
裏千家茶道,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水無月 的其他內容
茶如無人飲,不過是樹葉 樹葉+水+飲用者,因緣果和合,才能升起茶的體性。 如果我看待手中的一碗茶只當作提神的藥方,那這碗茶的功用就僅止於此。 如果我將手中的一碗茶做佛法的觀修體會,那就是能修心修善的良方。
禪宗公案: 趙州茶 有個僧人造訪趙州從諗禪師。 趙州禪師問:「以前來過這裡嗎?」 僧人回答:「來過!」 禪師說:「喫茶去!」 又來了一位僧侶,趙州禪師也問他:「以前來過嗎?」 僧侶回覆:「沒來過~」 趙州禪師對他說:「喫茶去!」 負責主持禪院內務的院主感到不解,因此問禪師:「為什麼曾經來過的人要叫他
今人只知櫻花開,不知桃花正青春。 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賞櫻追櫻是春天雅事。 但是對中國古人來說,春天的象徵是桃花。 唐詩中有「占斷春光是此花」,指的就是在農曆三月盛開的桃花,因此三月又稱為桃月。
「稽古」是兼具精神層面的反覆練習,修習並精進技藝。 「割稽古」是指將技藝的練習過程切分段落.分解步驟加以練習的意思。 技藝的學習,往往都是從分解動作(割稽古)開始,熟練之後串連起來,從頭至尾一氣呵成(稽古)。
茶道的學習,稱為「稽古」 稽古: 1.考察古事,中文出處《尚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2. 日文中的“稽古”けいこ (keiko) 修習並透過反覆練習精進各種技藝,多用於傳統技藝
茶道入門必備五物:白襪、帛紗、和扇、楊枝與懷紙 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跟中國茶藝與西洋茶會全然不同。
茶如無人飲,不過是樹葉 樹葉+水+飲用者,因緣果和合,才能升起茶的體性。 如果我看待手中的一碗茶只當作提神的藥方,那這碗茶的功用就僅止於此。 如果我將手中的一碗茶做佛法的觀修體會,那就是能修心修善的良方。
禪宗公案: 趙州茶 有個僧人造訪趙州從諗禪師。 趙州禪師問:「以前來過這裡嗎?」 僧人回答:「來過!」 禪師說:「喫茶去!」 又來了一位僧侶,趙州禪師也問他:「以前來過嗎?」 僧侶回覆:「沒來過~」 趙州禪師對他說:「喫茶去!」 負責主持禪院內務的院主感到不解,因此問禪師:「為什麼曾經來過的人要叫他
今人只知櫻花開,不知桃花正青春。 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賞櫻追櫻是春天雅事。 但是對中國古人來說,春天的象徵是桃花。 唐詩中有「占斷春光是此花」,指的就是在農曆三月盛開的桃花,因此三月又稱為桃月。
「稽古」是兼具精神層面的反覆練習,修習並精進技藝。 「割稽古」是指將技藝的練習過程切分段落.分解步驟加以練習的意思。 技藝的學習,往往都是從分解動作(割稽古)開始,熟練之後串連起來,從頭至尾一氣呵成(稽古)。
茶道的學習,稱為「稽古」 稽古: 1.考察古事,中文出處《尚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2. 日文中的“稽古”けいこ (keiko) 修習並透過反覆練習精進各種技藝,多用於傳統技藝
茶道入門必備五物:白襪、帛紗、和扇、楊枝與懷紙 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跟中國茶藝與西洋茶會全然不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手沖壺完全指南:從入門到精通的選購與使用技巧 手沖壺的介紹 手沖壺,又稱手沖咖啡壺,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來沖泡手沖咖啡的器具。手沖壺的主要原理是通過控制水流和水溫,使熱水均勻地流過咖啡粉,從而提取出咖啡的香氣和風味。這種沖泡方式能夠讓咖啡愛好者根據個人喜好調整每個細節,達到理想的咖啡口感。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玩遊戲都會有一個新手村時期,也都會選擇一把入門武器來使用,開局選到好武器,會讓你一帆風順到後期。 那對於剛進入「找茶世界」的玩家來說,選一把好的「開局茶具」,品茶、找茶不杯具!
Thumbnail
  之前有一篇聊到我因為上了茶藝線上課而入手一套品鑑杯,東西買了就是要使用,不然就浪費哩~   今天來分享我使用品鑑杯,使用朋友以前來訪時送的茶葉,就依據下列條件來泡茶吧。 泡茶條件 茶葉5克左右 100攝氏度的沸水 150C.C.的品鑑杯+普通白瓷湯匙 浸泡時間5分鐘
Thumbnail
作為喝茶的生活實踐家,這篇文章分享了泡茶器具對茶葉進行品鑑的經驗。除了分享品鑑杯的選擇外,實際使用情況及其替代方法,對於喜愛品茶的朋友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   加熱到適當溫度的水從纖細的壺嘴中傾入到裝有茶葉的瓷壺裡,瞬間熱水浸潤乾燥過的茶葉時,升起的清香不一會就充斥整個空間,在空中與甜膩的點心香氣融合為一體。   「呼……」   「來,這是木塔這邊盛產的果實點心。」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
手沖壺完全指南:從入門到精通的選購與使用技巧 手沖壺的介紹 手沖壺,又稱手沖咖啡壺,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來沖泡手沖咖啡的器具。手沖壺的主要原理是通過控制水流和水溫,使熱水均勻地流過咖啡粉,從而提取出咖啡的香氣和風味。這種沖泡方式能夠讓咖啡愛好者根據個人喜好調整每個細節,達到理想的咖啡口感。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玩遊戲都會有一個新手村時期,也都會選擇一把入門武器來使用,開局選到好武器,會讓你一帆風順到後期。 那對於剛進入「找茶世界」的玩家來說,選一把好的「開局茶具」,品茶、找茶不杯具!
Thumbnail
  之前有一篇聊到我因為上了茶藝線上課而入手一套品鑑杯,東西買了就是要使用,不然就浪費哩~   今天來分享我使用品鑑杯,使用朋友以前來訪時送的茶葉,就依據下列條件來泡茶吧。 泡茶條件 茶葉5克左右 100攝氏度的沸水 150C.C.的品鑑杯+普通白瓷湯匙 浸泡時間5分鐘
Thumbnail
作為喝茶的生活實踐家,這篇文章分享了泡茶器具對茶葉進行品鑑的經驗。除了分享品鑑杯的選擇外,實際使用情況及其替代方法,對於喜愛品茶的朋友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   加熱到適當溫度的水從纖細的壺嘴中傾入到裝有茶葉的瓷壺裡,瞬間熱水浸潤乾燥過的茶葉時,升起的清香不一會就充斥整個空間,在空中與甜膩的點心香氣融合為一體。   「呼……」   「來,這是木塔這邊盛產的果實點心。」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