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是兼具精神層面的反覆練習,修習並精進技藝。
「割稽古」是指將技藝的練習過程切分段落.分解步驟加以練習的意思。
技藝的學習,往往都是從分解動作(割稽古)開始,熟練之後串連起來,從頭至尾一氣呵成(稽古)。
以我自己學習的書道、花道、茶道三者相較,茶道割稽古的時間相對漫長。書道、花道在每一堂課之後都能有完整的作品,好壞不論,至少都有當堂成果。但是茶道卻是得用上好幾堂課學習分解動作,從割稽古到稽古可能是5~8堂課的歷程。
因此,茶道的學習必須要有耐心,而且必須能在這緩慢過程中感受到其中的細微變化,才有可能持續。這細微的變化僅存在個人內心,或許是感受到內在沈澱的力量、或是看到自己在忙碌生活中的不足、
茶道基礎的「割稽古」可以從行禮、開啟和室門、入座、走步開始。跪坐行禮分成依據慎重程度分為「真」、「行」、「草」三種:
真:深深的鞠躬,上身打直前傾45度,雙手手掌完全貼在榻榻米上。
行:適中的鞠躬,上身打直前傾30度,雙手從指尖到第二指節處貼在榻榻米上。
草:淺淺的鞠躬,上身打直前傾15度,雙手指尖輕點在榻榻米上。
進入茶室時,右腳進。
離開茶室,左腳出。
學會如何行禮、如何開關和室門、入座、走步後,茶道的割稽古簡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折帛紗
學習客人與茶人的兩種方法:
客人:八等分折法,將帛紗摺成八等分為長條形後可橫放到衣襟內。
茶人:以三角形折法以將帛紗掛至腰際。
2. 擦拭茶棗
取下腰際的帛紗,經過儀式般的折疊後,擦拭承裝茶粉的茶棗外蓋。
3. 擦拭茶杓
重新折疊帛紗後擦拭舀茶粉用的茶杓。
4. 清潔茶筅
於茶碗內注入熱水後輕巧地放入茶筅,
目的是令竹製茶筅的穗先部分變柔軟,並檢查穗先是否有斷裂。
5. 清潔茶碗
用潔白的麻紗材質茶巾擦拭碗緣和碗內。
看似簡單的步驟,卻是從手法、角度、方向、距離到次數樣樣講究。擦拭茶杓要來回三次、檢查穗先也是要轉動三次、擦碗緣也是三遍,但是擦碗底則是四筆畫完成。
幾堂課的時間從茶道的割稽古到稽古,卻從不感到厭倦,只是在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察覺自己的不足:不夠安定、不夠細膩、不夠專注、不夠流暢,以及自己的太過急躁。茶道是在面對自己浮動的內心,再一次又一次的稽古中穩定身姿與安定內在.
關於茶道,我還只是在入門處,正輕輕推開茶室之門向內窺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