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可以面對人生大風大浪考驗的生命態度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完這篇文章,真是感觸良多,



身為老師的我,以前每天看學生上下學,



在校門口的確看到的是這樣的景象,



現在的孩子很有福氣,但也不容易懂得惜福,



對爸媽使喚來、使喚去的,





孩子有這樣的生活型態,

是否也是父母造成的呢?



父母是否也要負一部分責任呢?



希望自己也能真正做到文章中的最後一段話~



 


父母若真愛孩子,應該給他一個可以面對人生大風大浪考驗的生命態度;握在手中的線放得愈長,孩子遨遊天際的空間就會愈大。


 


麗蓉是個全職的家庭主婦,一心照顧三個成長中的孩子;孩子也很爭氣,成績都相當優秀,尤其就讀國三的大女兒,一路走來,幾乎都是全班第一。


 


但這樣的光彩,最近蒙上了一層令麗蓉十分憂心的陰影。

 


一個下午,是該到補習班接大女兒回家的時間,麗蓉因臨時有事而耽擱了近二十分鐘,只見女兒臭著一張臉,沒好氣地對媽媽說:「我還以為妳發生車禍呢!」

 


這句刻薄的話,深深刺傷了麗蓉的心。

 


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問題,麗蓉不知如何處理,到處詢問好友:「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而她又如何面對女兒呢?她選擇冷戰,一個星期不和女兒說話。

 


每個月有一個星期的早上,我會到孩子已畢業的小學當導護媽媽,幫忙維持校門口的行車秩序;也藉這段時間,近距離感受親子間的互動情形。


 


我發現,現在已經很少有孩子會自行走路上學了,大都由父母或爺爺、奶奶載送,即使離家只有五分鐘路程,父母也捨不得讓孩子走路。

 


有些孩子到校門口,下車後便直挺挺站著,由父母為他取下安全帽、口罩或外套,再把書包掛到孩子身上,孩子幾乎不必動手,這一貫作業便由父母全自動完成。


 


有一次,一個三年級的男生下車後,發現便當盒沒帶,竟大聲地對媽媽吼著:「每次都是妳沒準備好,害我忘了帶!」

 


媽媽只笑笑地對他說:「你先進教室,我回家幫你拿。」 孩子一轉身便走進教室。


 


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我們到底帶給孩子怎樣的教育,竟將他們善良、純真的本性磨滅殆盡?


 


我們一味地溺愛孩子,來滿足自己身為父母的需求, 以為這樣對孩子就是好的;當有一天,孩子投入社會競爭的漩渦裡,將何以立足呢?

 



為什麼現代年輕人的抗壓性如此薄弱?

 


不是父母太多盲目的愛造成的嗎?

只一味要求孩子成績出類拔萃,全不管人格養成,現代父母老是怨嘆「養兒難以防老」了。


 


有位高三的孩子,父母因病雙亡,只和讀大學的姊姊相依為命。

 


平常姊弟倆都住校,每逢假日回到家,就得面對一屋子的孤寂。 

 


他告訴我:「有時想念父母,就會跑進他們生前的房間,回憶父母在世時的身影,感受爸媽留下的愛。」


 


他沉痛地說:「有時看到同學對父母親那種不耐煩的態度,動不動就大小聲的和父母親說話,就替他們覺得難過。人為什麼總要等到失去了,才會珍惜曾經擁有的呢?」


 


父母若真愛孩子,應該給他一個可以面對未來人生大風大浪考驗的生命態度;握在手中的線放得愈長,孩子遨遊天際的空間就會愈大,不是嗎?

    蔡老師私塾開課相關訊息、學生教師卡、學生表現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QbrEOynH4送給孩子的禮物,若是一個學習的旅程,那麼孩子可能會記在心裡很久。 有力量的鼓聲,很容易振奮人心。 節奏的律動,更容易牽引能量與動力。 一步一步往前邁進,正如孩子走向的未來,那也是一步一步累積起來的。 這個階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面對生死問題以及對孩子的愛與支持的文章,內容也簡述剴剴事件經過,並了解等家孩子的故事。
    Thumbnail
    本書籍著重探討家庭是如何影響個人成長與心理狀態的,並提供助人者對於心理治療的思考與見解。書中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關於如何從問題中獲得力量以及建立自信的過程。
    Thumbnail
    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親子書,它已經受歡迎了10年,目前印行55刷 如果你想要孩子在學校讀了18年的書後, 就一輩子不再學習、不再成長、不再閱讀了的話, 🚫那這本書不適合你;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長大以後,唯一的興趣就是打手遊、 追劇和吃美食,對人生沒有什麼追求的話, 🚫那這本書不適合你
    Thumbnail
    孩子,在你們下凡人世間之前,上帝給了一個任務,那就是你要把凡間的生活過的像是跟天堂一樣,任務達成的話,你們就會再次回到天堂。 孩子,凡世間做重要的兩件事,就如那天問你們,你們告訴我的,姊姊:「快樂」,弟弟:「健康」,很欣慰你們一個六年級、一個四年級就能領悟到此智慧,願你們早開智慧,享受人生♥️ b
    Thumbnail
    孩子抱怨您偏心嗎?身為爸媽的您怎麼做呢?讓穗波心理師建議您兩種方法。
    王仁甫與季芹夫婦的教養觀:「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快樂學習,不要只是考試、讀書。」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快樂學習,不要只是考試、讀書⋯⋯。」發自內心的言語,句句打動人心,這是普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且聽著季芹和仁甫娓娓道來,他們搬來宜蘭的故事⋯⋯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快樂學習,不要只是考試、讀書⋯⋯。」誠懇的眼
    Thumbnail
    你的世界有許多和別人不一樣的規則,你喜歡把自己藏起來,你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沒有關係,媽媽陪你。 障礙兒童的母親們,通常都甩不掉那份自責,總覺得孩子的障礙「是自己的錯」,但是,「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媽媽的錯。」這句話正是我一直想說出口的。
    Thumbnail
    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QbrEOynH4送給孩子的禮物,若是一個學習的旅程,那麼孩子可能會記在心裡很久。 有力量的鼓聲,很容易振奮人心。 節奏的律動,更容易牽引能量與動力。 一步一步往前邁進,正如孩子走向的未來,那也是一步一步累積起來的。 這個階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面對生死問題以及對孩子的愛與支持的文章,內容也簡述剴剴事件經過,並了解等家孩子的故事。
    Thumbnail
    本書籍著重探討家庭是如何影響個人成長與心理狀態的,並提供助人者對於心理治療的思考與見解。書中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關於如何從問題中獲得力量以及建立自信的過程。
    Thumbnail
    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親子書,它已經受歡迎了10年,目前印行55刷 如果你想要孩子在學校讀了18年的書後, 就一輩子不再學習、不再成長、不再閱讀了的話, 🚫那這本書不適合你;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長大以後,唯一的興趣就是打手遊、 追劇和吃美食,對人生沒有什麼追求的話, 🚫那這本書不適合你
    Thumbnail
    孩子,在你們下凡人世間之前,上帝給了一個任務,那就是你要把凡間的生活過的像是跟天堂一樣,任務達成的話,你們就會再次回到天堂。 孩子,凡世間做重要的兩件事,就如那天問你們,你們告訴我的,姊姊:「快樂」,弟弟:「健康」,很欣慰你們一個六年級、一個四年級就能領悟到此智慧,願你們早開智慧,享受人生♥️ b
    Thumbnail
    孩子抱怨您偏心嗎?身為爸媽的您怎麼做呢?讓穗波心理師建議您兩種方法。
    王仁甫與季芹夫婦的教養觀:「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快樂學習,不要只是考試、讀書。」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快樂學習,不要只是考試、讀書⋯⋯。」發自內心的言語,句句打動人心,這是普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且聽著季芹和仁甫娓娓道來,他們搬來宜蘭的故事⋯⋯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快樂學習,不要只是考試、讀書⋯⋯。」誠懇的眼
    Thumbnail
    你的世界有許多和別人不一樣的規則,你喜歡把自己藏起來,你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沒有關係,媽媽陪你。 障礙兒童的母親們,通常都甩不掉那份自責,總覺得孩子的障礙「是自己的錯」,但是,「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媽媽的錯。」這句話正是我一直想說出口的。
    Thumbnail
    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