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發生一些可敬的學習活動。 為什麼可敬?
因為老師必須真正把所學的、經驗累積而來的,全放到日常生活中,好好的運用。
這是必須放在頭腦裡和心上的。 放在頭腦還不夠,她必須要歸納統整和分析,
才能問出好的問題來引發思考; 她要能做出好的決定,才不致於變成課程上的殺手。
縱使這個決定顯示著老師很笨(連這個都不能解決還要等待...)。
以下為中班逸芬老師的省思日誌中的節錄:
『今天我們分享昨天紀錄的黃皮蘋果蕉。 我們發現小朋友仿寫的文字,有一些問題。
當老師把大家仿寫的文字念出來, 我們發現,文字的順序都跳來跳去,
這樣會讓別人聽不懂,還有人沒辦法完成完整的文字。
討論之後,我們決定要想想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
所以我們找出了一個方法,有人提議要互相幫忙, 但是有人想要獨立完成,
所以我們自由決定, 想要獨立完成的人就自行包辦, 願意跟大家合作的就進行分組。』
接著是老師的分析:
『這幾次的模寫活動,發現有一些小朋友尚未建立很完整的概 念。
所以我們透過分享作品之後,將這個問題提出來, 我們討論無法完成的原因,
有甚麼對小朋友來說是感到有困難的, 小朋友對於仿寫有一定程度的困難。
然後又無法克服, 所以我們想了解決的辦法,就是互相幫忙,分工合作。
但是有人堅持要自己完成紀錄單。 所以我決定尊重他們讓小朋友自行決定,一起進行。
也在選擇之前告訴孩子,這兩個方法都不錯, 願意自己完成的,表示他想挑戰自己。
想和別人合作的,也代表他想幫助別人,跟別人配合。 兩種決定都很好。
所以,最後我們有一個皆大歡喜的決定。』
------------------------------------------------------------------------------
方案的精神若要能發揮,就得翻轉過去的學習模式。
蒲公英談教育要翻轉是快速的,執行力是夠的, 是走在前面的。
昨天與家長閒聊中問到我們的檔案記錄, 怎麼有這種想法的?
其實早在新課剛開始之前的前8年就開始了, 做表現評量(作品取樣系統)已經將近8年了,
在新課綱正如火如荼展開各種研習的這一兩年..甚至更多...。
我發現很多人上了研習課還是不懂該怎麼做才會順手?檔案才會變得有意義的困窘。
我們已經順暢到可以用滑冰的姿態轉個十圈了。呵呵~。
其實,我認為不能為了新課綱而做, 因為在符合命令下有時會少了心,多了累。
為孩子作記錄,建立檔案,其實是為了看到軌跡、 看到需要補足的、與看到自己與孩子的盲點。
所以當為了變成累而不得不做時, 就會開始羨慕起其他國家就是與孩子輕鬆的陪伴,
什麼記錄都沒有的愜意。 乍看之下覺得真好,什記錄都不用做真的很鬆了。
我同意在很鬆的狀態下一定可以激發出某些能量, 不論是孩子或是老師;
但我也認為在任何記錄都沒有的狀態下, 有些東西是會不見的,
如果真的鬆到底的老師, 會不會就真的陷入不知所云的過日子 ?
不知所云就難累積成就, 沒有成就就可能找不到肯定自己,與被肯定的機會,
這種狀態其實也是容易進入另一種盲點的。
所以...得回到事件本身了。 很多事件原本就應該呈現中性的狀態。
過與不及都得好好拿捏。在蒲公英裡是要有記錄的。
我並不羨慕前陣子傳遞的PO文中不用記錄的日本,
相反的那初衷是什麼?得好好拿出來反芻與呵護。
所以,師資訓練中也要告訴老師們,面對真實的狀況,
羨慕是一回事,真實是一回事。 因為我們必須讓家長學會從檔案看到孩子,
讓家長學會從分析中看到願意臣服的實像, 讓家長願意修正與調整自己身為大人的不懂事....。
面對家長得尊重,但要教育且訓練, 不要說家長沒時間看,
正因為時間寶貴, 能談的,能教育的真的不多,
所以才要藉由閱讀檔案來些微的看到學習的軌跡與真像。
因此,我稱檔案為『閱讀看得見的學習』。
機制中原本就存在著領導與執行。 但必須在有限制性的時間裡, 與情境和空間中好好的算計才是。
才不至於累了或算了。 但如何算計?哪一件事能不累?
真正來說,身體累...睡睡就好,心累最慘,很難補的。
不過每一個工作都是如此, 工作生態搞清楚了,就去掉一半盲點了。
在蒲公英裡,常常補充能量,也能去掉一些累...。
再來,檔案中需要文字, 若能在文字中找到一種真正的情感去序寫, 那會有東西在裡面的。
什麼東西呢? 經過訓練的老師,愈來愈能看到自己可以抓準的關鍵... 那是孩子的成長與發展;
更能從自己的撰寫中去讚揚自己、 也從家長與主管的肯定中找到成就....,這是能量嗎?
當然是的。文字本身就帶著力量的, 尤其是帶著情感與專業的文字。
我常常讓老師去觀想自己的幸福。
的確,在蒲公英裡,放放檔案假, 把這個階段搜集的檔案好好整裡,等待著好好分享,
那是一種幸福嗎? 一年當中除了特休與寒暑假之外多了加總10天的檔案假... 怎麼能不幸福?
這當然是了。所以我會從老師的日誌回饋中得知....
「在家做檔案,慢慢的整理中,真的看到孩子的差異, 看到未來要給孩子補充與調整的...很值得」。
這就是了,機制中當然會有累人的也不得不做的事, 但哪個個工作不是呢?
認清楚實像,與自己的限制好好相處, 才是積極正向務實的工作者。
能訓練自己的就是練習不細數抱怨, 而去認知的數數幸福事件,才是有福之人。
剛評完了老師的秋季考核, 從老師的文字中,我仍獲得了滿滿的能量,
那幸福與喜悅是油然生起的。 今早在看這一篇逸芬老師的日誌中的記錄,
我在回應中寫著, 「這一篇很棒,我會分享。」
雖然只是記錄日常生活中的小小事件, 但這是她的成就,是專業中的肯定。
所以...檔案仍是重要的、文字是重要的, 軌跡是應該存有記錄的。
不論是孩子還是自己,讓文字帶給自己力量, 是愈來愈成熟之後,該有的作為與練習。
幼教老師們試著把羨慕收起來!
當你整理出了值得的檔案,
那遠方的國度是要來跟你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