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役父母看了會被嚇壞的兩部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凱特·溫絲蕾跟女兒合演的《我是》I am Ruth,剛為她贏得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女主角獎。
必須說,這部影片跟《網路謎蹤》一樣,都是為人父母看了會被嚇破膽的影片。然後,你會覺得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叫做,手機。
《網路謎蹤》是手機使用中的危機,《我是》是手機使用後的悲劇。
前者是女兒不見了,分居的爸爸媽媽都找不到,爸爸甚至被懷疑是壞人。然後,透過高科技的追蹤,慢慢拼湊出女兒的世界和父母所想的世界,根本就是平行宇宙。
後者是女兒不上學了,每天無精打采,動不動就跟媽媽互罵。媽媽簡直要被逼瘋了,她說:這樣子不公平。你本來很漂亮,你本來很優秀的。
慢慢的,我們才跟女主一樣,發現女兒在網路上被霸霸淩,已經開始進入抑鬱跟Z殘模式。
還好,兩位編劇跟導演都很有佛心。我們被折磨到最後,終於跟劇中人一樣看到曙光。
明明不是恐怖片,看完卻簡直就要做噩夢了。
人需要被關心,大人小孩都一樣。
觀眾也需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用三本書三部影片來破解「苦難的意義」。 僅僅受苦還不夠,要選擇有價值的痛苦。 而且,要「以恰當的方式來自願受苦」。
用3部影視跟3本書來破解,活法的奧義。 人生是條漫長的河流,水岸不會變,變的水本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們不用出拳踢腳, 只要知道「除非看到自己正在進步,否則我們不會快樂。」
我們聽過好多「沉浸式」的這個跟那個展覽或劇場, 好像讓人「泡」在某種情境之中,就是什麼了不起的體驗。 如果,讓你沉浸在無邊際的悲傷或困惑呢?
不是有首歌叫《用你的歌溫柔的殺死我》嗎? 《親密》的少年關係,就是被溫柔的殺死了。 他們的開心,無憂,還有壓抑,假裝不在乎, 跟悲傷,我們都看見了,我們都感同身受了。
伊莎貝·雨蓓主演的《鋼琴教師》摘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1983年出版的小說原著,有性與謊言還有權力遊戲的自我毀滅。 我們隔著文字看主人翁的自我毀滅,難道不應該產生一些 「如果不這樣,也許就不會那樣」的正反兩方思考嗎?
電影《十二怒漢》和《萬湖會議》,都屬於三一律 (空間統一,時間統一,事件統一)的古典故事結構。 一個讓人憤怒,一個讓人不寒而慄。
用三本書三部影片來破解「苦難的意義」。 僅僅受苦還不夠,要選擇有價值的痛苦。 而且,要「以恰當的方式來自願受苦」。
用3部影視跟3本書來破解,活法的奧義。 人生是條漫長的河流,水岸不會變,變的水本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們不用出拳踢腳, 只要知道「除非看到自己正在進步,否則我們不會快樂。」
我們聽過好多「沉浸式」的這個跟那個展覽或劇場, 好像讓人「泡」在某種情境之中,就是什麼了不起的體驗。 如果,讓你沉浸在無邊際的悲傷或困惑呢?
不是有首歌叫《用你的歌溫柔的殺死我》嗎? 《親密》的少年關係,就是被溫柔的殺死了。 他們的開心,無憂,還有壓抑,假裝不在乎, 跟悲傷,我們都看見了,我們都感同身受了。
伊莎貝·雨蓓主演的《鋼琴教師》摘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1983年出版的小說原著,有性與謊言還有權力遊戲的自我毀滅。 我們隔著文字看主人翁的自我毀滅,難道不應該產生一些 「如果不這樣,也許就不會那樣」的正反兩方思考嗎?
電影《十二怒漢》和《萬湖會議》,都屬於三一律 (空間統一,時間統一,事件統一)的古典故事結構。 一個讓人憤怒,一個讓人不寒而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問,如果我有那支《媽媽的遙控器》裡頭那支遙控器的話會怎麼用?.....
Thumbnail
凱特的心理特質(性格)「他的年齡已經足以讓心靈長出厚實、堅硬的外殼。」「內疚是一個原因」~~討厭自己。對自己和世界感到厭惡和憤怒。「因為凱特無法和媽媽同存在一個世界」而且越來越嚴重。 「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凱特說。 「凱特最喜歡秋天,它讓一切變得有意義。」對
Thumbnail
為明天的讀書會寫下筆記 CH1. 凱特 1) 12歲是大人還是小孩?為什麼很多青少年作品的主角年齡都是12或13歲? 2) 父VS女。爸爸的思維是什麼呢?爸爸為什麼「心不在焉」? 3) 媽媽呢?「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柯尼莉亞又是誰呢? . CH2. 飄逸的
曾幾何時,我只要聽到母親的聲音,看到母親的訊息,我就煩躁起來。由內而外,從頭到腳的厭煩。 她依然是世界上最棒的母親,可是我就是煩躁,忍不住想甩開。 我討厭她打來的電話沒有重點,漫無邊際地把整個故事講完,但我的耐性就像壽命將盡的電池,疾速減少。 我只想知道重點。 我討厭她分享的訊息缺乏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動畫影片中的老媽媽養育兒女長大 晚年沒有半個子女願意花時間照顧老媽媽 兒子只買個機器人代替自己去陪伴老人家 最後老媽媽到了人生盡頭時 忠心的機器人還以為老媽媽没電了 拿著電池放在老媽媽口袋裡幫她充電 很現代一很感人的動畫音樂影片 張秀卿|春花夢露水 獻給堅韌偉大的母親媽媽們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德州媽媽沒有崩潰」的文章,「檢討」過往父母曾對自己有哪些「好」的事實。之前偶爾會從臉書滑過她的po文,我不是粉絲,對她文章的印象,就是她因一些關於教養孩子圖文並荿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鳴而起家,成為知名的網路紅人,也因此而出書。 後來她會講到一些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和對她造成的影響和傷害,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問,如果我有那支《媽媽的遙控器》裡頭那支遙控器的話會怎麼用?.....
Thumbnail
凱特的心理特質(性格)「他的年齡已經足以讓心靈長出厚實、堅硬的外殼。」「內疚是一個原因」~~討厭自己。對自己和世界感到厭惡和憤怒。「因為凱特無法和媽媽同存在一個世界」而且越來越嚴重。 「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凱特說。 「凱特最喜歡秋天,它讓一切變得有意義。」對
Thumbnail
為明天的讀書會寫下筆記 CH1. 凱特 1) 12歲是大人還是小孩?為什麼很多青少年作品的主角年齡都是12或13歲? 2) 父VS女。爸爸的思維是什麼呢?爸爸為什麼「心不在焉」? 3) 媽媽呢?「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柯尼莉亞又是誰呢? . CH2. 飄逸的
曾幾何時,我只要聽到母親的聲音,看到母親的訊息,我就煩躁起來。由內而外,從頭到腳的厭煩。 她依然是世界上最棒的母親,可是我就是煩躁,忍不住想甩開。 我討厭她打來的電話沒有重點,漫無邊際地把整個故事講完,但我的耐性就像壽命將盡的電池,疾速減少。 我只想知道重點。 我討厭她分享的訊息缺乏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動畫影片中的老媽媽養育兒女長大 晚年沒有半個子女願意花時間照顧老媽媽 兒子只買個機器人代替自己去陪伴老人家 最後老媽媽到了人生盡頭時 忠心的機器人還以為老媽媽没電了 拿著電池放在老媽媽口袋裡幫她充電 很現代一很感人的動畫音樂影片 張秀卿|春花夢露水 獻給堅韌偉大的母親媽媽們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德州媽媽沒有崩潰」的文章,「檢討」過往父母曾對自己有哪些「好」的事實。之前偶爾會從臉書滑過她的po文,我不是粉絲,對她文章的印象,就是她因一些關於教養孩子圖文並荿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鳴而起家,成為知名的網路紅人,也因此而出書。 後來她會講到一些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和對她造成的影響和傷害,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