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只是媽媽,也是你自己:給失去「自我」的媽媽們,找回完整自己的心靈處方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其實我一直覺得養育小孩是一件很不人性的事情。
還記得產後有長達三年的時間,不僅全身痠痛到不行,往前彎腰或往後仰都會痛不欲生,後來是自費去做了物理治療及勤做瑜伽才獲得緩解,這期間甚至也有板機指、骨盆及腳踝歪斜的問題,或許有人會覺得不過是生了個孩子,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嚴重的後遺症?肯定是坐月子期間沒有好好吃補品或自己姿勢不良所導致的結果,說穿了就是媽媽咎由自取,實在不值得同情。
無論真正造成的原因是什麼,似乎大眾對於母職有一種很奇怪的心態,彷彿成為了媽媽就肯定要「吃苦」,時常聽到有婆婆會揶揄媳婦日子過得輕鬆來暗指不稱職,其實只是出於嫉妒心態而說出這樣的話語,難道每天愁眉苦臉又刻骨耐勞的形象才是完美的母親形象嗎?
偶爾在公眾場合看見情緒崩潰的媽媽,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這位媽媽肯定壓力很大,雖然大聲斥責孩子的行為實在不妥當,但我們在關切孩子是否受到不當管教的同時,卻鮮少人會關心媽媽的心理狀態,反而會先看到媽媽的錯誤而加以討伐。
原來,一個女人在生下孩子之後,就已經喪失了表達負面情緒的權利,也幾乎沒有人願意去傾聽媽媽內心的脆弱,因為我們知道換來的會是訕笑媽媽的玻璃心,甚至拿媽媽的脆弱去指責沒有保護孩子的能力,於是媽媽成為了一座孤島,只能想辦法自癒自娛。
《你不只是媽媽,也是你自己》的作者即開宗明義告訴所有媽媽必須培養自我治癒的力量,雖然覺得有些洩氣與悲哀,但也確實是我們需要去學習與轉換心態的,就如同每個人的功課都無法讓他人代寫,即便有「爸爸」這個角色,也肯定無法百分之百理解媽媽的無助與孤單,所以媽媽要對自己的困境更有意識,如此一來才能自救或尋求外援。
最常見的狀況是孩子犯了一點小錯,原本應該是提醒孩子幾句就可以讓事情過去,沒想到自己卻勃然大怒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媽媽必須要有能力去意識到此時此刻的自己是否情緒到達了臨界點?而讓自己失控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由於媽媽平時都很忙碌,鮮少有機會去好好觀察自己的日常變化,很多時候會誤以為自己的怒氣是小孩所造成,但其實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自己過度焦慮或壓力爆棚所引起。
作者從產後的賀爾蒙開始聊起,也談到母愛缺乏與育兒焦慮,尤其夫妻之間的感情依附也會對育兒產生重大的影響,我覺得有趣的是書中提到媳婦面對婆婆的百般要求可以採取「Yes」的策略,這當然不是要我們對婆婆百依百順,而是先以接受來取代反抗,理由是讓婆婆在第一時間可以感受到接納,那事後該如何作為與因應就可以再想辦法尋求改變的空間,講白一點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作者認為不需要切斷關係才能解決問題,有時候圓融處世也能獲得雙贏。
我希望所有的女人都能認知到當身份轉換為「媽媽」,那所謂的「自己」肯定不會是以前的自己,千萬別執著於要完全恢復過往的生活而陷入糾結,只要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任務,「自己」始終沒有變,只是該做的事情不一樣罷了!
當媽媽拋開「失去」的思維,將會慢慢改善心理不平衡的狀態,也才能以愛的視角來看待萬事萬物。
avatar-img
205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他人的傾訴時,總會想盡辦法替他們找到解方,其實有絕大多數的人只是想要抒發情緒尋求安慰與認同,並非真的想要做出改變,畢竟打破慣性不是三言兩語或是單靠決心就能輕易達成,但如果有一個人告訴我們其實只要做出微幅的改變,或許生活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變化,你願意試試看嗎? 比如當你明明很想趕快找到工
身為一個嗜讀者,總是會有許多人請我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有些人是毫無頭緒,有些人則是直接開出清單問我哪一本書比較值得閱讀,我通常不會立即給出答案,因為我想知道的是他們到底想透過書籍得到什麼?若是單純想獲得知識性的資訊或純欣賞倒是好辦,倘若是因為現階段的生活遇到了困難而想找一本書得到解答的話,我反而
別人批評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不好看,於是要找一個足以說服對方的理由來替自己辯解。 別人質疑自己做某一件事情的動機可議,於是要找一個看似遠大的目標並賦予意義來加強做這件事的合理性。 似乎每一個動作每一件事都需要向他人證明才有執行的價值,彷彿單純「喜歡」做這件事成為了難以啟齒又膚淺的理由。 每個人的審美觀本
那是我參加過最浪漫的一場婚禮。 現場擺著新人在歐洲拍攝的婚紗照,田園景色及戶外游泳池都忍不住令賓客發出讚嘆,有別於傳統的Buffet式婚宴菜色也頗受好評,我在心裡想著果然不枉費大老遠跑來共襄盛舉,簡直是觀看了一場幸福爆棚的夢幻婚禮。 兩年後,他們離婚了。 只因為雙方無法為彼此的不同而包容妥協,看似芝
有些大人總是喜歡逗弄小孩,時常會以開玩笑的語氣問:「你最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呢?」 同理心較強的孩子可能會說兩個都喜歡;比較懂得看人臉色的孩子可能答案會是提問者;而天真坦率的孩子則是直白地說出真實心聲,倘若答案並非提問者,很可能會迎來不介懷的呵呵大笑,亦可能遭來一頓指責而感到傷心難過。 站在孩子的立場,
曾經收到音樂專業人士與我抱怨:「為什麼有人都還沒學會這個樂器就開始教學?最誇張的是還與人談合作賺取利益?」一開始我也對此現象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我們過去學習樂器的標準流程是得先練到近乎完美無瑕才敢在觀眾面前完整呈現,至於開班授課則是需要取得學位或專業成就才自認為有資格執教鞭,沒想到自媒體的崛起讓許多的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他人的傾訴時,總會想盡辦法替他們找到解方,其實有絕大多數的人只是想要抒發情緒尋求安慰與認同,並非真的想要做出改變,畢竟打破慣性不是三言兩語或是單靠決心就能輕易達成,但如果有一個人告訴我們其實只要做出微幅的改變,或許生活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變化,你願意試試看嗎? 比如當你明明很想趕快找到工
身為一個嗜讀者,總是會有許多人請我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有些人是毫無頭緒,有些人則是直接開出清單問我哪一本書比較值得閱讀,我通常不會立即給出答案,因為我想知道的是他們到底想透過書籍得到什麼?若是單純想獲得知識性的資訊或純欣賞倒是好辦,倘若是因為現階段的生活遇到了困難而想找一本書得到解答的話,我反而
別人批評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不好看,於是要找一個足以說服對方的理由來替自己辯解。 別人質疑自己做某一件事情的動機可議,於是要找一個看似遠大的目標並賦予意義來加強做這件事的合理性。 似乎每一個動作每一件事都需要向他人證明才有執行的價值,彷彿單純「喜歡」做這件事成為了難以啟齒又膚淺的理由。 每個人的審美觀本
那是我參加過最浪漫的一場婚禮。 現場擺著新人在歐洲拍攝的婚紗照,田園景色及戶外游泳池都忍不住令賓客發出讚嘆,有別於傳統的Buffet式婚宴菜色也頗受好評,我在心裡想著果然不枉費大老遠跑來共襄盛舉,簡直是觀看了一場幸福爆棚的夢幻婚禮。 兩年後,他們離婚了。 只因為雙方無法為彼此的不同而包容妥協,看似芝
有些大人總是喜歡逗弄小孩,時常會以開玩笑的語氣問:「你最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呢?」 同理心較強的孩子可能會說兩個都喜歡;比較懂得看人臉色的孩子可能答案會是提問者;而天真坦率的孩子則是直白地說出真實心聲,倘若答案並非提問者,很可能會迎來不介懷的呵呵大笑,亦可能遭來一頓指責而感到傷心難過。 站在孩子的立場,
曾經收到音樂專業人士與我抱怨:「為什麼有人都還沒學會這個樂器就開始教學?最誇張的是還與人談合作賺取利益?」一開始我也對此現象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我們過去學習樂器的標準流程是得先練到近乎完美無瑕才敢在觀眾面前完整呈現,至於開班授課則是需要取得學位或專業成就才自認為有資格執教鞭,沒想到自媒體的崛起讓許多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母親在產後育兒過程中的心情。產假一年後,她選擇自己帶寶寶,體驗育兒的酸甜苦辣,卻也面臨身體與心理的雙重挑戰。在這段時間,她感受到與自我身份的脫離,對於過去與現在的衝突與思考。最終,在一趟意外的咖啡之旅中,她找回了久違的自我,體悟到平衡生活與育兒的重要,讓媽媽的角色更加圓融。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生產後,一開始還有辦法認真地執行瘦身和運動計畫,還記得當媽媽外,我還是我自己,也是我先生的太太。 但,照顧孩子哪有那麼容易? 我們連照顧自己都來不及了 遑論照顧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母親在產後育兒過程中的心情。產假一年後,她選擇自己帶寶寶,體驗育兒的酸甜苦辣,卻也面臨身體與心理的雙重挑戰。在這段時間,她感受到與自我身份的脫離,對於過去與現在的衝突與思考。最終,在一趟意外的咖啡之旅中,她找回了久違的自我,體悟到平衡生活與育兒的重要,讓媽媽的角色更加圓融。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生產後,一開始還有辦法認真地執行瘦身和運動計畫,還記得當媽媽外,我還是我自己,也是我先生的太太。 但,照顧孩子哪有那麼容易? 我們連照顧自己都來不及了 遑論照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