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全天二個半天ABB計劃啟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活實驗七十八
以週為單位,
至少找三件不太相同的事情。
累計一個全天(8H)A二個半天(4H)BB,
每日暖身bb0.5,0.5開始。B項目要先達標。難保持的要先開始先完成。可搭配蕃茄鐘,機械式不會分心。
一輪後再調整交換,看看二週可以幾個循環?
我的是:(1)閱讀、(2)語言、(3)居家瑜珈。
這是一個長期實驗,可以紀錄,調整,改善。三個項目的選擇原則是:自己喜歡的、且身心都必須合作的學習性活動,永遠可以精進,沒有天花板。
休閒活動很個人,也比較適合當作隨機變數,是開心因子。
實驗目的:
  1. 開發新技能:只會一樣,如果不再喜歡,倦怠會有副作用。
  2. 2000小時年度計畫:1000/500/500。錯過一萬小時精英計畫時間沒關係,永遠可以開始最重要的二個500小時。
  3. 得到更深層的開心泉源:會了就快樂,分享就喜悅。
avatar-img
88會員
1.1K內容數
我想優化當下小日子的實驗小配方,歡迎一起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JW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活實驗七十七 在每個開心的時刻, 律動一下, 身體會記住, 如果如果開心口袋空空如也, 只要音樂一下, 來個強力快充, 屬於自己的勝利之舞, 跳到沒有FU為止。
生活實驗七十六 開心有賞味期限, 需要無限上綱。 像初夏尋覓地上的星星, 20日為期的明亮一般, 找開心,愈多愈好, 全部收進外套口袋, 直到快樂DJ現身,來一場名為喜悅的派對。 派對一下。
生活實驗七十五 只要超前一點點, 就不會再穿不怎麼髒、 大概也不太有味的同一套衣服, 下下一步, 下下一餐,下下一本, 下下一首歌,下下一條粉底液。 然後終於 發條轉動,下一幕開演。
生活實驗七十四 不能解釋清楚的, 就是命運,就要放手。 有些東西就是要留在原地, 終有一天, 就算舉起望遠鏡, 找不到也看不見,然後 再也不想找。
生活實驗七十三 喜歡日出的太陽, 溫溫的, 今天我想當心情慢半拍的好客人, 永遠退後一小步,然後像向日葵一樣, 一見你就笑。
生活實驗七十二 出自己的作業, 有哪些書目? 什麼時候開始、想一想然後完成, 全部自己決定, 開始期待 下一次寫作業時光 還是有在閱讀,只是都是新開始的,喜歡一次一本為主,和地毯式閱讀法,會比較慢。
生活實驗七十七 在每個開心的時刻, 律動一下, 身體會記住, 如果如果開心口袋空空如也, 只要音樂一下, 來個強力快充, 屬於自己的勝利之舞, 跳到沒有FU為止。
生活實驗七十六 開心有賞味期限, 需要無限上綱。 像初夏尋覓地上的星星, 20日為期的明亮一般, 找開心,愈多愈好, 全部收進外套口袋, 直到快樂DJ現身,來一場名為喜悅的派對。 派對一下。
生活實驗七十五 只要超前一點點, 就不會再穿不怎麼髒、 大概也不太有味的同一套衣服, 下下一步, 下下一餐,下下一本, 下下一首歌,下下一條粉底液。 然後終於 發條轉動,下一幕開演。
生活實驗七十四 不能解釋清楚的, 就是命運,就要放手。 有些東西就是要留在原地, 終有一天, 就算舉起望遠鏡, 找不到也看不見,然後 再也不想找。
生活實驗七十三 喜歡日出的太陽, 溫溫的, 今天我想當心情慢半拍的好客人, 永遠退後一小步,然後像向日葵一樣, 一見你就笑。
生活實驗七十二 出自己的作業, 有哪些書目? 什麼時候開始、想一想然後完成, 全部自己決定, 開始期待 下一次寫作業時光 還是有在閱讀,只是都是新開始的,喜歡一次一本為主,和地毯式閱讀法,會比較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仔細想想,這東西還是很重要的。 部落格說是給別人看,比較像是自己的日記,好好記錄可能會忘記的片段,雖然我已經忘記夠多東西了 ヽ(°∀。)ノ 嗯~今日是24/12/17 開始學習的約一個月,同時在做的事情有: 健身 每隔一天 2~3小時 打工 一個禮拜 4天 最多2/整天 2/半天 讀書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Thumbnail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Thumbnail
生活方面 1.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睡前泡腳20分鐘,讓自己抱持活力。 2.少吃甜食,控制體重,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最多運動兩小時,達到每天出汗的狀態。 3.三餐規律,每餐七分飽盡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和辛辣的東西,每年體檢一次。 4.定期打掃屋子保持物歸原位,能位你解省不少錢,也能避
Thumbnail
這邊想寫幾個零碎時間的運用,例如我最近有一些實習,有時候中午午休的時候,或者是有時候有短暫休閒空檔的時候,會做的幾個事情 首先,我認為最重要法則就是,看看當前的目標和任務是什麼,因為每個人的目標和任務都不同,所以當然就會有不同運用方式,例如我學期間和實習期間當然運用方式有不同 例如,如果目標是A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1.作者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協助讀者創造出最符合生理機能,每天2個小時的高效能狀態;其策略如下 (1) 辨識每個決定點 (2) 管理心智能量 (3) 停止對抗分心 (4) 妥善利用身心關聯性 (5) 打造對自己有益的工作環境 2.學習有意識的思考如何運用時間。 3.如果你每次在面臨決定點時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仔細想想,這東西還是很重要的。 部落格說是給別人看,比較像是自己的日記,好好記錄可能會忘記的片段,雖然我已經忘記夠多東西了 ヽ(°∀。)ノ 嗯~今日是24/12/17 開始學習的約一個月,同時在做的事情有: 健身 每隔一天 2~3小時 打工 一個禮拜 4天 最多2/整天 2/半天 讀書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Thumbnail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Thumbnail
生活方面 1.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睡前泡腳20分鐘,讓自己抱持活力。 2.少吃甜食,控制體重,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最多運動兩小時,達到每天出汗的狀態。 3.三餐規律,每餐七分飽盡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和辛辣的東西,每年體檢一次。 4.定期打掃屋子保持物歸原位,能位你解省不少錢,也能避
Thumbnail
這邊想寫幾個零碎時間的運用,例如我最近有一些實習,有時候中午午休的時候,或者是有時候有短暫休閒空檔的時候,會做的幾個事情 首先,我認為最重要法則就是,看看當前的目標和任務是什麼,因為每個人的目標和任務都不同,所以當然就會有不同運用方式,例如我學期間和實習期間當然運用方式有不同 例如,如果目標是A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1.作者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協助讀者創造出最符合生理機能,每天2個小時的高效能狀態;其策略如下 (1) 辨識每個決定點 (2) 管理心智能量 (3) 停止對抗分心 (4) 妥善利用身心關聯性 (5) 打造對自己有益的工作環境 2.學習有意識的思考如何運用時間。 3.如果你每次在面臨決定點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