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閱讀筆記《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

★「麻煩」這東西不存在於世上任何地方, 而是存在於我們的心中。
●日文的「麻煩」,漢字寫成「面倒臭い」。
翻開辭典,「面倒」這字眼的解釋是:「花費心力,令人不悅的事,煩雜到令人厭煩的事。」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許多這樣的「麻煩」事,像是明知自己非做不可的事,或是早點處理會比較好的事。
縱使如此,還是會湧起「麻煩」的念頭,設法找尋逃避的方法,我想任誰都有這樣的經驗吧。
其實就連多少累積了些修行的我,有時也會覺得「好麻煩啊!」。
眼前所有的事,都是因為有緣才會來到自己面前,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認真面對,盡心對待每一件事。
雖然非常明白這是一種禪的思考方式,但要徹底消除「麻煩」的念頭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或許只要我們活著,便無法逃離「麻煩事」。
●「麻煩」的根源究竟為何?我試著思索,或許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麻煩」,是可以設法靠一己之力解決的事。
縱使覺得麻煩,也會鼓起精神去做,而且不可思議的是,一旦著手,「麻煩」的感覺便沒了。
只要努力處理眼前的事,無謂的念頭就會消失,這樣的「麻煩」能視自己的心情狀況解決。
第二種「麻煩」,是無關緊要的事。
「雖然做了比較好,但不做也無所謂」,日常生活中充斥著許多這樣的事。
有些事擱著不管,自然就會消失。也就是對於自己來說,不是多重要的事,亦即「無關緊要的事」。
要是過於認真看待這種「無關緊要的事」,只會迫使自己陷入窘境,而且越是個性認真的人,越容易被這種「無關緊要的事」囚縛。雖然這絕非壞事,但我認為還是要懂得適時「放手」。
所謂「放手」不是「隨便敷衍」,而是抱著「差不多就好」的心態看待事物。
別將所有事都往自己的心裡塞,學習別太理會那種「無關緊要的事」,也就是讓自己的人生留點空隙,有一條後路可退,這一點非常重要。
再來是第三種「麻煩」,也就是無能為力的事。
就算自己想做點什麼,也無能為力,而且很多這樣的「麻煩」是源自於人際關係。
因為顧慮到對方,所以無法單憑自己的想法解決,或是雖然覺得很「麻煩」,還是無法切斷這層關係。
這麼一想,便覺得書名的「麻煩」這字眼,很多都是源自人際關係。
除了人際關係本身就是一件「麻煩」事之外,還有因為人際關係而衍生的許多麻煩。
●恐怕你的手機裡頭,登錄了超過一百位「朋友」的聯絡方式吧。
我想請教一下,這一百位中有幾位稱得上是「朋友」呢?
大多只是「認識」而已吧。
若是真正的朋友,當然願意把時間花在他們身上,倘若只是為認識的人浪費你的寶貴時間,實在不智。
「因為你都沒回應,我要和你絕交。」
要是對方如此回應,未嘗不是好事,不是嗎?
會為了對方延遲回覆而生氣的人,根本稱不上朋友,只是流於表面的人際關係罷了。
其實像這樣流於表面的人際關係,最容易衍生出不必要的「麻煩」。
●「麻煩」事的共通點
我想請教各位。
請你具體想想什麼事讓你覺得「好麻煩啊!」
如果可以的話,不妨寫下來。
我想,現在的你一定有不少「麻煩事」。
好比「明天必須將這些資料整理好。」
「冰箱空空的,明天得出門買些東西才行。」
「這禮拜必須去看牙醫。」
「孩子這個月要去遠足,必須幫他準備些東西。」
只要動筆寫,肯定寫得出一長串。
接著,請仔細瞧瞧這些你覺得「麻煩」的事。
這些事有一個共通點,都是些必須稍微提早做的事,所以麻煩的不是現在這瞬間,而是想到不久之後要做的事就覺得麻煩。
也就是說,覺得「麻煩」的這種情感是在事情發生之前產生的。
「明天必須做好這份資料。」
一想到這件事就覺得很麻煩,但一到明天,開始處理這份資料時,就沒心思想這種事了。
總之,正因為是非做不可的事,所以只能專心處理。或是嫌出門買東西一事很麻煩,但一踏進超市,這種心情就沒了。
因為過於憂慮不久之後必須得做的事,才會萌生「麻煩」這種情感。
因此,重點在於「不久之後」。
譬如,開車的人每三年或五年,就必須去警政署或駕照考照中心更新駕照,因為通常得花上半天的時間,所以有人覺得大老遠跑去更新駕照很麻煩。
但如果離駕照到期日還有一年呢?
應該沒有人會覺得麻煩吧。應該不會有人覺得:「明年要換新駕照,好麻煩喔!」都是隨著換照日期迫近,下個月就得跑一趟換照才行,這時才會覺得「很麻煩」。
足見「麻煩存在於不久之後」。
●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而是看「現在」。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消除這種對於明天要做的事,而覺得「麻煩」的心情呢?
「過去」、「現在」與「未來」,稱為「三世」,禪學只著眼於這「三世」中的「現在」。
「過去」就是過往的事物,內心絕對不能總是被這些過往的事物囚縛。雖然懂得從過往的失敗中,學習或反省的態度很重要,但絕對不能被「過去」束縛,因為執著於「過去」,無法為「現在」帶來正面的影響。
此外,一味著眼於「未來」,也是不切實際的事。
當然,對於未來懷抱夢想,有個目標是很棒的事,也能促使自己成長。
但對於夢想與目標過於執著,也就是執著於未來的話,當事情無法如願進行時,你就會焦慮萬分。
●今天是今天,明天是明天
禪學中只存在「現在」這時間,只著眼於「現在」這瞬間,專心於這瞬間。不將心放在過去,也不讓心遊走於未來,只求努力活在當下。
人生是由「今天」這日子累積而成,這是禪的根本思想。
今天是一天,明天也是一天,在心中清楚地畫一條界線。
面對明天必須處理的資料,如果時間允許,能在今天處理的話,那就今天開始處理。
倘若是非得明天才能處理的事,就算今天擔憂也無濟於事,因為什麼也不能做,多想無益。
面對明天才能做的事,明天再想就行了。要是今天猛想,只會湧現麻煩的情緒。
●「麻煩」是隨著欲望逐漸膨脹而生的。
正因為對於自己來說是不必要的欲望,才會產生「麻煩」的念頭。
所謂的代謝症候群就是吃得過多,又缺乏運動,美食與便利的生活 迫使身體出了毛病,這也是因為欲望膨脹,所導致的一種文明病。
我認為心也有所謂「心的代謝症候群」,充滿物欲,被無止境、不必要的欲望充斥的心。
那麼,「心的代謝症候群」有哪些症狀呢?那
就是打從心底失去滿足感與充實感,欲望無止境,愈來愈感受不到真正的滿足感。
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感,也就是無法感受到滿足的人生。
自律就是針對「心的代謝症候群」開立的處方箋。
生活作息規律,只關注對自己來說,真正需要的東西,思考什麼東西能豐富自己的人生,不執著於其他不必要的東西。
這就是自律。
~ 枡野俊明/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多摩美術大學環境設計系教授、庭園設計師 ~《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枡野俊明教你消除人生麻煩事的42個解方》 ~《あなたの人生から「めんどくさい」が消える本》
#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 https://idragon.info/2-yKQ
【金石堂購買《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偶希都理(廖慧淑 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聯絡信箱:scart1020@gmail.com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