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準備充足上戰場(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從開始了每日跑步的習慣後,去年上下半年先後跑過澳洲布里斯本(Brisbane)及紐西蘭皇后鎮(Queenstown)的馬拉松,原本很想看看三年疫情沒參加過馬拉松比賽,會有怎樣的成績,並且比賽前持續每日跑步一段時間,能否有不跌反升的戰鬥力,特別是這兩次也比以往更早到埗適應時差及氣候,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前往第一個馬拉松比賽的目的地遇上塞車,遲了足足十五分鐘且在沒有熱身下起跑,而參加第二個馬拉松時卻懷疑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跑了未夠五公里便已經覺得呼吸困難,這是過往參加二十八次馬拉松時所未有,最後即是勉強完成,但成績實在未如理想,未能真實反映這段時間每日練習令體能狀況更理想帶來的結果。
大半年過去,再度有機會參加一個在海外舉行的全程馬拉松比賽,跟上次在澳洲及紐西蘭參加的賽事一樣,這次同樣一早已到達比賽國家,即使時差跟香港分別甚大,但亦早已經適應了時差及水土。這是一次規模不大的比賽,據網上資料看到,全部參加者可能只有近四百人,其中參加全程馬拉松的接近一百人,估計由於參加者不多,起跑時肯定不會如在日本的賽事般要等候半小時才可以出發,且有「塞人」的現象。此外由於賽事是維繞着一個大湖跑一個圈,所以路線及目標清晰可見,就是沿着湖邊跑完一個圈就完成了,這總好過在街道轉彎末角。當然由於賽事的規模比較小,相信沿路的補給及支援肯定不會多,若果我如上次參加皇后鎮的馬拉松般疑似感染了新冠肺炎而未能適時補給健康飲品,相信我不能完成今次這個比賽。
無論如何,參加了二十九次全程馬拉松,比賽的經驗尚算豐富,不同的天氣、路線、環境、氣氛、補給站多寡、辛苦程度等也都經歷過不少,知道最影響表現狀況的未必是臨場的環境及條件,卻可能是過去半年的累積練習狀況。據手機𥚃的運動軟件記錄,自去年完成皇后鎮馬拉松後,六個月累積跑步總共多達一千三百六十三公里,若計算半年有一百八十二天,這半年每天平均跑了七公里半,若果以這樣的累積練習去參加這次馬拉松比賽,其實是綽綽有餘,當然,我也會考慮到比賽前是否有足夠休息,或出現厭跑的情況,所以在比賽前一週早已計劃開始輕鬆跑甚至完全休息,最後能否獲得比之前更好的成績,就看看這次會否出現其他突發意外的情況了。
不能否認,每次參加馬拉松都充滿變數,不單試過遲了到起點或疑似感染疾病,亦試過遇上雨天、肚子不適、路上跌了能量條而拾不回⋯⋯,遇上那些情況只能叫自己降低目標,完成就好了。
我也常提醒自己勿忘初心,不要忘記當初第一次參賽,目標就是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往後開始從參加海外馬拉松中發掘到自己的興趣,就一直到世界不同角落跑下去,能夠在近三十個不同的地方完成一次馬拉松,代表了自己不但有經濟條件去參與,更重要是有健康的身體及精神狀況,這已經足以感恩自己擁有的這些東西,若能更快完成一個比賽只不過是錦上添花,但切記因為有太大野心而令自己受傷或遇上身體危險,那就得不償失。無論如何,又可以從這次比賽中學習及累積經驗。
(31·05·2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壽保險公司推出了健康計劃,只要安裝了他們的手機程式及成為會員,然後常做運動,便會逐步提升會員級別,若成功提升一個級別,下年交保費時便會有折扣,若再提升成為更高一個級別,折扣更多,如此類推。保險公司當然不會計錯數,因為大量研究也發現多運動對身體有正面幫助,那管每日步行夠一定數目也會具良好效果⋯⋯
相約和一班舊同事及上司重聚,遠處見到他們便已和我熱情地打招呼,見到他們真的很感動,不是因為那麼多人給予面子出席,卻是他們已經有一定年紀,見到他們一次得一次,珍惜他們仍健在。
站在美國人的角度看特朗普(Donald Trump),便明白他當日為何當選,甚至真的有機會捲土重來。
對一個生活甚有規律及安排的人來說,四個月沒有上學,沒有在海外短宣,也沒去工作和面試的生活,是否可以習慣和適應到呢?
應該立即尋找一份新的工作,還是趁着有時間先去作一些工作以後難以作到的事情呢?
突破自身對疫情的恐懼,其實這三年也不會一無所獲 ....
人壽保險公司推出了健康計劃,只要安裝了他們的手機程式及成為會員,然後常做運動,便會逐步提升會員級別,若成功提升一個級別,下年交保費時便會有折扣,若再提升成為更高一個級別,折扣更多,如此類推。保險公司當然不會計錯數,因為大量研究也發現多運動對身體有正面幫助,那管每日步行夠一定數目也會具良好效果⋯⋯
相約和一班舊同事及上司重聚,遠處見到他們便已和我熱情地打招呼,見到他們真的很感動,不是因為那麼多人給予面子出席,卻是他們已經有一定年紀,見到他們一次得一次,珍惜他們仍健在。
站在美國人的角度看特朗普(Donald Trump),便明白他當日為何當選,甚至真的有機會捲土重來。
對一個生活甚有規律及安排的人來說,四個月沒有上學,沒有在海外短宣,也沒去工作和面試的生活,是否可以習慣和適應到呢?
應該立即尋找一份新的工作,還是趁着有時間先去作一些工作以後難以作到的事情呢?
突破自身對疫情的恐懼,其實這三年也不會一無所獲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三個月前第一次練習,我只跑了20分鐘,隔天就腿痠。那時我完全不奢望完賽,更何況緊接著環島,期間我哪來的體力練跑? 直到環島中某一天,我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連負重行走都能夠走30公里了。既然如此,半馬21公里怎麼不可能?
Thumbnail
今年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挑戰越野跑,除了平常練習開始加入少量的山路外,也報名參加越野跑的活動,但沒想到這場活動卻是人生第一個未完賽的跑步活動。
Thumbnail
嗨我回來了,這裡是目標在10月底完成馬拉松29公里的路跑新手,如果你是第一次點進來,這是我練跑的第七周,有興趣的話再往前看之前的練跑記錄吧!這裡是作為一個初涉馬拉松的人,每周練跑的心得,身體上的感受以及跑步過程中的感悟;可能沒有專業的練跑分享,也有倦怠偷懶的時候,但都是我真真實實的記錄。 馬拉松倒
Thumbnail
嗨~又度過一周了。簡單自我介紹一下,這裡是一位剛涉入路跑領域的女子,目標是10月底的日月潭29K環湖跑;第一次挑戰超半馬,我先只告訴自己:在大會規定時間內平安完賽即可。希望每週都可以寫下自己的練跑記錄和心得,算是以一個新手跑者的角度,慢慢探索跑步的旅程吧。 馬拉松倒數189天,本周訓練記錄 🏃
Thumbnail
這是我第四次參加無錫馬拉松。 這場廣受好評的賽事,在每一年都能有一些推陳出新的小心思來獲得跑友間的好評。比如第一次的全半馬混合分區、PB衫、sub3圍巾等等。 睽違三年,我也再次回到今年無錫的賽道上...
Thumbnail
外島的馬拉松剩馬祖沒有去過,之前聽學長姐說過北竿馬拉松,跑步女子們一起報名了今年三月的比賽。事先一點功課都沒做,以為”硬地”就是單純的地面較硬(其實也分不清跑在水泥地與柏油路的差別),想著大老遠去一趟,至少要跑25K才划算,除一位有先見之明的跑步女子只報12.5,其他都是25K。報完名後先找當地美食
Thumbnail
跑半馬一直在我的人生清單裡面,但也一直成為我口中「以後要...」而未曾行動的待辦事項。雖然平時有跑步習慣,但都只有輕鬆跑3~5K左右。參加過最長的一次馬拉松也只有9K,未曾嘗試過長里程數。這大概就是我的baseline吧! 直到三月中上班和個案聊天時,個案提到他自己去挑戰跑半馬,讓我的內心又開始蠢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古都馬拉鬆的經歷,從最初的報名到逐漸克服跑步困難,到最後完成半馬賽事。作者詳細描述了訓練的心路歷程以及途中的新鮮體驗,如夜晚的慢跑、城市的甦醒,並且以此代表了參加者心態的轉變。另外,還註重在跑步對作者人生的啟發,讓讀者感受到作者通過跑步達到的成長和心靈寧靜。
Thumbnail
過完年後的半馬,實在感受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第二次與第三次根本是兩個連續週末的時候。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在這條馬拉松道路上的各種狀態,有些人超級強,有些人則需要非常努力甚至需要協助,才有辦法邁出那一步。 好像不跟別人比較就無法進步,但其實我們都有能力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走。
Thumbnail
{用力跑!要堅強!有野心!} 在去年2023年的12月的路跑賽市突破了4年前的半程馬拉松完賽時間,於是就給自己趁著新年的時候,設定了一個新的目標,就是要把完賽的時間再推進到1小時40分內,也就是俗稱的(半馬破百)。 我做了哪些事情來準備訓練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三個月前第一次練習,我只跑了20分鐘,隔天就腿痠。那時我完全不奢望完賽,更何況緊接著環島,期間我哪來的體力練跑? 直到環島中某一天,我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連負重行走都能夠走30公里了。既然如此,半馬21公里怎麼不可能?
Thumbnail
今年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挑戰越野跑,除了平常練習開始加入少量的山路外,也報名參加越野跑的活動,但沒想到這場活動卻是人生第一個未完賽的跑步活動。
Thumbnail
嗨我回來了,這裡是目標在10月底完成馬拉松29公里的路跑新手,如果你是第一次點進來,這是我練跑的第七周,有興趣的話再往前看之前的練跑記錄吧!這裡是作為一個初涉馬拉松的人,每周練跑的心得,身體上的感受以及跑步過程中的感悟;可能沒有專業的練跑分享,也有倦怠偷懶的時候,但都是我真真實實的記錄。 馬拉松倒
Thumbnail
嗨~又度過一周了。簡單自我介紹一下,這裡是一位剛涉入路跑領域的女子,目標是10月底的日月潭29K環湖跑;第一次挑戰超半馬,我先只告訴自己:在大會規定時間內平安完賽即可。希望每週都可以寫下自己的練跑記錄和心得,算是以一個新手跑者的角度,慢慢探索跑步的旅程吧。 馬拉松倒數189天,本周訓練記錄 🏃
Thumbnail
這是我第四次參加無錫馬拉松。 這場廣受好評的賽事,在每一年都能有一些推陳出新的小心思來獲得跑友間的好評。比如第一次的全半馬混合分區、PB衫、sub3圍巾等等。 睽違三年,我也再次回到今年無錫的賽道上...
Thumbnail
外島的馬拉松剩馬祖沒有去過,之前聽學長姐說過北竿馬拉松,跑步女子們一起報名了今年三月的比賽。事先一點功課都沒做,以為”硬地”就是單純的地面較硬(其實也分不清跑在水泥地與柏油路的差別),想著大老遠去一趟,至少要跑25K才划算,除一位有先見之明的跑步女子只報12.5,其他都是25K。報完名後先找當地美食
Thumbnail
跑半馬一直在我的人生清單裡面,但也一直成為我口中「以後要...」而未曾行動的待辦事項。雖然平時有跑步習慣,但都只有輕鬆跑3~5K左右。參加過最長的一次馬拉松也只有9K,未曾嘗試過長里程數。這大概就是我的baseline吧! 直到三月中上班和個案聊天時,個案提到他自己去挑戰跑半馬,讓我的內心又開始蠢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古都馬拉鬆的經歷,從最初的報名到逐漸克服跑步困難,到最後完成半馬賽事。作者詳細描述了訓練的心路歷程以及途中的新鮮體驗,如夜晚的慢跑、城市的甦醒,並且以此代表了參加者心態的轉變。另外,還註重在跑步對作者人生的啟發,讓讀者感受到作者通過跑步達到的成長和心靈寧靜。
Thumbnail
過完年後的半馬,實在感受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第二次與第三次根本是兩個連續週末的時候。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在這條馬拉松道路上的各種狀態,有些人超級強,有些人則需要非常努力甚至需要協助,才有辦法邁出那一步。 好像不跟別人比較就無法進步,但其實我們都有能力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走。
Thumbnail
{用力跑!要堅強!有野心!} 在去年2023年的12月的路跑賽市突破了4年前的半程馬拉松完賽時間,於是就給自己趁著新年的時候,設定了一個新的目標,就是要把完賽的時間再推進到1小時40分內,也就是俗稱的(半馬破百)。 我做了哪些事情來準備訓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