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念佛陀的九種德行—人天導師 21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味、觸),追求終極目標——涅槃,所以稱為人天導師
【佛陀對待眾生一視同仁】
佛陀處處體現出他的偉大。他不把人劃分為邪惡或善良、高貴或卑賤、聰明或愚笨,因為他瞭解這純粹是業力所現。他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對任何人不予以排斥,即使是與佛法背道而馳、反對真理教化的外道。他也勸諫那些捨棄邪信並皈依三寶的在家居士,繼續供養他們。
佛陀的慈愛更是遍及一切眾生,對屢次欲加害於他的提婆達多(Devadatta),以及他唯一至親的兒子羅喉羅(Rāhula),他所施予的慈愛並無分別。他與弟子們在經過印度各大小村鎮時,所有的眾生都包容在他無量的悲智之中。
人天導師
【第一批宣揚法音的使者 】
佛陀覺悟兩個月後,六十位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弟子成為他的阿羅漢弟子。為了佛法的延續和利益更多的眾生,佛陀決定把他們當成法的使者將佛法傳播各地,在弟子往不同的方向離開之前,佛陀鼓勵他們說:
諸比丘,我已從世間的桎梏中得到了解脫,你們也是一樣。
諸比丘,去弘揚佛法吧,為了大眾的利益和福祉。
諸比丘,不要兩人同去一個方向,去弘揚和傳授開始是善、中間是善,結束也是善的佛法。有一些眾生,眼中只有少許灰塵,若沒有機會聽聞法,將會是他們最大的損失,有人會明瞭佛法的。
諸比丘!我也將到其它地方說法。
佛陀與他的弟子,沒有固定的住所,不持金銀錢,只帶著衣和缽,從一個地方遊歷到另一個地方,宣示解脫痛苦之道,為人間帶來希望。
人天導師
【對天神的開示 】
佛陀不僅教誨人類,也教導諸天神,令他們趣向涅槃。
在佛陀教育的對象裡,天人是比人界更高層次的眾生。他們是由於佈施、持戒、不妄語、孝順父母、忍耐等善業而往生天界。不過,天界不是天人永恆的歸宿,他們的善報一旦耗盡,將再次依照成熟的業輪轉。如果成熟的業是善的,他們將再次投生天界或人界,否則他們將依成熟的惡業投生四惡道。
受無明蒙蔽,被渴愛束縛的天人像人類一般,也需要佛陀的引導,以便解脫煩惱,走向不死之涅槃。天人一般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刻前來禮敬佛陀。他們有的是來讚歎佛陀,有的是向佛陀請教問題,或請求佛陀指導修行的道理。
《相應部》的天子相應品裡,有一位叫鬚婆羅門的天子在佛陀面前出現並向佛提出他積壓在內心的問題:
此心常有憂懼,此意常被攪動,
對於未生起的,還有已發生的難題,
請您告訴我,要如何解脫恐懼。
從這裡可以看到天神並沒有我們想像一般快樂,無憂無慮,他們也像人類一樣充滿恐懼。佛陀回答說:
只有從覺悟與艱苦之修行,
只有從守護諸根,
只有從捨下一切,
我才能看見有情生命的安穩之處。
——《相應部》2相應17經
眾生之恐懼源自執取,由於被無明冥暗所覆蔽,我們的貪愛猶如八爪魚,向四面八方伸展,執取兒女、家庭之樂、自身的職業、成就、學識、地位、名聲、財富、生命等等。
我們把這一切擁有的東西看成是恆常、快樂和屬於我的。由於強烈的執取,我們又深怕失去所擁有的,於是竭盡所能去保護它們,患得患失,忘記所擁有的都將有失去和離散的一天。
除了涅槃,佛陀知道沒有任何事物是絕對安全的,他勸導鬚婆羅門天子遵守嚴格的修行並守護根門,直到生起智慧了知(凡是生起的必將滅去)才能放下執著,捨去一切執著,從恐懼中解脫。
泰国曼谷綠步道
有很多經典是佛陀向天人開示的,例如著名的《吉祥經》(Mahāmaṅgalasutta)。對於吉祥,世間的人們都有各自的探索,有的人說清晨聽到鳥兒的聲音是吉祥,也有人認為看到某種顏色是吉祥。總之大家議論紛紛,卻無法找到一個結論。
吉祥的問題從人間討論到天上,足足花了十二年的時間,仍無法找到圓滿的答案。最後,天人們都認為只有佛陀才能解答他們的疑惑。於是,他們來到人間請教佛陀。
佛陀為他們開示了聞名遐邇的《吉祥經》。
這部經是人類道德之準繩,從開始的(遠離愚人,親近賢者),直到最後數句:「接觸世間法,心毫不動搖、無愁、無染、安穩自在」,經中講述了人們如何依照道德生活而最終達到解脫自在。 聽完此經後,無數的天神解脫貪欲的束縛,證悟聖道果。
同樣的,佛陀成道後所宣說的第一部經《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許多不同世界的天人皆前來聽法,並體證聖道果,而人間只有憍陳如尊者證到須陀洹道果。
緬甸帕奧大禪師
善戒尼師 — 個人簡介
👉 點擊查看:善戒尼師簡介
善戒尼師 — 書籍
👉 點擊查看:書籍結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 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味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味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無上調禦丈夫的意思是能調禦應被調禦的無上禦者。 佛陀於有情中屬最殊勝。佛陀之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是無有相等的、無敵對的,超越一切眾生。 正如佛陀說: 我實不見於天界,魔界...... 乃至天人眾可以同我的戒德一般圓滿。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無上調禦丈夫 無上調禦丈夫的意思是能調禦應被調禦的無上禦者。 佛陀於有情中屬最殊勝。佛陀之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五分法身)是無有相等的、無敵對的,超越一切眾生。 正如佛陀說: 我實不見於天界,魔界...... 乃至天人眾可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 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味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味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無上調禦丈夫的意思是能調禦應被調禦的無上禦者。 佛陀於有情中屬最殊勝。佛陀之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是無有相等的、無敵對的,超越一切眾生。 正如佛陀說: 我實不見於天界,魔界...... 乃至天人眾可以同我的戒德一般圓滿。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無上調禦丈夫 無上調禦丈夫的意思是能調禦應被調禦的無上禦者。 佛陀於有情中屬最殊勝。佛陀之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五分法身)是無有相等的、無敵對的,超越一切眾生。 正如佛陀說: 我實不見於天界,魔界...... 乃至天人眾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佛陀傳下「佛頂尊勝陀羅尼」,開示解脫之法,而善住天子於六日六夜的持誦之後,便淨除了過去世所造的種種罪業,得以增福添壽。敬邀您把握億倍功德日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佛陀宣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的緣起,是為了救度一位「善住天子」。在佛陀住世時期,有一位天界的善住天子,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告訴祂福報即將享盡,七日後將會死亡;命終之後,會投生到娑婆世界受輪迴之苦,先投胎做七種畜生身,然後墮落地獄;從地獄出來後,才能得生人身,但會生在貧窮卑賤之家,而且在娘胎內
Thumbnail
人不斷輪迴轉世,投生與哪一道呢?都有可能,你行善持戒就往三善道,造多惡就往三惡道⋯ 天人  天人(梵語:देव,Deva),又稱天眾、天部、天神,音譯為提婆,指佛教中住於諸天界之有情。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神仙、天仙,他們是長生不死的嗎?如果不是,壽命又是多長呢?我們常說的三界,是欲界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善導師-五部九卷 (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一致的根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佛陀傳下「佛頂尊勝陀羅尼」,開示解脫之法,而善住天子於六日六夜的持誦之後,便淨除了過去世所造的種種罪業,得以增福添壽。敬邀您把握億倍功德日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佛陀宣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的緣起,是為了救度一位「善住天子」。在佛陀住世時期,有一位天界的善住天子,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告訴祂福報即將享盡,七日後將會死亡;命終之後,會投生到娑婆世界受輪迴之苦,先投胎做七種畜生身,然後墮落地獄;從地獄出來後,才能得生人身,但會生在貧窮卑賤之家,而且在娘胎內
Thumbnail
人不斷輪迴轉世,投生與哪一道呢?都有可能,你行善持戒就往三善道,造多惡就往三惡道⋯ 天人  天人(梵語:देव,Deva),又稱天眾、天部、天神,音譯為提婆,指佛教中住於諸天界之有情。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神仙、天仙,他們是長生不死的嗎?如果不是,壽命又是多長呢?我們常說的三界,是欲界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善導師-五部九卷 (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一致的根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