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去研習,幼兒律動,在那邊看到了yoyo台的姊姊,考試當下,才知道原來跳幼兒律動操也有專業性,相較於她,我們其他人就像是木頭,節奏跟力道完全被輾壓,這時讓我想到"別用你的無知挑戰別人的專業",有些人都認為自己知道一點點就想要指揮他人,殊不知是野人獻曝,有些道路看著總是容易,做起來其實專業性極高,甚至需要多年累積經驗。

最近一直討論到專業,台灣人普遍還是認為免費的比較好,但有些免費附帶後續,就是維修或是需要購買其他高額產品才有,甚至有些其實是我們的稅金去支付,但一分錢一分貨,想要有好的體驗就是要付錢,付錢後也需要尊重他人專業,詢問時務必保持良好態度,就算付錢也不一定是大爺,你只是買他專業,不代表做牛做馬。

最常見就是對老師教學指指點點,但其實很多人早就忘了自己當初怎麼學會的,像之前一位國小老師在教大概推論時候,是很簡單的四位數加減,但他為了讓學生學會估計,特別用比較麻煩方式去計算,要的就是他們會大數時候大概推論,不用精算到實際值,因為數字量極大時候,其實那些就是幾乎可以忽略,但被網路抨擊,因為大家都忘了當初怎麼學會估算了!

最近一集剛好討論到學數學為了甚麼,讓我們聽聽看吧!

學數學有甚麼用?真的需要學機率排列組合嗎?-聽聽老師說

avatar-img
10會員
40內容數
生活中觀察、閱讀、聆聽節目等...實際實驗或是心得發想,由於是教師,會提到一些學習相關方式及當時學生成長思維,從中建構出自我思考模式,也會從方格子多方攝取有用知識轉成自己語言表達或實際運用撰寫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魚子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可能對於領導或是帶班有些幫助,對於團隊因為這兩部動漫有了新的概念與理解。 以前認為的團隊是互相體諒幫助,善良去完成份內工作,並利用時間去幫助隊友,或是打一開始就是配合最強那個去做綠葉,所有出發點都是輔助功用。 看完One Outs 後發現不是,應該是想辦法Carry大家,輪到自己上場,就用盡全力
書的開頭便說人際關係是刻意為之,當你不是越來越喜歡或了解某一個人,便是刻意疏離淡漠,沒有永續恆定的關係,相處必然原則是必須雙方用心經營,與多數佛道家所述無異,變化乃是世界唯一不變,只有用心才能成長改變。 刻意為之的東西有效期限,一但我們忽略位花心思刻意維護,必將煙消雲散,所有關係不進則退,所有相處必
這部漫畫真的廢到笑,不能只有我看到,聽璿介紹後,立馬開始追,內容敘述一個為了復仇導致練成一手極神按摩功夫,原本想用點穴致人於死,仇人卻莫名一直面臨死亡,所以主角把他救活就是為了復仇,看到這應該夠廢了吧! 一篇篇小短篇構成,中間串場了一些病人,只能說按摩不是醫生,也有他無法解決的問題,當你以為他要超神
莫名其妙就開始的Podcast,靜靜地就完成了一季,中間的困難也慢慢被克服,因為我們不懂,所以學到的彌足珍貴! 謝謝夥伴提醒了我該更新方格子了XD,有一個究責夥伴真的很讚,來不及準備的同時也能有好隊友幫忙,每次都會有壓力要將內容做到至少可以推出,在失言的時候有夥伴幫忙剪掉,哈哈哈哈,這些都很有趣,也
沒錯就是鋼之煉金術師,放在如今也是神作! 前陣子小小的複習了一下,架構在煉金術的國家背後卻是犧牲全體國民的陰謀,為復活媽媽,犧牲一手一腳的愛德華與犧牲身體弟弟,為了找回弟弟身體,成為國家煉金術師。 劇情的推進完全沒有冗長拖戲,很多的事件慢慢看出愛德華的觀念,他的正義感建立在面對生命時候的抉擇,剛開始
最近經歷了你的腳踝不是你的腳踝,是你的高爾夫球,當我看著晚餐在抉擇要吃啥的時候,不出意外的話馬上就要出意外了!我側著往前走,沒注意到腳下有陷阱卡,踩到沒有翻開覆蓋的陷阱卡,翻了我的腳,那個樓梯,讓我瞬間落地,倒在路邊,還好旁邊沒人,真丟臉,跌在一個超鳥的地方,於是開始復健之路直到今天,還是跛豪一枚。
這篇可能對於領導或是帶班有些幫助,對於團隊因為這兩部動漫有了新的概念與理解。 以前認為的團隊是互相體諒幫助,善良去完成份內工作,並利用時間去幫助隊友,或是打一開始就是配合最強那個去做綠葉,所有出發點都是輔助功用。 看完One Outs 後發現不是,應該是想辦法Carry大家,輪到自己上場,就用盡全力
書的開頭便說人際關係是刻意為之,當你不是越來越喜歡或了解某一個人,便是刻意疏離淡漠,沒有永續恆定的關係,相處必然原則是必須雙方用心經營,與多數佛道家所述無異,變化乃是世界唯一不變,只有用心才能成長改變。 刻意為之的東西有效期限,一但我們忽略位花心思刻意維護,必將煙消雲散,所有關係不進則退,所有相處必
這部漫畫真的廢到笑,不能只有我看到,聽璿介紹後,立馬開始追,內容敘述一個為了復仇導致練成一手極神按摩功夫,原本想用點穴致人於死,仇人卻莫名一直面臨死亡,所以主角把他救活就是為了復仇,看到這應該夠廢了吧! 一篇篇小短篇構成,中間串場了一些病人,只能說按摩不是醫生,也有他無法解決的問題,當你以為他要超神
莫名其妙就開始的Podcast,靜靜地就完成了一季,中間的困難也慢慢被克服,因為我們不懂,所以學到的彌足珍貴! 謝謝夥伴提醒了我該更新方格子了XD,有一個究責夥伴真的很讚,來不及準備的同時也能有好隊友幫忙,每次都會有壓力要將內容做到至少可以推出,在失言的時候有夥伴幫忙剪掉,哈哈哈哈,這些都很有趣,也
沒錯就是鋼之煉金術師,放在如今也是神作! 前陣子小小的複習了一下,架構在煉金術的國家背後卻是犧牲全體國民的陰謀,為復活媽媽,犧牲一手一腳的愛德華與犧牲身體弟弟,為了找回弟弟身體,成為國家煉金術師。 劇情的推進完全沒有冗長拖戲,很多的事件慢慢看出愛德華的觀念,他的正義感建立在面對生命時候的抉擇,剛開始
最近經歷了你的腳踝不是你的腳踝,是你的高爾夫球,當我看著晚餐在抉擇要吃啥的時候,不出意外的話馬上就要出意外了!我側著往前走,沒注意到腳下有陷阱卡,踩到沒有翻開覆蓋的陷阱卡,翻了我的腳,那個樓梯,讓我瞬間落地,倒在路邊,還好旁邊沒人,真丟臉,跌在一個超鳥的地方,於是開始復健之路直到今天,還是跛豪一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現在幼兒園都會有課後才藝,孩子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適合的課程,我們的課程非常的厲害,孩子要自己看著課本,看著上面的組裝步驟,自己去組裝作品,老師只是給予協助的角色,剛開始要孩子練習看書,孩子都覺得很困難,慢慢練習後,就可以自己看書操作,家人看到都說這麼複雜的作品,真的可以做好嗎?對於不願意嘗
有心的家長其實還是很多,他們已經知道孩子練琴不易,也很想幫忙,可是卻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其實這也是老師教學的責任之一。 學生在課堂上一定要把功課學會 鋼琴功課跟國語、數學不一樣,除了不會音樂的家長不懂,就算懂音符可算出音高、時值,彈琴還是很難有個標準的正確答案,甚至兩個鋼琴老師教起來也會不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小女幼兒園大班(五足歲)開始上YAMAHA幼兒班,由於幼兒班除了學琴、簡單樂理外,課堂中還有一部分時間在唱歌及律動,家長需要陪在一旁一起上課,並且依照課程內容安排和孩子一同律動。 女兒個性活潑外向,她很喜歡上課,不過我卻很猶豫是否讓她繼續上團體班,小孩是很開心,但我不喜歡一起上課,而且初期看不出成
離開工程師的工作之後,我轉往兒童程式教育的跑道,這份工作將我原有的程式技能結合上我所關心與有興趣的兒童教育,轉換跑道的路上並不輕鬆,不論是工作方式或心境的調整,在克服的路上都是學習。 我很幸運用最快速的方式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第一個班級就是18個中班孩子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每堂課的準備與挫敗,當然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先說說一段個人的經歷: 我長年在教小朋友做科學小玩具和相關實驗。做玩具或做實驗這種東西,需要兩隻手操作,依據孩子的年齡大小、理解程度、操作難易度等等,不同的孩子會呈現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需要手把手教,有的孩子只需要指點一二就可以自己完成;不少孩子不想自己動手做,最好是老
Thumbnail
什麼叫專業,如果這都不算愛(X)更正,如果這都不算專業,還有什麼是專業? 所謂專業,並不是有證照、一定要專科畢業、甚至不一定需要老師教。(當然,我姐有很多證照,還有開班授課,工作室牆上也掛滿證照。我去她家白吃白住好幾次都是親眼看過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因為明白自己的不足而不斷進修學習和精進。除
Thumbnail
反對中國文化滲透臺灣的人大多很排斥科目三, 於是我想 : 「不跳科目三的話,臺灣有什麼歌是可以跳的呢?」
Thumbnail
新的年段開學,某娃被分在這學期才調校的P師班。 開學沒多久,娃媽看孩子數學作業時赫然發現進度落後,更糟的是娃對該單元理解困難,題目完全誤讀,問了娃才知道娃對於老師上課的講解完全聽不懂。 娃媽自信自個娃得雙親真傳怎可能?遂在班群組提問。一問才知道有不少家長早已經警覺問題。 某媽拿出絕招--在娃書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現在幼兒園都會有課後才藝,孩子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適合的課程,我們的課程非常的厲害,孩子要自己看著課本,看著上面的組裝步驟,自己去組裝作品,老師只是給予協助的角色,剛開始要孩子練習看書,孩子都覺得很困難,慢慢練習後,就可以自己看書操作,家人看到都說這麼複雜的作品,真的可以做好嗎?對於不願意嘗
有心的家長其實還是很多,他們已經知道孩子練琴不易,也很想幫忙,可是卻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其實這也是老師教學的責任之一。 學生在課堂上一定要把功課學會 鋼琴功課跟國語、數學不一樣,除了不會音樂的家長不懂,就算懂音符可算出音高、時值,彈琴還是很難有個標準的正確答案,甚至兩個鋼琴老師教起來也會不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小女幼兒園大班(五足歲)開始上YAMAHA幼兒班,由於幼兒班除了學琴、簡單樂理外,課堂中還有一部分時間在唱歌及律動,家長需要陪在一旁一起上課,並且依照課程內容安排和孩子一同律動。 女兒個性活潑外向,她很喜歡上課,不過我卻很猶豫是否讓她繼續上團體班,小孩是很開心,但我不喜歡一起上課,而且初期看不出成
離開工程師的工作之後,我轉往兒童程式教育的跑道,這份工作將我原有的程式技能結合上我所關心與有興趣的兒童教育,轉換跑道的路上並不輕鬆,不論是工作方式或心境的調整,在克服的路上都是學習。 我很幸運用最快速的方式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第一個班級就是18個中班孩子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每堂課的準備與挫敗,當然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先說說一段個人的經歷: 我長年在教小朋友做科學小玩具和相關實驗。做玩具或做實驗這種東西,需要兩隻手操作,依據孩子的年齡大小、理解程度、操作難易度等等,不同的孩子會呈現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需要手把手教,有的孩子只需要指點一二就可以自己完成;不少孩子不想自己動手做,最好是老
Thumbnail
什麼叫專業,如果這都不算愛(X)更正,如果這都不算專業,還有什麼是專業? 所謂專業,並不是有證照、一定要專科畢業、甚至不一定需要老師教。(當然,我姐有很多證照,還有開班授課,工作室牆上也掛滿證照。我去她家白吃白住好幾次都是親眼看過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因為明白自己的不足而不斷進修學習和精進。除
Thumbnail
反對中國文化滲透臺灣的人大多很排斥科目三, 於是我想 : 「不跳科目三的話,臺灣有什麼歌是可以跳的呢?」
Thumbnail
新的年段開學,某娃被分在這學期才調校的P師班。 開學沒多久,娃媽看孩子數學作業時赫然發現進度落後,更糟的是娃對該單元理解困難,題目完全誤讀,問了娃才知道娃對於老師上課的講解完全聽不懂。 娃媽自信自個娃得雙親真傳怎可能?遂在班群組提問。一問才知道有不少家長早已經警覺問題。 某媽拿出絕招--在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