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習慣心裡有委屈就自己消化,不喜歡正面衝突,因為還要解釋一堆就覺得累…. 

當情緒壓力無法承受,身體就會開始解離…對負面情緒的來源,不想再親近、不想再有交集、再也無情緒起伏,甚至有厭惡的情緒出現… 

有些人說解離不好,因為問題沒有解決;有些人則說,解離是身體自我保護機制,不讓自己再受傷害⋯⋯

解離讓我了解,我會有這種情況,是內在小孩在保護我,而下一步該怎麼走下去?

avatar-img
3會員
50內容數
隨著每天不同心情,伴隨腦中浮現的語言,記錄在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fe you choose 的其他內容
今天休假,想著要處理一些事情(通常放假都異常早起🫣)
每次嚇親姐或是她自己被蟑螂🪳嚇到,看她尖叫,就莫名的開心,也會笑不停....
以前最常聽到別人這樣說自己... 曾經覺得是一種讚美...
週五接近下班時間.. 看到你的來電,再次焦慮症發作
原本以為感冒快好了,但之前藥快吃完了,想說去看一下醫生拿藥...
今天休假,想著要處理一些事情(通常放假都異常早起🫣)
每次嚇親姐或是她自己被蟑螂🪳嚇到,看她尖叫,就莫名的開心,也會笑不停....
以前最常聽到別人這樣說自己... 曾經覺得是一種讚美...
週五接近下班時間.. 看到你的來電,再次焦慮症發作
原本以為感冒快好了,但之前藥快吃完了,想說去看一下醫生拿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和自己和解,需經歷三個階段:願意解開,重新解釋,鍛鍊解決;勇敢改變,痛苦才會變成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情緒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有時讓人喘不過氣,甚至打亂了我們前進的方向。越是想壓抑,情緒卻越是頑固;越是想逃避,它卻越緊追不放。其實,真正的疲憊,不是來自外界的挑戰,而是我們心中那場無休止的內耗。 學會與情緒共處,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解放。當我們接受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試圖對抗它們,生活的壓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迴避型依戀的心理特徵,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情感的掙扎與反思。作者揭示了由於過去的情緒被壓抑,導致自己無法真實面對親密關係。透過回憶與自我對話,作者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性,並反思愛與成長之間的關係,最終強調了自我接納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透過覺察練習,體會到很多時候因為內心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產生情緒。 學習在不如預期的人、事、物觸動過去的傷痛記憶時,允許自己有情緒產生。 讓自己獨處、沉澱。釐清為何有這樣的感受產生。不批判或指責當下引動情緒的人、事、物。 往往會發現是因為別人沒能照顧到自己的感受,而產生了不愉快的心情。
Thumbnail
面對焦慮時的掙扎與自我期許的矛盾,文章建議,首先應接受自己目前無法接納的事實,並鼓勵讀者在合適的時機慢慢釋放情緒壓力,以找到更健康的應對方法。這不僅能改善個人的情緒狀態,還有助於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文章提供了一種溫和的方式,引導人們理解自我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練習放下- 一開始是挺困難得,但在這個過程,不斷的覺察,這件事為什麼會對我造成心痛, 和心理不舒服的影響,就會開始從童年開始, 以及內在小孩是否曾經因某件有受傷, 慢慢去撿回靈魂碎片,以及和解關係, 每當又要開始生氣的時候,都要學會詢問自己 生氣的原因是什麼,是內在的小我要提醒我什麼
Thumbnail
「解離」,顧名思義,崩解與分離。我認為「解離」是指「當一個人面對超過負荷的壓力或創傷時,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這種保護機制會將個體的認知記憶、身體感覺、心理的情緒感受分開,讓個體當下與外界暫時失去連結,藉以保護個體不會繼續承受外界傷害的衝擊,藉以降低壓力或創傷對其身心上的損害。」
Thumbnail
解離(Dissociation)是心理學上用來描述一系列與意識、記憶、身體感覺或身份有關的心理現象的術語。解離可能是一種應對壓力、創傷或極端情緒的防禦機制。以下是解離可能涉及的一些現象:例如意識分離、記憶缺失……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和自己和解,需經歷三個階段:願意解開,重新解釋,鍛鍊解決;勇敢改變,痛苦才會變成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情緒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有時讓人喘不過氣,甚至打亂了我們前進的方向。越是想壓抑,情緒卻越是頑固;越是想逃避,它卻越緊追不放。其實,真正的疲憊,不是來自外界的挑戰,而是我們心中那場無休止的內耗。 學會與情緒共處,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解放。當我們接受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試圖對抗它們,生活的壓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迴避型依戀的心理特徵,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情感的掙扎與反思。作者揭示了由於過去的情緒被壓抑,導致自己無法真實面對親密關係。透過回憶與自我對話,作者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性,並反思愛與成長之間的關係,最終強調了自我接納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透過覺察練習,體會到很多時候因為內心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產生情緒。 學習在不如預期的人、事、物觸動過去的傷痛記憶時,允許自己有情緒產生。 讓自己獨處、沉澱。釐清為何有這樣的感受產生。不批判或指責當下引動情緒的人、事、物。 往往會發現是因為別人沒能照顧到自己的感受,而產生了不愉快的心情。
Thumbnail
面對焦慮時的掙扎與自我期許的矛盾,文章建議,首先應接受自己目前無法接納的事實,並鼓勵讀者在合適的時機慢慢釋放情緒壓力,以找到更健康的應對方法。這不僅能改善個人的情緒狀態,還有助於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文章提供了一種溫和的方式,引導人們理解自我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練習放下- 一開始是挺困難得,但在這個過程,不斷的覺察,這件事為什麼會對我造成心痛, 和心理不舒服的影響,就會開始從童年開始, 以及內在小孩是否曾經因某件有受傷, 慢慢去撿回靈魂碎片,以及和解關係, 每當又要開始生氣的時候,都要學會詢問自己 生氣的原因是什麼,是內在的小我要提醒我什麼
Thumbnail
「解離」,顧名思義,崩解與分離。我認為「解離」是指「當一個人面對超過負荷的壓力或創傷時,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這種保護機制會將個體的認知記憶、身體感覺、心理的情緒感受分開,讓個體當下與外界暫時失去連結,藉以保護個體不會繼續承受外界傷害的衝擊,藉以降低壓力或創傷對其身心上的損害。」
Thumbnail
解離(Dissociation)是心理學上用來描述一系列與意識、記憶、身體感覺或身份有關的心理現象的術語。解離可能是一種應對壓力、創傷或極端情緒的防禦機制。以下是解離可能涉及的一些現象:例如意識分離、記憶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