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蟲出墨│譯者之意為何譯──《鋼索上的譯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國際大局、國家偉人、文壇巨擘或歷史巨作,翻譯的影響往往取決於他們翻譯的原始文本,《鋼索上的譯者》裡提到不少那樣的例子。然而,翻譯也並非皆與庶民日常遙遙相望,像是街上隨處可見的跨境品牌、大眾交通與商業大樓內的標示,還有越來越常見的雙語菜單等,無論低頭或抬頭,被翻譯的言語早已處處懸掛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本書取材自歷史現場,有別於中文書名所散發的危險氣息,原文使用的Dancing可說是暗示了書裡那些「譯聞」帶有的娛樂性,把幾則對翻譯官來說驚險萬分的當下,化作篇篇精采又發人省思的趣聞。

raw-image

文學與圖像以外的作品大都不在我閱讀的舒適圈,但這本幾乎每個章節都讓我很有共鳴。我並非從事翻譯工作,而那些在我日常裡頻繁接觸電影、小說和音樂大概是讓我會心一笑的主要原因。享受異文化的作品時,翻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閱聽體驗,譯者的翻譯方式因而備受計較,比如書中所提到翻譯的「歸化」(譯文往目標語言的文化靠近)與「異化」(譯文往原文的文化靠近),雖然指的是翻譯文學作品所採用的兩種策略,但我腦中最先出現的卻是電影翻譯的例子。在我的觀影經驗中,具幽默性的台詞似乎經常採用歸化策略:融入台灣流行語、台文或時事梗等,甚至很多時候笑話是完全被改寫的。而當翻譯本身被討論時,無論褒貶,以「台式」作為評價的聲音總佔有相當比例。難免會有人不喜歡,但卻總會有人將這樣的翻譯批為「不專業」。

關於翻譯是否講求字面原意的糾結,我想起一個最近看到的有趣例子。在一篇推文中,推主提到「山」這個字在日本與俄羅斯之間的差別:雖然表面上日文的「山」是對應到俄文的「ropa」,但日本推主的俄羅斯友人卻認為推主大多提出的例子在他的定義中應是屬於「山丘」(сопка)而不是「山」。顯然即便是乍看之下能互相轉換意思的字詞,實際上在不同的文化裡對該字詞的概念和認知還是有所差別,這時候你的意思可能就不是你以為的意思了。當然這個例子不能替所有富含創意的台式翻譯做辯護,但我想問的是:譯者隱藏身形,單純的執行文意轉換才是專業的唯一途徑嗎?有些人會搖起忠於原作的大旗來檢討翻譯成品,然而就如同書中所提,除非任兩種語言都有互相對應的詞語,否則完美的翻譯只是空想。

另一個能讓翻譯更加完善的方式是增加註解。如果是書籍,或是一個讓你可以在任何時機按下暫停鍵的影音平台,或許這是個不錯的方式,但要是在電影院,我想多數人會希望可以用更不被打擾的方式理解內容,而不是還得留心寬闊螢幕的兩側或字幕下方是否有著「註:日文中的『月亮』與『喜歡』的讀音相近」。然而增加註解的用法也不是所有書籍都適用──就算是文學作品。你能想像是整本充滿註解的翻譯詩作嗎?我猜那讀起來大概跟語文課本也沒什麼不同。我能夠理解墨西哥詩人帕茲為何會覺得翻譯最悲觀的看法都在譯詩的討論,詩確實是一種很難翻譯的文體,撇除古典詩這種可能連原文使用者自己都需要註釋才能理解的類型,相較於科學,文學本來就比較曖昧不明,詩更是其中之最,若是以「作品」的身分被翻譯,譯文也需要符合詩這個文體的特性:必須押韻,或許還得講究韻腳一致,讀起來聲韻優美流暢,可能某些隱晦的比喻需要有相同的指涉等等。翻譯詩作會使用的仿譯(immitation)幾乎可說是用自己的語言重新寫一首詩,而這種作法想必會招來「翻譯糾察隊(作者以此稱呼翻譯生態圈裡一些較固執的"學者")」的指教。我沒怎麼讀過翻譯詩作,但我覺得詩的翻譯與歌曲的翻譯填詞或許情形類似。歌曲並非都具隱晦意涵,但句子之所以能成歌,除了曲調,歌詞也會有一定的韻調。曾為Ado那首中二狂放的うっせぇわ寫過中文填詞的Uniparity過去也曾被說翻譯做的不精確,然而就與詩詞一樣,把一首歌的歌詞轉譯成另一種語言的歌詞,與歌詞翻譯絕對不是同一種的工作,儘管翻譯風格允許因人而異,但若是想展現與原作相應的作品美學,我想直譯對詩詞或歌曲來說並不是首選。

譯者會考量文本類型與閱聽受眾來選擇翻譯方式與風格,同時也會受個人習慣的影響。我相信大多數的翻譯人——無論是否以此為業——都在訊息的傳播與分享上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算在許多人眼裡這是一份很快將會被AI所取代的工作。可是我們不能忘記:即便是機器翻譯所採用的語言庫,也是那些被人類所說、所寫的字句,長年積累而成,在這個只有人類能創造詞彙、定義比喻的是世界,我們就已經常為了何謂精準翻譯、該不該以精準為優先考量的問題吵鬧不休。機器翻譯或許是個不錯的輔助工具,但不能期待它能解決所有問題。但若是問我google翻譯的可靠性,我會選擇先丟「a piece of cake」,看看它除了是一塊蛋糕,還有沒有可能成為小菜一疊。



❁感謝閱讀,除了給我❤️,你也可以拍手

avatar-img
2會員
29內容數
即便生於光影、表以顏色、奏演悅音,終只見著黑白行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膠捲裡的墨水 的其他內容
他的自厭自憐、自我辯解,以及那些未成言語的告白等,種種因經歷情感而挖掘出的自我幾乎超出心的承載卻無處放置,只能積累成字、堆疊於紙。
要是成了無法純粹活在常人世界觀的活死人,在吃人與頹敗之間,你會如何,又會為了什麼而做選擇呢?
要是你也曾為了一句「平凡的幸福」而在庸碌的市井裡忍受著研磨烘烤,那麼你或許會喜歡帶著這種溫度與甜味的故事。
我以為調音師調的是音準,卻偏偏總有人要求音色,像是在說身家樣貌都中意,就是說的話不中聽。沒說在挑琴,還以為是在挑伴侶。
綁架事件與其說是軸心,我倒覺得它是個倒扣在主軸之外的透明玻璃杯,因為故事並非圍繞於事件,而是圍繞著身為目擊者的主角。
即便那會是一場終將道別的相遇,那也並非毫無意義。
他的自厭自憐、自我辯解,以及那些未成言語的告白等,種種因經歷情感而挖掘出的自我幾乎超出心的承載卻無處放置,只能積累成字、堆疊於紙。
要是成了無法純粹活在常人世界觀的活死人,在吃人與頹敗之間,你會如何,又會為了什麼而做選擇呢?
要是你也曾為了一句「平凡的幸福」而在庸碌的市井裡忍受著研磨烘烤,那麼你或許會喜歡帶著這種溫度與甜味的故事。
我以為調音師調的是音準,卻偏偏總有人要求音色,像是在說身家樣貌都中意,就是說的話不中聽。沒說在挑琴,還以為是在挑伴侶。
綁架事件與其說是軸心,我倒覺得它是個倒扣在主軸之外的透明玻璃杯,因為故事並非圍繞於事件,而是圍繞著身為目擊者的主角。
即便那會是一場終將道別的相遇,那也並非毫無意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每次在文大中日筆譯班授課時,總要半認真半開玩笑說:同學們,我認為精通日本語文和又能恰如其分地翻譯日本文學小說的人,他們一定是很有耐性的、聰明絕頂的人。不需我多加說明,對於日本語非母語的我們而言,要確實掌握日文中時常出現的一詞多義、晦澀、曖昧不清、婉轉、細膩的語境(表達方式)有如體弱者欲攻山頂的困難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簡體書轉繁體書的校對工作,真佩服編輯可以細膩查對台灣用語,抓出台灣與中國用字用語的差異,考驗編輯的功力,也考驗台灣讀者對日常用語的底線,先不談統戰,影片不是視頻,至少書名有守住,其他的部分,真的是如履薄冰,不是普及度的底線,而是常用語被置換的底線,真的想聽聽簡轉繁書籍出版主編的
Thumbnail
小說作品的有趣之處就是永遠都可以在老梗裡面創新,這也是我很佩服作家的地方。每翻譯一本小說,都會有新的體悟,不管是對人生還是對語言都一樣。 我會特別記起來的單字,不見得是什麼難字,而是我想到不同的處理方式,或者是單純我沒遇過的單字或表達方式。總之就是記錄下來,讓大家參考參考囉。
一直以來,我對於詩歌是「不可譯」這種看法不予苟同,理由很簡單,因為如果詩歌不可翻譯的話,那麼我們憑藉什麼與外國詩歌交流以打開嶄新的視界,又如何從異文化的詩歌思想中,得到深化本國文化系統的養份與契機?換句話說,設若將「不可譯」的消極性和否定性,目的在提醒譯詩者應當嚴謹不可放逸,它就為自身開創了新的可能
Thumbnail
中英文翻譯是變通的藝術,譯者須精通兩門語言,還要熟悉中西雙方的文化、歷史背景。但翻譯這件事卻不受重視,我們只記得作者,卻不記得把書介紹給我們的譯者。中文、英文文學有什麼不同呢?翻譯那麼冷門,為什麼余光中仍投身於翻譯事業呢?
Thumbnail
《翻譯乃大道》收錄了余光中關於「翻譯」的精彩內容,從譯者所需的能力到常見的翻譯困難,再到中西方文學比較,概括了他對翻譯這一行的深刻見解。本文整理了作者提出的常見的10種中文病句,這些問題大多受英文影響,不只是譯者,我們平日說話也常常會犯這些問題,讓我們來看看有那些英式中文吧!
Thumbnail
講者:潘少瑜(台大中文系副教授) 時間:2023.11.22 1.不同於班雅明〈譯者的任務〉中認為,譯作要忠於原作,潘少瑜老師則認為,譯者會受社會文化規範影響,不可能完全忠於自己。 2.語言是有機的整體;翻譯是將客方語言(外語)與主方語言(母語)的不同脈絡,視為一個整體的脈絡,
Thumbnail
有人堅信語譯的精髓『信、達、雅』,絕對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有人堅信人工智能勢必完全取代人工筆譯與語譯。 我則以為盡信AI,不如沒有AI。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翻譯,一般而言是譯者走向作者的工作,是譯者查閱資料,確認書中人事物的工作。大塊新書《色爾瑪》卻反其道而行,是書中人物尋找作者,作者撰述成書之後,又再尋找譯者,書中人物主動向譯者提供協助的故事。我恰巧就是這個故事最末端的譯者。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每次在文大中日筆譯班授課時,總要半認真半開玩笑說:同學們,我認為精通日本語文和又能恰如其分地翻譯日本文學小說的人,他們一定是很有耐性的、聰明絕頂的人。不需我多加說明,對於日本語非母語的我們而言,要確實掌握日文中時常出現的一詞多義、晦澀、曖昧不清、婉轉、細膩的語境(表達方式)有如體弱者欲攻山頂的困難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簡體書轉繁體書的校對工作,真佩服編輯可以細膩查對台灣用語,抓出台灣與中國用字用語的差異,考驗編輯的功力,也考驗台灣讀者對日常用語的底線,先不談統戰,影片不是視頻,至少書名有守住,其他的部分,真的是如履薄冰,不是普及度的底線,而是常用語被置換的底線,真的想聽聽簡轉繁書籍出版主編的
Thumbnail
小說作品的有趣之處就是永遠都可以在老梗裡面創新,這也是我很佩服作家的地方。每翻譯一本小說,都會有新的體悟,不管是對人生還是對語言都一樣。 我會特別記起來的單字,不見得是什麼難字,而是我想到不同的處理方式,或者是單純我沒遇過的單字或表達方式。總之就是記錄下來,讓大家參考參考囉。
一直以來,我對於詩歌是「不可譯」這種看法不予苟同,理由很簡單,因為如果詩歌不可翻譯的話,那麼我們憑藉什麼與外國詩歌交流以打開嶄新的視界,又如何從異文化的詩歌思想中,得到深化本國文化系統的養份與契機?換句話說,設若將「不可譯」的消極性和否定性,目的在提醒譯詩者應當嚴謹不可放逸,它就為自身開創了新的可能
Thumbnail
中英文翻譯是變通的藝術,譯者須精通兩門語言,還要熟悉中西雙方的文化、歷史背景。但翻譯這件事卻不受重視,我們只記得作者,卻不記得把書介紹給我們的譯者。中文、英文文學有什麼不同呢?翻譯那麼冷門,為什麼余光中仍投身於翻譯事業呢?
Thumbnail
《翻譯乃大道》收錄了余光中關於「翻譯」的精彩內容,從譯者所需的能力到常見的翻譯困難,再到中西方文學比較,概括了他對翻譯這一行的深刻見解。本文整理了作者提出的常見的10種中文病句,這些問題大多受英文影響,不只是譯者,我們平日說話也常常會犯這些問題,讓我們來看看有那些英式中文吧!
Thumbnail
講者:潘少瑜(台大中文系副教授) 時間:2023.11.22 1.不同於班雅明〈譯者的任務〉中認為,譯作要忠於原作,潘少瑜老師則認為,譯者會受社會文化規範影響,不可能完全忠於自己。 2.語言是有機的整體;翻譯是將客方語言(外語)與主方語言(母語)的不同脈絡,視為一個整體的脈絡,
Thumbnail
有人堅信語譯的精髓『信、達、雅』,絕對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有人堅信人工智能勢必完全取代人工筆譯與語譯。 我則以為盡信AI,不如沒有AI。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翻譯,一般而言是譯者走向作者的工作,是譯者查閱資料,確認書中人事物的工作。大塊新書《色爾瑪》卻反其道而行,是書中人物尋找作者,作者撰述成書之後,又再尋找譯者,書中人物主動向譯者提供協助的故事。我恰巧就是這個故事最末端的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