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發展及未來成就的因素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安排許多課程與活動,不論是教養、邏輯、口條、藝術、音樂、運動! 這些課程都很好,也很重要,但有堂課卻無法外包! 那就是「 #環境 」! 這環境指的不是有形的物質環境,而是 「 #無形的環境」! 房屋的裝潢、家具電器、居住地區及學區、生活用品,這些是 #有形的物質環境! 父母及家人的互動、習慣及用語、相處氛圍、處事態度、眼神表情、表達模式、甚至連說話音頻都是 #無形的環境! 📍無形環境不只影響人格, 也影響孩子的內心世界及未來成就! 如果父母或家人們習慣以吵鬧、互不相讓、互相挑剔、互說壞話的方式相處。 👉孩子內在就會是矛盾的、衝突的、拉扯的、不穩定的。 如果父母或家人對金錢是不屑的、總說錢是骯髒的、或是用不當手段賺取不屬於自己的財富。 👉孩子的潛意識裡也會遠離金錢、留不住財富。 有些父母總習慣對孩子訴苦,說著自己辛苦的過往、不幸福的婚姻或生活。 👉孩子的潛意識裡就會有父母都還沒幸福自己怎麼能快樂的愧疚感! #孩子的潛意識對人事物的定義, #來自於身邊的大人呈現的狀態! #孩子只是把外在環境全盤刻劃進自己的潛意識裡! 父母與家人的言行舉止形成 「#沉浸式學習環境」! 這樣的沉浸式學習真的很難以學校課程或專業家教去扭轉! 所以 #你是如何被塑造成現在的樣子呢? #你又是怎麼塑造孩子的未來呢?

從心看世界 l 粉彩。療癒。親職 l

raw-im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如何稱呼家人呢? 稱呼兒子為哥哥?稱呼女兒為妹妹? 還是跟著孩子一起稱呼另一半為爸爸跟媽媽? 或是直接叫自己父母的名字? #稱謂代表著關係的連結 如果把孩子稱呼為哥哥或妹妹,在潛意識裡就代表你跟孩子成了手足關係! 如果跟孩子一樣稱呼另一半為爸爸媽媽,那潛意識裡你已成為另一半的孩子,而不是夫
    最近太多觸目驚心的訊息 不論是生死糾葛、校園霸凌 或是me too系列 甚至是檯面下的家庭暴力、詐騙糾紛 漫長人生總會遇到讓難以跨越的坎 不論是尋求專業協助 或是直面反擊 還是自我療傷 甚至是暫時逃離 都是可以的 但請記得別放棄自己 即使全世界都不支持你 你也不能放棄自己 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在孩子還沒有反思及邏輯思考能力之前,持續用『 #冷漠、 #壓制、 #暴力』方式對待孩子,就容易教養出會霸凌別人的孩子! 之前在矯正署台中看守所服務時,輔導過一般案件、傷害案件、殺人案件及毒品詐騙案件,大部分是童年成長過程,家庭及環境造成認知、個性、行為的偏差,少數是因為成年後因某些事件而犯案。
    最近的新聞: #台中某國小高年級學童將有毒的黃金葛汁灌入同學水壺 ,讓同學身體不適送醫治療。 當我看到這新聞的第一個反應是:😳 「國小」!? 「下毒」!? 「還能知道什麼植物有毒」!? 第二個念頭是: 孩子剛好是小五的年紀, 如果遇到了,該怎麼處理? 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 如何遠離類似的傷害事件或
    當你仰望某人,是否也有人等待著、期待著你的回眸? 不論年紀或職業,等待父母的肯定與關注似乎是多數人的議題,而這議題總是牽動著並阻礙著內在小孩的療癒! 這位來訪者已近半百,但所在意的事件與對象仍是父母! 父母總是不認同來訪者的成就、總在字裡行間裡透露著尖酸刻薄的字眼,讓來訪者想靠近卻又抗拒著、受傷著
    女孩與男孩是透過朋友介紹一見鍾情,男孩與女孩彼此坦承心裡的愛慕後開始約會,但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一開始沒有公開戀情,時間久了也不知道如何跟共同朋友公開戀情… 交往一段時間後,因為年輕氣盛、在某些觀點上彼此不退讓也就分手了,彼此分手後也有各自的生活與戀情,但因為女孩失戀,男孩很有默契的發現並陪伴她療
    你如何稱呼家人呢? 稱呼兒子為哥哥?稱呼女兒為妹妹? 還是跟著孩子一起稱呼另一半為爸爸跟媽媽? 或是直接叫自己父母的名字? #稱謂代表著關係的連結 如果把孩子稱呼為哥哥或妹妹,在潛意識裡就代表你跟孩子成了手足關係! 如果跟孩子一樣稱呼另一半為爸爸媽媽,那潛意識裡你已成為另一半的孩子,而不是夫
    最近太多觸目驚心的訊息 不論是生死糾葛、校園霸凌 或是me too系列 甚至是檯面下的家庭暴力、詐騙糾紛 漫長人生總會遇到讓難以跨越的坎 不論是尋求專業協助 或是直面反擊 還是自我療傷 甚至是暫時逃離 都是可以的 但請記得別放棄自己 即使全世界都不支持你 你也不能放棄自己 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在孩子還沒有反思及邏輯思考能力之前,持續用『 #冷漠、 #壓制、 #暴力』方式對待孩子,就容易教養出會霸凌別人的孩子! 之前在矯正署台中看守所服務時,輔導過一般案件、傷害案件、殺人案件及毒品詐騙案件,大部分是童年成長過程,家庭及環境造成認知、個性、行為的偏差,少數是因為成年後因某些事件而犯案。
    最近的新聞: #台中某國小高年級學童將有毒的黃金葛汁灌入同學水壺 ,讓同學身體不適送醫治療。 當我看到這新聞的第一個反應是:😳 「國小」!? 「下毒」!? 「還能知道什麼植物有毒」!? 第二個念頭是: 孩子剛好是小五的年紀, 如果遇到了,該怎麼處理? 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 如何遠離類似的傷害事件或
    當你仰望某人,是否也有人等待著、期待著你的回眸? 不論年紀或職業,等待父母的肯定與關注似乎是多數人的議題,而這議題總是牽動著並阻礙著內在小孩的療癒! 這位來訪者已近半百,但所在意的事件與對象仍是父母! 父母總是不認同來訪者的成就、總在字裡行間裡透露著尖酸刻薄的字眼,讓來訪者想靠近卻又抗拒著、受傷著
    女孩與男孩是透過朋友介紹一見鍾情,男孩與女孩彼此坦承心裡的愛慕後開始約會,但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一開始沒有公開戀情,時間久了也不知道如何跟共同朋友公開戀情… 交往一段時間後,因為年輕氣盛、在某些觀點上彼此不退讓也就分手了,彼此分手後也有各自的生活與戀情,但因為女孩失戀,男孩很有默契的發現並陪伴她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教育環境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透過真實案例分析各類學生的需求與建議。 教育需要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體制內、外各有利弊,需互相搭配。 🔅本文適合:關心孩子教育的你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本文探討教育環境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透過真實案例分析各類學生的需求與建議。 教育需要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體制內、外各有利弊,需互相搭配。 🔅本文適合:關心孩子教育的你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