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零售業的系統架構,決定了品牌的組織思維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傳統的循環是「先分配庫存(門市進貨),再進行銷售(門市銷售)」,而電商的循環是「先進行銷售,再分配庫存」,所以傳統以門市為基礎的庫存分配方式,真的是對的嗎?把電子商務是為一間虛擬門市來分配庫存,真的是好的嗎?
raw-image
raw-image

零售業的系統發展,最早源自於零售最根本的進銷存循環。採購、進貨、儲存、分配、展示、銷售。從過去演進到現在,最常見的配置便是在門市配置POS、總部有ERP。(延伸閱讀:零售業的八大系統

raw-image

ERP建立商品主檔,處理採購進貨、活動規劃、銷貨結算,最後計算進貨成本、活動成本、銷貨營收,產生財務報表。POS則在門市處理門市進貨、結帳作業(含促購計算)、以及每日關帳回檔。也可粗略用售前、售中、售後,切開來看零售業運營的三個階段。

raw-image

隨著電子商務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的通路,傳統的門市品牌,為了因應電商通路的發展,於是設法在既有以門市為主的系統之上,架上電子商務系統。

這通常是合理而且是最快的做法,把電子商務當作是一間「虛擬門市」,就可以在ERP,用門市的邏輯來分配庫存,用門市的邏輯來做活動配置,用門市的方式來歸因業績,然後最後把線上的購物車系統,當作一台像是門市的線上POS機。

raw-image

這樣的運作方式立刻就會遇到許多問題:

  1. 商品主檔的資訊不足。電子商務是視覺經濟,需要大量的商品圖文資訊、甚至影片,這些資訊都不是原有的商品主檔有的欄位。
  2. 線上活動無法與門市活動同步。畢竟不是同的系統,而且線上購物是一台自動販賣機,消費者需要自己結帳,自己理解折扣方式,不像門市雖然是由POS計算折扣,但是是由門市店員來協助消費者結帳,並讓消費者理解促購資訊。
  3. 線上購物的訂單不等於銷貨單。需要履約(出貨)、還有鑑賞期等等的時間遞延問題,還有在途庫存等等的時間差造成的庫存狀態問題,對原有ERP等進銷存的概念,又增加了更多種類的庫存狀態,而可能都不是原有ERP系統所支援的。

甚至還有一些更根本的問題:

  1. 什麼是API?-原有的POS或ERP廠商根本沒有API這種東西。
  2. 資安問題。過去POS、ERP可能都架構在內網,因為不需要對外,所以整個系統沒有防駭客的基本設計,但為了線上購物要打開一些對外的路徑(像是API),於是就有可能產生漏洞。
  3. 效能問題。門市業績再好,瞬間交易量也都沒有線上購物來得大,原有以門市為基礎的系統,基礎都不是為了順間巨量而設計,如果當線上購物的每筆交易,都要依賴原有POS或ERP系統的系統回應(depends on legacy system),可能會一上線,流量一衝進來就直接打掛既有的系統。
raw-image

有一些跑得比較快的POS或ERP廠商,開始在既有的系統之上,長出擴充的系統,來解決因為新興電子商務通路所產生的新問題。這些系統有的叫出貨系統、OMS、IMS、Webtools,作為衍伸POS或ERP的插件。

不過這些大多數的基本系統架構概念,都仍然以門市的思維為前提,只是裝上的電商的外衣。

raw-image

系統架構圖會決定一個組織運作的思考方式。

如果放開原本門市思維的腦袋,把架構圖的堆疊方式交換一下,把POS架構在電商系統之上,用這樣的系統架構圖來思考,會不會有不一樣的運作結果?

過去以門市通路為主體的零售業,基本的假設是:沒有庫存,就沒有業績。因為普遍零售業最大的銷售量,基礎就是「銀貨兩訖」,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所以庫存在哪裡,銷售在哪裡,反過來也一樣。

但是線上購物是一種「信用交易」,也就是真實庫存與銷售場景分離。銷售發生的當下,不一定對應到一個真正的庫存,而是先變成一張訂單,接著再透過「履約」的作業,為每一筆訂單,找到滿足訂單的真實商品庫存,再出貨給消費者。

所以傳統以門市為基礎的庫存分配方式,真的是對的嗎?把電子商務是為一間虛擬門市來分配庫存,真的是好的嗎?

電子商務的通路根本打破了既有「沒有庫存,就沒有業績」的基本假設,變成了「銷售先行,再分配庫存」。也就是傳統的循環是「先分配庫存(門市進貨),再進行銷售(門市銷售)」,而電商的循環是「先進行銷售,再分配庫存」。雖然對既有以銀貨兩訖的系統(POS、ERP)帶來了挑戰,但換個角度想其實為品牌銷售帶來了新機會。

所以如果以電子商務的交易邏輯為基礎,門市交易可以被包含進電子商務的交易邏輯的一種。銀貨兩訖的交易方式,其實是信用交易的一種子集。銀貨兩訖的交易方式,從電子商務系統的角度來看,就是立刻成立訂單,立即履約完成而已。

因此品牌在這樣的系統架構下,更可以重新思考新的配貨方式,找到新的銷售機會。(延伸閱讀:OMO的庫存融合-貨暢其流

raw-image

以門市系統為核心的系統架構方式,自然就會圍繞著門市的思維在解決電商問題。

相反的,以電商系統為核心的系統架構方式,自然也會用電商的思維在解決門市問題,也同樣會遇到不一樣的卡點。

在全通路的零售業趨勢發展下,最好的做法,可能是以全通路思維作為核心系統,來真正解決全通路的問題。

在SaaS的發展趨勢下,新的零售業的核心系統,會是可以往上支持品牌各種通路的發展,從電商通路、到門市通路,甚至陸續出現的新興通路,同時往下也可以整合品牌既有的系統資產,形成一種承先啓後的效果。(延伸閱讀:無頭式電商?從「頭」說起

所謂的數位轉型,大多數的做法比較像是「拉皮」,也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在外圍加上一些新軟體作為點綴,但主建物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更改,不夠用的管線還是不夠用,電梯可能還是不夠大。

但其實數位轉型,大多時候的根本是一種組織轉型,面對新的市場環境,要用新的思維方式、新的商業模式、建立新的系統架構,這時候新的數位工具才能真正地發揮威力。也就是如果以建築大樓做比喻,要做的不是拉皮,而是「都更」。

要做到這樣子的數位轉型,需要管理層有很強的決心,才有可能推動從核心改變思維的轉型。組織越大,難度越高。只不過,真實的問題可能比打掉重練還難。就算做都更,但店面還是要繼續營業,等於要邊營業邊重建,考驗的不只是建築師的功力,還有原有組織的應變能力。(延伸閱讀:OMO 的核心關鍵 — 組織轉型

原文刊載:「零售的科學」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2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零售的科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600會員
102內容數
Hello,大家好,我是 91APP 產品長 李昆謀( Happy Lee ), 因為這十年來,一直在幫零售業做數位轉型,會在這邊分享 OMO、新零售、大數據、電子商務 等等相關的內容,也算是把這些年來的經驗,自己做個整理。歡迎大家追蹤我的專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幾年零售業將會面對新的挑戰與機會,庫存有更有效率的活用方式、流量獲取有新一代的方式、數據應用將成為所有品牌的競爭基石、甚至門市店員的角色與功能界線也可以模糊、還有區塊鏈技術將回歸到產業應用,零售業的樣貌將有很大程度的變化。
Visitors、Followers、Leads、Members、Premium五種姿態,分別有五種參與深度:到訪、虛擬身份關聯、真實身份提供、主動互動、預支消費。也代表了五種不同的回購距離。
全通路造成庫存的碎片化,庫存在線上線下多個通路各要分配多少,透過OMS與ERP的整合,讓線上與門市都可以銷售全通路庫存,最大化庫存利用率,達到貨暢其流的理想。
每一個點擊,都在透露消費者的購買意圖。DCIU模型從網站的用戶歷程做分析,在消費者還沒真正結帳之前,就能預測到他的購買意圖。
什麼是無頭式電商(Headless Commerce)?這是因應新通路的快速出現,而發展出來的零售系統概念:用API為基礎,作為一套零售中台或是零售核心作業系統,主控零售的核心:商品、交易、會員、數據,作為彈性發展各種通路應用的根本。
疫情的發生,讓零售業的傳統銷售場景被挑戰,無論是門市、還是原本的線上購物的形狀。面對變動,重新省思原本習以為常的佈局,重新整隊,本來就是一種生存之道。
這幾年零售業將會面對新的挑戰與機會,庫存有更有效率的活用方式、流量獲取有新一代的方式、數據應用將成為所有品牌的競爭基石、甚至門市店員的角色與功能界線也可以模糊、還有區塊鏈技術將回歸到產業應用,零售業的樣貌將有很大程度的變化。
Visitors、Followers、Leads、Members、Premium五種姿態,分別有五種參與深度:到訪、虛擬身份關聯、真實身份提供、主動互動、預支消費。也代表了五種不同的回購距離。
全通路造成庫存的碎片化,庫存在線上線下多個通路各要分配多少,透過OMS與ERP的整合,讓線上與門市都可以銷售全通路庫存,最大化庫存利用率,達到貨暢其流的理想。
每一個點擊,都在透露消費者的購買意圖。DCIU模型從網站的用戶歷程做分析,在消費者還沒真正結帳之前,就能預測到他的購買意圖。
什麼是無頭式電商(Headless Commerce)?這是因應新通路的快速出現,而發展出來的零售系統概念:用API為基礎,作為一套零售中台或是零售核心作業系統,主控零售的核心:商品、交易、會員、數據,作為彈性發展各種通路應用的根本。
疫情的發生,讓零售業的傳統銷售場景被挑戰,無論是門市、還是原本的線上購物的形狀。面對變動,重新省思原本習以為常的佈局,重新整隊,本來就是一種生存之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討論主題:開實體店還是網路商店的優劣比較 2.實體店優勢: 顧客可直接體驗商品 提供即時客戶服務 創造完整購物體驗(店面氛圍等) 3.實體店劣勢: 高昂營運成本(租金、水電、人力等) 可能面臨鄰里關係問題 營業時間和地理位置受限 4.網路商店優勢: 低成本營運 24小時營業,不受地理限制
Thumbnail
在迅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許多東南亞商家正轉向更高效、靈活的銷售解決方案。本文將探討POS系統與線上商店平台的區別,以及為何在東南亞開展線上商務時使用POS系統至關重要。什麼是POS系統?為何線上商店需要POS系統?一文看清東南亞電商與POS系統的整合之道吧!
Thumbnail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網路商店成為現代商業的重要一環。根據Statista的報告,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8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至6.38萬億美元 。這一驚人的增長顯示出網路商店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地位。經營網路商店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機會,也改變了傳統零售業的格局。
Thumbnail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我在之前文章分享不同公司經營的故事, 像是亞馬遜改變既有購物的商業模式; Line推出全新的數位金融業務; 全家便利商店及星野集團改變內部流程, 以配合世代演替中社會期待和需求。   這些公司的作法可以拼出成為一幅經營地圖, 向企業領導人及投資人有系統說明, 公司可以透過何種方法發現
電商(電子商務)是當今數位時代的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使得購物變得更加便捷和全球化。在電商領域中,有多種不同的類型,每種類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運作方式,滿足了不同消費者和企業的需求,本篇文章會介紹常見的4種電商類型。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商業交易的主要形式之一。透過網路進行商品或服務的買賣,已經成為企業營運的重要一環。然而,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中,要如何有效地進行經營並吸引客戶,是每個電商經營者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討論主題:開實體店還是網路商店的優劣比較 2.實體店優勢: 顧客可直接體驗商品 提供即時客戶服務 創造完整購物體驗(店面氛圍等) 3.實體店劣勢: 高昂營運成本(租金、水電、人力等) 可能面臨鄰里關係問題 營業時間和地理位置受限 4.網路商店優勢: 低成本營運 24小時營業,不受地理限制
Thumbnail
在迅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許多東南亞商家正轉向更高效、靈活的銷售解決方案。本文將探討POS系統與線上商店平台的區別,以及為何在東南亞開展線上商務時使用POS系統至關重要。什麼是POS系統?為何線上商店需要POS系統?一文看清東南亞電商與POS系統的整合之道吧!
Thumbnail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網路商店成為現代商業的重要一環。根據Statista的報告,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8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至6.38萬億美元 。這一驚人的增長顯示出網路商店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地位。經營網路商店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機會,也改變了傳統零售業的格局。
Thumbnail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我在之前文章分享不同公司經營的故事, 像是亞馬遜改變既有購物的商業模式; Line推出全新的數位金融業務; 全家便利商店及星野集團改變內部流程, 以配合世代演替中社會期待和需求。   這些公司的作法可以拼出成為一幅經營地圖, 向企業領導人及投資人有系統說明, 公司可以透過何種方法發現
電商(電子商務)是當今數位時代的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使得購物變得更加便捷和全球化。在電商領域中,有多種不同的類型,每種類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運作方式,滿足了不同消費者和企業的需求,本篇文章會介紹常見的4種電商類型。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商業交易的主要形式之一。透過網路進行商品或服務的買賣,已經成為企業營運的重要一環。然而,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中,要如何有效地進行經營並吸引客戶,是每個電商經營者都必須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