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點擊,都在透露消費者的購買意圖
百貨專櫃裡,往往有一些很厲害的店員,他從你進門以後,就觀察你的穿著,看著你行進的步伐,紀錄你停留的位置,盤算著你觸摸的商品,然後大概就可以猜到,你是不是一個客人,你會不會買,還有大概想找什麼。
這需要的不是人工智慧,是人生智慧。
人生智慧是很多經驗的累積,而人工智慧則需要透過很多「數據」的累積。
電子商務網站是一種自動販賣機,也就是大多數時候,消費者是自己在逛商店,沒有店員在服務。但這台自動販賣機卻跟店員一樣,可以記錄下消費者逛商店的「足跡」。
瀏覽歷程的Pattern(模式)
這些購買歷程可以看到幾種非常不一樣的 Pattern (模式):
• 過路客(Passing):點進來就離開了。他對你沒興趣,你對他沒感覺。就像來來去去的陌生人,在街上插肩而過,這可能成為彼此此生唯一一次最近的距離。
• 閒逛者(Browsing):點進來看一看,看了好多個不太相干的商品(ABCDE),然後離開。覺得你看了不討厭,多看一些東西覺得還算特別,但還是勾不起什麼慾望,也許還需要一點時間互相多認識 。
• 搜尋者(Searching):點進來,看了某A商品,又看了別的,又回來看A商品,搜尋了跟A商品非常相關的類別,在A商品的類別看了其他幾個類似的商品,又回來看A商品。很明確想要找A商品相似的東西,但不知為何遲遲還沒有決定下手。
• 買家(Buying):把A商品加入購物車,把某些商品加入購物車,又從購物車丟掉,又加入其他某些商品到購物車,跑到結帳頁,又跑去看看其他商品。很明確的購物意圖,大概是在湊免運費或折扣活動。
以行為資料為基礎的行為模型
這種用戶分群的方式,跟傳統的
CRM是非常的不同的。傳統的CRM的數據基礎是「交易資料」,而大多數的模型都是一種RFM模型,也就是跟據會員的交易資料數據,依據Recency(最近購買時間)、Frequency(購買頻率)、Monetary Value(累計購買金額)來分群。
NAPL 就是一種RFM模型。(延伸閱讀:
NAPL模型 - 零售業數據教我們的人生哲理)
而上述用紀錄用戶的瀏覽行為,透過這些瀏覽行為的歷程來分群的方式,其數據基礎是「行為資料」,也就是消費者在真正產生「交易資料」之前的資料,這種數據的資料量,通常是CRM的好幾倍。
消費者在產生一筆交易之前,通常會在網站上來來回回不停的點擊,每一個點擊就是一筆資料,也就是在一筆真正的交易資料產生之前,消費者在真正按下結帳之前,可能已經點了超過20幾個網頁,等於創造了20筆的行為資料數據。
CRM用的分群通常是一種數據的「歸納」,CDP用的分群通常可以做到數據的「演繹」。透過分析消費者的瀏覽歷程行為資料,可以在消費者還沒有真正產生購物之前,「預測」消費者的購物意圖。
DCIU購買意圖模型
91APP的DSA團隊(資料科學家團隊),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把利用行為數據為基礎的模型,變成直接提供給客戶使用的分群懶人包。透過協助每一個品牌客戶收集品牌自己的第一方行為數據,計算每個品牌客戶自己的訪客瀏覽歷程樣貌,分成以下的四個群:
- Decision(已決定):近期購買意圖最強烈的一群人,通常在會員書中,人數佔比最低,但卻最容易驅動轉換的一群人。
- Consideration(考慮中):近期高購買意圖的一群人,近期有考慮購物的可能,人數佔比通常比D多一些,也是可以驅動轉換的一群人。
- Interesting(有興趣):近期購買意圖一般的一群人,也就是所謂的意義明確但意圖不明。
- Uninteresting(沒興趣):近期沒有購買意圖的人,很有可能是剛買過,也很有可能是剛認識你。
這個分群方式,「時間」的因子影響非常的大,都是反應「近期」的分群情形,通常是一個兩週甚至一週的週期。
也就是說,每個禮拜進來看這個分群,裡面的會員分佈都是不同的,例如:一個在
NAPL模型裡面是A(最活躍)的會員,兩週前可能在DCIU分在D(最高購買意圖)。
但兩週後因為他剛買過,結果變成跑到了U(沒興趣),因為他才剛買過啊。但過了一點時間,也許是一個月,他作為一個A(高活躍)的會員,在DCIU又跑到了D也是合情合理的。
相對於NAPL,是以已經結帳的「過去」交易資料為基礎的模型,DCIU是一個「活的」模型,每一天都在改變他的會員分佈樣貌。
DCIU的精準溝通成效範例
DCIU 相對來說得分群是更精準的,大多數情況,我們可以看到 D 加 C 兩群人,可能只佔了總會員數的 10%以下,但卻可以得到活動期間超過 60%的業績,比起NAPL大多看到的 20/80 法則還要再更近一步。
主要是透過消費者的瀏覽行為來預測購買意圖,例如消費者近期大量進出購物車,合理猜測這些會員近期真的很想買東西,原本就可以把購買意圖高的消費者分群出來,理論上對這群人做溝通,幾乎可以得看超過20%以上的轉換率。
- DMP 與 CDP - 網路廣告的數據基石
- 廣告追蹤碼到底在追蹤什麼?—重建「顧客旅程」(Customer Journey)
- 廣告成效是怎麼計算的?認識成效歸因-Attribution
- OMO的顧客旅程:Show-rooming展廳現象與Web-rooming反展廳現象
- 猜一猜?消費者的購買意圖:DCIU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