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條件》第四講:論中國因素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如果要論及何以中國政權往往是以一種「威脅」的姿態進入到台灣人的政治事業當中,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回到歷史,去考察中國政權的本質問題。中國被視為是一個延續千年的政治文化集體,然而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的政治形勢始終維持在秦帝國所創造的中央集權制度,這套制度不論歷經多少帝國的統治,始終是以極端的單一權力中心對東亞大陸民族的宰制與同化。也由於這樣的歷史本質,中國化也就意味著對東亞大陸其他民族性的消滅與否認,背後的權力關係則是將東亞各地原先獨立運作的「權力資源」集中到以「中原」統治者為中心的軸心上,最終遭到「漢化」或「中國化」的順民必然只能任由單一的權力中心宰割,並在權力中心倒台以後成為下一個強力統治集團的嘴上肉而無力自治。正是這種統治模式創造出來當代如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樣的權力核心,在東亞大陸在民國時代的軍閥分治中靠著武力或傳統歷史意識形態兼併了所有獨立的政權,並在國共內戰中完成了單一權力中心的統治模式,而敗逃到台灣的中國國民黨也未放棄軍閥時代的兼併統治,於是便在太平洋戰爭之後展開一系列對台灣人的血腥鎮壓與同化運動。然而,作為戰後自由主義陣營的中國國民黨受到美軍的高度監視,因此不敢在對台灣的權力統合上有任何太過躁進的舉措,這也使得戰後受到迫害的台灣人得以有喘息空間,並逐漸醞釀出以反對任何中國政權為主的本土草根整合運動。隨著草根運動逐漸壯大,而八O年代以後的自由主義陣營在蘇聯的式微下逐步取得勝利,台灣人才終於在中國政權慢性的侵吞底下獲得了反抗的契機,也因此在九O到兩千年左右在大眾民主選舉中誕生了連續兩位本土主義出生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而民間的本土意識也逐漸覺醒,能夠區分出自身與中國民族意識之間的分別,漸漸就在社會上形成了「中國」與「台灣」兩種政治路徑。

但台灣民族意識發展的榮景不常,自由主義陣營在東亞的勝利是用對中國統治模式的妥協換來的,在日後的東亞自由貿易開啟後中國依然緊緊踩著政治上的底線,所有在東亞大陸上欣欣向榮的情景都是由專斷獨裁所把持著。台灣做為東亞自由貿易的重要據點,當然也不得不將產業像逐漸開放的中國市場連結,但這也埋下了後來在兩千年第一個十年後所要面臨的美國全球化市場崩盤,大量國際資本湧入中國,使得中國在短短十年間取代日本成為東亞政治經濟的主導力量。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原本在台灣本土漸漸消亡的中國國民黨靠著大眾民主選舉中產業和輿論依賴中國市場的需求維號召,重新取得了在台灣本土的統治地位,並且還將台灣推入了被東亞大陸兼併的危機之中。值得慶幸的是,台灣在上個世代所發展出來的本土主義草根力量並沒有虛弱到隨著東亞全球化市場中國化的運作而遭到消滅,反而在短暫的執政危機之後重新取得執政位置。同時,美國在經濟重整的過程中也意識到必須將中國視為東亞經濟對手而提出新一輪的國際政治策略,這使得重新執政後的台灣本土派可以佔據國際政治的優勢來重新詮釋自身在東亞地緣政治的地位,於是台灣本土派便同時代表以自由主義陣營的「世界」,而中國將重新被詮釋為鐵幕另一同的「敵人」,如此的發展將可能使得台灣本土派在未來十年中可以獲得新冷戰經濟圈代理人的穩定寶座,而任何不符合新冷戰經濟圈需求的政治經濟勢力都將被劃入從屬於「中國」的單位。

台灣人在二十世紀後半用了五十年的時間才統治了自己生長的土地,並在二十一世紀頭個十年裡差點夭折在東亞地緣政治經濟當中,在第二個十年後起死回生,一路走來的挫折只會讓這個民族更佳的堅強,只要撒旦不死,上帝的國必然也是為他的子民所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
99會員
108內容數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與文章的空間
2025/03/02
「在人不可能,但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可能。」—馬可福音 10:27
Thumbnail
2025/03/02
「在人不可能,但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可能。」—馬可福音 10:27
Thumbnail
2024/11/03
人是符號的動物,正因為人類無法全知全能的預測自己的命運,所以需要藉著自己能夠辨認出的記號來避免自己犯下無可彌補的錯誤。
Thumbnail
2024/11/03
人是符號的動物,正因為人類無法全知全能的預測自己的命運,所以需要藉著自己能夠辨認出的記號來避免自己犯下無可彌補的錯誤。
Thumbnail
2024/10/24
至少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就已經能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發現一種對政治的「超越性」想像,這種想像訴諸的不是現成的律法或習慣,而是去追問怎樣的政治才是真正好的政治,人類也因為這樣的追問從現實的動物演化成理想的動物。
Thumbnail
2024/10/24
至少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就已經能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發現一種對政治的「超越性」想像,這種想像訴諸的不是現成的律法或習慣,而是去追問怎樣的政治才是真正好的政治,人類也因為這樣的追問從現實的動物演化成理想的動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Thumbnail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Thumbnail
台灣人走向獨立自主的理念緣起自二十世紀下半一系列政治風暴的結果,然而當這些結果隨著民主化、全球化與多元化陸續到來之後,它所能達到的政治效果還剩多少?還有多少政治動力足以完善這樣的理念?抑或者,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比例關係如何?這些都是當代愛國者們在面臨新的時代變遷時需要自問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人走向獨立自主的理念緣起自二十世紀下半一系列政治風暴的結果,然而當這些結果隨著民主化、全球化與多元化陸續到來之後,它所能達到的政治效果還剩多少?還有多少政治動力足以完善這樣的理念?抑或者,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比例關係如何?這些都是當代愛國者們在面臨新的時代變遷時需要自問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一個擁有 2400 萬人口,位於中國大陸東海岸。 長期以來,該地區一直是中國大陸與台灣自治政府中華民國 之間關係緊張的根源。 自 1949 年中國內戰結束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 (PRC) 一直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個省。 另一方面,台灣政府和許多台灣人認為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 多年來這給兩國政
Thumbnail
台灣一個擁有 2400 萬人口,位於中國大陸東海岸。 長期以來,該地區一直是中國大陸與台灣自治政府中華民國 之間關係緊張的根源。 自 1949 年中國內戰結束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 (PRC) 一直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個省。 另一方面,台灣政府和許多台灣人認為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 多年來這給兩國政
Thumbnail
美智庫親中派連續對台灣讀者發表專文,包括中國學者開始參與其中令人注目,「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防衛台灣不是世界的責任。「台灣的真相」美國人知道、中國人知道,只有台灣人不知道。
Thumbnail
美智庫親中派連續對台灣讀者發表專文,包括中國學者開始參與其中令人注目,「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防衛台灣不是世界的責任。「台灣的真相」美國人知道、中國人知道,只有台灣人不知道。
Thumbnail
每個民族或是政治共同體都能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之下去發掘出他們本身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或許也可以被稱之為「民族性」。
Thumbnail
每個民族或是政治共同體都能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之下去發掘出他們本身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或許也可以被稱之為「民族性」。
Thumbnail
本系列講座的最後一講,我們要來談談有關民族發明學的一些概念。 「民族」( nation)這一詞彙產生於十八世紀晚期的歐洲,意指人類基於歷史、語言、政治意志或文化而集合在一起的共同體,在同一時期的政治運動上也相當流行將民族與國家( state)等同視為人類群體在政治上獲得最大幸福的最佳途徑。
Thumbnail
本系列講座的最後一講,我們要來談談有關民族發明學的一些概念。 「民族」( nation)這一詞彙產生於十八世紀晚期的歐洲,意指人類基於歷史、語言、政治意志或文化而集合在一起的共同體,在同一時期的政治運動上也相當流行將民族與國家( state)等同視為人類群體在政治上獲得最大幸福的最佳途徑。
Thumbnail
政治共同體的生成並不如同啟蒙時代的哲學家的說的必須建立在社會契約或文化共同體的基礎之上,歷史上多半的政治共同體往往來自征戰、征服的結果。
Thumbnail
政治共同體的生成並不如同啟蒙時代的哲學家的說的必須建立在社會契約或文化共同體的基礎之上,歷史上多半的政治共同體往往來自征戰、征服的結果。
Thumbnail
當民族國家佔滿了世界上最後一塊陸地以後,人們便不再擁有宣稱他們已獲得上帝所賜與的「奶與蜜之地」的特權,強權所維繫的國際政治環境壟斷著大地上的人們自我主宰的權利,弱小民族只能等待著以強權碰撞所散落的權力碎片拚揍出自己的容顏。
Thumbnail
當民族國家佔滿了世界上最後一塊陸地以後,人們便不再擁有宣稱他們已獲得上帝所賜與的「奶與蜜之地」的特權,強權所維繫的國際政治環境壟斷著大地上的人們自我主宰的權利,弱小民族只能等待著以強權碰撞所散落的權力碎片拚揍出自己的容顏。
Thumbnail
何謂亡國感?這本該是個共同體面臨瓦解的共感描述,但卻被戲謔稱為零食的芒果乾,然而戲謔不無其理由,畢竟何謂亡國感?又該怎麼應對?都是沒有被釐清的問題。 「所以現在說『亡國』到底是亡哪個『國』?從嚴格的國際法來看,台灣是一個主權未定的地方,但是如果把『國』看成一個social system(社
Thumbnail
何謂亡國感?這本該是個共同體面臨瓦解的共感描述,但卻被戲謔稱為零食的芒果乾,然而戲謔不無其理由,畢竟何謂亡國感?又該怎麼應對?都是沒有被釐清的問題。 「所以現在說『亡國』到底是亡哪個『國』?從嚴格的國際法來看,台灣是一個主權未定的地方,但是如果把『國』看成一個social system(社
Thumbnail
雖然統獨問題是台灣內部爭論多年的議題,雙方有諸多口水論戰,但如果仔細去思考一下,卻會發現,無論是獨派或是統派,對於「獨立運動」或「國家統一」的諸多論述,其實都是別人定義賦予的,雙方都缺少自主的論述。以獨派來說,台灣獨立運動長期受到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污名化,國民黨說台灣獨立運動一定會受到中國攻擊....
Thumbnail
雖然統獨問題是台灣內部爭論多年的議題,雙方有諸多口水論戰,但如果仔細去思考一下,卻會發現,無論是獨派或是統派,對於「獨立運動」或「國家統一」的諸多論述,其實都是別人定義賦予的,雙方都缺少自主的論述。以獨派來說,台灣獨立運動長期受到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污名化,國民黨說台灣獨立運動一定會受到中國攻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